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冬季养生重在于藏(秋收冬藏:藏,为何是冬天万物最好的状态?)

医案日记 2023-05-19 18:48:12

冬季养生重在于藏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一原则的要点。

精神调养: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起居保健:《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锻炼强身: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秋收冬藏:藏,为何是冬天万物最好的状态?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自然规律。

可是,应当如何“藏”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未必人人都明了。

在中医的养生观里,“藏”则是万物的根基,是能量的小马达。

人也要顺天时而活,唯有冬藏好了,才能根基牢固,厚积薄发。

或许,古人的智慧在今时今日也不过时。

翻看了旧书,了解到一些冬藏的方法,今日与君分享一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在养生的人看来,养生有三层次:养身、养气、养心。

养身,就是把重点放在自己的身体机能上,保持健康。

冬藏养身的关键,就是保暖,把热量攒在一起,少受风受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儿时,常听老人说:“寒从脚底生。”

后来年纪渐长,会发现天冷时,就算穿着厚靴,也会感觉到脚的冰凉。

因为脚是人体阴气最重的地方,比其他地方更易受寒。一受寒,血液循环就不顺,抵抗力会下降,容易感冒、发烧等。

因此,一定要给双脚做好保暖。如能每天用热水泡脚15-20分钟,就更好了。

钱钟书每次读重要的书时,就喜欢泡脚,还双脚互搓,惬意优哉。

按中医的理论,脚部有各个区域对应着五脏六腑,把脚弄暖和了,能让全身都舒畅。

    图片|剑鸣侠

藏胃

胃也是喜温恶寒的。

现在的年轻人,经常都脾胃虚寒,动不动就拉肚子。这主要是饮食习惯的问题,比如经常喝冷饮、容易暴饮暴食。

对脾胃来说,消化食物的过程也是在消耗阳气。

所以冬天要少吃寒凉食物、少喝冷饮,少吃点。虽然长点肉也看不出来,但还是不要吃多了,毕竟吃多伤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脖子对我们来说,也至关重要,因为寒气也容易入侵。

而且脖子连接着头与身体,它是和肺相关的。若是着凉,可能引发感冒、头痛。

一来,穿衣服时候多注意,围围巾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二来,“风从项后入”,可以拿一条干毛巾,搓搓脖子,让其发热,还能带动肺气。

三来,肩膀也要护好,盖被子时可把肩膀包裹住。

        图片|孟纲

关节也要小心护好,膝盖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一旦受损,极难复原。

因为冬天一定要对膝关节做好保暖与防护,尽量不要外露。姑娘们穿短裙时也稍稍克制下。

运动时也注意戴好防护套,保持温度,避免受伤。

        图片|语冰于夏虫

什么是气?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

在冬藏中,或许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能量,一种精气神。

冬天藏好气,其实是在滋养自身的元阳之气。如果阳气外泄,容易心气虚弱。但藏好阳气,人身上的能量是充足平衡时,气色也会红润,人也不易颓丧。

就像树木的根,当它藏好了,有着源源不断的能量时,树干、树梢、树叶等等的状态也会是良好的。

        图片|cbabndy

《黄帝内经》里说冬天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就是说冬天要早睡晚起,等到日光出现才起床。简直是睡懒觉的最佳理由啊!

冬天也可以偷点懒,宜清淡点过。简单点说,就是多读书,少活动;多感悟,少表达;多输入,少输出。

        图片|北京胡同

冬天运动可不要太激烈,稍稍出汗就好。要是出太多汗,容易感冒,也伤阳气。

老人家可多在午后散散步,打打太极。

年轻人也可慢跑,踢毽子等等,做些舒缓的运动。

而且晚上9点之后,不宜运动。因为二十四节气对应24小时,立冬对应晚上9点,这一天之后这些时间点也要“藏”。

晚间运动就像熬夜一样,可能觉得越熬越精神,其实就是把阳气给搅醒了。但长久来看,是打乱了阴阳的规律,伤身伤气。

 图片|小懒猪01号

补阳气倒有一个好方法,就是晒太阳。

讲究要“负日之暄”,就是说我们要背着日光,晒后背。

这是列子提倡的方法。在清代医家曹庭栋《养生随笔》中有提到:“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后背晒足了,通体经络也顺畅了,怪不得冬天晒太阳那么舒服。

        图片|淡淡事淡淡人

寒冷的夜里,总想来杯小酒,暖暖胃好入睡。

此时,喝药酒是最好的。收藏了数年的老药酒,就可拿出来补补了。

小酒怡情,大酒可就不行哦!

