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医学对心脏的病理变化如何认识,

医案日记 2023-05-16 21:04:41

中医学对心脏的病理变化如何认识,

中医理论认为:心的功能是主阳气,主血脉,主神志。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主神志。因而心脏如发生病理变化,首先是阳气方面的亏损,其次才是血脉的损害。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太阳,即指心中之阳气,内洞,即指空虚之意。就是形容心中阳气的衰竭。心阳虚损或心气不足,是导致发病的主要方面。《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篇》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阴弦”是代表寒邪气盛,“阳微”是说明阳气虚少。阳虚是因,阴盛是果。所以《巢氏病源。胸痹候》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又在《心痛候》中说:“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心既主阳气,又主血脉,阳气有亏,或导致阴血虚损,或导致血行不畅,或导致气血阻滞,有此一者,均可使心痛发作,或心悸怔忡。正如《证治准绳》所说:“血因邪泣(同涩)在络而不行者痛,血因邪胜而虚者亦痛。”虞天民《医学正传》亦说:“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又曰污血冲心”。血因邪涩而痛者,属于血滞;邪胜血虚而痛者,属于血虚;污血冲心而痛者,属于血瘀,临床各有其见症。神志既存于心血之中,无论属于血滞、血虚、血瘀任何一种病变,都可以引起神志不宁,邪热入于血分时,尤其明显。反之,神志先病,而后影响心脏的阳气或阴血病变的,亦很常见。故《证治准绳》说:“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而心虚矣。心虚则邪干,故手心主包络受其邪而痛也。”《巢氏病源》亦说:“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

所以,冠心病发生的基本病理为心气虚而邪气乘。致病的原因为风寒痰饮,乘心之经络,“支交”不通而痛。《灵枢·经络篇》说:“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是动则病心痛。”又在《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心脉……微急则心痛引背。”这些都说明了经脉病变,尤其是营养心脏之经脉发生瘀滞不通时,则出现心绞痛。因而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心脏与营养心脏之经脉的疾病。与西医的冠心病属心血管疾病相一致。

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 从病因学和发病学解释

1.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体态,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也称“内伤七情”。

  七情致病的特点:

  七情致病与六淫不同。六淫侵袭人体,从皮肤及口鼻而入,发病之初均见表症,而七情内伤,则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紊乱,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病变的发生。

  ⑴直接伤及内容:

  ①临床上不同情志刺激,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但并非绝对如此,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一脏有病可影响到其他脏腑。如心神受损可涉及其他各脏。又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常犯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证。

  ③故情志气伤的病症,以心,脾,肝,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是气血生化之源。

  思虑劳神过度,常损伤心脾,导致心脾气血两伤,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等。

  郁怒伤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出现肝气郁结的两胁胀痛,善太息等症;

  气滞血淤,出现胁痛,妇女痛经,闭经等。

  此外,情志内伤还可以化火,即“五志化火”,而致阴虚火旺等症或导致湿、食、痰诸郁为病。

  ⑵影响脏腑气机:中医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①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至昏厥卒倒。

  ②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甚至失神狂乱等症状。

  ③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伤,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④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萎缩,遗精等症。

  ⑤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无措。

  ⑥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阴血耗散,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⑶ 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若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迅速升高,发生眩昏,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心脏病患者,也常因情志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2、痰饮、瘀血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到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

  产物形成后,又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疾病,故又属致病因素之一。

  ⑴ 痰饮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痰除了指咳吐出来的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痰核等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看不见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饮即水液停留在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痰饮”“悬饮”“支饮”等。

  ①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

  ②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形成之后,由于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一样。

  阻滞于经脉的,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

  停滞于脏腑的,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

  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

  痰阻于心,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可见神昏痴呆;

  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

  痰停于胃,可见恶心呕吐;

  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

  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

  痰气结于咽喉,则可出现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症状。

  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

  饮溢肌肤,则胸胁胀满;

  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

  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⑵ 瘀血

  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行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①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

  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②瘀血的病证特点:

  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则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块状;

  望诊方面,久瘀可见到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中医对病因与发病的认识(外因治病)

  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倦,以及外伤和虫兽伤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使人发生疾病

