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鸡年名医养生大盘点

医案日记 2023-05-19 19:31:12

鸡年名医养生大盘点

“名医谈养生”是健康周刊2005年开的新栏目。每次报道一出,就引来不少读者的咨询和效仿。在年末岁初之时,我们特对今年报道过的部分名医养生法做小小的盘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或借鉴。当然,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养生也要因人而异。新年里,您的健康和快乐依旧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保持身心动与静

专家:汤钊猷75岁,享誉全球的肿瘤外科专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教授。

养生招数:退休之后依旧要搞科研、带学生,节奏依旧很紧张。每天晚上11点睡觉,早上6点准时起床,每周还要坚持游泳三次,一次游800米,基本上花半小时的时间。汤老认为,在所有的运动中,游泳是最能让全身结合起来运动的。尤其是人在水中的时候,心情非常放松,对紧张的生活也是种调剂。在饮食方面,汤老喜欢素食,很少吃油腻的大鱼大肉。业余喜欢摄影和旅游,走到哪里拍到哪里。

“八个一”受用终身

专家:陈灏珠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导,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奠基人之一。

养生招数:八个“一”:适宜的体育锻炼、一种调节身心的爱好、一张笑口常开的面孔、一种对待疾病的态度(不惊慌,尽早就医)、一种热情开朗的性格、一种能接受挑战的意志、一种规律合理的生活(陈院士认为,3个8小时的作息程序,即8小时睡眠、8小时工作、8小时休闲,是基本合理的。通过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能够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使各种生理机能发挥最好效应)、一种健康平衡的饮食习惯(遵循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平衡膳食金字塔)。

“量体”而吃切忌“大喝”

专家:缪晓辉 长征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博导士。兼任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常务委员等职。

养生招数:把好口关。第一,不要大吃大喝,尤其是喝,最伤身体。酒精伤胃、伤肝、伤心、伤脑、伤免疫器官,伤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第二,“量体而吃”。中国患肥胖症的人越来越多了,医学界普遍认为,减肥的最佳途径不是大量运动、不是吃减肥药,而是减食,渐进性地减食。第三,吃健康食品。城里人已经很难吃到健康食品,但是你还是可以有选择的。反对各种瓶装饮料(合格的矿泉水除外),包括包装精致的饮用滋补品,因为些东西只要其中含有糖份,生产厂家无一不加防腐剂,偶尔喝喝无妨,不要长期大量饮用。

每周坚持打三次高尔夫

专家:范志宏教授,仁济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擅长美容整形外科

养生招数:空闲时,范主任都会每周坚持打两三次高尔夫球,高尔夫球本身就是一种讲究心情宁静的体育项目。一般而言,除了每周两次在场地练球外,总会特地安排一次进球场里打的。在球场里,有山、有水、还有绿地,能近距离地接触到大自然,使人心情舒畅、身心愉悦。他相信,良好的心态等于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体魄为了好地工作。

心静如水最重要

专家:李大金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研究所所长、生殖免疫研究室主任、博导,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及生殖免疫学。每周二在红房子妇产科医院有精品门诊。

养生招数:心静如水、心平气和地从事自己喜爱的研究工作,是种修炼身心的养生方法。李教授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养成了早上6:00-6:30起床的好习惯,晚上11时之前则准时进入梦乡。这个雷打不动的生物钟一直坚持到现在。在饮食上,李教授坚决反对很多年轻人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良习惯,早上不能按时起床,结果不吃早饭饿着肚子上班,中午的时候又开始暴饮暴食,长此以往身体素质又怎能不下降。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自家有跑步机,有空的时候就上去跑上一会儿。

紧张节奏中率性生活

专家:章振林医学博士,现任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骨质疏松研究室主任。

养生招数:人称“工作狂人”的章振林博士很忙。因此他为自己立了一个不能更改的规矩:夜里12点之前必须上床睡觉,早上6点准时起床,这样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保持一定规律,坚持的时间长了,自然能保持充沛的精力。章博士认为,很多疾病都是由口而入的,“把好口关”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特别难。因此,他们经常是在家吃饭。遇上什么好日子一家三口非要出门吃饭庆贺时,他肯定是选择那种规模较大、卫生过关的酒店,不给肠胃疾病任何乘虚而入的机会。

