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的病因、病机措综复杂。根据文献和临床实践,以中医的角度看,其病因 主要是湿、痰、水、瘀(脂)。有先天禀赋因素,也有后天饮食情志因素。从脏腑辨证分析,主要是人体正气的虚衰,以脾胃机能失调、阳气虚损为本,涉及肝肾功能失调,在此基础上产生 痰浊水湿气滞血瘀的一个本虚标实的综合症。可因性别、年令、饮食、情志的不同而有各种的
表现。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类型 主要表现 治疗方法 脾虚湿痰型 饮食不多,体肥臃肿,胸闷憋气,气短乏力,体重倦怠,汗多,有人可出现下肢浮肿或闭经.多见于中老年肥胖者 健脾除湿化痰 胃热滞脾型 多食消谷善肌,体肥健壮,面色红润,大便秘结.多见于青少年及产后肥胖 宜清胃通腑,凉血润肠 气滞血瘀型 烦躁易怒,胸肋胀痛,月经不调,大便偏干,失眠多梦 宜蔬肝理气,化瘀消胖.脾肾阳虚型 肥胖,颜面虚浮,头昏眼花,腰膝酸软,腹胀 便溏,阳萎阴寒.常合并高血压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宜温肾壮阳,健脾消胖.
西医认为肥胖症总体上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二大类。
非疾病引起的肥胖称为单纯性肥胖。
又分两种:体制性肥胖和过食性肥胖。
体制性肥胖即双亲肥胖,由于遗传,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而造成的。这与25岁以前营养过度有关。这些人物质代谢过程比较慢,比较低,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过食性肥胖也称获得性肥胖,是由于成年后有意或无意的过多饮食,特别是由于油腻食品,使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生长和活动的需要,转化为脂肪,促进脂肪细胞肥大与脂肪细胞数量增加,脂肪大量堆积而致。
由于疾病引起的肥胖则称为继发性肥胖。
常见的有:
1.丘脑性肥胖;
2.内分泌肥胖;
3.遗传性肥胖。
除上述原因外,肥胖症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年龄、性别、活动量的大小等均有一定关系。精神受刺激,用激素类药物等也可引起肥胖。
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目前,社会上流行着许多种减肥方法,但这些方法是否真正有效、是否有益健康,许多人仍是一知或全然不知。于是,许多人在试用了某种方法之后,没有达到预减肥效果,或虽然减下来了,但却因此损害了身体健康。
中医减肥
中医减肥主要是通过针灸相应穴位加之其它中医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实现减重,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多伴有内分泌紊乱,各种激素,尤其是胰岛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瘦素等异常,可通过针灸来调理内分泌,使之趋于正常。
另一方面,中医从脏腑辨证分析肥胖主要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有关,通过针灸可以达到调理脏腑,使肝脾肾脏之功能恢复正常。中医减肥利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理,从调整内分泌入手,通过针灸、点穴等综合治疗,对肥胖者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进行调整。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中医认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属于肢节,沟通脏腑和皮肤,达到周人体各脏腑功能的平衡作用。如人体的经络一旦堵塞,就会破倍脑的和谐,导致脏腑失调、阴阳失衡,临床上常见代谢失衡、毒素雄积,表现在形体上,是体态臃肿、肥胖等。
针灸、刮痧、拔罐、按摩是我国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可调节人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因而备受肥胖者的关注。
中医认为,肥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膏脂过度堆积所致。造成体内脂膏过分堆积的原因可以是 多方面的,如过食肥甘厚味、久坐久卧、懒于活动、情志不遂等,再加上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痰湿内阻、膏脂内充,而发本病。
中医肥胖体质分类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评定标准: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1、脾胃气虚型肥胖
人体之气来自饮食的水谷精微。水谷的运化输布与脾气的盛衰有关,如脾气不足,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则水谷将不能正常运化,体内之气必衰.
