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药调理要适度

医案日记 2023-05-19 18:02:21

中药调理要适度

常有人在动辄汗出或睡醒后发现衣衫汗湿就认为自己体虚盗汗,自行服补益药物。其实,盗汗并非都由虚所致,也不能一概以补药治疗。

盗汗是指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除了气阴两虚,多见于阴虚内热。治疗以养阴清热、使热内消为主,可选用当归六黄汤、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方药。配伍多用生地、麦冬、地骨皮、桑叶等药,如热过重可加黄连,汗出量多加龙骨、牡蛎、生黄芪等。盗汗还可能与阴阳失调、表虚受风有关,症见汗出怕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半身出汗,或局部出汗,苔白,脉缓,治疗以调和营卫为法,方用桂枝汤等。也有因情志不舒、过食辛辣肥厚、素体湿热偏盛等引起的肝火、湿热郁蒸型盗汗,症见全身出热汗、汗液易黏、面赤烘热、烦燥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治疗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为法,方用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因此盗汗不可妄补,应辨证论治,当清则清。

此外,儿童盗汗较为常见,也多由营卫不和、阴虚内热所致。且儿童阳气偏盛,体内代谢产生热量也多,更不能妄用补药。但也要注意,小儿多汗同时伴有吵闹、夜啼、枕部头发脱落等可能是缺钙。

因此,儿童盗汗最好及时就医,排除疾病,对症用药调理。如无疾病,不应自行乱服补品,可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甜食的摄入量,多食蔬菜水果,衣被适当,增加户外运动。

阳虚体质如何调理 中医调理阳虚体质的方法?

阳虚体质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怕冷、乏力、容易疲劳等症状。那么,如何调理阳虚体质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医调理阳虚体质的方法。


四、中药调理

一、调节饮食
按摩一些穴位可以帮助调节阳虚体质。比如,可以按摩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穴等穴位。


阳虚体质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怕冷、乏力、容易疲劳等症状。那么,如何调理阳虚体质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医调理阳虚体质的方法。


中药可以帮助调理阳虚体质,常用的中药有补阳类的当归、巴戟天、肉桂等,以及温经散寒类的附子、干姜、炮姜等。

每年中药调理一次,中药喝多久能发挥药效?

慢性病一般中药起效时间为几天至十天之间。因患者患病时间较长,正气衰落,气血,五藏六腑各部,牵连较多,患者身上最少有一种或几种疾病并存。如果是内伤,那就比较复杂,还要看在哪个位置,看是否有兼证等。一般来说,太阴经病会快点,厥阴经病会慢点,有兼证会麻烦一点,阳虚证会快点,阴虚证会慢点。

具有滋补作用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病位在下(如肠道疾病),应在饭前服药,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使药性容易下达;至于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更加没有办法,一天天拖下去当然慢了。期间偶有好转就算有效了。时间再长人们的注意力也渐渐淡了,不太在意它是否有效了。

当然也有久服不效或微效的情况,例如肾结石、牛皮癣,脏腑囊肿等等,总之,初病、新病易见效,久病则慢,青壮见效易老衰见效慢,就药性来说,性竣猛见效易但用之不当易伤人,治病如抽丝,人体就是一个暗箱,你不知道里面缺多少,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因为不知道饥饿的程度,只能慢慢的吃些食物看看,吃药治病的道理也是一样,按现代医学解释,患儿因高热形成了虚性脑炎,或流行性脑炎的可能。治疗起来也很麻烦。但是中医能够复杯而愈,看似罕见。大凡熟读内经、伤寒的学者也就不难解释了。

中医呢,从治未病到治重病,都有相关的理论,至于治疗方案能否起效,那要看医生个人的本事。不管实际结果如何,至少医学理论上,你必须具备这种理论。一般中药的血药浓度平均峰值时间约在6-12小时之间,而持续的药效导致症状或指标的改善,约为一周左右的时间。当然这仅仅属于一般情况下的数据。

中药调理身体要喝多久

  第一:一般来说,中药几个月内药性可能刚开始发挥作用,最好是沉下心来慢慢调理。还有有些中药是有一定的禁忌性的,可能需要调理完一些症状才可以针对其他的症状。所以时间上相对会漫长一些。期间注意的事项一般是禁食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第二:再有就是,中药是需要煎熬的汤药,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分类治疗,根据年龄,体重选择用药,以开出最适合你的方药。中医治疗调理的作用相对比较缓慢,但是只要病情得到改善,就一定要坚持服药,不要随便的停药。

  第三:最后,中医同西药一样中病即止。如果病未好,请断续坚持治疗,如果病好了就该立即停药!一般中医,每次抓三付。中医会量身为你治病,病变药亦万变是中药用药的原则,疾病的不同阶段用不同的药物。

心脾控制不住怎么调理?

心脾两虚可以通过饮食方式进行调理,主要是食用补益气血食物。再就是可以选用补益心脾及养血安神的中药来进行调理,必要时也可以选择针灸调理。
1、饮食调理
心脾两虚会导致气血不足,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补气血,改善心脾两虚症状,比如可以用红枣、乌鸡等食物熬汤喝,这些食物都能补充身体气血,改善心脾两虚所导致的气血不足问题。
2、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心脾两虚效果比较理想,而且也最为彻底,通常要用一些补益心脾和养血安神的中药,这些中药的调理效果比较明显。不过中药调理需要常时间调理,可见疗效。
3、针灸调理
针灸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可以对心脾两虚症状进行调理。在进行针灸调理前需要选择合适穴位,一般是选择内关穴、三阴交穴或足三里穴等,适当针灸这些穴位能达到强心健脾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20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