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肾实证之源流考

医案日记 2023-05-16 17:05:23

肾实证之源流考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大凡肾病多为阳损阴耗之候,故肾虚证在临床极其常见,其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而同为肾病之一的实证远远未能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展,对于肾实证的客观存在性,一直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乃至六版中医教材也只论其虚,不言其实,肾实证在临床并非鲜见,古往今来,有关论述屡见案端,现笔者依据赵绍琴老师之经验并参阅古今文献,对-肾实证渊源进行系统阐述和辨析。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已明确指出肾之为病有虚实之分,并对其实性病证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此论肾病证候,后句特指其虚,前句所述腹大胫肿,喘咳身重等当属肾之实性病证。《灵枢·本神》:“肾气虚则厥,实则胀。”所谓肾胀,为“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灵枢.胀论》),不但将。肾病分为虚实两端,且论述了肾实可致肾胀。《素问·玉机真脏论》论五脏虚实谓“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五实即五脏邪气盛实,因肾开窍于前后二阴,若邪气壅盛于肾,则前后不通,故张志聪注:前后不通,肾气实也。《灵枢‘五邪》日:“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颈痛,时眩。”《灵枢’淫邪发梦》日:“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进一步论述了肾实证候。此外,《内经》还论及肾实证的脉象:“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素问‘脉要精微论》),搏坚而长是脉象坚实有力且长的表现,多见于实热证,高士宗注:肾脉搏坚而长,则邪实于肾。《中藏经》设专篇立肾病病候,具体分辨肾虚、实、寒、热。“肾者……实则烦闷,脐下重,热则口舌干焦而小便涩黄,寒则阴中与腰脊俱痛,面黑耳中而不食,或呕血者是也”(《论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之法》),后世医家受此感发,将肾实证分为肾阴有余的实寒证及肾阳有余的实热证,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进一步丰富了肾实病证,书中不但详尽论述了肾著为病“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还记载有肾水、奔豚气等证,并设有行之有效的甘姜苓术汤、苓桂甘枣汤等,一直沿用至今。晋·王叔和《脉经》继承前人所述,同时论述了肾实及肾与膀胱俱实等证,证见“病苦膀胱胀闭,少腹与腰背相引痛”并突出强调了肾实证的脉象为尺脉实,如“尺脉数”、“尺脉粗”、“脉急盛”、“脉滑盛”、“左、右手关后尺中阴实者”,为肾实证诊断提供了依据。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肾病候》更加具体的描述了肾气实的证候,并明言肾实宜泻的治疗原则。“肾气盛为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体肿,喘咳,汗出憎风,面目黑,小便黄,是为肾气实也,则宜泻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对肾实证的论述日渐深刻,《卷十九·肾脏》专门论述了肾实热证候及方治,“病苦舌燥咽肿,心烦嗌干,胸胁时痛,喘咳汗出,小腹胀满,腰背强急,体重骨热,小便黄赤,好怒好忘,足下热痛,四肢黑,耳聋……苦痹,身热心痛,脊胁相引痛,足热逆烦,名日肾实热也”,同时还附有泻肾清热之汤方。至此,肾实证的辨证施治体系得以初步完善。宋代医家对肾实证的理论更加丰富,认识多从临床实践出发,创立了许多治疗肾实证的方剂,如《太平圣惠方·卷七》之泻肾玄参散、泻肾槟榔散、泻肾干地黄散、榆白皮饮;《圣济总录》之泻肾大黄汤、泽泻汤、茯苓汤、海桐皮散等。明代由于一些医家受钱乙“肾元实”以及命门学说兴起的影响,多论肾虚证。而实际上,钱乙虽有“肾主虚,无实也”之说,但在《小儿药证直诀·卷上·肿病》条中亦有“肾大盛,脾胃虚而不能制肾,水反克土……”等句,又在《五脏相胜轻重》一节中有“肾病见夏,水胜火,肾胜心也,当治肾”之句,这些与《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说之肾病并无根本差别,可见钱乙在临床上并不认为肾病皆是虚证。只是后人不善读书,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因而出现“肾无实,不可泻”的说法。元·《丹溪心法》进一步扩大了肾实证的致病范围,认为肾经湿热可导致尿浊、遗精、腰痛等证。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篇日:“肾实者,多下焦壅闭,或胀或痛,或热见于二便”;又在《景岳全书·论证》篇中日:“若肝肾实火不清或遗精或见血者,大都清去其火,水必自通”。明确提出肾实虽表现各异,而二便不通尤为关键。并提出可用大分清饮、抽薪饮等清泻肾之实火。李中梓以乙癸同源立论,强调肝肾同治,即“泻肝即所以泻肾,”至今仍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又将肾实证的治疗归纳为泻脏、泻子、泻腑几种不同的方法,并设有具体的方药,使其理、法、方、药渐趋系统化。清代因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发展,略于脏腑辨证。故对肾实证的论述亦较少。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肾篇》载有以清肾汤治疗肾实热证的病案,并强调以脉象作为诊断依据。“两尺重按有力……肾经确有实热也。”《谢映卢医案》也有类似的治验记载。当代名医陈道隆于《临证备要》中也有肾实证的论述,如“肾与膀胱相表里,肾火蕴结,州都失调,为癃闭不通,为尿血进泄,为淋漓涓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赵绍琴老师在《慢性肾病非虚论》中日:慢性肾病即是肾虚,这是长期形成的一种传统观点。受这种观点的支配,治疗慢性肾病大多数以补。肾为主,六味、八味是常用之方。间有以本虚标实立论者,扶正固本仍是其主要治法。这种以慢性。肾病为肾虚的观点显然是受了古代医家“肾主虚”论的影响,把中医理论的肾同现代医学的肾脏等同起来了。古人所谓“肾主虚”是限定于肾主生殖发育而言,现代医学的肾脏则是人体的泌尿器官,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慢性肾病不是生殖方面的疾病,而是泌尿系统疾病,其病位在解剖上的肾脏实质。因此,不能套用古代中医肾主虚的理论指导探讨慢性肾病的病机,而应当立足临床进行辨析。从临床表现看,慢性肾病确实会出现一些虚弱症状,如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等。这些虚弱症状的出现也是人们把慢性肾病看作肾虚的原因之一。但虚弱症状的出现并不等于其病的本质是虚。《内经》谓“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盛者责之”,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症状的出现都可能存在虚实两方面的原因。古人云“大实若赢状,至虚有盛候”,症状和病的本质存在着不一致性,因此,《内经》强调“治病必求其本”。临床上就需要通过对症状的全面辨析而求其病本。根据脉、舌、色、症和病史对慢性肾病进行综合辨析可以发现,其一,从病史看,慢性肾病多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病始于感受外邪,未得根治,病程中又常因感冒或感染而反复加重,可谓旧邪未除,新邪又至,日愈久,邪愈深,是邪实之为病; 其二,从症状看,患者常见心急烦躁,夜寐梦多,便干溲赤,皮肤瘙痒等,皆是热盛之象; 其三,从面色看,患者面色或白或黄或苍,必晦暗滞浊,日愈久,病愈重,色愈浊,是血分瘀滞,络脉不和之象; 其四,从舌象看,多见舌红且干,苔腻根厚,舌背络脉紫黑,正是热瘀营血之证; 其五,从脉象看,肾病之脉,或濡或滑或弦或细而必数,且沉取有力,若病至尿毒症期,其六脉必弦滑洪数,愈按愈盛,更属邪蓄成毒之象。脉证如此,何言其虚!再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慢性肾病患者尿中蛋白和血细胞持续阳性,血肌酐和尿素氮上升,均可视为邪入营血的标志,至于肾脏微血管痉挛与堵塞,微循环障碍的形成、肾实质的炎症、肿胀、破损、硬化,甚至肾病的基本病机可定为风、湿、热、邪深入营血,络脉瘀阻,其病属实非虚,多热多瘀。治疗大忌温补,当以凉血化瘀为基本治则,参以随证施治,方与病机相符,可望取得较好疗效。综上所述,肾实证乃《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之谓。是由风寒直中、传经;或由水湿内侵,肾阳被遏;或由湿热壅盛;或由肝肾气郁、逆气上冲;或由瘀血停留肾经,肾府而致肾脏功能失调之实证。临床表现为:腰髋痛,水肿,腹胀泻,小便不利,脉肾而长,或尺脉实等。治疗当以“实则泻之”为原则。由此笔者根据赵绍琴老师之经验,在临床上结合自己临证所得,发明出“泻胃降浊、消白、排毒”等新疗法治疗肾病,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使许多。肾病患者得以康复,望专家同道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摘自:中医药学刊文/赵文远 方万红 周世英

