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早已证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常常与天气条件及其变化有关。以冬春为例,1~3月的天气特征不同,常发的疾病也不一样。
一月份天气寒冷,常常是年最低气温的出现时段,同时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强大,空气干燥,雨雪较少,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出持续“晴冷”的态势,因而月最需要预防的是流行性脊髓膜炎(即“流脑”)。据观察,在一些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医疗水平一般的城镇,每隔3~5年会发生一次流脑小流行,8~10年发生一次大流行。近年来,随着流脑疫苗的普遍应用,流脑的发病有了明显下降,但其危害还并没有彻底消除,尤其2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没有接种疫苗,则在寒冷的一月,很容易感染流脑。当然,一月份也是风湿病、心脑血管病、肺气肿以及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有这些病史的及其家属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月份气温缓慢回升,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常常交汇并静止,云系较多,常有偏北大风,我国许多地区一年中的降雪日数以二月份最多。一月和二月是春节所在的时段,因而不可忽视肠胃疾病。节日期间饮食要有所节制,不可暴饮暴食,以避免胃扩张、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病的发生。同时,二月份又是甲肝的高发时段,饮食要注意卫生,不吃不洁不熟食物(尤其是半生不熟的水产品)。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以及疾病恢复期的人来说,二月份要特别注意休息和保暖,不可过分地沉迷于娱乐之中,室外活动也要尽可能减少。家庭取暖要掌握“适度”的原则,注意室内的空气卫生,同时要增大室内湿度,以减轻面部和嘴唇的不适。小孩要预防呼吸道疾病,尽可能避免去商场、电影院等人多的场所。
三月份是一年中冷暖空气最活跃的月份之一,天气以“多变”为特征,气温忽高忽低,降水时有时无。近几年,随着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我国许多地方“春寒”和“倒春寒”天气的发生几率也大大提高。这一时段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水痘时常流行。因此,小学、幼儿园尤其要做好儿童的集体预防工作。由于天气“乍暖还寒”,因而在三月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非常高。事实上,每一次“乍暖还寒”,几乎都伴随着大风、降水或气压的变化,这些气象变化对心脑血管病患者都是非常不利的。美国海洋大气局曾在一份关于天气和健康的报告中指出:“在天气由晴转雨(雪)、气压由高转低、风力由小变大的转换期内,心脑血管病的发作频率明显提高,危重病人常常在凄风苦雨中与世长辞。”
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像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1. 一般性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 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艾滋病常见症状2. 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3. 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4.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5. 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 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临床症状的特点
1.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2.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3.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4.并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30%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等,常导致严重后果。
四期症状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1. 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急性感染期2. 潜伏期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 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淋巴结病相关综合征"、"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征"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A.淋巴结肿大 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B.全身症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C、各种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4. 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艾滋病病情严重的图片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确诊艾滋病不能光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检查者的血液检测是否为阳性结果,所以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当地的卫生检疫部门做检查,千万不要自己乱下诊断。
现代生活方式病是现代生活的特有病症,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人类生活方式也日新月异。最近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表明,现代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并非像以往多由细菌、病毒等生物学因素引起,而是由多种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错综复杂的环境和心理因素造成的。