尤其又到逢年过节,应酬多酒局更多。

据《黄帝内经》讲,酒气容易酿生阳热之邪,易感风寒。因此,量力而行,不要牛饮。

有心有力者,倒可借这冬天,询问医生,进行一些食补,多吃点补益元气的食物。

        图片|HAIPENG1987

 冬季藏心,亦是养生中的最高境界了。

此时世间百态,皆以静默相待。

人当顺天时而活,也不要动不动就“心火烧”。比如,多让情绪平稳,少动肝火,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避免焦躁。

人之所以焦虑,多半是有太多惦记着:得不到的、失去的、别人有的……冬藏就是让我们收收心,忘记那些没有到手的欲望,清清那些杂乱无章的想法。

天寒地冻,万物凋零,也有一些人会情绪低落,记得多给自己的生活找一点甜。比如,每日闲来负暄,就是晒晒太阳。若是有功夫,便画画九九消寒图。

凡事放轻松,大不了年后再说。

 图片|空谷寻芳

这个时候常常要做年末总结和年初计划,很多人可能一听就烦了。

可是,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冬季藏心的一部分。

《史记》里曾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做人的智慧,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越是卓越优秀,越不需要声张。

可能在今天的生活里,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句话。

但我深信,“有一种收成,除了自己,没人知晓,或许也无需人人知晓。”

冬藏,便是一个这样真诚面对自我的时刻,像草木一样,静然潜居;将神志内藏,养己心,明初志,静待立春至。

        图片|空谷寻芳

曾看过一条签文:

“岁冬万物善伏藏,只待惊蜇春雷响。”

所有的潜藏与沉淀,都是为了来日的明亮与生长。

藏,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冬藏,就是让我们即使心有猛虎,亦能细嗅蔷薇,静待春雪。

        图片|空谷寻芳

冬季的养生要点有哪些?

冬季6节气寒临大地,万物收藏,而寒为阴邪,易伤人之肾阳。因此,冬季6节气养生重在养藏固精,补肾敛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意思是说:冬季三个月,是万物闭藏、冰冻地裂的寒冷季节。为适应冬季的特点,就应早睡晚起,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使精神守伏藏而不外露,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所得到的东西,把它秘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就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气的道理。这段话强调了在冬季6节气,人们应从精神调摄、饮食调摄、药物调摄、运动调摄等多方面人手,围绕“养藏”这个中心,重视自身阳气的养护。否则“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也就是说,如果冬季6节气不注意“养藏之道”,而损伤了肾中阳气,就会影响来年春天的升发能力,从而导致四肢枯萎无力,患痿厥病,损害健康。

冬季6节气是自然界阳气衰微、万物收藏、气候寒冷的季节。古人说:“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此时,万物生机收藏,阳气潜伏,草木凋零,昆虫蛰伏,大地冰封,雪压风寒,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处于休眠状态,养精蓄锐,以待来年春天生机勃发。人与四时相应,自然界的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必然会应时令的变化而变化。这变化反映人体生理的适应性,正如《内经·灵枢》中说:“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和月相应也”。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与之相应,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是谓“阳气内潜”,这有益于精气的充养和积聚,所以冬季6节气是保健养生的最佳时节。

1.冬宜藏精,应时而养冬季6节气养生应根据“万物藏,肾气水旺”的特点,避寒就暧,敛阴护阳,调和阴阳相平衡,养“藏”而固肾气,增强体质,防病益寿。冬季,是一年的最后一季,历经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人们要顺应冬季6节气的特点而养生。如冬季6节气天气寒冷,阴盛阳衰,易患阳虚之症,无论是保健益寿,还是补虚祛病,都应注意以温补阳气为主,慎用或少用滋阴药物。

2.养阳防寒,起居调摄严冬腊月,寒风凛冽,雨雪纷飞,江河冰封,草木枯瘦,如此万物凋零之象,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情绪低落,尤其是老弱多病之人,情志的变化更为明显。因此,精神调摄十分重要。冬季6节气精神调摄,重在安定心志,注意神情安静,不要使情志过激,以免骚扰潜伏的阳气。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这里即是指适应冬季精神调摄的“养藏之道”。