男生出汗多是肾虚吗?

男人出汗不一定是肾虚。

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又是驱邪的一种方法。汗为心之液,精气所化身,所以不可以过泄。

假如因为天气炎热,穿衣过暖,饮热汤,情绪激动,激烈运动,或者服用发散药物的出汗,量不多的,均属正常。

而出汗,男子汗多异常,发病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久病体虚。多种慢性消耗疾病造成气血阴阳亏虚,虚则腠理不密,津液外泄,故患者会出现汗多。

第二,邪热偏盛。比如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之品,湿热或者恼怒伤肝,肝火升腾,出汗则可为自汗,盗汗。

所以说出汗,有虚证实证之分,但是虚多实少,可以相互转化。自汗,盗汗,火热亢盛,属实证。阴阳不足者多属虚证。

所以男子肾虚会出现汗多,但汗多不一定是肾虚。

关于中医中的肾湿热问题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感受湿热之邪是肾病发病的直接导火索,更为重要的是,在肾
病过程中,感染湿热之邪或湿热之邪缠绵不去,常常是病情反复和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
一、湿热证形成的原因
从传统的中医病因学来讲,湿热证的形成原因,不外乎有外感和内生两个方面。但更
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则可发现无论是外感所致还是内伤所为,其中湿邪的存在是最终酿成湿
热之证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因为就外感之邪来说,不仅湿热相合侵入机体才能形成湿热
之证,而且即使是单纯的湿邪入侵日久化热亦可成湿热之证。内生湿热证的形成也是先有湿
邪,然后或郁久化热,或与外感火热相抟而成湿热之证。可见有湿才能形成湿热,只是形成
的速度有急有缓,没有湿邪存在的前提条件,单纯的热邪终不能酿成湿热,外感、内伤都是
如此。明白了上述医理,我们再来谈肾脏病过程中湿热证之所以普遍存在的原因。
我们知道,肾虚是肾脏病形成的病理基础,而肾虚所造成的继发病理改变首当其冲者
则是水液运化的失常,况且这种水液代谢失常将随着病情的发展而持续存在。既然水湿之邪
普遍存在,那么它就极有可能郁而化热、演变成为湿热之证 ,或者与外感火热之邪,内生
热毒相合而为湿热之证,或内外相引,感受湿热疫毒,正如薜生白说:“太阴内伤,湿饮停
聚,客邪再至、内伤相引,故病湿热,此先有内伤,再感客邪。”这种先有湿邪为患,然而
外邪入侵所致的湿热证在肾脏病中较为常见。在肾脏病过程中水湿之邪的普遍存在是容易理
解的,但水湿之邪最终演变成湿热之证,毕竟还需要热邪的加盟,在这里我们正想说明,肾
脏病中,热邪的来源,首先是外感热毒,其次为阴亏阳亢之脏腑之火。其实脏腑之火的形成,
固然有其阴阳双方自身的偏胜偏衰,但如果医者用药又偏于辛燥,则对火热的形成无异于火
上浇油。至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在临床长期大剂量运用类固醇药物的患者,几乎都会出现面
红体肿、头胀头痛、心悸失眠、心烦热多汗、怕热、咽干而痛、流脓涕、疮疖发作、大便粘
滞、小便短赤、舌尖红、舌苔黄腻、脉濡数等典型的湿热证表现。其原因恐怕是类固醇药物
类似于中药之纯阳之品,其性辛燥而大热,长期运用,可致阴液耗伤,水火共济失调,阳气
亢奋而化为火热之毒,再与遍地存在的水湿之邪相合,湿热证自然就形成了。不但药物之偏
性能促使湿热证的形成,就是饮食之偏也是肾脏中常能见到的湿热生成因素,如辛辣、腥膻、
过咸之品皆可使患者出现咽痛、脘腹胀满甚至会出现尿急、尿痛之证,其理大概与辛燥药药
之害一致。
总而言之,在肾脏病过程中,由于水湿之邪的普遍而持久的存在,湿热证的形成就有
了基础,而湿热证的长期顽固地存在,严重影响了肾脏的康复,因而湿热证是肾脏病过程继
发的重要病理改变。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肾脏病过程中湿热证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
同,部位各异而已,而对这种状况,著名专家刘宝厚教授就曾发出过“湿热不除,蛋白难消”
的感概,有人甚至还认为没有湿热,就没有肾病,可见湿热证在肾病中的重要性。
二、湿热证的临床特点
湿热合邪所形成的湿热证不仅具有湿和热所具有的双重致病特点,同时还具有湿热合
邪的特殊性。从热来说,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甚,火热为患,多表现为亢盛炎上的性质。
火热致病发病急、变化快,临床上往往呈现一派炽热、躁烦的证候。就湿而言,其性潮湿、
粘滞、重浊、重着,故临床症状多以粘腻浊滞为特征;再从湿热相合来看,乃是湿中蕴热,
如油入而,氤氲不散,形成所谓无形之热蒸动有形之湿之势,湿热胶着,粘滞难化。由于“热
遇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因而形成恶性循环。肾脏病湿热证患者病情常反复多变,迁
延日久,缠绵难愈,无不是由湿热致病的临床特征所决定的。
其实,湿热证只所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关键还在于人们对湿热证治疗上存在的困
难。湿热征的治疗,其基本原则虽为清热利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很难速见成效。这大
概是因为湿热相合,治湿有碍清热,治热有碍化湿。盖清热多用苦寒,不利湿之温化;祛湿
常用温燥,不利热之清除。因此在治疗湿热的选才用药上,往往是温清两难,互相掣肘;更