忙里善偷闲

专家:朱有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负责人,他带领的肾移植队伍已做了3000例肾移植,成功率和数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

养生招数:身为医生,朱教授从来不随便吃药。有什么必须用药的疾病,他也是用最常规的药品。工作特别忙的时候,朱教授动不动就连续一周时间吃住在医院,连回家的机会都没有。为了保持精力,他想办法去做各种运动,见缝插针地休息恢复体力。每天早上10分钟的呼吸新鲜空气,中午短短一刻钟的闭目养神,晚上饭后的静坐,都是他放松身心的好时机。“大家都是很忙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忙就忘记或放弃休息,这样下去可是得不偿失的啊!”

一日三餐与众不同

专家:周朝闵46岁,加拿大归国自然医学专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保健中心营养师,加拿伦多总医院访问教授,上海博极自然医学咨询所主任。

养生招数:早晨空腹喝温开水500毫升,到小区绿化带打太极拳和慢跑。早饭照例是一杯新西兰脱脂奶粉(奶粉内加核桃、黑芝麻和营养麦片),一枚白煮蛋,一个苹果,一片面包(或者肉包)。餐后还要服一粒综合维生素丸、一粒维生素C、B、E和钙片。中午:饭前半小时喝三杯开水。饭后半小时补充水果。晚上:下午一般喝三杯水,每隔一小时一杯。晚饭首先保证能吃到半斤以上的蔬菜。饭后继续服一粒综合维生素丸、一粒维生素C、B、E和钙片。睡前的一段时间再喝两杯水,吃一个苹果。

营养保养修养加护齿

专家:刘泓虎正畸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96年获得日本新泻大学齿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委员会委员、上海泓虎口腔门诊部负责人。

养生招数:早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刘博士就看到有专家提出的“三养”观点:营养、保养和修养。于是他开始在生活中实践着“三养”原则。首先营养方面保证饮食均衡和荤素搭配,对过冷或过热食品敬而远之。保养方面在保证正常作息的同时,长期坚持锻炼身体,以前喜欢打羽毛球,如今更爱上游泳和高尔夫;“修养”则是刘博士最为看重的一点,他认为首先要保持自己身心之间的平衡,知足常乐,为人处世宽宏大量,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身为牙医,刘泓虎认为虽然一日三餐牙齿都在运动,但每日三餐饭的咀嚼动作并不能够达到真正健齿的目的,牙齿还需要自身的锻炼。因此,要想使牙齿健康,也应做口腔保健操。

年轻也要早睡早起

专家:江华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擅长整形和美容外科。

养生招数:哪怕再年轻,还是应该坚持早睡早起的习惯。从成为白衣天使的那天起,江华教授就养成非常规律的作息时间。一般晚上10点半上床睡觉,早上6时准时起床。事务繁多的时候,他也尽量在晚上11点前休息,第二天依旧神采奕奕,这样不但对自身健康有益,而且能够保证充沛的精力去做各种手术。

保持对新事物的兴趣

专家:廖美琳廖美琳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肺癌专题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肺癌咨询中心执行主任

养生招数:每天睡足七八个小时,值班时睡不够,就抽空小憩养精神。坚持午休半小时到45分钟。过累而导致烦躁时,吃野山参和西洋参。保持对新事物的兴趣,虽然辛苦,但伴随着痛快感。小时到45分钟。过累而导致烦躁时,吃野山参和西洋参。保持对新事物的兴趣。