  外因致病

   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人依靠天地之间的大气和水谷之气而生存,亦循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成长发育。同时,人们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它们的变化特点,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正常的六气不易使人致病。当气候变化异常,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于暴热等。在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六邪”。是属于外感的一类致病的因素。

   ⑴风

  风是春季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亦均可发生,中医学认为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腠理而入,从而产生病症。风邪致病有如下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是指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皮肤、头面、胸部),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2)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如风寒湿三气参杂而引起的“痹症”,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便属于风气偏盛的表现,故又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点而言,如风疹就有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同时,由风邪为先导的外部疾病,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较快。

  3)为百病之长: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⑵寒

  寒为冬季主气。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体注意力防寒保暖不够,则常易感受风邪。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阳气受损,则可出现阳气衰退的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就会出现恶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便可见腕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倦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委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经脉气血为寒邪所凝滞,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于疼痛症状。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引,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孪急。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遏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⑶暑

   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立秋以前。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暑为阳邪,其性发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属于阳邪。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壮热,心烦,面赤,脉象洪大等。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口干喜饮,尿赤短少等症。暑热之邪,扰动心神,则心烦闷乱而不宁。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所以伤于暑者,临床可见气短乏力,甚至突然晕到,不省人事。

  3)暑多挟湿:暑季除气候炎热外,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空气中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湿邪以侵犯人体。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吐,大便溏泄不爽等症状。

   ⑷湿

  湿为长夏之气。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痛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浊”,即秽浊,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而言。湿邪致病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如面垢眵(chi)多,大便溏泄,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侵淫流水等,都是湿性秽浊的病理表现。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其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侵犯人体,留置于脏腑经络,最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通,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脾为运化水湿的主中医对病因与发病的认识(内因治病)(外因治病) 要器官,其性喜燥恶湿,故湿邪外感,留置体内,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症状。

  3)湿性粘滞:“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湿邪的性质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病等。

  4)湿性趋下,易袭下位: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的症状,如水肿多以下肢较明显。此外,带下,泄痢等病症,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⑸燥

  燥为秋季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之濡润,因而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燥邪感染途径,多从口鼻入,侵犯肺卫。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出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湿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燥病症;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有时亦见凉燥病症。燥邪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干涩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最易耗损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至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症。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

   ⑹火

  火热为阳盛所生,故火热常可混称。但火与温热,同中有异,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于外淫,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病邪;而火常由内所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上亢,胆火横逆之类病变。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态度如下。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阳主躁动而向上,火热上炎,故属于阳邪。因此,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燥妄动,身昏谵语等症。临床所见火热病症,亦多表现在人体的上部,如头面部位。

  2)火易耗气伤津:火热之邪,最易迫津液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津耗伤,故火邪致病,除有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液损伤之症。

  3)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侵袭人体,往往燔灼肝经,动耗阴液,使筋脉失其濡润,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目斜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同时,火热之邪可以加速血行,灼伤脉络,甚至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症状。

  4)火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疮疡局部红肿高突灼热者,为属阳属火。此外,火热与心相应,心主血脉藏神,故火盛除见血热或动血症状外,尚有火邪扰心的神志不安,谵妄发狂,烦燥或昏迷等症状。

  

2021-12-06谈谈我对冠心病中医的防治

谈谈我对冠心病中医的防治

平遥县裴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的 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 临床常见危急重症。近十余年来,采用中医药防治该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已取得较大进展,现整理如 下:

中医文献虽无“冠心病”病名,但类似该病的证 候早有记载,如 煤枢•厥病篇中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东汉 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中说:“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描述与该病的临床表现颇相类似,属于中医学“真心痛”“厥心痛”“卒心痛”“胸痹”的范畴。

1病因病机

该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与素体亏虚,或情志失调,寒邪内侵,火邪犯心,饮食不节,痰浊内生等因素有关。虽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诸脏腑受损,产生 气滞、血瘀、痰浊、寒凝或火邪等病理因素而为病。 其临床证候多表现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点冋。 如图1示意如下:

素体亏虚'

