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酷热谨防情绪中暑(如何预防中暑?)

医案日记 2023-05-17 20:54:10

酷热谨防情绪中暑

夏日持续的高温不但让人感到酷热难耐,还会让人心情烦躁,家人朋友为一点小事就会吵架拌嘴。专家提醒,这是“情绪中暑”,夏天应注意从饮食和心态上预防。

一位姓张的先生日前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理门诊求助。他说,他跟女朋友相处一年,感情很好,但近一周以来,他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事找事”跟女友吵架。前两天,他与女友吃完晚饭后,为了谁去洗碗,又吵了一架,女友一气之下走了。

新桥医院神经内科心理咨询门诊的戴光明教授介绍,张先生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情绪中暑”。她说,医学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心境和行为与季节变化有关。炎热的夏季,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或湿度高于80%,在其中一种情况下,人体会处于“易激惹状态”,稍不顺心就会上火,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是烦躁不安、情绪低落、丢三落四,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厌食症的人,或长时间坐办公室,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的人,以及性格内向但又十分要强的人,容易出现“情绪中暑”。

戴光明教授建议,预防“情绪中暑”,要保持心态平和,在心烦意乱时可以听听轻松的音乐,或者静坐沉思,降低“心理热度”。有心烦的事情可以找朋友倾诉,通过心理调适,使自己心气和畅,情绪稳定。在保证作息规律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睡眠时间,户外活动要避免烈日暴晒。此外,饮食要以清淡、新鲜、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荤腥食物和辛辣食物,多饮水,绿豆汤、西瓜、黄瓜、绿茶、菊花、金银花等有助于清心解暑。

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症是由于羊只受热或阳光直射后而引起的超过散热限度的一种疾病。中暑是日射病和热射病的总称。
病因
日射病是羊在炎热的季节头部受到日光直射时,引起脑及脑膜充血,进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严重障碍的现象。
热射病是羊在炎热季节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的疾病。
症状
日射病的初期,精神沉郁,有时眩晕,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突然卧地,神情恐惧,有时全身出汗。病情发展急剧,心力衰竭,呼吸急促,节律失调,体温升高,全身麻痹,常常发生剧烈的痉挛或抽搐,迅速死亡。
热射病体温急剧上升,皮肤温度增高,全身出汗,精神恐惧,惊慌不安,具有明显的一般脑病症状,随着病情急剧恶化,心力衰竭,呼吸困难,临死之前,体温下降,昏迷,陷于窒息和心脏麻痹状态。
防治
①将羊放在阴凉通风处,先用凉水浇头、浇身,再用~2%凉盐水灌肠。为了促进体温散发,可用2.5%盐酸氯丙嗪溶液2~5毫升,肌肉注射。也可静脉放血100~200毫升,然后用糖盐水200~400毫升静脉注射补液。②加强夏季防暑降温工作:中午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羊群;羊舍应通风、凉爽、干燥,防止闷热、拥挤、潮湿;供给充足饮水,补喂一定食盐。

老年人夏季防中暑的方式都有哪些

中老年人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因此夏季应以宁心安神为要务。具体而言,就是尽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怒、过于惊恐、过于悲伤、过于思虑等情志的刺激。”
此外,气郁体质的中老年人,在夏季还要特别注意预防“情绪中暑”。专家指出,有些老人在天气炎热时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烦躁易怒、爱唠叨、容易兴奋和激动、低热口渴、夜睡不宁,或表情呆滞、抑郁悲观、沉默懒言、不思饮食等,这些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表现都可能是“情绪中暑”导致的。
“面色苍暗、多愁善感、情绪低落、胸闷不舒、经常叹息,这些都是气郁体质者常见的表现。”专家表示,此类体质者多属“肝郁气滞”,盛夏时症状尤其明显,应以理气解郁、祛暑化湿的方法调理。“陈皮有疏肝解郁、芳香化湿、行气健胃的特点,因此气郁体质者在夏季除保持愉悦乐观、平和宁静的心情外,还可用陈皮、冬瓜煲鸭肉或鸡肉、猪肉食用,也可吃些淡水鱼类,酌加姜、葱、陈皮、豆豉、蒜蓉等芳香调料清蒸或焖炒四大家鱼。”
养脾:清淡饮食,少吃冰镇食品。除了“养心”之外,夏季的另一个养生重点便是“养脾”。夏季健脾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肥腻、刺激、烧烤、油炸之品,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不食腐烂变质食物,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
此外,冷饮、冰镇食品也要尽量少吃。

夏季防暑:教你如何健康过大暑

   应对“情绪中暑”最好能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睡眠,睡眠不好最容易发病;

  2、不要超负荷工作,注意劳逸结合;

  3、找知心朋友喝茶、聊天,健身,及时排遣不良情绪;

  4、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喝酒、不抽烟;

  5、别在封闭的空间中呆得太久,多到空气流通的室外活动。

  由于最近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长时间待在空调下,从而引发“空调病”,请问引发空调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空调病?