脾胃位于中焦部位,胃属腑,脾属脏;一阴一阳互为表里。胃的功能是接受食物,而脾的功能为运化精微,二者互相协调,才能将食物化生为气血,因此脾气虚弱,通常会导致胃气虚弱,临床上称为脾胃气虚。脾胃气虚,则脾胃运化功能低下,无力运化水湿,致使水湿聚生痰浊膏脂,诱发肥胖。
主要症状如下
倦怠无力,肢体困重。脾主肌肉,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四肢肌肉无法充养。
动者气短。由于气血生化不足,每每运动则耗气更盛,气不足以供养心肺所致。
浮肿、尿少。由脾气亏虚,无力运化水湿,水湿停滞所致。
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脾主运化,脾虚则脘腹气机升降失调,由气机不畅所致。
治法: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2、湿热内蕴型肥胖
湿热证是由于外感湿热之邪,或由于喜食肥甘厚腻,伤及脾胃,致使食积郁久,酿生湿热。由于湿为阴邪,热为热邪,二者相互搏结胶着难化。湿热积聚,阻碍气机,致使湿浊不化,久之,则导致肥胖。
主要症状如下:
头胀。湿热内蕴,蒙蔽头面清窍,阻毒清阳之升发。
口渴喜饮。由热邪灼伤津液,阴液不所致。
消谷善饥。湿热积聚于胃腑,邪热内腐熟水谷的功能亢进。
肢重困楚。湿邪特征为重浊,湿热内致使湿浊不化、肢体沉重难伸。
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爽,里急后重。
治法:清热化湿、利水行气。
3、肝气郁结型肥巴胖
肝气郁结的形成,通常是因郁闷暴器等情志不畅的因素,导致肝脏庄疏泄失职所致。肝气郁结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因气郁而导致血滞,故出现胸胁闷;也可以因气滞而侵犯脾土,使运化故出现脘腹胀满、腹痛泄泻;可以因气郁使津液凝聚而生痰,故出现腹痞满、心烦口苦等症。本证与情志的变化密切相关,表现为情绪易于激烦躁不安、心悸失昵、健忘、耳鸣、眩晕等。
主要症状如下:
精神郁或烦躁易怒。由肝气疏泄失常所致。
月经不调。由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失养所致。
大便不畅。由肝失疏泄,脾胃气机升失和,肠道气机壅常所致。
失眠多梦。由气机壅滞不畅,久郁生热,热扰心神所致。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散结。
4、气滞血淤型肥胖
气滞:因感受风寒湿邪或因七情内,致使气机运行不畅。因此,气滞常经不凋、腹痛、产后恶露不净、乳缺乳等。
血淤:因跌打损伤、内伤出血、劳过度等因素,致使体内血行不畅,甚颈停凝聚。血淤大多发生于气虚或年蔚体弱患者。由于气虚无力运血,致使人体出现血液淤阻、疼痛拒按安、舌质紫等血淤表现,兼有少气、乏力、自汗等气虚之症。
主要症状如下:
胸胁作痛。由气滞血淤,气血运行受阻,肝经循行胸胁,肝之疏泄功能失调所致。
月经不调或闭经。由气血运行受阻,胞脉失养所致。
经血色暗有块。由经血运行不畅停滞而结聚为块所致。
痛有定处。由气滞血凝,血凝不教,结聚于固定点所致。
治法:活血化淤、行气止痛。
5、痰湿型肥胖
痰湿型肥胖是指由于外感或者内伤等因素,致使牌胃气虚,不能运化水湿,使其内停,停滞日久则形成湿浊。湿浊日久则酸生为痰湿胶着,阻碍气机。因此,痰湿不仅是病理产物,其本身也是致病的因素。湿邪属阴邪,痰湿型肥胖患者到了夜晚,由于阳气衰退而气亢盛,因此夜间痰量相对增多而频繁咳痰。
主要症状如下
头昏头胀,昏昏欲睡。湿性重浊,此为湿浊内蕴,上蒙头面清窍所致。肢体困重,动着更甚。水湿停聚,故胶体困重,气机不畅,动着耗气,故有此状。
大便不爽。湿浊停聚于胃腑肠道,重浊黏滞,阻碍大肠气机。
治法:化痰祛湿、理气和中。
6、脾肾阳虚型肥胖
由于饮食不节、劳倦、久泻等因素,使脾阳受损,日久不愈,牵连及肾造成脾肾阳虚,或肾阳先亏,命门之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因而累及脾阳。
主要症状如下
浮肿。由脾肾亏损,无力运化水湿水液代谢障碍所致。
腹胀、便溏。脾虚则脾胃运化失健,故腹胀;肾虚则气化功能失调,故便溏。畏寒肢冷。脾肾阳虚,阳气不足,则无以温暖四肢。
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脾主四肢,肾主骨,脾肾不足,则四肢、腰膝得不到足够温养。
治法:补益脾肾、行气化水
肥胖的类型
肥胖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患者有无明显的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病因,可以将其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源性肥胖。
1.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也叫原发性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取过多而消耗太少所致,因此又叫膳食性肥胖。它在所有肥胖类型中占的比例最大,大约95%的肥胖患者都属于这种类型。
单纯性肥胖一般是由遗传因素、营养过剩和缺乏运动引起的,具有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家族中肥胖者较多、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等特点。
单纯性肥胖是独立于继发性肥胖之外的一种特殊疾病。这种肥胖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因素,只要能够使能量摄入多于能量消耗,都有可能引起单纯性肥胖。这些因素包括进食过多、体力活动过少、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等等。
(1)按照病理改变,可以把单纯性肥胖分为"增生性肥胖"和"肥大性肥胖"。
①增生性肥胖。增生性肥胖的脂肪细胞不仅仅体积变大,而且脂肪细胞的数目也有所增多。
②肥大性肥胖。肥大性肥胖的脂肪细胞则只有体积变大,而数目不变。
(2)按照发病年龄的不同,单纯性肥胖又可分为"幼年起病型肥胖"和"成年起病型肥胖"。
①幼年起病型肥胖。又叫体质性肥胖,它是指由于婴幼儿期营养过剩引起体内脂肪细胞数量增加,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所致的肥胖。这类患者自童年起就比同龄人显得胖,故而称作幼年发病型肥胖。这种肥胖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肥胖程度往往较重,肥胖甚至可以持续终生。此种肥胖对饮食减肥疗法不敏感,部分患者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人喜欢新生宝宝生下来时又大又胖的观念可能需要做一点改变了。