本虚(脏腑受损

阴阳气血不足

f情志失调 心脉痹阻一胸痹、真心痛

寒邪内侵

标实< 火邪犯心

饮食不节

痰浊内生. 丿

图1冠心病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该病病程长,经常因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或饮食不节而诱发,出现“两乳之中,鸠尾之间”即膻中部 位以及左胸部卒发疼痛(心绞痛)或胸闷、心悸、短 气、脉结代等脉症;严重时可发生“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手足青至节,唇如、面白、肢冷、汗出、脉 微细等脉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 至猝死叫

3诊断和鉴别诊断

3.1诊断要点

1)病史:该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 老年,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高血压、高 血脂症及吸烟是重要的易患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发病 率亦颇高。

2) 诊断依据和方法网:诊断冠心病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各项实验室检查资料,是否有心肌缺血和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阻塞性病变。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 查是诊断该病有效而无创伤性的方法。

3) 临床类型:该病一般可分为五种临床类型。(1)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心肌无组织形态改变。(2)心绞 痛: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时性心肌供血不足所 引起。心肌多无组织形态改变。(3)心肌梗死:症状严重,为冠状动脉阻塞,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引 起。(4)缺血性心肌病:长期心肌缺血所导致心肌 逐渐纤维化,过去称为心肌纤维化或心肌硬化,表现 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或)心律失常。(5)猝 死:突发心脏严重骤停而死亡,多为心脏局部发生电 生理紊乱或起搏,使传导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所致。其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属于中医学“厥 心痛”“真心痛”(《内经》)和“胸痹”(俭匮要 略)。认为是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以致塞凝气滞、 瘀血和痰浊阻碍心脉,影响气血运行所致。

3.2鉴别诊断该病须与心脏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等病鉴别。中医学认为“真心痛”应与“胃病”相鉴 别:冠心病疼痛常在左侧胸膺部、每突然发作,疼痛 剧烈,或如椎刺或心胸闷痛窒塞,难以忍受。疼痛可 向左侧肩背或左臂内侧放射,即所谓“心痛彻背”间。 甚者如煤枢•厥病篇中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部位,症状 及预后与胃痛显然不同,不可混淆。

4防治措施

4.1预防

1)现代医学认为可,冠心病的基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起病隐匿,幼年即可起病,待严重时,难以康复。因此,必须重在预防,从青少年时期就应 着手,无病早防,减少发病率,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治三大易患因素一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 症。应该戒烟和积极治疗高血压和高脂血症。(2) 具有易患因素簇(同时具有多个主要易患因素)的患 者,冠心病的危险性特别大,尤其是积极防治。(3) 防治其他易患因素:①糖尿病;②脑血栓形成;③肥 胖。(4)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5)合 理饮食。

[if !supportLists]2)[endif]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上工治未病” 的预防医学思想,即“未病先防”和“即病防变”, 及“正气有内、邪不可干”的观点。主张慎起居,避 风寒、调饮食,畅情志,节房事,勤锻炼等养生保健 方法,持之以恒,方可见效。根据冠心病的发病特 点,中医学认为在预防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气候寒暑晴雨的变化,对 冠心痛的发生、发展也有明显的影响,如《诸病源候 论•心病痛诸候》中说:“心痛者,风凉邪气乘于心也”,指出了该病诱发或发生与气候异常变化有关。 据有关单位做的发病因素调查报告中说,气候变化诱 发冠心病约占1/2以上。因此,平素注意生活起居,寒 湿适宜,十分必要。因“肺主皮毛”,“肺主气”,故 有“冠心病与肺”之说。

2)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中医学历来重视摄生养神,如《素问•上 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如线问•举痛论篇中说:“百 病生于气也”,沈金鳌曾说:“七情之由作心痛”。因 此,注意精神的调摄,避免过激,保持心情愉快,这 对预防该病是很重要的。因“肝主疏泄”“肝藏血”, 故有“冠心病与肝”之说。

[if !supportLists](2)[endif]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过食肥甘: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恣食肥甘,易 于生湿,产生痰浊,阻塞经络,壅滞脏腑,影响气血 运行,而发生心痛。因“脾主运化”,故有“冠心病与脾”之说。因此,平素饮食注意调节是十分重要 的。如烟、酒等刺激之品对于脏腑功能亦有影响,应 予禁烟节酒。