例如,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溃疡病、各种癌症、以及多种家用电器病和花样翻新的综合症等。人们将这些疾病统称为“现代生活方式病”。这类疾病所导致的死亡在发达国家中占总死亡率的70%~80%;在发展中国家中为40%~50%。
这类疾病绝大多数不具传染性而且是可以预防的。我国卫生部近年来开始对社会因素与人群死因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指出,生活因素(包括消费类型、职业危害和有害健康的业余活动等)占37.3%;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和生活环境)占32%;而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老化等)只占19.7%。
目前我国人民的卫生水平仍然低下,不良生活习惯仍严重存在。以吸烟为例,发达国家中估计每年死亡人数中有14万是由吸烟引起的肺癌、心血管病、以及其他肺部疾病所致。然而近些年来,这些国家人口吸烟率在不断下降,肺癌等疾病发生率也随之降低。但我国吸烟人数却呈强劲上升势头,估计已有2亿以上男性和2400万以上女性吸烟。肺癌死亡人数已上升并超过其他恶性肿瘤,占第一位,占9种主要癌瘤死亡人数的26.2%。照此下去到2005年,我国每年死于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的人数将达到200万人以上。
更为突出的是,毒品已在近几年渗入我国很多地区,估计非法吸毒者已达几十万人。近来养狗之风日盛,估计全国已有1.2亿只狗,狂犬病也随之而起。现因狂犬病死亡者每年已达数万人。
至于因酗酒引起的酒精中毒和肝硬化;由性泛滥引起的性病和艾滋病流行;由不合理饮食习惯所致营养不良和肥胖病;由精神高度紧张和心理失衡诱发的心血管、消化、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等都是为人们所耳熟目详的。这些都是现代“生活方式病”的具体体现。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病”是非传染性的,对人危害进展较缓慢。往往不为人们所认真关注。又由于这类疾病的发生与人类文明进步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所以有人誉之为“文明病”或“习惯病”。
总之,这类疾病的病因主要是来自不科学不卫生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或营养结构不良,起居方式不合理,或有烟、酒、赌博等不良嗜好,以及家用电器使用不当等。
华佗医话(十六)
老年病的基本特点及防治
蔡敬民
老年病,是人体进入衰老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形态学方面的衰老性变化。以及由于这些变化引起的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和适应性降低。在病理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具有共性特点的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慢支、肺气肿、心衰、骨质增生、结核、肿瘤等。这些老年病,虽然病因、病机和症状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其共同的基本特点,即:阴阳两衰的生理机能;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虚实夹杂的非典型症候。
了解老年病的这些特点,便于提纲挈领,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早期预防,和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老年病的基本特点。
(一)阴阳两衰的生理机能
机体随着年龄增长,其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老化,大约每10年就有一些明显的变化。如《黄帝内经》上说:“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五脏经脉空虚;百岁则尽终其天年。”由此可见,人的衰老病死,与“气”的关系相当密切。正如上述:五脏之气,是生命物质(阴)与生命活动(阳)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与转化;所以“气”具有阴阳两重属性。正常时,阳生阴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异常时,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到了"更年期"(女50岁,男60岁左右),阴阳就会出现生理性的平衡失调,或偏阴虚,或偏阳虚,总的趋势是阴阳两虚。临床表现为:眼花、头晕、健忘、失眠、发白、齿摇、关节不利、性功能减退等。虽然未形成老年疾病,但是已处于阴阳两衰的“亚 健康 状态”。据相关研究揭示:老年人的神经、内分泌、微量元素、免疫、细胞遗传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等,生理机能,均随增龄而下降;尤其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下降明显(男性睾丸酮/雌二醇比值,随年龄下降,女性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等,分泌失调)。恰好与中医学“肾气虚、脑髓空”的衰老变化相一致。所谓“肾气”、“脑髓”,乃元阴、元阳之所在,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生命活动之根。所以说阴阳两衰的生理机能,是老年病的体质因素和基本特点之一。因此,早期有效地调补人体阴阳(特别是元阴、元阳),是延缓衰老及预防老年病发生的关键。
(二)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
痰,是体内水液代谢异常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痰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引起病理变化。现已证明,“痰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表现为:血液浓稠性、粘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血流动力性异常,表现为:静脉与淋巴回流受阻,循环压力、心排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均增高,肺功能降低等。这些病理变化,与“血瘀症”的血液流变性和血流动力性改变相一致。因此,符合中医学的“津血同源,痰瘀互结”理论。临床上因痰致瘀、痰瘀互结的老年性疾病,极为常见。如:痰瘀停聚在上焦所致的咳喘、喉闭、眩晕、中风、胸痹、痰迷心窍等症;结于中焦所致的腹胀、肿满、胁痛、痞块等症;结于体表的症候如关节肿痛、麻木不仁、皮下结节等;结于精神系统表现为癫、狂、痫等症。上述痰瘀互结的老年性疾病,其病机、病理、症候表现,与老年人阴阳两衰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尤其是五脏阴阳失调,导致气血及水湿津液循环代谢障碍、凝聚变化为痰、为瘀,互衍、互结。形成老年病的又一基本特征。
(三)虚实夹杂的非典型症候