何况湿热证尚有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之分,其轻重缓急、寒热温凉之度,难以恰
到好处。另外,肾脏病湿热证的产生,是以肾虚为基础的,所以肾脏病中的湿热证并非是单
纯实证表现,而是虚实错杂之证,如果再把扶正固本的因素考虑进去,则治疗用药的难度就
可想而知了。
三、湿热证的实质内涵
从湿热证所表现的头晕脑胀,口干而痛、脘腹胀满、小便淋沥不尽或尿频、尿急、尿
痛,大便粘滞不爽,皮肤疮疖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临床症状体征来看,湿热证确与现代
医学之所谓的感染有密切联系。别的不说,单就从尿路感染来看,如果属下尿路感染而仅表
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者,则中医辨证当属膀胱湿热;若在尿频、尿急、尿痛的同时,也出
现往来寒热、口苦者,则应辨证为肝胆湿热。实验研究亦表明,治疗膀胱湿热证和肝胆湿热
证的八正散和龙胆泻肝汤均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特别是八正散能够显著抑制尿道致病性大
肠杆菌P 菌毛的表达,或使P 菌毛表达异常,从而大大降低了其在人尿道上皮细胞上粘附的
能力。至于皮肤的疮疡、疖肿,则是非常明显的毛囊感染了。可见湿热证与感染的关系是不
会有人质疑的。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在临床采用西药抗炎治疗也是有效的。但从事肾脏病临
床研究的人们都能体会到,在很多情况下,中医辨证虽属湿热之证,却并未能发现有明显的
感染病灶存在,如口苦咽燥、咽部暗红、舌苔黄腻、脘闷纳呆、小便短赤或余沥不尽等,中
医则常常称其为湿热未尽,而西医可能就属隐性感染或亚感染状态了,此时抗感治疗则弊大
于利,或者是有害无益了。可见湿热之证的实质不单指显现的感染,也包括隐性感染或亚感
染,或感染迁延期,甚至于感染后的病理损伤状态等等。
更进一步去分析湿热的实质内涵,我们还会发现,湿热所表现的还不仅仅是在肾脏病
过程中继发的各种感染征象,更重要的是,湿热证的显现与退却,标志着由感染所诱发的免
疫反应的进行与缓解,由于免疫反应是肾脏病的根源,而一切显现的和隐匿的感染,都将成
为免疫反应的导火索,或者称之为启动因子。换一个角度讲,前面已经反复讲述过因肾脏功
能失调而产生的湿邪是湿热证形成的前题,那么湿邪的实质是什么?有人用组织胺电游子透
入试验和出入液量的变化观察,发现利湿类中药的作用机理除了能促使水湿的排除外,更重
要的是能改变机体对组胺的反应性,已知组胺是变态反应的炎症因子,可见湿邪的存在即昭
示了免疫反应的不断进行,许多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命名也与湿有关,如湿疹、风湿、类风湿
等。由于变态反应的不断进行(湿邪形成)使得机体的免疫功能愈加低下,因而使机体反复
感染(热邪产生),而感染(热邪)又诱发了变态反应(湿邪形成),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湿
热互结,缠绵不去,则正好说明了这一病理特征。为什么说湿热证是肾脏病的基本病理改变,
没有湿热就没有肾脏病,其根源就在于此。由感染所导致的免疫反应的表象就是湿热之证。
由此可见,感染之象显著的湿热之证则属感染对免疫反应的启动阶段和效应时期,而在病理
损伤形成之后,临床多表现为湿热未尽的隐性感染状态。研究表明,清热利湿药能增强抗感
染免疫能力,清除抗原,抑制抗体形成,从而达到抑制变态反应。如龙胆泻肝汤即能增强非
特异性免疫,调节免疫反应,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能力。
四、历代医家对肾脏病湿热证的论述
肾脏病外症表现主要是浮肿和尿的异常,所以历代医家有关类似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水
肿”、“溺血”范畴。《素问·厥气论》谓:“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金匮要略》也有“热
在下焦则尿血”的记载,《诸病源候论》所谓“身体虚肿,喘而上气,小便黄涩,”即是因虚
致水,水湿壅而化热的湿热之证。朱丹溪则明确地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而《医学入门》
在此基础进一步观察到即便是阴水也“夹湿热,中满分消丸……肾虚腰重脚肿湿热者,加味
八味丸、滋肾丸。”同时“阳水多兼食积,或饮毒水,或疮痍所致也。”足以说明湿热之证在
水肿中的普遍存在。再从尿液的改变来看,古代虽然没有尿检,但从尿液的外观改变也可以
辨证其寒热属性,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
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朱丹溪则进一步认识到“浊主湿热”,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所有肾脏病患者包括尿路感染其尿的改变皆是“浑浊”的,这一观点为我们采用清热利湿治
疗尿检异常疾病提供了依据。
再从淋证的发病与湿热的关系来看,其关系就更为密切了。《医学正传》说:淋证“为
病之由,皆由膏粱之味,湿热之物……清浊相混……渐成淋闭之候。”《证治准绳》也有“淋
病必由热甚生湿,湿生则水液浑,凝结而为淋。”《医宗必读》则更明确地指出淋证乃“湿与
热两端而已”。《证治汇补》也认为“皆因湿热浊气,渗入膀胱而为病”等等,可见湿热是淋
浊之病的发病之由和常见病机。历代医家对湿热证的诊治经验是指导我们临床用药的指南。
《医学入门》中提出了“分消”之法,所谓“分消”,即从上中下将湿热之邪消除。《证治汇
补》则将“分消”之法具体运用为清热而利湿并用,清其热,并从小便利其湿。清代薜生白
