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夏季养阳最佳时节

医案日记 2023-05-19 17:18:14

夏季养阳最佳时节

夏天气候炎热,冷饮成了人们的“新宠”。试想从外面回来热得要死一杯冰啤酒或一块冰西瓜下肚何其爽哉?但是在炎炎夏日医生却提醒我们不能过多吃冷食冷饮,尤其是男人。

男人想要不生病并且“生龙活虎”就需多养阳,而养阳要求夏季少食冷饮。因为夏季人体皮肤毛孔疏松,散热较多,这就消耗了体内的阳气。如果贪冷饮,就会使阳气受到损伤,发生腹痛,腹泻,咳嗽气喘等疾病。

平常阳气虚弱的男人,在夏季饮食方面应借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之机,服用温热补阳的药品,这样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在这温阳方面很多的西药或者补药大部分人都会对它的安全性产生怀疑,所以我们的国宝中药在这个时候就“大显神威”了。

1.冬虫夏草

又称冬虫草、虫草,它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幼虫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滋补品。它药性温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有更广泛的药用价值。

价格:180~300元/10g

2.海马

海马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中药,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

价格:30~35元/10g

3.蛤蚧

蛤蚧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开宝本草”,原动物只有一种。有补肺肾,益精血,止咳定喘的功效。

价格:根据大小不同价格从10到30元每对不等

4.续断

又名川续断、和尚头、山萝卜,能够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价格:10~15元/500g

春夏如何养阳

春季
1.1 起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自然万物阳气升发,因此人体阳气也需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春回大地之时,天气渐暖,空气湿润,使人皮肤腠理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负荷增加,于是中枢神经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俗称“春困”[1],所以起居方面应该晚睡觉,早起床,起床后到宽广的庭院中散步,或者是融入大自然中,去踏青登山赏花,且应该散开束发,宽松衣带,不让身体受到束缚。特别是老年人因为年事已高,多有一些慢性疾病,因此更应坚持这种养生之法。如元朝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说到的“高年之人,多有宿疾,春气所攻,则精神昏倦……四肢倦怠,腰脚无力”。春季阳气初生而未盛,阴气初减而未衰,天气乍寒乍暖变化很大,《摄生消息论》认为春季“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所以春季应注意保暖防寒,顾护阳气,根据天气的寒暖添减衣物,不可因为冬季过去了就骤减衣物,以至于受到寒凉的突然袭击,正确的做法是逐渐减少穿着厚重衣物。这也是老百姓常说的“春捂秋冻”中春季宜捂的原因。
1.2 运动春季万物欣欣向荣,空气新鲜,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现代人工作强度增加,工作压力非常大,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户外活动,借助适当的郊游踏青活动以更多地接触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不仅能锻炼呼吸、循环系统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脉通畅,还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思维能力,更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广交朋友,培养发现新的兴趣爱好,动形怡神以保持心旷神怡、精神焕发,以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活跃的思维。
1.3 情志在精神修养方面,要心存生而不杀、给予而不夺取、赏赐而不处罚的宽厚平和的意念,保持情绪开朗,积极乐观向上。因春季肝木当令,保持精神情志的舒畅,则能促进肝气的疏泄条达,也有助于肝气升发与春季阳气升发相统一,从而增强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1]。如《摄生消息论》说:“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摅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他郁”。
1.4 饮食与药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为什么违背春季的养生规律就会损伤肝脏之气呢?春季肝木当令,肝旺于春,食酸则酸味入肝,酸性收敛,不利阳气升发和肝气疏泄,过食酸味饮食,则使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当春之时,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摄生消息论》中也提出“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所以在春季,应该根据这个季节的特点,在饮食中注意不宜食酸性食物过多,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因为辛甘发散为阳,可助春阳之升发,温食有助于维护人体阳气。但不宜食大辛大热之物,以防肝阳升发太过而乘克脾土,不利于机体健康[2]。根据我国地域分布的不同,在初春尚偏寒冷的北方可选用桂圆、猪肝、羊肝类食用,而初春多雨潮湿的南方则宜多进食健脾利湿之品,如鲫鱼、红豆汤,豆浆等。《摄生消息》中还指出:“饭酒不可过多,人家自造米面团饼,多伤脾胃,最难消化。老人切不可以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平日可食用茯苓、山药、莲子、苡仁、胡萝卜、波菜、芹菜、小白菜等。总之,春季养生要注意适应自然,生活起居、运动、情志、饮食等方面要与春天生长升发阳气相一致,顾护阳气,使阳气充盛,即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夏季
2.1 起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花实”。董仲舒说:“阳长居大夏,以生万物。”可知夏季是万物生长茂盛,开花结实的季节。由于此时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所以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温很高,阳光充足,人体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所以夏季养生应把顺应外界高温环境和人体内部的特点作为重点[2]。《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即指在起居上,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因为夏天太阳升得早,早晨空气清新,气温又相对较低,晚睡早起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对增强体质有益。但是晚睡早起不可避免的会使睡眠时间减少,所以在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消除疲劳、补充体力,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学习当中。
2.2 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夏季人体体力消耗较大,运动调摄应动静结合,可选择游泳、钓鱼、散步、慢跑等,但是运动量要适度,先要从运动量小的动作开始,等身体各部位肌肉活动开之后,逐一加大运动量,运动结束时做些放松调整活动,如慢走几步、揉揉腿,做几下深呼吸等,切记不可过于疲劳,而且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进行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运动时应穿宽松、舒适、吸汗透气性强的棉织物,便于身体散热。夏季日照较强,应适当回避日晒,但不能因为厌恶日长天热而完全回避户外运动,而应适量参加各种有益的户外活动,如爬山登岳、泛舟江湖等,通过这些运动活动筋骨,使百脉通畅,气血调和,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
2.3 情志在精神调养上必须避免动怒烦躁,应保持神清气爽,舒畅自如。心神得养,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损坏人体的机能。如《摄生消息论》中所说:“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故夏季精神调摄,应适应自然界“生长”的规律,主动调节情志,保持胸怀宽阔,心情愉快。
2.4 饮食与药膳夏季养生还应注意饮食调养。因为夏季人处于炎热的环境中,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人体各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消耗增加。一方面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加速,营养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又导致了许多营养从汗液流失。同时夏季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又导致消化功能相对减弱,限制了营养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代谢的失衡,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它疾病。《摄生消息论》主张“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莫食瓜茄生菜,原腹中方受阴气,食此凝滞之物,多为症块”,又说“饮食温暖,不令大饱,常常进之,宜桂汤豆蔻熟水,其于肥腻当戒”,这些都意指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衰弱,即使是很热的天气,也要着眼于健脾益气,在饮食上应少苦寒,节冷饮,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健助脾运的食品,如鱼、蛋、奶、西瓜、黄瓜、冬瓜、玉米、豌豆等,饮品可选用绿豆汤、酸梅汤、金银花茶、菊花茶之类。夏在五行属火,五味为苦,夏季适当食味苦之物如苦瓜、百合、菊花、苦丁茶等有解热除烦、抗菌消炎、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功效,但过多食用味苦食物则会助心气而伤肺气,因为心火过则克制肺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所以夏季应少食苦味,多食酸味、咸味食物,如杨梅、草莓、西红柿、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脏、海带、海蜇、海藻、虾皮等。酸味收敛,可固护体表,防止出汗过多,且适当食酸味食物有助于增强食欲。咸味食物则可帮助机体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以防汗多损伤心气。夏日饮食以温为佳,不宜过热,过热则伤气,温食宜助阳气。
综述可知夏季烈日炎炎,自然界万物生长得很茂盛,人体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人体阳气,方能得养生之道。《素问方盛衰论》指出:“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在天人相应的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经过千百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科学的养生原则在保障古代人们身体健康,指导人们防病治病方面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于现代人们而言,认识“春夏养阳”养生原则的重要性,合理掌握“春夏养阳”的要诀,科学运用“春夏养阳”的具体方法,将帮助人们更加有效地增强自身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渗透在防病治病、养生等诸多方面,《黄帝内经》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等观点,提醒人们要根据四时变化来调整人体的阴阳虚实,非常有指导意义。   春夏时节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由初生到完全外达极盛的状态,此时养生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的变化,预防或少生,甚至不生疾病。具体方法是早睡早起,广步于庭,以适应春季阳气初升的特点,天热要防汗出太多或过食冷饮以防伤阳气。对于素有阳气虚弱的人而言,可在春夏季节服用人参、六君子汤等补气健脾的药物。久咳、哮喘、关节疼痛等阳气不足、秋冬易发病的人,则可采用针刺、灸法、中药敷贴和中药内服等方法补养阳气,达到预防冬季疾病复发的目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冬病夏治。   秋冬阳气则由外达极盛状态转入收敛封藏,阴气偏胜,此时应顺应秋冬的收藏之气,注重养阴。如秋冬季节天干物燥,此时应少吃辛辣食物,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可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如百合、木耳、梨、葡萄、芡实、大枣等制成的药膳。对于阴虚之人,在冬季吃一些养阴之品如枸杞、麦冬、六味地黄丸等,可有效调整人体的阴虚状态,夏季口干舌燥的症状亦会有所缓解,也不容易发病了,这亦即夏病冬治之理。