由于老年病,阴阳两衰的生理功能和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特点,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每致“真邪相攻”,多脏损害。例如“中风”症:其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失调,在这种体质基础上,内生风、火、痰、瘀、邪实等病理变化,以致气血逆乱于脑,涉及肝、心、脾、肺、肾多脏器官。临床上可出现痰浊、淤血、腑实、风火、气虚、阴虚、窍闭、阳衰等,多种症候。再如“胸痹”症:每有胸阳不振、心脉瘀阻的生理病理特征,因瘀致痰、痰瘀互结、痹闭心脉。与心、肺、肝、肾功能失调,及气血、阴阳亏虚,关系密切。临床上以本虚标实、多脏器衰竭,为特征。本虚表现为:心气不足、心阴虚、心肾阳虚、心肾阴虚、气阴两虚等。标实表现为:气滞、血瘀、寒凝、痰浊、风火等。
另一方面,老年病的症状多表现为不典型。如:老年人重症感染,一般见不到高热、寒战,血象升高等全身中毒性症状;往往突然出现休克。再如:老年人急腹症,一般没有热、痛、胀、满、及腹肌紧张等典型症状,检查确诊时已是晚期,化脓、坏死。还有些老年病人,常常几种疾病,合病、并病发作;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症候,如老年便秘症,约占老年病患者的60%以上,若得不到及时防治,每因肠腑结实,而致胃气上逆、上格下闭,甚至毒热蒙蔽心神,出现神昏癚语,阴阳离决之危候。综上所述,阴阳两衰的生理,痰瘀互结的病理,虚实夹杂的症候等,是老年病的基本特点。且互为因果,密切相关。
二、老年病的防治措施
(一)调补阴阳,延缓衰老
调补阴阳,即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和培补阴阳两虚,使之平衡如常,以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调补的方法不外:饮食、起居与药物治疗。从预防为主的角度出发,应注意以下几点:
1.慎起居,养阴阳生机。《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论述;强调天人相应,顺应自然规律。春夏阳气生长,万物发陈,应当夜卧早起,以令志生,勿贪凉饮冷,损伤阳气,勿大汗亡阳,消耗阴液;颐养阳生则阴长的生机。秋冬阳气潜伏,万物敛藏,应当早睡迟起,避寒就温,精神固密,保护阴气,以适应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2.节情欲,护阴阳之根。情欲,即七情六欲;节之则精神饱满,气血条畅,阴阳平密,五脏安和;纵之则精亏神疲,气血逆乱,阴阳失衡,五脏损伤。老年人本已阴阳两衰,尤宜清心寡欲,调节情志,惜精全神,调节气血,使五脏安和,阴阳有所依附。
3.适饮食,培阴阳化源。即适时、适量、适养、品种多样,勿使脾胃受伤,营养不良。如此,则气血化源充足,五脏阴阳安和。老年人脾胃虚弱,尤易戕伤;饮食、药饵需时时顾护胃气;有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众所周知:饮食中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生命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气血精津的化源,元阴元阳赖以滋养。所以饮食调养十分重要。
4.活筋骨,通阴阳之道。筋骨、血脉,五脏所属,阴阳之道,动静有序。老年人气虚气滞、血瘀痰凝,常见筋骨关节不利,痉挛拘急,或痿痹不用。适当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新陈代谢,改善脏腑机能,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生生不息。
(二)抓住病机,痰瘀同治
老年病,不论内因、外因所致,其病机中必有痰瘀为患。这也是老年病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据报导:51.78%的 健康 人群中有血瘀症候出现,并且与年龄的增长成正相关。可见老年病血瘀、痰凝、及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相当普遍。因此,在辨证与辨病论治、立法用药时要重视痰瘀同治的原则。因瘀致痰者,侧重除痰。目前,运用“痰瘀同治法"治疗老年疑难症、危重病已经有新突破。如长春医学院采用“破瘀化痰、泄热醒神”法治疗出血性中风(脑溢血),疗效确切,降低了病死率,明显优于常规西医内科疗法。充分证明抓住痰瘀互结的主要矛盾,立法用药,在老年病防治工作中具有科学、和实用价值。
(三)治病求本,虚实兼顾
老年病之本,即阴阳两衰、痰瘀互结、本虚标实和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辨证立法,应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原则下,着眼于调补阴阳与化痰破瘀。如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门诊研制的“脑痿康”丸,治疗脑萎缩1380余例,疗效在85%以上,经CT检查证实病变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方中以菖蒲等药豁痰开窍醒脑,首乌等药益髓填精以滋肾阴,巴戟天等药温补肾阳,丹参、三七等药化瘀通络,龟板、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补肾中真阴真阳而化生气血;诸药综合,使阴阳平复、痰消瘀散、气血调活、髓海充足而神志清明。故临床疗效显著。
总之,通过上述论证,充分说明老年病的基本特点是:阴阳两衰的生理机能,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及虚实夹杂的非典型症候等。把握这些特点,有利于老年病的临床诊断,及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有利于新药的研制与开发;对提高老年病的防治水平,及拓展有效新疗法,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延年益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
《注》本文荣获97年北京国际老年保健协会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金牌奖);同年6月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收入《世界名医成果研究》,并荣获“国际名医成果贡献奖”等。
1、银屑病症状在早期的表现 ,对于进行期的银屑病,最明显的特点是新的皮损不断出现。刚开始时皮损不断的扩大,为鲜红色,周边常有一圈红晕,炎症特征比较明显,上面覆盖有疏松的、容易脱落的的银白色鳞屑。2、银屑病症状在中期的体现 ,稳定期的银屑病,皮损基本上会停止。这时新生皮疹很少出现,炎症特征也不太明显,皮损逐渐缩小、变平,周围的红晕逐渐消退,由原来的鲜红色像淡粉色转变,鳞屑也相应减少。3、银屑病症状晚期期的体现 ,消退期的银屑病症状,红斑或点疹会不断消退。这个时期的银屑病的皮损会不断的消失,最终恢复到正常肤色。不同时期的银屑病的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患者可以咨询专家医生调整进行方案的调整,也要不断的巩固治疗成果,不要见好就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47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天冷慎防分泌性中耳炎
下一篇: 中老年人如何安全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