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肾血管炎和狼疮性肾炎中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医案日记 2023-05-18 20:12:22

肾血管炎和狼疮性肾炎中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

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1和/或IL-6的激活可能在肾血管炎和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细胞因子的全身作用可能受其可溶性循环受体调节。因此,这些细胞因子受体的血浆水平可能也是这些细胞因子激活的标记。

捷克布拉格查尔斯大学医学院的Tesar V及其同事对17例ANCA-阳性的肾血管炎患者(12例活动性ANCA-A,7例缓解期ANCA-R)、9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患者和5例健康者应用ELISA法检测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p75(sTNF-RII)、IL-6及其可溶性受体(sIL-6R)的血浆水平。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N患者血浆TNFα、sTNF-RII、IL-6和sIL-6R水平升高;与对照相比,ANCA-A患者TNFα、sTNF-RII和sIL-6R血浆水平升高,但IL-6血浆水平的增加由于标准差较大而无显著意义;与对照相比,ANCA-R患者sTNF-RII血浆水平增加,但是ANCA-R患者TNFα血浆水平显著低于ANCA-A患者。

而在所有患者组TNFα与sTNF-RII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只有LN组的IL-6与sIL-6R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研究人员总结认为,TNFα血浆水平的增加可能是ANCA阳性的肾血管炎和LN活动性的一项非特异性指标,sTNF-RII血浆水平在ANCA阳性的肾血管炎缓解期也升高。

sTNF-RII血浆水平的升高可抑制TNFα的全身作用,但也可能延长其活性形式的半衰期。sIL-6R血浆水平在ANCA-A和LN患者均增高,但是其增高幅度显著低于sTNF-RII,不能有效地阻断IL-6的全身作用。

狼疮性肾炎

为什么对狼疮性肾炎患者需要重复进行肾活检?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大体相关,但并不完全平行,各型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之间有交叉。活动性狼疮性肾脏损害并不一定同时有肾外狼疮活动的临床及实验室表现。许多病例有活动性肾脏损害,但无肾外狼疮活动的证据,亦缺乏血清学活动的指标。故当临床判断狼疮性肾炎是否活动有困难时,应及时进行肾活检或重复肾活检。肾脏病理学表现对判断有无活动性狼疮肾炎是有用而可靠的指标,可准确指导治疗,及时控制病情。

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什么会发生肾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仍未明确。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一些外来抗原和内源性抗原作用于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使B淋巴细胞高度活跃增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并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从而损害肾脏,发生狼疮性肾炎。作为内源性抗原的DNA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并与循环中抗DNA抗体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亦可损害肾脏。

狼疮肾病症状?

狼疮出现肾脏损害时称为狼疮肾炎(LN)。大约70%的SLE有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狼疮肾炎(LN)起病可隐袭也可急骤,症状可轻可重。狼疮性肾炎累及的症状几乎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肾血管损害的一系列症状,水肿很常见,1/6的患者在确诊时有肾功能不同程度的下降。按其临床症状可分以下几型:
(1)轻型:即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型,本型占30%~50%,临床较常见。临床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和(或)血尿,而无水肿高血压等尿蛋白小于1g/d,肾功能正常。病理多为系膜增生型或局灶节段型狼疮性肾炎,预后良好。
(2)急性肾炎综合征型:较少见,临床表现如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起病急有一定程度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可有水肿、高血压,偶可发生急性肾衰。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型:较少见,临床上酷似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常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可有水肿,常无高血压或仅有轻度高血压,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在短期内迅速恶化,数周或数月则发展至尿毒症。病理改变常为严重的弥漫增生型、新月体肾炎或有伴严重的血管炎。
  (4)肾病综合征型:最常见约占60%病人起病呈肾病综合征表现。即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可有明显水肿,但不一定有血胆固醇升高。狼疮性肾炎的肾病综合征常有两种情况,一种单纯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血尿无或少,无高血压或仅有轻度高血压,此类型病变发展缓慢,肾功能在长时间保持稳定,病理多为膜型狼疮性肾炎另一种除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外,伴有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多数可于2~3年内发展至尿毒症,病理常为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
  (5)慢性肾炎综合征型: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病程长,迁延不愈发展至尿毒症。病理常为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
  (6)肾小管综合征型:少见,表现为慢性间质、小管损害,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高血压、尿酶增高、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以远端肾小管损害多见,可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肾小管酸中毒。此型常与其他类型合并存在。
  临床“寂静”型:没有肾脏损害的任何症状体征,尿液检查阴性,但肾脏病理显示有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的终末期,可发生尿毒症鶒此时患者的狼疮活动表现可不明显。
  (7)抗磷脂抗体型:抗磷脂抗体阳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小动静脉血栓及栓塞,血小板减低及流产倾向,可合并较大肾血管血栓栓塞,肾毛细血管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引起肾功能损害,特别是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于无此种抗体的病人。有报道此型中8.4%病人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高血压相并存。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其功能是怎样的?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它非单个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调节、造血以及炎症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凡命名的白细胞介素的cDNA基因克隆和表达均已成功,已报道有三十余种(IL-1―IL-38)。

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或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的细胞集落,不同CSF不仅可刺激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增殖的分化,还可促进成熟细胞的功能。

3、干扰素(interferon, IFN)各种不同的IFN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两类TNF基本的生物学活性相似,除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外,还有免疫调节、参与发热和炎症的发生。大剂量TNF-α可引起恶液质,因而TNF-α又称恶液质素(cachectin)。

扩展资料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①多为小分子多肽

②在较低浓度下既有生物学活性

③通过结合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

④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作用

⑤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或协同性

二、可溶型细胞因子受体和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

许多细胞因子的受体除跨膜蛋白形式外,还存在着分泌游离的形式,即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可作为细胞因子的运载体,也可与相应的膜受体竞争配体而起抑制作用。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与某些疾病发生有关。

-细胞因子

狼疮性肾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轻者为无症状蛋白尿(<2.5g/d)或血尿,无水肿 、高血压;多数病例可有蛋白尿、红白细胞尿、管型尿或呈肾病综合征表现,伴有浮肿、高血压或肾功能减退,夜尿增多较常见;少数病例起病急剧,肾功能迅速恶化。多数肾受累发生于发热、关节炎、皮疹等肾外表现之后,重型病例病变常迅速累及浆膜、心、肺、肝、造血器官和其它脏器组织,并伴相应的临床表现。约1/4的病人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对于生育年龄妇女有肾脏疾病时应常规检查与本病有关的免疫血清学指标。本病诊断大多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二、体检发现 急性期发热较常见;多数病人有贫血貌;面部蝶形红斑为特征性改变。可伴有关节红肿、脱发、皮疹、心脏杂音或心包积液、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及不同程度浮肿或胸腹水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98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