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服酸泵抑制药须防贫血

医案日记 2023-05-17 14:09:52

服酸泵抑制药须防贫血

奥美拉唑、壮索拉唑等酸泵抑制药,对胃酸的抑制作用远较H2受体阴断药为强,适用于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酸泵抑制药后能在6小时之内有效地降低胃酸,24小时胃内酸度可持续维持在中性。由于胃内酸度改变,可使需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并在小肠吸收的铁受到影响,容易诱发缺铁性贫血 贫血。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服酸泵抑制药时应适当补铁。

最近国外一项研究证明在服用酸泵抑制药时,加服柠檬酸亚铁钠(每日100毫克,早饭后服用)或硫酸亚铁制剂(每日150毫克,早饭后服务),可使消化性溃疡伴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数以及红细胞压积均有所提高,自觉症状得到改善,并未发现有何严重副作用,是消化性溃疡伴贫血的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大便不成型,睡眠差,易醒,心慌,既往糜烂性胃炎这个病咋治?

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可选用胃黏膜保护剂或抑酸药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清淡流质饮食,停用不必要的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治疗
根除Hp治疗
适用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糜烂性胃炎”患者,目前倡导4联治疗方案,即1种质子泵抑制剂(PPI)+2种抗生素+1种铋剂,疗程14天。根除治疗完成后应复查,复查前至少停用PPI2周,停用抗生素4周,复查首选无创性试验尿素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
常用PPI: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艾普拉唑等。
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喹诺酮类抗生素、呋喃唑酮、四环素等。
铋剂: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
胃黏膜保护剂
适用于胃镜下提示胃黏膜糜烂严重或症状明显者,药物包括:胶体铋、铝碳酸镁制剂、硫糖铝、瑞巴派特、替普瑞酮、吉法酯、依卡倍特、米索前列醇等。
抑酸治疗
适用于疼痛明显,内镜下胃黏膜糜烂、出血灶广泛者,除选用上述胃黏膜保护剂外还可选用抑酸治疗,PPI抑酸作用强,可减轻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害(常用PPI见上述根除Hp治疗部份)。亦可用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等。以呕血、黑便症状为主者,应选用作用更强的抑酸药,如上述PPI制剂。
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充血、糜烂时,可加用中药三七粉、白及粉、珍珠粉治疗(随汤药冲服或用温水调成糊状口服,空腹时服用),但建议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伴黏膜内出血者,可在处方中加入化瘀止血之品,如三七粉、白及粉。

胃肠道用药大盘点,制酸药、胃黏膜保护药,究竟应该怎么用?

前面的文章差不多将胃肠道常用药物都跟大家分享了一遍,胃肠道用药在这里基本上就已经科普完毕了,还有一些没有涉及到的药物,我们在以后的文章中再来慢慢聊。在这里和大家总结一下胃肠道用药中与我们最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五大类,它们分别是制酸药,胃黏膜保护药,促胃动力药,止泻药和泻药,此外也和大家简单的聊了微生物制剂益生菌等等。这篇文章首先和大家来分享一下制酸药和胃黏膜保护药。

制酸药可以说是胃肠道疾病治疗的基石,很多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离不开它。

制酸药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抗酸药,也被称为中和胃酸药,这类药本身具有弱碱性,能中和胃酸,降低胃内容物的酸度,迅速缓解胃灼热、胃痛等症状。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胃酸的分泌,只能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这里面就有我们最熟悉的铝碳酸镁,小苏打等等。

这类药一般要求在饭后胃酸分泌最多的时候服用,也就是饭后1~2小时,服用铝制剂除了能起来中和胃酸作用外,还具有一定的胃黏膜保护作用,但是它不能长期服用,以免发生铝中毒。

还有一类制酸药比前面的抗酸药可厉害多了,这类药被称为是抑酸药,抑酸药是通过各种机制,抑制胃酸分泌,从而达到减少胃酸的效果,这类药是治疗与胃酸相关性疾病的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的一类药。常见的抑酸药主要有替丁类和拉唑类,在这两者中,拉唑类因其控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更强大,从而更常用更广泛。

替丁类常用的药物有需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这类药物对胃粘膜一般没有明显的刺激性,吸收及利用基本不受胃内容物的影响。一般规定餐后或睡前服用。

拉唑类药物又称为质子泵抑制剂,这里面就有我们熟悉的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它们通过抑制 人体胃壁细胞中胃酸分泌有关的质子泵酶的活性,从而发挥抑酸作用的。