(4)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适当的体育 锻炼:在中医摄生理论中,主张“不妄作劳”表达了“要劳”,但不要“过劳”的劳逸结合思想。同时,也 强调不要“房劳伤肾”。劳逸失宜和房劳过度,都对 该病有严重的影响。因“肾为作强之官”“肾主藏精”、故有“冠心病与肾”之说。患者如能在病情稳 定,体力许可范围内,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 步、打太极拳等活动是大有裨益的。

4.2护理对冠心病的护理应注意:

[if !supportLists]1)[endif]情绪舒畅、树立信心,减轻思想负担,不致过于紧张,有利于气 血畅达,脏腑功能协调。

[if !supportLists]2)[endif]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寒暑,适其寒温、预防感冒。

[if !supportLists]3)[endif]饮食宜清淡,避免过食肥甘,少食多餐,禁烟戒酒。心绞痛缓解后亦不能过饱,陈士铎说:“但痛止后,必须忍饥一日” (指减量)。

4)心绞病发作时应告诉病人保持心情平 静,及时休息,立即给予速效止痛药物,避免加重 病情,防止意外发生。如严重的心绞病时,应严格 卧床休息,立即服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最好进行 就地治疗,待情况相对稳定后再送往医院。这样可 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5)冠心病恢复期逐步开始 康复锻炼。

4.3急救

[if !supportLists]1)[endif]心绞痛急性发作期:患者突发胸部憋闷、紧缩感伴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自左肩、左前臂内侧放 散至小指,无名指或下颌、颈部、咽部及上腹部,一般持续l~5min。此期需急救处理,以治标为主,迅速扩冠,止痛,控制病情发展。

[if !supportLists](1)[endif]针灸:取内关,神门、劳宫、后溪、膻中穴,以泻法为主

[if !supportLists](2)[endif]宽胸气雾剂:由草药、细辛、良姜、檀香之浑发油加冰片,乙醇组成(另加二氟二氯甲院作抛射剂)。其缓解心绞痛的疗效与 国产硝酸甘油相近似。

(3)舌下含服剂:①麝香酮片 15-30 mg,舌下含化。②速效救心丸3~5丸,含服。③ 冠心苏合丸1丸,含服。④麝香保心丸1~2丸,含服。

4.4注射剂

①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 ml加入10%葡萄 糖500 ml内,静脉滴注。

②川夸嗪40~120mg加入10% 葡萄糖500却内,静脉滴注。③人参注射液4~20 ml, 加入50%或10%葡萄糖内,静脉推注或滴注。

④参麦 注射液4~20 ml,加入50%或10%葡萄糖内,静脉推注 或滴注。

4.5吸氧

如此期不能控制,进一步发展,由于缺血,缺氧可形成心肌梗死,心绞痛更加剧烈难忍,胸闷紧缩呈压榨性,有濒死感,伴烦躁不安、心慌、心悸, 面色惨白或青紫,冷汗淋漓,四肢厥冷,且伴有血压 下降,心衰或心律失常,脉细微欲绝。此期以、须进行 中西医结合治疗,共同抢救,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否 则极易死亡。中医除上述措施外可急用独参汤(用针 剂),生脉散(用针剂),或参附汤(用针剂),参附 龙牡救逆汤,四逆加入参汤等。灸法:涌泉、三阴 交、内关、足三里等穴,待病情缓解后,再根据脉证 进行辨病与辨证施治叫

4.6治疗心绞痛缓解期:

[if !supportLists]1)[endif]辨病施治:

采用专病专方,随症加减的方法治疗。患者症见:胸闷,心前区 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可引及肩背、舌上有瘀点或瘀 斑或舌下静脉青紫、脉涩。此乃胸痹,证属心脉瘀 阻。治宜:活血化瘀,理气通痹。方药:丹参饮合冠 心II方加减:丹参25g,檀香10g,白蔻仁12 g,桃红12 g,红花10g,赤芍15g,川萼10g,降香10g,瓜萎仁15 g,蓬白12 g,郁金15 g为基础方。

加减法:肝郁加柴胡、白芍、佛手、麦芽;气滞加香附、枳壳;痰湿加陈皮、法半夏、茯苓;气虚加 党参、黄苗;阴虚加沙参、麦冬;血虚加当归、熟地 黄;阳虚加附片、肉桂;脾虚加白术、茯苓、山药;肾阴虚者加菟丝子、枸杞子;肾阳虚加巴戟天、仙茅、淫羊藿等。