教授最爱海滩旅游

专家:张纪蔚 硕士生导师,仁济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养生招数:张教授是一位很会享受生活的人。无论工作多忙,每个周日,他都会开车陪家人出门旅游、购物,享受天伦之乐。张教授最喜欢沙滩和海洋,仅海南岛他就去了四次。他还陪妻子一起到青海、甘肃、宁夏,领略美好风光。旅游不仅能放松心情,还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张教授为自己的活力很得意。他认为,良好的心态等于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体魄为了更好地工作。

烦恼只有1天“有效期”

专家:陈世益 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研究室主任。

养生招数:烦恼只有1天的“有效期”,当天晚上尽量让自己睡,第二天醒来,不快乐就过去了。喜欢看别人运动,因为在喜欢运动、全身心投入看运动、不运动也不喜欢看运动的人中,身体各项指标最好的是第二者。

坚持2个100下

专家:张存钧 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研究室主任、教授、上海中医界张氏学派第十二代传人。

养生招数:每天早上在小区里遛狗,然后开始散步,坚持甩手100下、弯腰100下。吃完午饭后,要躺个1小时。工作紧张时,回家后抽空听听音乐,不吃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帮助身心平衡。

分次睡觉保持体力

专家:施杞 上海市名老中医、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养生招数:睡眠和吃饭一样,一顿不能吃饱也可多餐,所以可分多次休息,减少疲乏。中午午睡一刻钟,有条件时则延长到半小时。其他的睡觉时间分散在一天中,如晚饭后的空闲、乘车时等。

一年四季爱煲粥

专家:季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脂肪肝研究室主任。

养生招数:十年来,根据不同季节,他为自己设计了独特的药膳。药膳以粥为主。春天用黄芪、山药和大米煮粥;夏天用绿豆、银耳熬成羹或粥;秋天用百合、枸杞熬粥;而冬天,用红枣、当归等煮粥。

要“研究”不要“烟酒”

专家:宁寿葆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原院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心血管学组组长。

养生招数:73岁高龄的宁教授至今还有一个极其热衷的爱好———打网球。说起宁教授的网球瘾,已经30多年了。他每个星期都坚持打4至6小时网球,一般在周六或周日,抽上一个半天、或者两个半天。

养生记住“八字口诀”

专家:张国桢教授,华东医院放射科主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上海研究所主任。

养生招数:每天一杯牛奶;两只鸡蛋;三顿正餐;四种菜肴;500克水果;六克盐;七杯水;上班前后8000步,这就是张教授的养生“八字口诀”。

张教授除了古典音乐,还非常喜欢流行音乐。

宁早起不晚睡

专家:王翘楚 名老中医诊疗所特邀专家、市中医失眠诊疗协作中心主任

养生招数:晚上9点左右就睡,早上四五点起床,把晚上的工作放到清晨来做。每天中午坚持睡午觉,哪怕只有10分钟,平躺能帮助气血调匀。

观舌苔调饮食

专家:戴豪良 中山医院中医学教研室主任、中西医结合研究室主任

养生招数:观察自己的舌苔和面色,根据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及时进行用药、饮食调整。50岁后节食,晚餐吃蔬菜和汤。

忙里偷闲随时积蓄精力

专家:俞卓伟 著名急诊医学、普内科专家,华东医院院长,从医30多年,上海健康教育协会副理事长。

养生招数:俞院长采用“间断性休息”方法,即利用间隙时间不断积蓄精力,比如乘车、乘飞机时打瞌睡,但一遇到正事,他又能马上兴奋起来。他认为,“休息”并不简单地就等于“睡觉”,但压力大、工作忙的人平时应注意“能坐就别站,能躺就别坐”,这些可供不少大中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借鉴。比如:因时制宜地变换场景和环境方式以及行为等,也是很好的休息。长时间地做一件事情肯定会感到疲劳,但不一定非要睡觉来休息,听听音乐、干些体力活调节,都能消除疲劳。

家中不做红烧肉

专家:周梁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导,上海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