由于晨起时新生质子泵最多,产酸能力最强,并且夜间会发生拉唑类的质子泵逃逸现象,再加上进餐可使质子泵活化。所以在服用这类药物时最好选择晨起或餐前服用。

这里面还有不少人需要长期服用拉唑类药物,这里需要提醒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朋友定期检查骨密度,及时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服用超过一年的朋友会增加发生萎缩性胃炎、胃癌和肝癌的风险。

除了上面的制酸药,还和大家分享了胃粘膜保护药,这类药里面有具有膜保护作用的铋剂、铝制剂,它们能在胃肠粘膜溃疡创面形成保护性薄膜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或他们本身就对胃肠粘膜有直接的修复作用。还有一类能直接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强胃黏膜抵抗损害因素的药物如瑞巴派特、吉法脂,替普瑞酮等等。

这类药物中具有膜保护作用的药物如铋剂、铝制剂多数在半空腹状态下服用较佳,也就是两餐之间。具体的根据不同药物略有差别。

这篇文章就暂时和大家分享这么多,下一篇我们再接着复盘剩下的那几类药。 关注子渔,持续给您带来更多更有用的药物知识。


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作用特点有

【答案】:A、B、C、E
PPI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对质子泵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单次抑酸作用时间可维持12h以上。PPI遇酸会快速分解,口服必须采用肠溶剂型,普通肠溶剂型服用时不能咬碎或掰开;PPI注射剂型都是粉针剂,也都在辅料中添加了氢氧化钠,确保稀释后的溶液PH在9~10之间,才能保证PPI不降解和变色。

执业药师中药药理综合辅导:消化系统药物

☆ ☆☆☆考点1:抗酸药

  常用的抗酸药为弱碱性无机盐,口服后能中和过多胃酸,升高胃内pH值,消除胃酸的刺激损窘;同时pH升高又抑制胃蛋白酶活力。饭后使用效果较好。 常用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三硅酸镁、氧化镁等,其作用差别在于抗酸强度、显效时间、维持时间等。碳酸氢钠起效快、作用强、作用短暂可致 碱血症。氢氧化铝抗胃酸作用较强,生效较慢;与三硅酸镁合用作用增强;口服后生成的AlCl3对黏膜及溃疡面有保护、收敛作用;久用可引起便秘。

  ☆ ☆考点2:H2受体阻断药

  1.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泰胃美)

  【药动学】口服易吸收,t1/2约2h,部分在体内代谢,原药和代谢物经肾排除。

  【药理作用】本品有显著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明显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也能抑制由组胺、分肽胃泌素、胰岛素和食物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应液性胃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显疗效。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症。

  【不良反应】轻度腹泻、眩晕、皮疹等,极少数有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禁忌证】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雷尼替丁

  【药理作用】本品为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能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可使胃酸减少,胃蛋白酶活性降低而且具有速效和长效的特点。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良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术后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及胃泌素瘤。

  【不良反应】头痛、头晕、躁狂等,偶见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等,停药可恢复。

  【禁忌症】胃溃疡患者应排除癌症后方可使用。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剂量宜酌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8岁以下儿童禁用。

  3.法莫替丁

  【药动学】口服易吸收,吸收后分布广泛。

  【药理作用】本品为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对胃酸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比西咪替丁强30多倍,比雷尼替丁强6~10倍。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急性胃黏膜出血、胃泌素瘤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等。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有口干、头晕、失眠、便秘、腹泻、皮疹、面部潮红。偶有白细胞减少,轻度转氨酶增高等。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婴幼儿慎用,注意应排除胃癌后才能使用本品。
  ☆ ☆☆☆考点3: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

  1.奥美拉唑(洛塞克)

  【药动学】口服生物利用度为35%,反复应用可提高。血药浓度达峰时间1~3h.食物可干扰其吸收。代谢产物仍有活性,但不易透过壁细胞膜。80%代谢产物由尿排出,其余随粪排出。

  【药理作用】奥美拉唑口服后,与胃壁H+-K+-ATP酶结合,使其灭活,减少胃酸分泌。这种作用基本不可逆,胃酸分泌水平的恢复必须等新质 子泵的合成,因此本药作用维持时间长,停药后3天胃酸分泌水平仍不能完全恢复。此外还可能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但不影响胆碱受体和组胺受体。