[if !supportLists]2)[endif]辨证施治:(

1)心脉瘀阻(证候、治法、方药同上、从略)。

[if !supportLists](3)[endif]胸阳痹阻。证候:胸痛彻背,背痛彻心,遇寒而发,胸闷,气短,舌淡紫,苔薄 白,脉弦紧。治法:通阳宣痹为主,佐以活血化瘀。 方药:瓜萎蓬白白酒汤合丹参饮加减:瓜萎仁15 g, 蓬白12g,丹参20g,檀香10g,白蔻仁12 g,郁金15 go

[if !supportLists](4)[endif]痰浊闭阻。证候:胸闷憋气,心痛时发,形体肥胖,痰多,纳呆,苔白滑或白腻,脉滑。治法: 通阳宣痹、豁痰化浊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方药:瓜 萎莲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减:瓜萎仁15 g,蓬白12g, 法半夏15 g,陈皮10g,茯苓30g,丹参20g,檀香10 g,白豆蔻(后下)12 go

⑷痰热结胸。证候:胸 闷胸痛,咳嗽、痰黄而稠、苔黄腻、脉滑数。治法: 清热化痰,宜痹通络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方药:小 陷胸汤合丹参饮加减。瓜萎仁15 g,法半夏15 g,黄连6 g,枳壳10g,丹参20 g,檀香10 g,白蔻仁12 g, 郁金15g。

[if !supportLists](5)[endif]心气(阳)虚。证候: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心悸、心前区隐痛(心气虚);甚则形寒 肢冷、遇寒加重(心阳虚)。舌淡胖、苔薄白,脉沉 细或结代。治法:(心气虚)补益心气;(心阳虚) 温阳宣痹,均佐以活血化瘀。方药:(心气虚)保元 汤加减;(心阳虚)桂枝甘草汤加味。党参25 g,黄芷30g,桂枝10g,甘草5g,瓜萎仁15 g,巍白12g, 丹参20 g,当归12g,远志6 g,茯苓20 g。

[if !supportLists](6)[endif]气阴两虚。证候:胸闷、短气、心悸、心前区隐痛、乏 力、自汗盗汗、心烦、失眠、口咽干燥、舌红苔少、 脉细。治法:益气养阴,化瘀通脉。方药:生脉散合 百合地黄汤地味。太子参(或西洋参)30 g,麦冬20 g,五味子6 g,百合30g,生地黄20 g,茯苓15 g,远志5 g,丹参20 g,瓜萎仁15 go 

[if !supportLists]7)[endif]心肾阴虚。证候:心前区痛、胸闷、头晕、健忘、腰腿酸软、口 干、尿频、舌红苔少、脉细。治法:滋阴补肾,养心 通络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方药:左归饮、五子衍宗 九、首乌延寿丹加减。生地黄20 g,山药15g,茯苓10 g,枸杞子20 g,菟丝子15 g,五味子6 g,覆盆子15 g,制何首乌20 g,桑寄生20 g,丹参20 g,瓜萎仁15 g0 

(8)心肾阳虚。证候:心痛心悸、遇寒痛剧、 胸闷、气短、神疲、畏寒、自汗、肢冷、腰膝酸软、 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迟。治法:温补肾阳、振心 通络为主,佐为活血化瘀。方药:右归饮加减。熟地 黄25 g,山药20 g,茯苓15 g,枸杞子20 g,枣皮12 g, 当归12g,菟丝子15 g,杜仲15g,巴戟天12 g,仙茅12 g,淫羊藿20 g,丹参20 g,瓜萎仁15 go上述治本之法,除用汤药煎服之外,尚可用丸(散)以缓图治 本,且方便服用。

总结

冠心病系属于冠状动脉硬化致使的官腔堵塞或者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的心脏病。其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绞痛、胸闷、心肌梗死。本文阐明中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名、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对 预防、急救、治疗、护理等措施,进行论述。在中医学中认为冠心病属本虚标实,标实为寒凝、痰浊、血淤、气滞,本虚为阴阳气血虚亏。针对冠心病的中医防治,还具体介绍了笔者用丹参饮加减,治疗心痛的经验,可供参考。

2021年12月6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52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