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耐寒锻炼始于初秋

医案日记 2023-05-21 04:22:55

耐寒锻炼始于初秋

人们追求的“温饱生活”时习惯把“温”放在“民以食为天”的“饱”之前。确实,多数人视“冷”为威胁。冷给人们带来不利,但也带来好处。你只要善于利用它,便会给你带来健康、愉快、长寿。例如,如今冬泳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共同的感受是:吃得香,睡得好,疾病少,精力充沛,精神焕发。习惯冬天用凉水洗脸、洗脚、擦身、洗澡者,很少感冒,不易生病。低温地带的人比温热地带的人寿命长。些都说明,“低温延寿”之说是有根据的。

那么,秋冬交替之际,何以疾病多发,死亡率增高呢?这恐怕就是人们过惯了“温饱”生活,冷适应本能下降的缘故。

对寒冷的适应,医学上称为“低温习服”或“冷习服”。指在低温条件下,经过一定时期的锻炼,使人对低温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即对低温耐力的提高,对低温生理反应的减轻。任何物体对温度的变化都会产生热胀冷缩。人体也是一样,皮肤黏膜受到冷刺激首先表现为血管收缩。鼻腔粘膜是呼吸道的门户,此处的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新陈代谢率降低,免疫功能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便会乘虚而入,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感冒又引起一些并发症,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心、脑血管的收缩是如此,轻者头痛、头晕,重者脑血管破裂、堵塞,发生脑溢血和脑血栓,且心绞痛发作频繁,乃至心梗。在这里,达尔文 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同样适用。“冷习服”能对人体产生良好的效应,可促进代谢,预防和治疗疾病。

在气候多变的秋天,人们对冷一般都以加衣盖被来御寒,但这是被动的、身外的。积极主动的办法是:尽早地进行耐寒或冷适应锻炼,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以便在秋冬寒冷季节,战胜寒冷,保护自己。

新生儿0到1岁变化

新生儿0到1岁变化

  新生儿0到1岁变化,新生命的诞生会给人带来数不清的喜悦,毕竟宝宝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每一个月都有每一个月的新挑战,以下分享新生儿0到1岁变化

  新生儿0到1岁变化1   1岁内宝宝在不同月龄段的生长发育情况

  0~3个月出生后的几天内,新生儿由于刚脱离子宫,体内水分会流失一部分,体重可能会下降5%~10%左右,从15天开始迅速增重。

  此时母乳喂养的频率在每天8~12次,时间间隔为2~3小时,这样才能保障宝宝营养所需。另外,3个月内的新生儿睡眠的时间保持在每天18~20个小时左右。

  4~8个月4个月左右的宝宝生长速度会放缓,每个月体重增加500~1000g,身长增长5~6cm,此时孩子的体重大概是刚出生时的2倍。

  随着月龄增长,婴儿的睡眠时间也会逐渐缩短,这个阶段每天睡眠时长约在14-~16小时左右。

  9~12个月到了9个月,男宝宝的平均身高已达到65.2~80.5cm,而女宝宝约为63.7~78.9cm,男宝宝体重通常在6.67~12.99kg之间,女宝宝大概在6.34~12.18kg左右。

  孩子的身高体重如果在此范围内,就属于正常,一般来说,宝宝到了12个月也就是1岁时,其体重大约可达到出生时的3倍上下。

  宝宝短时间内体重增长缓慢或趋于停止,甚至出现回落,均属正常现象,并不是持续增长,越重越好,家长可对照以上发育情况来看,与之越接近,说明宝宝发育越好。

  而且研究发现,1岁内宝宝有多个猛涨期,只要抓住一个,未来身高发育就稳了——

  第一个猛涨阶段:出生第一周左右(具体到第7~10天);

  第二个:出生后第2~3周;

  第三个:出生后第4~6周;

  第四个:出生后第3个月;

  第五个:出生后第4个月;

  第六个:出生后第6个月;

  第七个:出生后第9个月。

  直到1岁后,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会变缓,直到青春期来临前进入下一轮爆发期。

  想要好宝宝长得高,长得壮,家长可从这几个方面努力

  孩子拥有纤长的身高和健壮的体格是不少家长所希望的,除了受先天遗传基因影响,父母后天的干预也功不可没——

   1、睡眠方面

  80%的生长激素都是人体在夜晚深度睡眠时分泌的,所以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3~5岁的孩子,每晚睡眠时间应保持在11~13小时;5~10岁时,儿童需要不低于10~11小时的睡眠;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每晚必须保证8小时到9小时左右的入睡时长。