什么季节养生最好?

环境的好与不好,对我们的心情是有影响的,就比如说如果我们在一个比较吵闹的环境中,我们会变得比较烦躁,容易发脾气,这些对我们的身体是不好的。所以说我们心情的好与不好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的。那么有些人就在思考在什么季节的时候养生是最好的?我认为在春季养生是最好的,因为春天的气温很温和。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天上有大雁成群结队地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有时候会排成“人”字形在天空中盘旋,这种情景会让人心情变得很好。空气中时不时地吹来一阵微风,而且这风的温度没有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热,和人的皮肤温度差不多很温和。而且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对于农民来说是播下希望种子的季节,每个人心里都是开心,充满期望的。特别是春天的风景和气温最适合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而且旅游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会被晒黑,旅游带的行李也不用太多,不像冬天要带羽绒服,这样行李就会很多。

冬天的天气太寒冷,要烤火。有的人是烧煤炭来取暖,这样会释放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比如一氧化碳。而有的人是烤充电的火炉,这样对身体有辐射的危害。秋天树叶都落光,一眼看去没有生的迹象,令人伤感。夏天太炎热,让人容易变得烦躁,不利于身心健康。

春天的温度不像冬天一样寒冷,春天的风景是生机盎然、鸟语花香,不像秋天的风景给人一种伤感的感觉。春天没有夏天那么炎热,而且春天没有蚊虫这些干扰,是一个很干净的季节,不像夏天蚊子那么多,晚上让人很难入睡。所以说春天是一个很适合养生的季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20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