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名]
[概 述]
中医
西医
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过早搏动”,是指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激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病 因]
中医
西医
1各种心脏疾病均可引起早搏,但早搏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心脏疾病。
2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大量地饮酒、喝浓茶,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
3其他非心脏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 贫血、低血钾、发热等,也可引发早搏。
[症 状]
1可无症状或有心悸。
2频发室早呈二联律者可发生晕厥。
[检 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X线检查。
3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4心血管检查。
5甲状腺功能检测。
6体液免疫检测。
7CT检查。
[诊 断]
中医
西医
1可无症状或有心悸,心脏听诊可有心搏提前,其后较长间歇期。
2心电图特征:
(1)房性早搏:异位P波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0.12秒,其后可有或无QRS波,QRS波正常或因室内差异性传导而呈宽大畸形,多为不完全代偿间歇。
(2)室性早搏:提早出现的畸形QRS波群,过早搏动的QRS波群时限>0.12秒,QRS波前后无相关的P波,代偿间歇为完全性。
(3)结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与窦性者相同,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波群之前,之中或之后。P-R间期
[治 疗]
中医
西医
1针对病因治疗。
2对症治疗:镇静、抗心律失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75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