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五七”养生原则,即在饮食结构及方式上要遵循“三高”、“五低”、“七分饱”。
三高食物要高新鲜度、高纤维素、高蛋白质。
食物要新鲜,不吃变质或存放过久、质量下降的食物;每日摄入的食物纤维素不低于16克;高蛋白食物可以是动物性的,也可以是植物性的,每日摄入总量为体重的0.8%,即体重60千克人需要蛋白质至少不低于50克。
五低即低糖分、低盐分、低脂肪、低胆固醇、低刺激性。
少吃不含基本营养素的游离糖:每天摄入盐一般控制在6克以下;脂肪摄取总量不超过膳食总热量的15-30%,这对防止肥胖症、高血脂、冠心病和某些癌症有重要意义,尤其对那些已有肥胖症状的人更为重要;胆固醇的摄取量每天不超过300克,中、老年人尽量少吃动物脑及内脏等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辛辣食品宜少吃或不吃。
七分饱
不饱食或过食对养生有重要意义。有相当一部分人因长期饱食或过食而患病,控制饮食多能有立竿见影效果。
养生的原则:
养生,又称道生、摄生、保生。即采取各种方法以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养生的原则包括:
(1)顺应自然:了解和把握自然界各种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保持与自然的统一,即“天人合一”。
(2)形神兼养:注意将调养形体与调摄精神活动相结合,使“形与神俱”,即保持形神合一。
(3)调养脾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保养肾精,“食饮有节”,才能保养脾肾。
(4)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特点、所患疾病、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制定具体的养生方法,才能达到有效养生的目的。
①顺应自然:要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用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
②养性调神:要避免不良刺激和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
③护肾保精,房事有节:性生活必须有节制;
④体魄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适量;
⑤调摄饮食:应根据体质不同辨饮食之宜忌,以及药膳保健;
⑥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⑦防止病邪侵害:除避“虚邪贼风”和“毒气”之外,还应包括实施药物的预防。
春季养生原则有哪些
1、春季养生原则有哪些之多甘少酸
宜多食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不宜多食酸性食物。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健壮,人可延年益寿。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春季宜多食用含优质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的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以养阳敛阴、养肝护脾;不宜多食酸性食物,如橙子、橘、柚、杏、柠檬、乌梅等;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2、春季养生原则有哪些之吃当季蔬菜
吃当季食物,是我国历来提倡的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方式。春笋是南方春季最好的当季食材,不仅味道清鲜,于养生也大有裨益。春笋有多种膳食纤维、低脂高蛋白,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对减肥也有好处。
3、春季养生原则有哪些之适量饮花茶
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淤滞疏散。而适量饮茶,还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贪冷饮。
4、春季养生原则有哪些之早起早睡以养肝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5、春季养生原则有哪些之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春季养生食物有哪些
1、雪梨
常见水果,因肉嫩白如雪,故得名。含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白色入肺,故白色食物都对肺有保养功效。雪梨水份大,性略寒,可以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2、银耳
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性平,味甘、淡、无毒。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同为白色食物,银耳性更温润,比雪梨更适合体寒或肠胃不好的人,同时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
3、蜂蜜
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种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蜂蜜的葡萄糖和果糖,人体最易吸收,还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有机酸和微量元素,有滋养、润燥、解毒之功效。
4、山药
山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圆柱形,含大量淀粉和蛋白质,还有维生素、脂肪、胆碱等成分,以及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含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黏蛋白",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补脾养胃、补肺益肾。
春季养生的好处
春季养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春季养生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
一、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1.顺应自然
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灵枢·邪客》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界的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朔望、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规律等。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之近乎同步的生理节律和适应外界变化并做出自我调适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各种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节律有序而稳定,机体则处于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若违逆自然,则各种生理功能节律紊乱,适应外界变化和防御抗邪能力减弱,而易罹患疾病。诚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所以,顺应自然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养生顺应自然,旨在要求人们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顺应其变化,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变化节律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对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根据四季变化以调养形神的原则与方法,并强调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2.形神共养
形,指形体,即脏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理活动。形神共养,是以形神统一的生命观为其理论基础。一方面,形体为生命的基础,形具而神生,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是产生“五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以堤和水、烛和火的关系比喻人体形与神关系时说:“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而命终。”强调神依赖于形。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为生命的主宰。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响。张介宾《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强调神可以反馈地作用于精和气,影响甚至调控整个生命过程。对于形神的辩证关系,明末医家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曾精辟地归纳说:“以先天生成之本体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正由于形神统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故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养形以全神,调神以全形,最终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目的',正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所言:“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而养之,初不离于形气精神。”