则对利湿给邪以出路之治法加以发挥。而叶天士则在总结前贤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
了“分消走泄”的治法,采用开上、畅中、导下的具体措施,以针对湿热之证的偏上、偏中、
偏下之别,他提出的“杏、朴、苓之类”之意,即指上、中、下用药有别。另外叶天士在《外
感温热篇》中所谓“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的观点,对肾脏病中湿热证的治
疗更有指导意义,如何能使湿与热分开,不致相合,叶氏采用了“渗湿与热下”的治法,只
要湿与热分开,热势必孤,必能围而歼之,古人的论述寓示着深刻的内涵,我们应该细心体
会,指导实践。
五、湿热证的诊治
1、湿热证的辨证
对肾脏病过程中并发的湿热证,从宏观的症状和体征中认识湿热证的存在是比较容易
的,而更多的情况下则需要细心察觉比较隐匿的湿热征象,甚至要从微观的检查指标中举一
反三地推求湿热证的存在。一般在临床对湿热证的辨证采用宏观症状和微观检查相结合的方
法,具体而言,首先应辨清湿热的部位。上焦湿热者一般表现为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头重如
裹,肢体困重,咽部不适,甚至干痛、咳嗽、咯痰黄稠等等,体查见咽部充血、扁桃腺肿大、
或肺部听诊有干湿性罗音,即外感湿热伤于肌表,壅阻于肺之征象;若皮肤有斑、丘疹、甚
至并发痤疮、疖肿者,因肺外合皮毛,理应属上焦湿热之范畴。若因饮食不节、不洁,感染
湿热疫毒,出现脘腹满闷、恶心呕吐、大便稀薄、或粘滞不爽、秽臭难闻,或仅见口粘、口
苦、食不闻香、舌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属急慢性胃肠炎、痢疾者皆属中焦湿热之证,
当然如果是胃肠型感冒者,则应属上焦与中焦合而为病。下焦湿热之证的表象,除了尿频、
尿急、尿痛、痛引腰腹、小便余沥、尿带砂石、尿中见血、小便浑浊乳糜、阴中掣痛、睾丸
坠胀而痛、肿大如核、阴部潮湿等症状体征外,尿检有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等改变者,甚
至尿蛋白突然增加者,皆应视为湿热之征象。若上、中、下三焦皆有湿热表现者则称湿热弥
漫三焦。其次,辨清湿与热的孰轻孰重以及其它兼夹之邪。以湿邪为重者,因湿邪重浊、凝
滞,聚而成水,故多表现为浮肿、泄泻等脾土浸渍的病理改变;若以热为主者,则热必化火、
火性炎上,或迫血妄行,或使血腐成脓,而成有形之邪。《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痛
疡疮皆属于火”即是例证,可见凡是以局部疼痛结成肿块如扁桃腺化脓、皮肤疮疡、疖肿者,
不仅以是火热为主,而且已是湿热壅结而成火毒之证了。湿热壅结化毒,是湿热证之极期,
因而危害最大。上述两种情况是湿热证向两极发展的结局,但在此中间,湿热之邪到底以是
五五分成,还是四六比例,则是一个模糊学问题,恰如其分的判断毕竟要靠长期大量的临床
体会。
2、湿热证的立法用药
祛湿清热是湿热证的立法原则。既然湿热证是湿邪裹热胶固难化,那么理想的方法则
是没法将湿和热有效地分离,正象叶天士所说的那样湿“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前面我
们说过,在湿热证的形成中,湿是存在基础,所以叶天士提出了使湿与热分离的方法是分消
走泄,湿邪在上焦要宣,在中焦要化,在下焦要渗,其中“渗湿于热下”是治疗湿热证的重
要法则,适用于祛三焦之湿邪。难怪乎古人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警语。在临床上
若上焦之湿热,则以宣透为主,兼以化湿淡渗。宣透即是宣肺,使湿从皮毛而出。正如叶天
士说:“宜从开泄,宣通气机,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三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
流动之品耳。”在宣透的同时根据热邪之轻重,予以清化,则湿去热退。若皮肤疮疡疖肿者,
因其壅热成毒,应以泻火败毒为主少佐宣透,方药一般选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中焦之湿热,
重在化湿,燥湿清热,辛开苦降,调畅枢机。吴鞠通谓“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实质,
就是要平衡中焦的湿盛之偏,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则是常用的燥湿清热之剂。若污秽之
邪偏盛者,常取鲜藿香、鲜佩兰、鲜菖蒲、鲜荷叶、厚朴花等芳香之品辟秽化浊,再佐以淡
渗利湿之味则收获更捷。下焦湿热之证应在利湿的基础上伍以清热,利湿须使用淡渗,不宜
逐水。常用茯苓、猪苓、泽泻等,而对于湿热之证,则竹叶、萆薢、生苡仁、滑石、土茯苓、
茵陈等,利湿而兼清热,实为双管齐下之法。若有阴液不足之证者,则多选知柏地黄汤、猪
苓汤育阴利湿、标本兼顾。因瘀血之证在肾脏病中的普遍存在,故既能利水又兼消瘀之水蛭、
泽兰、益母草、琥珀、穿山龙等也常常选用。
另外,在祛湿清热治法的运用过程中,特别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祛湿清热不可能立
竿见影,须缓缓图效,不可急于求成,坚持祛邪务尽的原则,即使炉烟已熄,唯恐灰中有火,
不宜急施温补;二是把握祛 湿清热与扶正固本的火候,在湿热迁延期,当扶正与祛邪并行,
应该不会引起,不要担心。因为恰当的扶正治疗也能加快邪而不应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为吃这些会伤阴助火,加重症状。
另外,你还要注意不能喝酒,因为酒性辛热,助阳生火,而伴有湿热之象的患者,则不适宜于饮酒 。