  家长需督促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晚10点前开始做入睡前准备,11点前必须进入深度睡眠,这样才能抓住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有助于身高发育。

   2、营养方面

  注意科学饮食,营养搭配均衡,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微量元素的.食物,例如鸡蛋、鱼肉、牛奶、水果、蔬菜等。

  远离垃圾食品,尽量避免大量食用油炸膨化类食物、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改掉孩子偏食、挑食的毛病,才能全面补充身体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增强体格。

   3、运动方面

  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升新陈代谢,防止体内脂肪堆积,帮助控制体重,另外,还能增强肌肉力量,促进骨骼发育,使孩子长得更高,更健壮。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每天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有助于拉长脊柱,对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改善姿势形体也非常有利。

  新生儿0到1岁变化2   0—2月

  生理指标: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5-6.8千克,身长52.9~63.2厘米;女婴体重3.3-6.1千克,身长52-63,2厘米 。

  养育要点: 逐步建立起吃、玩、睡的规律生活;尽量多地与宝宝说话、唱歌、逗乐,培养良好的母子感情。让宝宝醒的时候处在快乐中;在不同方位用不同声音训练宝宝的听觉;

  天气好时带宝宝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观看周围环境,进行适当的日光浴。可以让宝宝俯卧片刻;悬吊鲜艳、能动的玩具,给宝宝看、触摸、抓握;发育指标::逗引时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转动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会吸吮拇指。

  小提示:在阳光下晒宝宝屁股,可治疗“红臀”;

  母亲发烧38度以上时应停止哺乳,发低烧(37.5℃~38℃)时是可以继续哺乳的。别让宝宝过胖。除了夏天外,每天都可以添加三四滴浓缩鱼肝油。

   3个月

  生理指标: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1-7.7千克,身长55.8-66.4厘米;女婴3.9-7.0厘米,身长54.6-64.5厘米。

  养育要点:给宝宝丰富的感觉刺激,经常变换宝宝的位置,使他能从多方面来熟悉周围 环境,获得不同的视觉经验。

  通过让宝宝俯卧、竖抱宝宝,帮助宝宝练习抬头的动作,锻炼宝宝颈椎的支撑力。 用玩具逗引宝宝发音。

  训练听力,初步培养追踪声音来源的能力,感受声音远近的能力。

  锻炼宝宝的皮肤,只要宝宝的心脏没有毛病,就可以经常洗澡。

  宝宝不会爬,但可能从大床上掉下来,大人离开时,别忘了把宝宝放在有栏杆的小床上。

  宝宝的玩具不能比嘴小。宝宝还小,母亲躺着哺乳有发生窒息的危险。只吃牛奶的婴儿可加果汁,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喜欢喝,也可以加果汁。

  发育指标:俯卧时,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撑上身;头部能够挺直;眼看双手、手能互握,会抓衣服,抓头发、脸;眼睛能随物体180度;见人会笑;会出声答话,尖叫,会发长元音。

  小提示:多数宝宝此时应该补钙了。

  带宝宝到公共场所为时尚早。尽早让宝宝品尝各种味道,为以后加辅食做准备。

   4个月

  生理指标:满四个月时,男婴体重4.7-8.5千克,身长58.3-69.1厘米,女婴体重4.5-7.7厘米,身长56.9-67.1厘米。

  养育要点:发展感觉动作技能,即视觉、听觉和触觉与肌肉活动的联合。如眼睛引导手去拿东西、听到声音准确转动眼睛和身体。

  多给宝宝听音乐,和宝宝说话。

  给宝宝做翻身操,锻炼宝宝的脊柱及泉水的肌肉,帮助宝宝学习翻身的动作。

  逗引宝宝说话,与宝宝做问答游戏,练习发声,学习“交谈”。

  适量加辅食,如鸡蛋、米粉、菜泥等。

  尽可能坚持母如喂养。母亲工作时,要三小时挤一次,促进母乳分泌。挤出的奶在冷藏状态下,可以留给宝宝第二天吃。

  有的宝宝已经会翻身,父母更要当心宝宝的安全。

  发育指标:俯卧时宝宝上身完全抬起,与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视线灵活,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开始咿呀学语,声音回答大人的逗引;喜欢吃辅食。