二、中医养生最讲究的还是这
心养,包括“德养”在内,是大师们养生心得中被列为第一位的要务。“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心平气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这几句话是《大藏经》中说的,强调的是心养的至上功能。《黄帝内经》中有形式不同而意义完全一致的表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生必先养德,大德方得其寿;养生必重养心,心宽方能体健”的理念;“静以养神,淡泊名利,修德润身”的观点等,都是大师们在一生实践、一生历练中用心编织出的妙法锦囊。
食养,是最基本的养生内容。人之健康与否,无非在于气血、津液、精血,而它们无不来源于机体对食物的受纳、生化、吸收、利用。“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五味,宜清淡,吃暖食”、路志正教授的“调养脾胃,注重三杯茶(上午绿茶,下午乌龙茶,晚上普洱茶)”、“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定性”、“七分饱,减肥胖,忌吸烟,慎饮酒”、“做到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等论述,都是取之有据、行之有效、仿之有验的食疗真经。
体养,包含与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能锻炼和愉悦身心的多种文体活动。任继学教授力倡“漫步四季,因时而动”的行为,坚持“搓脸、转睛、叩齿、挺腹、太极拳”的综合程式,重视清晨不间断的光浴、气浴、风浴的“三浴法”,贺普仁教授自创经络引导养生的“六步功”等,都是极具个性特点的体养妙诀。
药养,强调的是药物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除了对相关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外,利用药物的特性,在自然养生中杂以药物的支持或辅助,以为人体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促进和支撑。这些中医造诣非凡的大师们,在为他人提供各种药养良方的同时,也为自己量身定制出极具个性特色的药养方法:常服六味地黄丸,他认为该药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于在通利大便上做文章,他认为上下通畅是预防多种疾病发生的不二法门;每天早晨上班前要喝一杯自制的菊花、麦冬、枸杞茶,他认为此茶能够养精提神、护卫正气……如此丰富多彩的药养法,或据于对医理的拓展,或据于对药物的效用,或据于对时令的把握,或据于对地域的考虑,或据于对体质的辨识,点滴中折射出大师们的高深学问和审慎精神。
三、中医养生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
养生保健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甩手治失眠
每天练5分钟甩手功,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状。
具体方法:马步,十趾轻轻抓地,微微提肛,舌抵上腭。缓缓上抬手臂至与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后。1次5—10分钟,1日2—3次。这套动作可以活动手三阴手三阳六条经络,因此能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升清降浊。
抖一抖躯体,在气功中叫 做“斗翎”,即仿效倦鸟栖枝,振羽翼、浑身颤动,用以去疾解乏。坚持“斗翎”练习,可改善血液循环,使心脑获得充足的血氧,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
具体方法:挺胸直立,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双腿微屈,躯体有节奏地左右颤抖,颤抖时尽量使臀部摆动,以牵动上身及两臂颤抖。全身放松,其速度由缓慢而逐渐加快,幅度以自我感觉胸肌振动为度,不宜用力过猛,以舒服为佳。时间3 ̄5分钟,亦可适当延长。
揉腹治消化不良
对于消化不好的人来说,睡前或起床前揉揉“神阙穴”
揉腹
揉腹,也就是肚脐,可很好地帮助消化。
具体方法:平躺,全身放松,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揉,男性宜顺时针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时针由大圈到小圈来按摩,女性则是先逆时针后顺时针。按摩时以感觉到胃肠的蠕动为标准。一般按摩后好好睡一觉,白天会感觉消化功能有所改善。但溃疡出血者禁揉腹,以免出血增多,加重病情。
每天下蹲可强肾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强则抵抗力强,下蹲动作可有效按摩命门,从而起到补肾的作用。
具体方法:先松松腰,轻轻旋转一下腰部,然后做下蹲动作,同时挺直腰板。下蹲时将意念集中在腰部,腰部的命门处为肾之所在。
站起时意念则集中于头顶的百会穴处,感觉自己的头上有一根线提拉着,这样能保证身体挺拔。下蹲站起为1次,根据时间共做9或9的倍数次,每天也就花几分钟,最好早晨做这套补肾操,如果忘记了,中午前一定得补上。
四、如何正确看待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必须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性,二个是时代性。
现在有的人过分强调古代的养生方法,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比如过分强调吃素,事实上并不是吃素就能把所有的病都吃没了,人体还是需要合理的营养结构的。低胆固醇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都是有害健康的,甚至低胆固醇血症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因为在我们的生命代谢过程中,许多基本物质,如维生素D3、性激素等,都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出来的,并且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血液中适宜的胆固醇含量具有一定的“抗癌功能”。
从时代性来说,传统中医有许多过时的东西是应该更新的。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养生文化,但许多养生方法都有它特殊的时代背景,就像人们说话有特殊的“语境”。一样。比如在《三国演义》里汉代人讲出了明朝后才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就不合时宜。
古代养生阱究冬藏,就是冬天蛰伏,少动,少外出,不要出汗,不要洗澡。这与古时人们的食物有限、保暖不及密切相关。寒冷的冬天,万物凋零,食物更少,少活动就少消耗,可以减少体力的支出;同时古代人的衣衫单薄,没有现在这么讲究,就是里面一件单衣,外面套一件大棉袄,多动、出汗,身体发凉,遇冷风一吹就容易感冒,感冒了又缺医少药,很多人的肺部就可能被感染,肺部感染再治疗不好就容易死亡。同理,古人讲冬天不能洗澡也是因为当时生活条件所限,天寒地冻。
取暖设施欠缺,洗澡极易感冒,感冒后治疗不及时又容易得其他疾病……正如我们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人们洗澡就要上大澡堂子,一个月去一二次,那时人们穿的也没现在这么齐全,里面一件单衣,外面套一件大棉袄,洗澡时稍不注意,着凉受风就容易感冒。
但现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勤洗澡、勤换衣是非常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有一类疾病较之建国初期明显减少,如痈、疮、肿、疖等感染性皮肤病几乎绝迹了。这些都是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带来的好处。
所以我们还是要讲究科学。有的人误导老百姓:“冬天不要出汗,冬天不要洗澡”,结果许多人来问我,我说我们在继承古人养生经验和传统的时候,一定要强调科学性。
坚持三大养生原则
从古到今,追求健康长寿是很多人的目标。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出现身体不适,患上各种疾病,还有的人甚至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癌症,让人叹惋。那么我们平时应该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远离疾病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三个养生原则,只要坚持做下去,那么长寿健康不再是梦。
三大养生原则
一、多吃素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虽然说“衣”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对于健康养生来说,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膳食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如果我们吃得不够营养,甚至少吃饭不吃饭,那么我们谈何健康?