脏腑辨证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心与小肠证治 4.1心 4.1.1虚证 4.1.1.1证型:心阳不足4.1.1.2证型:心阴不足 4.1.2实证 4.1.2.1证型:心血瘀阻4.1.2.2证型:痰火扰心4.1.2.3证型:心火上炎4.2小肠 4.2.1小肠寒证4.2.2小肠热证5肝与胆证治 5.1肝 5.1.1证型:肝阴亏虚5.1.2证型:肝气郁结5.1.3证型:肝火上炎5.1.4证型:肝风内动 5.2胆 5.2.1证型:胆火亢盛5.2.2证型:胆气虚怯6脾与胃证治 6.1脾 6.1.1证型:脾寒证6.1.2证型:脾热证6.1.3证型:脾虚证6.1.4证型:脾实证 6.2胃 6.2.1证型:胃寒证6.2.2证型:胃热证6.2.3证型:胃虚证6.2.4证型:胃实证7肺与大肠证治 7.1肺 7.1.1实证 7.1.1.1证型:风寒束肺7.1.1.2证型:邪热蕴肺7.1.1.3证型:痰浊阻肺 7.1.2虚证 7.1.2.1证型:肺阴虚7.1.2.2证型:肺气虚7.2大肠 7.2.1证型:大肠寒证7.2.2证型:大肠热证7.2.3证型:大肠虚证7.2.4证型:大肠实证8肾与膀胱证治 8.1肾 8.1.1证型:肾气不足8.1.2证型:肾不纳气8.1.3证型:肾阳不足8.1.4证型:肾阴亏虚 8.2膀胱 8.2.1证型:膀胱虚寒证8.2.2证型:膀胱湿热证9心包与三焦证治 9.1心 9.1.1虚证 9.1.1.1证型:心阳不足9.1.1.2证型:心阴不足 9.1.2实证 9.1.2.1证型:心血瘀阻9.1.2.2证型:痰火扰心9.1.2.3证型:心火上炎9.2三焦 9.2.1证型:三焦虚证9.2.2证型:三焦实证10脏腑兼证11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脏腑辨证 1拼音 zàng fǔ biàn zhèng

