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神经衰弱是一类以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其他精神疾病,但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
病因:
一开始,神经衰弱就被看作是可由素质、躯体、心理、社会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引起的一种整体性疾病。感染、中毒、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都可成为神经衰弱的病因。
有人则认为本病完全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过度紧张,特别是过度紧张引起的不愉快情绪,是神经衰弱的原因。又有认为神经衰弱是一种疲劳状态,由过多的心理冲突引起。
我国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神经衰弱的病因曾进行过大量调查研究,认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不同职业人群中神经衰弱的调查资料说明,脑力劳动者发病率最高。半数以上患者反映工作或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过度紧张。不仅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工作任务过重:学习或工作因难,要求特别严格,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脑力工作,更容易引起过度紧张和疲劳。
其次,长期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的负性情感体验是本病另一种较多见的原因。学习和工作不适应,家庭纠纷,婚姻、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以及人际关系紧张,大都在患者思想上引起矛盾相内心冲突,成为长期痛苦的根源,又如亲人突然死亡,家庭重大不幸,生活受到挫折等,也会引起悲伤、痛苦等负性情感体验,导致神经衰弱的产生。
再次,生活忙乱无序,作息规律和睡眠习惯的破坏,以及缺乏充分的休息,使紧张和疲劳得不到恢复,也为神经衰弱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此外,感染、中毒、颅脑创伤和慢性躯体疾病对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也可成为神经衰弱起病的诱发因素。
神经衰弱的发病原因有什么?神经衰弱病因包括易感素体因素、诱发因素以及维持因素三个方面。其中,诱发因素作为神经衰弱病因的主要因素,对于神经衰弱的发病起着关键性作用。1、精神创伤:生活中遇到某些事件,而产生忧伤、焦虑、惊恐等不良情绪,若持续或过于强烈,成为大脑的一种不良刺激,谓之“精神创伤”。如亲人丧亡,失恋,高考落榜,工作事故等,引起不良情绪,是最常见的神经衰弱病因。2、忙乱无序:生活与工作无规律,如工作与休息时间不定,经常熬夜,昼夜不分;睡眠不足,如环境嘈杂影响睡眠,临睡前和浓茶,过度兴奋引起失眠或睡眠质量不高;骤然改变长期适应的定型规程和习惯;缺乏科学的学习、工作方法,杂乱无章,仓促忙乱,碌碌无为,加之缺乏自信心,成绩不理想等心理因素,都会导致压力过大,从而成为神经衰弱病因。3、用脑过度:脑力劳动时间过久、工作任务过久、工作任务过重,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大脑神经细胞过分消耗能量,失去正常的调节而易患神经衰弱,是脑力劳动者最常见的神经衰弱病因。4、环境不良: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身心无法安宁,休息睡眠的不到保证;长期接触噪声,刺眼的亮光、刺鼻的地气味或污染的空气,也会使神经系统手到损害,长期下去就会成为诱发神经衰弱的病因。5、疾病困扰:患有传染病,慢性中毒,颅脑损伤或营养障碍等疾病,抵抗力下降,精神紧张,或产生精神负担,经常处于烦恼,焦虑之中,使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成为神经衰弱病因。
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功能活动的长期过度紧张,导致大脑皮质内抑制过程减弱,以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为特征,常伴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性障碍。这些症状不能归属于已存在的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某种特定的精神疾病,但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或精神压力。本病属于中医的“郁证”范畴,中医按“郁证”进行辨治。
【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因素凡能引起持续精神紧张和长期内心冲突的因素,如工作造成精神过度紧张,使神经活动处于强烈持久地紧张状态,精神活动能力减弱而导致本病。
2.个体素质遗传因素、先天和后天形成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与本病发生有关。如精神病患者、神经症患者均易患本病。
3.躯体因素感染、中毒、脑外伤或其他躯体疾病均可导致本病发生。过度疲劳和营养不良、大量失血可能为本病发生提供条件。
【临床表现】起病较缓慢,可能找到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的因素。少数病例无明显的外界原因。
1.衰弱症状精力不足,反应迟钝,困倦疲乏,工作或学习稍久即不能集中精力,思考困难,效率下降。
2.兴奋症状指向性思维发生困难,缺乏指向的思维活跃,精神易兴奋,不能自制。
3.情绪症状易烦恼、易激动。可表现为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或精力不足而焦急、苦恼。但无广泛的焦虑或原因不明的心境低沉。
4.紧张性疼痛情绪紧张可引起头痛、头胀和头部紧压感,颈项僵硬、酸胀、四肢、腰背肌肉酸痛等症状。
5.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醒后不解乏,睡眠节律紊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62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神经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下一篇: 神经系统是有什么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