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拿大研究人员说,经导管冷冻消融术的初步实践表明,它是快速型心律紊乱患儿射频消融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
第一作者、多伦多病儿医院的科希(Joel A.Kirsh)告诉路透社记者,本技术提供了“消融部位恢复而不会引起永久损害的能力及冷冻导管尖到达跳动心脏内表面的定向稳定性”。但是,在这些早期病例中,立即成功率低于我们用射频消融所看到的,很可能是因为冷冻消融的损害明显更小和因为对本方法的使用经验还有限。
在1月《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2005;45)上,科希和同事报告了对64位1-18岁病人进行的66次冷冻消融治疗。69%的病人立即成功,房室结折返性心律过速和右间隔附加通道的病人成功率最高(75%),室性心动过速和其它附加通道低些,分别为66%和43%。治疗没有引起不良事件。
科希说,这些结论证实了“本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且,“本研究中的许多消融病人其通道非常接近于他们本身的传导系统,实际上有些人已经尝试进行了射频消融,但有心脏阻滞的风险弃用了,而用终生起搏器又觉得不太必要,因此一直没有治愈过”。但是,他也指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且它们很可能与用射频消融法碰到的不一样。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治疗,主要在临床上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后遗症主要是治疗不成功或者手术并发症。如果没有寻找到引起心律失常准确的靶点,并且治疗不是很成功,心脏消融手术以后,可能原有的心律失常还会再次被诱发或者再次发作。还可能引起后遗症,如引起心脏穿孔导致心脏压塞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紫、心率增快等临床表现。如手术时误伤相关的传导束伤引起房室传导阻滞,而出现头晕、乏力、胸痛、甚至突然晕倒等症状,严重的还需要安装起搏器治疗。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有相关的后遗症可能,但是创伤小成功率也是很高的。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首先要遵照医生的医嘱进行衣食住行,包括病房会监护,心电图检查等,监测潜在的并发症。患者在普通病房时需要关注自己是否有不舒服、胸闷、胸疼或进行性加重的症状等,及时跟医生交流,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饮食方面,建议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不需要过度补充营养,保持清淡饮食就可以;根据医生的嘱托卧床休息、下肢制动、逐渐地下床活动;出院1周内,避免过多活动,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适应性的恢复活动,基本上到3个月以后都可以恢复,患者就可以自由活动。
心脏消融术是通过颈根部锁骨下静脉或者是大腿根部进行穿刺,然后将相应的导管置于心脏中找到心脏异常的节奏点之后,通过射频放电发热导致心内膜或者是心内膜下凝固性坏死,进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心脏消融术适用于心律失常的患者,特别是急性心律失常患者。如果患者的疾病适合使用射频消融,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问题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来看,考虑是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性较大,属于先天性疾病,治疗大部分需要采取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如果去上海的话,一般以大型三甲医院手术相对为好。
意见建议:
建议你多注意小孩的身体变化情况,尽量随时备药为好,以免出现突发情况,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冷冻治疗的历史可追溯到3500年前,当时有学者应用冷冻方法治疗皮肤病。但现代冷冻医学的建立,则是最近几年的事。因此,超低温冷冻消融术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医疗技术。
19世纪后期,低温学领域有几项重要发现,包括将纯氧、空气和氮气液化绝热膨胀系统,能储存和处理液化气的真空瓶,以及应用Joule-Thomson 效应产生持续液化气体流,这些均促进了冷冻疗法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初,氢、氦和氮液化获得成功。1950年首先将液氮应用于临床,直接涂布于病灶,治疗各种皮肤病。
20世纪60年代以前,用于冷冻治疗的设备治疗深度仅有几毫米,因此主要应用于治疗皮肤和妇科领域一些浅表性病变,临床学家也做了不少有关冷冻的研究,但主要是研究冷冻组织的功能变化,而非研究治疗性应用。
20世纪60年代,冷冻器械和设备得到改良与发展。一种冷冻治疗探针制备成功,可对体内深部组织进行控制性冷冻,相继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肛肠疾病、子宫疾患、神经系统疾病、前列腺疾病、骨关节疾病以及皮肤疾病等。
到了20世纪80年代,冷冻治疗进一步受到关注,这主要归功于冷冻器械和设备的改良与发展。在此期间,一种能循环致冷源的导管制备成功;酒精混合物和氟利昂被作为致冷原应用于临床治疗。有力地促进了冷冻治疗的发展。他们制备了一种冷冻治疗探针,用其可以准确地冷冻脑组织内病灶。这种探针实际上是后来各种液氮冷冻探针的原型。探针由3根长同心管构成,内层管作导管,让处于压缩状态的液氮流向探针顶端;内层管和中层管之间有间隙,用作气态氮从探针顶端回流的途径;外层管和中层管之间间隙为真空绝缘层,以保证液氮流向探针顶端时不会受热作用而气化;探针顶端有一“室”,液氮从内层管流向该“室”内后,在此气化,大量吸收周围组织热量,使周围组织得以冷冻。用这种冷冻探针可对体内深部组织进行控制性冷冻。