2英文参考 differentiation of Zang and Fu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zangfu viscer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脏腑辨证为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1]。是以脏象学说的理论为指导,分析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病位及其病因、病性及邪正盛衰情况等的辨证方法[2]。以脏腑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通过四诊八纲,辨别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3]。一般各种辨证方法最后都要落实到脏腑辨证上,才能准确诊断,使治疗有的放矢[1]。

脏腑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核心。

4心与小肠证治

4.1心

4.1.1虚证4.1.1.1证型:心阳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兼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滞黯,心胸闷或作痛

舌象、脉象:脉细弱或结代,舌淡或紫黯,胖嫩

治疗:益气助阳,温经复脉,取本脏背俞和手少阴经、任脉穴,针灸并用,施以补法

4.1.1.2证型:心阴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兼虚烦不安,五心烦热,健忘盗汗,口干舌燥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尖红或干红少苔

治疗:滋阴安神,调补心肾,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足少阴经穴,针补不灸

4.1.2实证4.1.2.1证型:心血瘀阻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刺痛,痛引肩臂,时作时止

舌象、脉象:脉细涩或结代,舌紫黯或有瘀斑

治疗:通阳逐瘀,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4.1.2.2证型:痰火扰心 主要临床表现:神志昏蒙,喜怒无常,面赤气粗,不寐,便秘尿赤

舌象、脉象:脉弦滑实,舌红苔滑腻

治疗:清心豁痰,取手少阴、厥阴经穴,并用手足阳明、督脉及十二井穴,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4.1.2.3证型:心火上炎 主要临床表现:口舌生疮,面赤口渴,心烦失眠,小便赤少

舌象、脉象:脉数,舌尖红赤,苔红

治疗:清心泻火,取手少阴、太阳、厥阴经穴为主,手阳明经穴为辅,针用泻法

4.2小肠

4.2.1小肠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肠鸣泄泻,小便频数短少

舌象、脉象:脉迟缓,苔白

治疗:温运小肠,取俞、募、下合穴为主,足阳明经穴为辅,针灸并用

4.2.2小肠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小便热赤涩痛,或见尿血,心烦口渴,咽痛

舌象、脉象:脉滑数,舌红苔黄

治疗:清利小肠,取手太阳、少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①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以心悸为主症,伴有气虚证候为“心气虚”;伴有阳虚证为“心阳虚”;伴有大汗淋漓,四肢厥逆,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为“心阳虚脱”。

②心血虚、心阴虚:以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为主症,伴有血虚证为“心血虚”;伴有阴虚证症候为“心阴虚”。

③心血瘀阻:以心悸,心前区痛或刺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为主症,并伴瘀血证候。

④痰迷心窍:以神志错乱、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喉中痰鸣为主症,并可见苔腻脉滑的痰浊体征。

⑤痰火扰心:以心悸、失眠、语无伦次、狂躁妄动为主症,常伴有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火症状。

⑥心火上炎、心移热于小肠:以舌尖红,口舌生疮为主症,常伴有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炎热症状为“心火上炎”,如兼见小便短赤或涩热疼痛为“心移热于小肠”。

5肝与胆证治

5.1肝

5.1.1证型:肝阴亏虚 主要临床表现:头目昏眩,少寐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夜盲,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月经量少

舌象、脉象:脉弦细,舌淡红苔白少津

治疗:滋补肝之阴血,取本脏俞与足厥阴、太阴、少阴经穴,针以补法

5.1.2证型:肝气郁结 主要临床表现: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不舒,纳呆嗳气,大便失调,精神抑郁,或咽有阻塞感,妇女月经不调

舌象、脉象:脉弦,舌苔薄白

治疗:疏肝解郁,取本经腧穴为主,兼取足少阳、太阴经穴,针以平补平泻

5.1.3证型:肝火上炎 主要临床表现:头目胀痛,眩晕,面红目赤,心烦不寐,急躁易怒,口苦咽干,或吐血,便秘尿赤

舌象、脉象:脉弦数有力,舌红苔黄

治疗:清肝泻火,取本经腧穴为主,针泻不灸

5.1.4证型:肝风内动 主要临床表现:眩晕,肢体麻木,手足蠕动,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赛涩

舌象、脉象:脉弦,舌红苔腻

治疗:平肝熄风,取足厥阴、督脉经穴及十二井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不灸

5.2胆

5.2.1证型:胆火亢盛 主要临床表现:头痛目眩,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痛,呕吐苦水;若湿热蕴结,导致胆液分泌不循常道,则可出现往来寒热,黄疸