  【临床应用】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综合征。

  【不良反应】头痛和胃肠道症状,偶有皮疹、外周神经炎、肝功能异常及男性*女性化等。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当怀疑胃溃疡时,应首先排除癌症的可能性,以免延误诊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拉贝拉唑

  【药理作用】通过抑制质子泵抑制胃酸分泌。

  【临床应用】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卓-艾氏综合征等。

  【不良反应】皮疹瘙痒、血象改变、心悸、消化系统不适、头痛、眩晕等,偶见休克。本药吸收个体差异十分明显,给药时应注意。

  3.泮托拉唑

  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均与拉贝拉唑相似,但对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的抑制作用较弱。

  ☆ ☆考点4:黏膜保护药

  1.米索前列醇

  【药动学】本品口服吸收迅速,可于1.5小时吸收完全。其血浆活性代谢产物米索前列醇酸达峰值时间为15分钟,口服200mg,平均峰浓度为0.309mg/L,消除半衰期为36~40分钟。主要经尿排出。

  【药理作用】属前列腺素衍生物,有促进黏液和HCO3-分泌,增强黏膜屏障作用。还能抑制基础胃酸、夜间胃酸分泌,抑制组胺、胃泌素、食物刺激所致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的增殖和修复。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急性胃炎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本品与米非司酮序贯合并使用,可用于终止停经49天内的早期妊娠。

  【禁忌证】孕妇禁用。

  2.恩前列醇

  作用类似于米索前列醇,能显著抑制组胺、胃泌素和进餐所引起的胃酸分泌。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3.硫糖铝

  使用后黏附于上皮细胞和溃疡面,增加黏膜保护层的厚度,减轻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减轻损伤。本药还能促进黏膜和血管增生,促进溃疡愈合。临床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酸性环境中有效,不宜与碱性药物合用。

  4.枸橼酸铋钾

  在溃疡基底膜形成蛋白质-铋复合物的保护层,促进PGE释放,抗幽门螺旋杆菌。主要用于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服药期间舌、粪染黑,偶见恶心。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5.恩密达

  为八面体氧化铝,使用后,覆盖于消化道黏膜上,增加黏膜屏障,促进胃黏膜上皮修复而发挥抗溃疡作用。也用于腹泻治疗。
  ☆ ☆☆考点5:抗幽门螺旋杆菌药

  幽门螺旋杆菌可损伤胃黏膜,引起急慢性胃炎,诱发胃溃疡。抗幽门螺旋杆菌药一类为上述抗溃疡药,另一类为抗菌药如甲硝唑、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等。上述药物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弱,疗效差。多药合用效果较好。

  ☆ ☆考点6:助消化药

  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亦能水解多肽,用于胃蛋白酶缺乏症及消化机能减退。遇碱破坏失效,常与稀盐酸合用。

  1.胰酶

  【药理作用】本品为多种酶的混合物,主要含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在肠液中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起促进食欲的作用。

  【临床应用】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胰液分泌不足、胰腺炎等引起的消化障碍。

  【不良反应】本药在酸性环境中易破坏,故用肠溶衣。能消化口腔黏膜引起溃疡,故不能嚼碎。

  2.乳酶生(表飞鸣)

  【药理作用】本品为嗜酸性乳酸杆菌,粪链球菌,糖化菌的干燥制剂,1克含活肠链球菌不得少于300万个,在肠内分解糖类生成乳酸,使肠内酸度增高,而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并防止肠内蛋白质发酵,减少产气,因而有促进消化和止泻的作用。

  【临床应用】适用于治疗肠内异常发酵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儿童饮食失调引起的腹泻,绿便等。

  【禁忌证】不宜与具有抗乳酸杆菌的抗生素合用,以免影响疗效。

  ☆ ☆☆考点7:止吐药

  1.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灭吐灵)

  【药动学】易自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13%~22%迅速与血浆蛋白(主要为白蛋白)结合。经肝脏代谢。t1/2一般为4~6小时,根 据用量大小有别。口服30~60分钟后开始作用,持续时间一般为1~2小时。经肾脏排泄,口服量约有85%以原形及葡糖醛酸结合物随尿排出。

  【药理作用】阻断CTZ的D2受体,而产生强大的中枢性止吐作用。大剂量也作用于5-HT3受体。阻断胃肠多巴胺受体,使幽门舒张,加速胃肠蠕动,缩短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胃肠功能失调所致的呕吐及放疗、手术后及药物引起的呕吐,还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运动低下。