真正“现代”冷冻治疗的建立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归功于下列两方面的进展:影像技术与新的冷冻设备。由于超声、CT的广泛应用,在影像技术的监测与引导下,可准确插入冷探针,实时观察冷冻的进程,精细控制冷冻范围,从而保证有效地冷冻靶组织,而不损伤或最大限度减少损伤正常组织。直肠超声和手术超声探头的问世与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冷冻在肛肠疾病、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磁共振(MRI)应用于冷冻治疗的监测,使冷冻治疗更显示了微创化、靶向化的优势。
20世纪90年代,随着影像技术以及新的冷冻设备的发展,现代冷冻治疗学逐步建立。液氮冷冻系统和氩氦冷冻系统代表了冷冻治疗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氩氦冷冻系统的应用将肛肠疾病、直肠肿瘤微创治疗提高到新的水平。
目前,冷冻疗法已广泛应用于肛肠疾病、宫颈糜烂、直肠肿瘤,可在手术中、内镜下或经皮途径进行。冷冻治疗的病种从前肛肠疾病、宫颈糜烂、直肠肿瘤扩展到列腺癌、肝、肺、肾、乳腺、子宫、卵巢、骨、皮肤以及各种软组织的良恶性肿瘤。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物(阿托品)或碱化剂(克分子乳酸钠或碳酸氢钠)。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则选用减慢传导和延长不应期的药物,如迷走神经兴奋剂(新斯的明、洋地黄制剂)、拟交感神经药间接兴奋迷走神经(甲氧明、苯福林)或抗心律失常药物。
常用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有50种以上,常按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来分类(Vaugham Williams法)。
1.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称膜抑制剂。有膜稳定作用,能阻滞钠通道。抑制0相去极化速率,并延缓复极过程。又根据其作用特点分为三组。Ⅰa组对0相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抑制均强。Ⅰb组对0相去极化及复极的抑制作用均弱;Ⅰc组明显抑制0相去极化,对复极的抑制作用较弱。
2.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其间接作用为β-受体阻断作用,而直接作用系细胞膜效应。具有与第一类药物相似的作用机理。这类药物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心得平,心得舒,心得静。
3.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指延长动作电位间期药物,可能系通过肾上腺素能效应而起作用。具有延长动作电位间期和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其药物有:溴苄铵、乙胺碘呋酮。
4.第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而对慢反应心肌电活动超抑制作用。其药物有:异搏定、硫氮艹卓酮、心可定等。
5.第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洋地黄类药物,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起作用的。其代表药物有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等。
除以上五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有司巴丁、卡泊酸、门冬氨酸钾镁、阿马灵、安地唑啉、常咯啉、醋丁酰心安、心得宁等。
非药物治疗
包括机械方法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电消融,射频消融和冷冻或激光消融以及手术治疗。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有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摒住气等。心脏起搏器多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低能量电流按预定频率有规律地刺激心房或心室,维持心脏活动;亦用于治疗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心室颤动,通过程序控制的单个或连续快速电刺激中止折返形成。直流电复律和电除颤分别用于终止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和心室颤动,用高压直流电短暂经胸壁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正常和异常起搏点同时除极,恢复窦房结的最高起搏点。为了保证安全,利用患者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避免易惹期除极发生心室颤动的可能,称为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治疗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时则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电除颤和电复律疗效迅速、可靠而安全,是快速终止上述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并无预防发作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75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治心律失常的新药在动物实验中初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