冬三月,天地闭藏,起居调摄应顺乎于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指出冬季宜早睡迟起,早睡以养人体的阳气,保持身体的温热;迟起以养阴气,待日出而作,可躲避严寒,求其温暖,使人体阴平阳秘。特别是阳气不足的人,当风起骤寒之时,尤宜早卧晚起。《理虚元鉴》说:“冬防寒,又防风。”《养生镜》提出:“冬三月乃收藏闭塞之时,最宜固守元阳,以养真气。”故冬季应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室内温度太低,易耗伤人体阳气;室内温度过高,又易劫伤阴精。冬季阳气闭藏于内,阴气在外,若调摄失当,过贪辛热暴暖,就会内扰阳气,迫其外泄,或积热于内,形成阴虚火旺之候。到了春天,就会发为温病,或诱发宿疾。这也是违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冬养阴”的摄生准则的。

冬季6节气在保暖的同时,应重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交换空气,防止因通风不良,引起头晕、胸闷等缺氧现象,导致呼吸道传播疾病,如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的发生。室内也可放一盆水,或者养些水仙花和观赏鱼,以调节空气湿度。寒冬,人们的衣着,注意御寒保暧,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内衣以弹性良好为佳,贴身保暖。外衣要稍宽大一点,使气血流通,四肢伸缩活动自如舒畅。俗语说:“寒从脚下起。”足部与地面接触,散热量大,足部肌肉、脂肪少,血管较细,离心脏远,供血、保温性能差,一旦足部着了凉,很容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和泄泻等症,所以,冬季足部的保暖,十分重要。足部的保暧方法很多,除了穿着保暧性能好的衣裤、鞋袜外,平时还要注意多活动脚部,如跑步、竞走、散步等运动。尤其是每晚临睡前的洗脚,擦足心,既能祛除污垢、御寒保暖,又能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并可防治感冒、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病症。冬天一般宜在室内活动,适其寒温。室内环境宜温暖、舒适、洁净,防寒以养精。

3.房事调摄,益肾蓄精冬季6节气养生,重在保持肾精的闭藏,这对促进健康长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明确指出,人若不知冬季养藏之道,冬令依然精液频泄,那么身体必然日趋虚弱,虚则寒邪乘虚而入,并伏藏于体内,伏邪积郁日久,等来年春阳上升,必发为温病。《寿世保元》也说:“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房事,不能恣其情欲,伤其肾精。”唐代名医孙思邈则认为“当今少百岁之人”的原因,就是“不知节欲养精”。老年人由于肾精虚衰,导致髓海空虚而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等症状。肾主骨,故肾虚还能影响骨的生理,导致老年人骨质脆弱,出现腰酸无力、行动不便等衰老现象。可见“精气”虚衰,导致人体的衰老。冬三月“养藏之道”的重要内容就是保养肾精,做到房事有节制,以保持体内精气充足,维持五脏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养性延命录》说:“冬常闭精勿施,夫天道,冬藏其附,人能法之,故能长生”,指出“冬一施当舂百”,认为冬季6节气应该实行绝欲,绝欲则精神气血有余,肾阳巩固,身体强健。同时,人体背部是阳经循行之处。寒冬季节,背部保暖十分重要。背部保暧的方法较为简单,冬季有阳光的中午,可背对太阳晒上l~2小时,既可暧背,又可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起到杀菌、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的作用。也可穿一件贴身的纯棉、羽绒或皮毛背心,起到暖背作用。此外,冬季睡觉时注意不要让背部着凉。

4.运动调摄,护阳养形在冬季6节气严寒的恶劣环境下,人体机能易发生紊乱,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当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时,就会诱发一些疾病。如在冷空气刺激下,人体免疫机能降低,防御疾病能力减弱,一旦遭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可引起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冬季,由于寒冷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等物质分泌增加,引起周围小血管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血液流变发生变化,可加重原有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病理损害,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栓塞、脑出血等疾病发作或加重,甚至发生意外。此外,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皮肤瘙痒症等,冬季多有复发,亦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因此,要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锻炼。锻炼场所应以室内为主,风和日丽的天气,可进行适度的户外锻炼。这样既可舒服筋骨、流通血脉,又是增热保暖防寒的积极措施。冬季6节气养形,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和人的体质,以动功为主,以适应冬季气候,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冬季6节气锻炼切忌在大寒、大风、大雪及雾露中进行,年老体弱者尤应避免。冬季6节气锻炼运动量要适度,《千金方》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出汗,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这就说明,冬季6节气阳气潜藏,若运动量过度,则会耗散阳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21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