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们对本院收治的数千例痛风病人分四组进行总结,结果发现痛风的初次发病年龄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第一组(1981~1985年)平均初发龄为47.8岁,40岁以下初发病者占32%。1986~1990年、1991~1995年及1996~2000年三组初发龄分别是45.1、43.7岁及41.5岁,小于40岁初发病者依次占34.1%、42.3%及58.3%。也就是说,在不足20年的时间里痛风的初发平均年龄下降了6.3岁,不足40岁初次发病者增加了26.3%。
在我国,痛风发病为什么出现这样明显的年轻化趋向呢?究其原因:1、摄入富含嘌呤类食物者迅速增多。随着我国社会的变革,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20~40岁的年轻人饮食中含高能量、高嘌呤类物质者显著增加。本院资料显示,此年龄组的痛风病人发病前,90%以上有经常大量饮酒和嗜好吃肉、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类成分食物的习惯。2、肥胖者增多。调查表明,在40岁以下的痛风患者中,约85%的人体重超重。近十多年来干部和知识阶层的年轻化、经济收入的迅速增加、社会活动频繁等因素,都促使这一人群饮食更加丰沛。另外,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在40岁以下的痛风人群中,多数人起居不规律,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出门坐车者增多,骑自行车、步行者渐少。生活富裕,又缺少足够的体育锻炼,肥胖是必然的趋势。研究结果证实,血尿酸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3、与痛风的相关疾病增多。近些年来在年轻人中,痛风的合并症明显增多,如高脂血症、高血压 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和痛风一样也被称作富贵病,与饮食结构密切相关。此类疾病往往通过不同机理影响尿酸的代谢。体内甘油三脂的升高除影响嘌呤运转外,还能阻止尿酸从肾脏排泄。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及糖尿病均可使肾脏发生病变,影响尿酸在肾中的滤过及排泄,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而发生痛风。
目前人们对痛风病人年轻化的趋向重视不够,误诊误治者明显多于40岁以上的病人,误诊的时间也远长于老年组的病人。
痛风是尿酸结晶造成的关节病变,虽然高尿酸血症的病人,不一定有痛风的症状,但是发生痛风的机会,必随着尿酸浓度上升而增加。调查发现,台湾40岁以下痛风患者,10年内增加7成。研究也发现,痛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约为尿酸值正常者的2倍,整体死亡风险也高出约50%,因此对于痛风与高尿酸血症预防治疗,千万不可小觑。
蔡嘉哲理事长(左一)指出,痛风的发生以40岁以上男性为主,女性发病多在停经后。但近来因为饮食形态的改变,发病年龄层已有下降的倾向。(摄影/张世杰)
中华民国风湿病医学会蔡嘉哲理事长指出,痛风的发生以40岁以上男性为主,女性发病多在停经后,但近来因为饮食形态的改变,发病年龄层已有下降的倾向。不过,痛风是可透过治疗而控制的,对于疾病有正确认知及长期治疗观念,可大幅提升生活品质。
调查同时发现,目前台湾的痛风患者中,越年轻的族群,肥胖的比例越高,40岁以下的痛风患者一半以上都是体重超出标准。肥胖不仅会造成尿酸的过量制造,还会减少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如果体内带有痛风遗传基因的人,体重也过重的话,就会雪上加霜,加速尿酸浓度的上升,造成痛风的提早发作。
蔡嘉哲医师表示,高尿酸血症会造成痛风关节炎,研究指出,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及脑血管病变,都与尿酸高有直接关连。另痛风发作的关节肿痛严重度,并不是决定痛风石会不会长出来的最主要因素,相反地血液中的尿酸值过高等因素,才是造成尿酸会逐渐累积在关节形成痛风石的主要因素。
蔡嘉哲医师强调,尿酸值男性高于8 mg/dl,女性高于 7 mg/dl。除非有痛风反复发作、肾脏受损或尿酸高于12 mg/dl,否则通常并不用药物治疗而以饮食控制为主。
要注意的是,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因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在生活中要减少富含嘌呤(或称普林,purine )的食物,如芽菜类、香菇、海鲜如蟹、蛤、沙丁鱼以及动物内脏等。
此外要严格戒酒,因为喝酒是一个很强的诱发因子。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取有助尿酸排除。高量的脂肪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应当避免;患者如食欲不振,也不可完全禁食,以免患者体内的脂肪加速分解,抑制尿酸排泄。
患者应维持标准体重,体重过重时减重宜缓,每月以1公斤为宜,以免因组织快速分解而产生大量嘌呤引起急性发作。另有些药品如阿斯匹灵、利尿剂、抗结核菌药物,也会增高血中尿酸浓度诱发痛风发作,就医时应提醒医师有关痛风病史,于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会诱发痛风的药物。
九大措施可预防年轻人的痛风发作。
尿酸在关节或者器官沉积引起无菌性炎症或者器官损伤就是痛风。痛风的根本原因是高尿酸血症,控制血尿酸是预防痛风的关键。
1、低嘌呤饮食: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高嘌呤食物,鼓励多吃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请注意:富含嘌呤的蔬菜(比如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等与高尿酸和痛风发作的关系不大,没有必要严格控制。
2、多吃水果:水果富含钾离子和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比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3、大量饮水:可减少痛风发作次数,减轻痛风症状。如果心肾功能正常,建议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3000 ml。
可饮用牛奶及奶制品。
请注意:年轻人喜欢饮用的可乐、橙汁、
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与酒精有同等的危害,应严格限制饮用。
咖啡可能降低发生痛风的风险。
4、禁酒:酒精干扰尿酸代谢,可增加血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的风险,而且饮酒的量越大,痛风发生的风险越高。应当限制黄酒、啤酒和白酒,对红酒的限制有争议。
5、减肥:肥胖增加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6、避免着凉:冬天未保暖夏天吹空调等,关节局部温度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容易在关节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而诱发痛风。醉酒后着凉是痛风发作的最常见诱因。
7、避免关节损伤:剧烈运动、走路过多等导致下肢关节慢性损伤,关节液中白细胞增多,尿酸刺激白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而导致无菌性炎症发作,诱发痛风。
8、尽量避免升尿酸药物:一些药物干扰了尿酸从肾脏的排泄而导致血尿酸突然升高,这些药物有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大部分化疗药等。
9、药物控制尿酸:研究发现,即使严格的饮食控制也只能降低70~90μmol的血尿酸。所以,使用降尿酸药物,将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可大大减少痛风的发作。
常见降尿酸药物有: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等。不过,降尿酸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86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重男轻女的痛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