舌象、脉象:舌红起刺,脉弦数;湿热则见舌红,苔黄腻

治疗:取足少阳、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湿热则取本腑俞穴、募穴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5.2.2证型:胆气虚怯 主要临床表现:易惊善恐,胆怯,善叹息或夜寐不安,视物不清,头晕欲呕

舌象、脉象:苔薄滑,脉弦细

治疗:取本腑背俞和足少阳、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施

①肝阴(血)虚:以头痛绵绵、两目干涩或昏花、夜盲,或两胁隐痛、失眠等为主症,伴有阴(血)虚证象。

②肝气郁结:以抑郁易怒、胸胁或 *** 部位胀痛为主症,妇女或有月经不调、痛经,病情每与情志变动有关。

③肝阳上亢:以头目胀痛、眩晕且时重时轻,或有耳鸣耳聋为主症,并常伴有阴虚证候。

④肝火上炎:以头痛剧烈、眩晕、耳鸣隆隆或耳聋为主症,并伴有面红目赤,甚至咯血、吐血、衄血等火证表现。

⑤肝风内动:以抽搐、震颤或口眼歪斜等动风的症候为主要临床表现。若高热患者,突然出现上述动风的症状时为“热极生风”;若阴虚阳亢的患者,突然出现上述动风的症状时为“阳亢化风”;若血虚患者,突然出现上述动风的症状时为“血虚生风”。

⑥寒滞肝脉:少腹胀痛,牵引睾丸,或睾丸胀大下坠,或阴囊冷缩,舌润苔白,脉沉弦。

⑦肝胆湿热:以胁痛或黄疸为主症,伴有腹胀、厌食、呕恶等,或有发热不扬,渴不欲饮,头晕身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候。

6脾与胃证治

6.1脾

6.1.1证型:脾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隐隐,泄泻,完谷不化,小便清长,四肢清冷,或便血久延,或月经漏下,或带下绵绵

舌象、脉象: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任脉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6.1.2证型:脾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脘腹痞满或疼痛,口腻而粘,不思饮食,肢体困重乏力,或头重如裹,身热不扬,或面色黄而溺赤

舌象、脉象:苔厚腻而黄,脉濡数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6.1.3证型:脾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无力,肌肉消瘦,呕吐纳呆,腹胀便溏,甚则四肢不温,足跗浮肿

舌象、脉象:舌淡苔白,脉濡数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并以重灸

6.1.4证型:脾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部胀满,或有疼痛;若因湿热蕴蒸,则见肤黄溺赤;若由湿阻而脾阳不振,则见脘闷而腹满,大小便不利,甚至形成肿块

治疗:取足太阴、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6.2胃

6.2.1证型:胃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胃脘胀痛,泛吐清涎,喜热饮,或伴呕吐,呃逆

舌象、脉象:苔白滑,脉沉迟或弦紧

治疗:取足阳明、足太阴、手厥阴经腧穴和本腑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6.2.2证型:胃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身热,口渴引饮,善饥嘈杂,或食入即吐,喜冷恶热,易惊,谵妄,狂,或大便燥结

舌象、脉象: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治疗: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6.2.3证型:胃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胃脘隐痛,痛不喜按,得食痛减,旋即微痞,噫气不除,气馁无力,面色少华

舌象、脉象:舌淡红,脉缓细弱

治疗:取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腑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多灸

6.2.4证型:胃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胃火炽盛,则见消谷善饥,口渴欲饮;食滞留阻,则见脘腹胀闷,甚至疼痛拒按

舌象、脉象:舌红苔黄,脉滑实

治疗:取足阳明经腧穴和本腑募穴为主,针用泻法

①脾胃气虚:以纳食减少、食后腹胀、胃痛喜按等为主症,并伴有气虚证候。

②脾不统血:以吐血、便血、月经过多、皮肤紫癜等出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纳食减少、气短无力、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等脾气虚证候。

③脾气下陷:常见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久泻等病证,并伴有脾气虚证候。

④脾胃虚寒:有脾胃气虚或脾阳虚的证候,尚伴见畏寒喜热、口吐清水、便溏、苔白、脉迟等虚寒证候。

⑤脾虚湿困:有脾胃阳虚或气虚的证候,尚有头重身困、白带多,或有水肿、苔白厚腻、脉濡缓等湿证表现。

⑥脾胃湿热:以脘腹痞满、不思饮食、恶心为主症,并伴有口渴不欲饮、大便臭秽不爽,或暴注下泻、 *** 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证候。

⑦胃实热:以胃脘灼痛、呕恶吐酸,或消谷善饥、口臭、或齿龈红肿、溃烂出血为主症,常伴有烦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数等证候。

⑧胃阴虚:脘腹灼痛,食少或知饥不食,甚则噎膈或反胃,并见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证候。

7肺与大肠证治

7.1肺

7.1.1实证7.1.1.1证型:风寒束肺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稀色白,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骨节酸痛

舌象、脉象:脉浮紧,舌苔薄白

治疗:宣肺散寒,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或可施灸

7.1.1.2证型:邪热蕴肺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粗,发热胸痛,咽痛口渴

舌象、脉象:脉滑数,舌红,苔黄

治疗:清宣肺热,取手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或三棱针放血,禁灸

7.1.1.3证型:痰浊阻肺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稠量多易咯出,胸部满闷,不得安卧

舌象、脉象:脉弦滑,舌淡苔白腻

治疗:燥湿化痰,取手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并可施灸

7.1.2虚证7.1.2.1证型:肺阴虚 主要临床表现:干咳少痰,痰粘不易咯出,口咽干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盗汗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红少津