  小提示: 该去复查卡介苗是否接种上了。

  不必纠正宝宝吸吮手指的动作,因为吸吮手指能促使宝宝手眼协调行动。一岁以后,随着宝宝的成熟,自然会停止吃手。孩子发育的个体差异较大,有些指标不能达到不要紧。

   5个月

  生理指标:满五个月的男婴体重5.3-9.2千克,身长60.5-71.3厘米。女婴5.0-8.4千克,身长58.9-69.3厘米。

  养育要点:添加辅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让宝宝习惯一种再加一种。一般每周至多加一种新的食品,注意观察宝宝的食欲、大便。如果消化不 了,就暂停几天。 重视感官训练,使宝宝的视觉、听觉、语言交往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提高。

  不会翻身的宝宝,父母多进行翻身训练。对宝宝进行冷适应锻炼,逐渐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化,增强鼻腔、皮肤的抗病能力。

  冬天除外,每天应有至少两小时的室外活动。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防止宝宝缺钙。

  发育指标: 能够认识妈妈,以及亲近的人,并与他们应答;大部分孩子能够从仰卧翻

  身变成俯卧;可靠着坐垫坐一会儿,坐着时能直腰;大人扶着,能站立;

  能拿东西往嘴里放;会发出辅音一二个;

  小提示: 宝宝的床栏上,别放毛巾、衣服等,万一搭着的东西掉下来,蒙住宝宝的脸,会出危险。

  即使母乳足,也要给宝宝添加辅食。

  新生儿0到1岁变化3   0-1个月的宝宝,补充鱼肝油

  对于秋季刚刚出生的新生儿来说,过不了几个月就要进入冬季。北方冬季寒冷,日照不足,宝宝抱出室外接受阳光哺育的时间不充足,因此秋季就要通过服用鱼肝油,及时补充维生素D。一般来讲,宝宝出生后半个月即可以开始补充。

   1-2个月的宝宝,注意别受凉

  入秋后天气转凉,宝宝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身调节能力都还比较差,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止宝宝受凉。但也不可过早添加衣物和被褥,因为初秋气温还不是很稳定,如果过早为宝宝添加衣服,会使宝宝难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冬季。

   2-3个月的宝宝,耐寒锻炼好时机

  初秋时节正是宝宝锻炼自身耐寒能力的好时机。如果天气刚刚见凉,父母就把宝宝捂起来的话,宝宝的呼吸道对寒冷的耐受性就会非常差。等到了冬季,宝宝半岁的时候,从妈妈体内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大部分会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球蛋白又还没有完全生长出来,因此对病原菌的抵抗力会比较弱。

   3-4个月的宝宝,户外活动要坚持

  即使秋天天气凉了下来,宝宝也要坚持户外活动,增强自身耐寒能力和呼吸道抵抗病毒侵袭的能力,为寒冷的冬季做准备。不要急于给宝宝添加衣服,继续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不要急于关窗关门,减小室内室外的温差。

   4-5个月的宝宝,珍惜秋阳补维D

  在秋季让宝宝尽量多在户外接受阳光,宝宝体内便会储存一定量的维生素D。那么到了第二年春季,宝宝就不容易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了。

   5-6个月的宝宝,春捂秋冻慢加衣

  秋季,父母不要早早地关窗关门,把宝宝捂起来穿圆了,这对宝宝是很不好的。父母应该让宝宝做耐寒锻炼。如果穿得太多,宝宝一活动就会出汗,很容易烦躁,如果护理不当,还容易感冒。警惕秋后蚊子。秋季的蚊子咬人更厉害,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宝宝。