②成年起病型肥胖。又称获得性肥胖或外源性肥胖,多因20~25岁以后营养过剩,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所致。很多女性到中年后不注意控制饮食,身材开始变形走样发胖,原因就在于此。一般认为,这种肥胖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并不增加,仅仅表现为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获得性肥胖的患者一般都特别喜欢吃甜食或油炸类食品,这类患者往往是在成年以后因为营养过度才引发肥胖,故而称作成年发病型肥胖。采用饮食减肥疗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获得性肥胖的发展。
(3)按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单纯性肥胖还可分为"腹型肥胖"和"臀型肥胖"。
①腹型肥胖。此类患者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身体最粗的部位在腹部,腰围往往大于臀围,四肢则相对较细,是成年男性肥胖的常见表现,因此又称为向心性肥胖、男性型肥胖和内脏型肥胖。从外观上看,腹型肥胖的患者体型很像苹果,故又称"苹果型肥胖"。
②臀型肥胖。臀型肥胖患者体内脂肪沉积基本上呈均匀分布,臀部脂肪堆积明显多于腹部,身体最粗的部位在臀部,患者臀围大于腰围,多见于女性,因此又称为非向心性肥胖和女性型肥胖。从外观上看,臀型肥胖的患者体型很像鸭梨,所以又称"梨型肥胖",它的危险性相对于苹果型肥胖要小一些。
相比之下,腹型肥胖者患并发症的危险要比臀型肥胖者大得多。有人观察一组白人女性,发现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3.7倍,而腹型肥胖的女性患糖尿病的机会则高达普通女性的10.3倍。当然,与非肥胖者相比,臀型肥胖仍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危害,仅仅是比腹型肥胖略小而已。需要指出的是,对上面的命名不能望文生义,比如说,男性型肥胖就不是男同胞的专利,也有很多女性的肥胖是腹部型的,也就是说,女性也可以出现男性型肥胖。
中医看病提倡望、闻、问、切,辨证论治,肥胖病的治疗亦不例外。中医认为肥胖病的起因,不外乎四大方面: 1. 先天禀赋有关,如陈修国说,“大抵素禀之盛”,即现代医学所述的遗传因素。 2.嗜食膏粱厚味,饮食超量,营养成分供过于求,即(黄帝内经)所述“肥贵人,膏粱之疾也”。 3.嗜卧少动,使体能消耗明显降低,致营养过剩,使脂肪充于肌肤而致肥胖。 4.脏腑功能失调,肝郁气滞,脾虚失运,肾虎气化失职,内伤久病,痰浊内生,或外受湿邪,使痰湿蓄积体内而肥胖。根据病因确定治法,减肥大法当以健脾益气、化痰祛湿、疏肝行气、活血化瘀、补益肾气、润肠通便为主,辅以行气消食、降脂消痰、疏理三焦等法,从而调解整个机体功能,加速体内多余的脂肪分解,达到减肥消胖之目的。 辨证分型如下: *脾虚湿阻:体肥臃肿,倦卧少动,胸闷气短,纳差,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健脾益气,化痰除湿。 「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平胃散合胃苓汤加减。 木香10克,砂仁6克,党参15克,焦白术12克,白茯苓10克,川朴10克,苍术12克,陈皮10克,泽泻10克,黄茂15克,薏苡仁15克,竹茹10克,冬瓜皮10克。脾肾两虚:形体肥胖,疲倦乏力,腰背酸痛,头晕气短,畏寒肢冷,阳萎阴冷,下肢浮肿,舌淡体胖,脉沉细。 「治法」 益气健脾,温阳益肾。 「方药」 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减。 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肉桂5克,制附子6克,生地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淫羊霍10克,车前草10克,);牛膝10克。 *肝郁气滞:形体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时有呃过,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 「治法」 行气解郁,活血化淤。 「方药」越鞠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川穹10克,苍术12克,神曲15克,焦桅子10克,柴胡10克,柿蒂6克,法半夏10克,当归12克,生地12克,赤芍10克,红花6克,泽兰10克。泽泻10克,荷叶10克,枣叶6克,蒲黄10克。 *阴虚内热:体质肥胖,头痛眩晕,目胀耳鸣,面色如醉,血压升高,肢体麻木,五心烦热,舌尖红少苔或薄,脉弦细。 「治法」 化痰降浊,滋阴清热。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 半夏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羚羊角6克,干姜6克,苏叶10克,陈皮10克,夏枯草10克,地龙6克,白芥子12克,皂荚6克,丹参10克。 *胃热湿阻:形肥体健,多食易饥,胃脘滞闷,口舌干燥,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 泻热通腑,利湿化浊。 「方药」 凉膈散合三仁汤加减。 桅子10克,黄苓10克,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薏苡仁15克,川朴15克,白术12克,滑石15克,泽泻10克,草决明12克,大黄6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94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肥胖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下一篇: 心理问题也可能导致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