  【不良反应】头晕、便秘、困倦,长期用药可致锥体外系反应。

  2.多潘立酮(马丁啉)

  阻断外周多巴胺受体,发挥止吐作用。由于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无作用。促进胃肠运动是由于阻断胃肠D2受体所致,能加强胃肠蠕动,促 进胃的排空,协调胃肠运动,防止食物返流。本药生物利用度较低,主要经肝代谢,从胆汁排出。对偏头痛、颅脑外伤、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效,对胃肠运 动障碍性疾病也有效。不良反应有头痛等,较轻。

  3.西沙必利

  除阻断DA受体外,尚能拮抗5-HT引起的胃松弛作用,促进消化道运动,促进胃排空。主要适用于胃及食管返流、胃运动减弱、胃轻瘫、便秘等。

  上述两药因兴奋胃肠平滑肌,协调胃肠运动,促进肠内容物推进,故又称为胃肠动力药。

  4.昂丹司琼

  为5-HT3受体拮抗药,其确切的止吐机制仍未明朗,可能与其阻断小肠释放的5-HT3兴奋迷走传入纤维,或阻断脑室释放的5-HT3作用所致。其止吐作用强。对放疗、化疗或手术后的呕吐均有效。不良反应较轻,可有头痛、疲倦、便秘、腹泻。哺乳期妇女禁用。

  5.雷普司琼和托烷司琼

  两药均通过阻断5-HT3受体而发挥止吐作用。临床用于预防或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头重、舌头麻木感等。
 ☆☆☆考点8:泻药

  泻药是通过增加肠内水分、软化粪便,或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加速排便的药物。可分为渗透性、接触性和润滑性泻药。

  1.硫酸镁和硫酸钠

  因口服不吸收,在肠腔内形成高渗,减少水分吸收,肠内容积增大,导致肠蠕动加快,引起泻下。此外还有利胆作用。硫酸钠导泻作用较硫酸镁弱,也较安全。用于手术或结肠镜检查前排空肠内容物。月经期、妊娠妇女及老人慎用。

  2.乳果糖

  给药后不吸收,在肠道被细菌分解成乳酸,吸收水分,刺激肠道,促进排便。

  接触性泻药又称刺激性泻药。通过刺激肠道,加速肠蠕动,也能使肠黏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电解质和水分向肠腔扩散,使肠腔水分增加,引起泻下。

  3.酚酞

  口服后在肠道与碱性肠液形成可溶性钠盐,能促进结肠蠕动。服药后6~8h排出软便,作用温和,适用于慢性便秘。偶有过敏性反应、肠炎、皮炎及出血倾向等。

  4.大黄、番泻叶和芦荟等植物中含有蒽醌类

  后者在肠内被细菌分解为蒽醌,能增加结肠推进性蠕动,用药后6~8h排便。常用于急慢性便秘。

  5.润滑性泻药

  通过润滑肠壁、软化粪便而发挥作用。常用药物有液体石蜡、甘油、纤维素等。

  ☆ 考点9:止泻药

  腹泻可引起疼痛、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在对因治疗的同时,可适当给予止泻药。

  1.地芬诺酯(苯乙哌啶)

  【药理作用】本品为哌替啶衍生物,作用于阿片受体,但对中枢几无作用。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通过抑制肠黏膜感受器,消除局部黏膜的蠕动反射而减弱肠蠕动,同时可增加肠的节段性收缩,使肠内容物通过迟缓,利于肠液的再吸收,显示较强的止泻作用。

  【临床应用】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

  【不良反应】较少见,偶有恶心、头痛、头晕、嗜睡、抑郁、皮疹、腹胀甚至肠扩张。大剂量长期服用可产生成瘾性。

  【禁忌症】肝病患者及正在服用成瘾性药物者应慎用。

  2.药用炭

  能吸附肠内细菌及气体,防止毒物吸收而止泻。

  3.双歧杆菌

  可补充生理性肠道细菌,纠正菌群失调,维持正常肠蠕动。用于急慢性肠炎、腹泻、便秘等所致肠菌群失调疾病。

  4.嗜酸性乳酸杆菌

  抑制肠道致病菌生长,促进正常菌群生长。用于细菌及病毒性腹泻、便秘、肠激惹综合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69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