   6-7个月的宝宝,爱咳嗽

  天气转凉,有的宝宝开始咳嗽,嗓子里总是好像有很多痰,爱长湿疹的宝宝更是如此。通常,妈妈会认为宝宝是患了气管炎,开始吃药打针。结果,吃了一冬天的药,咳嗽也没好。

  其实,宝宝咳嗽并非感冒或气管炎,主要是因为气管分泌物多。天气一凉,就会这样。如果一看宝宝咳嗽,就不敢带宝宝到户外去,只会使气管分泌物更多。实际上,户外锻炼是很重要的,尽管宝宝嗓子里呼噜呼噜的,但并不妨碍进行耐寒锻炼,而且锻炼还会改善这种状况。

   7-8个月的宝宝,易多痰

  秋季痰鸣是指呼吸时嗓子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摸摸宝宝的前胸和后背,父母会感到宝宝像小猫一样发喘。比较胖、长湿疹、或食物过敏的宝宝,都容易在气候渐冷的秋季出现痰鸣。越到秋末,痰鸣就越严重。

  秋季痰鸣是否需要就医,要看具体情况。痰鸣一般有两种可能:小儿体质问题和支气管哮喘前期。因体质问题而造成痰鸣的宝宝,多为渗出体质,即虚胖、爱出汗、长湿疹、起风包;不爱吃蔬菜水果、爱吃甜食、只喝加奶的水;大便发稀;对鸡蛋牛奶过敏;户外活动少等等。对于这样的宝宝,解决痰鸣的根本办法不是药物,而是多做户外活动,增加运动量,锻炼耐寒能力。

  但如果是支气管哮喘前期的痰鸣,父母就要带宝宝到医院就医,遵医嘱服药治疗。

   8-9个月的宝宝,喝奶一定要适量

  不要因为此时孩子食量变大了,就拼命给孩子吃,这会使孩子积食,导致消化不良。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和营养需求,调整食量合理喂食。

   9-10个月的宝宝,不要总往医院跑

  随着天气转冷,孩子可能出现咳嗽或喉咙有痰的症状。但其实,只要孩子精神好,不发烧,饭量不减少;虽然睡觉时出气很粗,但不会憋醒;咳嗽重时可能会把饭吐出来,但吐后精神还很好,不影响吃饭的话,家长就不必过于担心,不用总带孩子去医院。等到春天暖和了,喉咙中的痰就会消失。等到孩子一岁半以后,这种情况会有好转迹象。

   10-11个月的宝宝,冷热不均易感冒

  夏末秋初,气温变化大,时冷时热。一天之中,往往早晚凉爽,正午闷热。此时,如果宝宝不能及时增减衣物,就会造成凉热不均,易患感冒。秋季湿度下降,空气逐渐干燥,应多给宝宝补充水分,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11-12个月的宝宝,活泼好动易出汗

  孩子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应该让孩子静下来,用干毛巾擦干汗水之后再脱掉一件衣服。不要让宝宝饮用冷饮,应该给宝宝喝温度适中的白开水。这样不但可以预防感冒,还有益于胃肠道与肺部健康。

什么叫耐寒锻炼

一、耐寒锻炼有助于改善大脑皮层对体温调节的功能,一旦人受到冷空气刺激,大脑能更快、更准确地调节身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以保持体温的平衡;二、通过耐寒锻炼后,人体的骨骼肌产热量会明显地增加,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加快,从而使人体的产热总量扩大,增强身体对寒冷的耐寒能力;三、耐寒锻炼可明显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促使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的适应,从而提高呼吸道和肺部的耐寒能力;四、耐寒锻炼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环,提高血管弹性。此外,耐寒锻炼还能改善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初秋降至,你准备好保养了吗?

气温的降低预示着夏季的已远离我们,秋季已然到来。感冒、皮肤干燥脱皮、肠胃不适等等一些列问题接踵而至。那么在这个至关重要的秋季有哪些 养生 小常识呢?饮食方面又有哪些宜忌呢?秋季秋高气爽的气候使许多人选择户外运动来锻炼身体,那么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健康 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预防秋乏

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 体育 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预防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5、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6、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7、加强锻炼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8.注意衣着防止感冒

秋季和夏季不同,清晨的气温已经开始有些低了,锻炼时一般出汗较多,稍不注意就有受凉感冒的危险。所以,千万不能一起床就穿着单衣到户外去活动,而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尤其是老人,在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可以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关节,稍休息一会儿再下床。

理工我希望在秋季大家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学习和工作呀!

文字:毕婧

排版:孙欣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56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