养生招数:晚上回家吃饭。家里从不做红烧肉,总是以清淡小炒为主,动物蛋白选择鱼类。每天最晚11点睡,早晨6点起床,睡眠质量很好,极少做梦。

常吃活血化淤药

专家:颜德馨 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中心主任、全国名老中医、博导

养生招数:平时多吃活血化淤的药。年轻时练习“五禽戏”、太极拳等,现在以散步为主,但从不激烈运动。

乐观豁达常服虫参茶

专家:郑平东 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市中医肾病诊疗中心主任、曙光医院内科主任、博导。

养生招数:冬季每天吃核桃、芝麻。国庆节到下一年劳动节,喝虫参茶,6至8片西洋参、3根冬虫夏草、枸杞子等随意搭配,先蒸20分钟,再放进杯中泡茶喝,晚上吃掉虫草。

烟酒不沾夜夜无忧

专家:杨秉辉 抗癌学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山医院内科学教授、博导

养生招数:烟酒不沾。每天坚持在跑步机上慢跑45分钟。熬夜时给自己良性的心理暗示,只要睡眠质量好,偶尔睡得迟也没有关系。

饭前先用水果垫饥

专家:徐虹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科医院副院长、儿内科主任。

养生招数:徐教授每天在吃晚饭前她总先吃一只苹果。徐教授认为,晚饭吃得较晚,不仅可能因此而倍感饥饿,难免多吃几口,而且临睡前饱食还会增加胃部等消化系统的负担,导致夜间发胖等。

多用蒸煮少起油锅

专家:蔡威 第二医科大学副校长、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

养生招数:蔡教授家很少起油锅。夫妻俩饮食清淡,多数烹调方法都以清蒸、水煮居多,既不破坏营养,而且原汁原味。平时控制食油量,家常菜尽可能以清淡、新鲜为主。每天保证吃两个蔬菜。

早晚一根生黄瓜

专家:王霞芳 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专家、中华医学会中医儿科分会名誉会长。

养生招数:早上总要吃一根生黄瓜,晚上再吃一根。而她的早餐一般每天都有鸡蛋、面包、奶茶,加一些肉类的荤菜。夜间熬夜,白天要抽空“补觉”,确保每天睡眠8小时!

“补”并不是滥用保健品

专家:王卫庆 教授、硕士生导师,瑞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养生招数:在王教授心里,“补”并不是滥用保健品。坚持每天一粒维生素片。此外,即使再忙,也会在周日下午抽出3小时,陪伴女儿购物、吃饭、弹琴……。她感到,平和心态,平衡营养,就能永葆青春。

(稿源:《新闻晨报》)

(作者:王艳辉)

(编辑:周周)

《名医话养生十大营养科主任教你吃出健康》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名医话养生十大营养科主任教你吃出健康》(《名医话养生》节目组)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s/1NmQOZzHacbxNjdeEfzc7hQ

提取码:jnzh    书名:名医话养生

豆瓣评分:6.4

作者: 《名医话养生》节目组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十大营养科主任教你吃出健康
原作名: 《名医话养生》节目组
出版年: 2013-8-1
页数: 316

内容简介 

“你会喝水吗”“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吗”“我们凭什么减肥”“把血压吃下去”“痛定思‘痛’治痛风”……知名医院十大营养专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阐释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细数饮食的种种误区,教你探索吃的奥妙,掌握饮食均衡的诀窍,让你吃得更好、更对、更健康。

另附全彩48P《名医话养生 贴心私房菜》

十大营养科主任40道贴心私房菜食谱

针对不同体质和需求

给出最恰当的食疗方案

作者简介

《名医话养生》是沪上知名王牌健康节目《名医大会诊》的姊妹篇,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精心打造的品牌栏目。“名医”系列节目自1998年开播至今,一直秉承关注大众健康,倡导优质生活的原则。最权威的名医,最实用的知识,使“名医”系列成为老百姓身边没有距离的“保健医生”。

古代十大名医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所属领域是中医和中药。著有作品《扁鹊内经》、《外经》、《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湿热条辨》。

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善用“针石”、“服汤”、“熨”等治病,所著《扁鹊内经》、《外经》早佚。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因此被称为“脉学之宗”。