  陈祖辉:之所以会有空调病,是因为我们在使用空调时,室内几乎与外界隔绝。在这种环境中,只有少量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导致氧气含量不断减少,废气浓度不断增加,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因此,要预防空调病,应该要注意一下几点:

  1、经常出入空调房,一定要有个温度过渡,比如先把温度调高或先关掉空调,进门的时候一定先把汗擦干。

  2、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尽量多喝水,经常用吸满水的拖布拖地,保持室内湿度。

  3、当室外温度25℃以下时尽量不要开空调,夜里两点钟以后天气变冷,空调应调至睡眠状态。

  4、空调病的产生与安装位置也有较大关系。空调安装时不宜靠近窗口,高度最好是在2.2~2.5米之间。要避免安装的位置不正确,导致安装后室内有些地方无法吹到,有些地方吹得过于猛烈而导致身体不适等。

  5、使用空调时风口不要对着脑袋吹,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幼儿。

  6、家用空调器里的空气滤网要经常取下来清洗,清洗后在太阳下晒干。每年还应请专业人员对空调机或空调系统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后把消毒剂残液清洗干净,防止残液挥发对健康不利,对污染严重的零部件要及时进行更换。

  大暑节气正值中伏前后,高温闷热,且是雷阵雨最多,易挟湿。暑湿之气易使人心气亏耗,往往还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对此我们该如何养生?

  陈祖辉:天热汗多,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重视补水,平时喝开水最好,必要时,则应该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所必需。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还应重视以粥养生。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四类食物的摄入:

  1、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

  2、适当摄入清热解暑食物。如绿豆汤,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

  3、补充益气养阴的食物。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4、保证蛋白质的供给。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喝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肉制品。

  大暑,怎一个“热”字了得?今日是大暑,相传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大暑的热千万不可小觑,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道传染等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因为中暑而丧失性命。为帮助大家安然过大暑,轻松度夏,39健康网特意专访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祖辉副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陈祖辉,男,流行病学博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擅长健康教育与咨询。现任广东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理事。

  头痛、头晕、口渴……我这是咋了?中毒吗?还是中暑?大暑期间,中暑是常见的疾病,怎样判断自己或家人是否是中暑?

  陈祖辉:一般在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人们极易中暑。轻微的中暑,会导致头疼、头昏、恶心乏力,若不采取保护措施,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大量脱水,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导致极度乏力、反应迟钝、萎靡不振,更严重的就会出现脑水肿、昏迷、全身痉挛、抽风,甚至死亡。

   通常中暑有以下三类: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汗出,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及发麻,注意力不集中,体温略升高等症状。

   2、轻症中暑

  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升高,可达38.5C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或见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

   3、中症中暑

  在上述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昏厥,昏迷,痉挛,高热。出现以上症状,大家可要注意了,千万要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自己或家人的生命。

  大暑易中暑”,这个话题是大暑期间讨论的热点,然而,为什么大暑前后老人、小孩和产妇最容易中暑?

  陈祖辉:一般情况下,中暑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温度升高,通风不良造成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二是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体大量出汗,但又没有及时进行必要的液体补充(如水分、盐分、糖分等),出现电解质代谢紊乱,引发中暑。

  老年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不敏感,平衡失调,身体各组织功能失控。如果天热时房间通风不好,出汗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往往会使老人体内水电解质发生紊乱而引起中暑。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来说,长期服用抗胆碱药物、β素体—组织剂、抗组织胺药物、利尿剂、安定类药物等,则会进一步加重中暑的可能与症状。

  小孩易中暑,一是,小孩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差;二是,穿得多。有的小孩,尤其是新生儿时期,家长怕孩子受凉,一味地给孩子加衣保暖,导致幼儿体液减少,盐成分丢失,细胞脱水,容易发生中暑;三是,喝得少。孩子活动多,出汗多,却未能及时补充水分,父母要监督孩子多喝;四是,玩得疯。孩子都是好玩的,在大热天也不例外,大暑期间应该避免让孩子到高温户外活动,出去要给孩子用防晒霜,戴帽子,要保证充足的水份补充。

  产妇皮肤代谢旺盛,体内产热增加,散热过程加强。由于受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炎热的夏天,产妇不但不注意居住环境温度的'调节,而且将自己身着长袖长裤,包头盖被,影响出汗与散热,以至产妇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功能障碍,导致产妇中暑的发生产妇产后最初的几天,身体较虚弱,对自身的调节与环境的适应较差,是产妇易中暑的另一原因。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为什么人们会容易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情绪中暑”现象?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应对?

  陈祖辉: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很容易动“肝火”,就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其实就是“情绪中暑”的表现。而“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危害,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会使他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的气温、气压、湿度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气候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的症状。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大暑时节即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我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

  ”“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

  有条件的人,进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也可在暑热之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可内服外用并举,具体方法:内服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每日二次,每次一丸,连服一个月。外敷药可选用白介子20克、元胡15克、细心12克、甘遂10克,同研细末,用姜汁调糊,分成六份,每次取一份摊在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上或贴在双侧的肺俞、百劳、膏肓穴上,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须注意的是,每个伏天(夏季三个伏天)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贴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缓解症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75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