在我们的祖辈和父辈的时代,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吃得饱是他们的追求目标,如果能吃上点荤,那就算幸福生活了。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可以餐餐大鱼大肉。但是,生活变好的同时,富贵病也越来越多了,其实这跟饮食有很大的关系。
在过去,多吃素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如今,多吃素是为了追求健康。合理的膳食就应该以植物性的食物为主,肉类食物虽然美味,但是没有膳食纤维、植物固醇、类胡萝卜素、多酚类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抗氧化,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同时也能抵御肿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吃素,也就是说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其实,吃素和吃荤的比例应该是2:1。很多人觉得如果每天多吃素的话,那么我们的膳食结构就太简单了。事实并非如此,多吃素反而要求我们注意食物的多样化。
我们的主食除了大米白面,还可以多吃些粗粮杂粮。除了新鲜的瓜果蔬菜外,我们还要多吃些豆类、海藻、菌类等食物,这样可以保持营养均衡。
二、多运动
除了合理均衡的膳食营养外,要想长寿健康,我们离不开持之以恒的运动。如果说膳食是健康的物质基础,那么运动就是健康的保鲜手段。光吃不动易发胖,不吃想动做不到,胡吃乱动最伤身,善吃会动才健康。
一提到运动,很多人就会抱怨,我每天那么忙,哪能抽出空来锻炼身体啊?其实这不过是懒人找的借口,要想运动,随时随地都可以。运动的种类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选择瑜伽、游泳、打球这些运动,我们可以选择简单一些的运动。
我推荐给大家的第一个运动就是倒着走路,我们每天都要走路,但都是大步向前走。其实,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倒着走路,这样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锻炼全身的肌肉。倒着走路比散步、慢跑的效果更好,可以放松我们的'身心,有利于身体健康。
我推荐第二个运动就是单腿站立,也就是所谓的金鸡独立。我们左脚站着,右脚抬起,保持一分钟后再换一下。单腿站立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还能锻炼我们的足部肌肉,对我们的健康百利而无一害。
倒着走路和单腿站立这两种运动有个共同点,就是可以锻炼我们的腿部和足部。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人老腿先老,病从腿上来。如果我们的双腿能够保持健康,那么我们就会长寿。而我们的双脚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心脏,足底分布着很多经络和穴位,如果能够经常按摩足部,那么就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多种疾病。
三、多微笑
很多人对于健康的定义非常狭隘,他们认为身体不生病就算作健康了。事实并非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健康包括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情不好了,那么我们也容易生病。反之,即使我们生病了,但是心态很好,那么病症也会很快痊愈。
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精神支柱,养生重要的就是养心,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天天患得患失,愁面苦脸,那么不仅会加速衰老,还会让我们患上各种疾病。
我们平时要多多微笑,保持一颗年轻向上的心。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说过,难得糊涂。我们在生活中就得难得糊涂,不要太斤斤计较。别人气我怨我,我们要微笑应对。没有过不去的坎,不要用生气来惩罚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这样会对我们的健康很有利。中医认为,五脏对应着五种情绪,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如果我们经常出现负面情绪,那么脏器官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免疫力就会下降,进而我们就会生病。
结语: 想要长寿健康,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在日常的健康养生中,我们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多吃素、多运动、多微笑,这三大健康原则看似简单,但是贵在坚持。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多吃素和多运动,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么我们的寿命就会长又长,多活十年二十年都不成问题。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21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养生一字诀
下一篇: 养生之生活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