华佗
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还发明了“五禽戏”。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张仲景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人),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汉医学家,辞官业医,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同时在制剂学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医家无不尊张仲景为“医圣”,故有“医圣者,即医中之尧舜也,荣膺此誉者,唯仲景先师。”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读了《伤寒论》后喜曰:“此真活人也”。南北朝时陶弘景说:“惟仲景一方,最为众方之祖”。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可见张仲景医方的宝贵。《伤寒论》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也是医家必读。

皇甫谧
字士安,小时名静,晚年自称玄晏先生。魏晋医学家。西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著名医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另著有《帝王世纪》等。

叶桂
叶桂,字天士,号秀岩,清医学家。江苏吴县人(1667-1746),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叶桂幼时便随父亲学医,14岁时,父亲去世,便又随父亲的一位姓朱的门人继续学习。他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没几年,就超过了教他的朱先生,声名远播。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对治奇经、脾胃、儿科等病尤为擅长,尚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

孙思邈
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创立脏病、腑病分类系统,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薛生白
薛生白,别名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晚年自署牧牛老朽,以字行。清代吴县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卒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享年90岁。与叶天士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故也知薛雪并非专一业医者,但他于湿热证治特称高手,所著《湿热条辨》即成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甚大。又尝选辑《内经》原文,成《医经原旨》六卷(1754)。唐大烈《吴医汇讲》录其《日讲杂记》八则,阐述医理及用药;另有《膏丸档子》(专刊稿)、《伤科方》、《薛一瓢疟论》(抄本)等。

宋慈
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

李时珍
字东璧,又名李东璧,号濒湖,明朝医学家,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世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穷搜博采,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为我国医学史上一大巨著。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葛洪
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东晋思想家、医药学家。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约生于晋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著述,直至去世。他还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学家,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著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葛洪的医学著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中医健康养生的主要栏目

《中医健康养生》除了每期新闻热点类“封面报道”重头栏目以及不定期特别策划外,内容分为三大版块:养生汇、治未病、大健康,主要栏目和内容如下:
一、养生汇:面向社会大众,刊载权威好用的养生知识和方法
1.生生之道:权威专家谈四季养生。
2.静心斋:重点关注中医情志养生,解决现代人心理健康问题。
3哲理养生:中医药文化、佛道儒等哲理养生内容。
4.名人坊:古今中外社会名人的养生故事、养生感悟、养生方法。
5. 养生真相:对有歧义的热点养生理念方法等正本清源。
6.养生动起来:介绍不同的养生健身功法。
7.吃健康:营养饮食,各类药膳,食疗等。
8.生活中医:从生活点滴中解读中医理论,学会如何运用。
二、治未病:面向亚健康人群,注重中医防治疾病和特色方法
1.名医说: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结合防病治病等谈养生保健。
2. 问健康:时下最关注的健康问题或读者提及最多的问题,请各权威医生进行解答。
3.慢病有方:中医防治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论和方法。
4.自我把脉:介绍自我诊断的技巧、方法等。
5.我的一招:介绍防治疾病的真验方、真方法。
6.两性健康:介绍男科、妇科常见病的健康问题及房事保健等。
7.父母心:父母学习育儿经。
8.颐年课堂:老年保健的课堂。
三、大健康:面向中医健康产业从业者,交流大健康行业发展经验
1.健康产经:健康养老养生相关产业的行业分析、解读趋势,产业新知商机等。
2.生态旅游:围绕中医养生旅游谈各地特色。
3.医馆:全国各类有特色、好口碑、知名度高的医馆、会所等。
4.读书时光:各类中医药养生保健好书推荐及书评。
5.点墨轩:和中医养生有关的散文、随笔,琴棋书画、闻香品茗等内容。
6.特色疗法:介绍有中医特色的各种外治法。
7.小刀测评:养生保健软件、产品的使用比较。
8.信息:中医养生类会议、活动、招聘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22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