治疗:滋阴润肺降火,取本脏背俞、手太阴、足少阴经穴,针补不灸

7.1.2.2证型:肺气虚 主要临床表现:咳喘无力,呼吸气短,动则气促,语音低怯,少气懒言,面色白,畏寒自汗,痰液清稀

舌象、脉象:脉虚弱,舌淡苔白

治疗:补肺益气,取本脏背俞和手太阴经穴为主,针灸并用,施以补法

7.2大肠

7.2.1证型:大肠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肠鸣,大便泄泻

舌象、脉象:脉沉迟,舌苔白滑

治疗:散寒止泻,取本腑募穴、下合穴,针灸并用

7.2.2证型:大肠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胀急,甚则里急后重,便泻黄糜,或有粘液,身热口渴

舌象、脉象:脉滑数,苔黄

治疗:清利湿热,取本腑募穴、下合穴、手足阳明经穴,针以泻法,不灸

7.2.3证型:大肠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久泻不止,大便不禁, *** 滑脱,食少神疲

舌象、脉象:脉细弱,舌淡苔薄白

治疗:补益大肠,涩肠固脱,取足太阴、阳明及任脉经穴为主,针以补法,重灸

7.2.4证型:大肠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大便秘结,或下痢不爽,腹痛拒按

舌象、脉象:脉沉实有力,苔黄厚

治疗:行气通腑,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①肺气虚:以咳嗽气短、咯痰清稀为主症,伴有卫气不固证候(畏寒自汗、易感冒)及气虚证候。

②肺阴虚:以咳嗽或音哑,痰少而粘,有时带血为主症,并伴有阴虚证候。

③风寒束肺:以咳嗽或喘,咯痰清稀,色白带泡沫为主症,并伴有风寒表证。

④肺热咳嗽:以咳嗽或喘,咯痰稠浊色黄,或咳唾脓血而臭为主症,严重者高热、烦躁、鼻翼煽动。

⑤痰浊阻肺:以胸闷咳喘,痰白量多,易咯出为主症。

⑥大肠湿热: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 *** 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⑦大肠液亏:常见习惯性、老年性、热症后、血虚、产后的便秘。多伴有形瘦、咽干、头晕头痛、舌红少津、苔黄干、脉细或涩等液亏证候。

8肾与膀胱证治

8.1肾

8.1.1证型:肾气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淡白,腰脊酸软,下肢无力,阳痿早泄 ,溺多或遗尿,头晕耳鸣,或听力减退

舌象、脉象: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治疗:取本脏俞穴、募穴和任、督、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多用灸法

8.1.2证型:肾不纳气 主要临床表现:气短喘逆,呼吸不续,动则尤甚,头晕畏寒,两足逆冷,自汗懒言

舌象、脉象:脉弱或浮而无力,舌淡

治疗:温肾益气,引气归元,取背俞及任督经穴为主,针补多灸

8.1.3证型:肾阳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白,精神不振,阳痿滑精早泄,尿频遗溺,或不孕,带下清冷

舌象、脉象:脉沉弱,舌淡苔白

治疗:温补肾阳,取背俞与任督经穴,以灸为主,针补为辅

8.1.4证型:肾阴亏虚 主要临床表现:头晕耳鸣健忘,少寐多梦,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不育,崩漏经闭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红苔少而干

治疗:滋补肾阴,取背俞、足少阴经穴为主,兼取足厥阴、手太阴经穴,针用补法,不灸

8.2膀胱

8.2.1证型:膀胱虚寒证 主要临床表现:排尿异常,或尿频,或尿少浮肿,或小便失禁,或尿后余沥不尽

舌象、脉象:脉沉迟,舌淡苔白

治疗:振奋膀胱约束机能,取本腑俞、募及有关背俞、任脉穴,针补并灸

8.2.2证型:膀胱湿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涩不利,尿道有灼热感,尿黄赤混浊,或淋漓不畅,兼夹脓血砂石,或发热腰痛

舌象、脉象:脉数,舌红苔黄腻

治疗:清热利湿通淋,取本腑俞、募及任脉、足三阴经穴,针泻不灸

①肾阴虚:以腰膝酸软,发脱齿摇,足跟痛,耳鸣耳聋,梦遗多尿为主症,伴有阴虚阳亢证候。

②肾阳虚:以腰膝酸软,阳萎,五更泄,夜尿多,尿频或尿少,浮肿为主症,伴有阳虚证候。

③肾不纳气:以咳喘日久不愈,呼多吸少,张口抬肩,活动加重为主症,伴有阳虚证候。

④肾气不固:小便频数而清,甚则不禁,夜尿多,尿后余沥不尽或滑精早泄,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

⑤肾虚水泛:以腰脊酸痛,尿少为主症,伴有全身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等水泛证候及脾阳虚或心肺气虚的证候。

⑥膀胱湿热:小便不利,尿痛,尿急,尿频,或尿色混浊,或尿血,或尿砂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9心包与三焦证治

9.1心

9.1.1虚证9.1.1.1证型:心阳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活动时加剧,兼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滞黯,心胸闷或作痛

舌象、脉象:脉细弱或结代,舌淡或紫黯,胖嫩

治疗:益气助阳,温经复脉,取本脏背俞和手少阴经、任脉穴,针灸并用,施以补法

9.1.1.2证型:心阴不足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兼虚烦不安,五心烦热,健忘盗汗,口干舌燥

舌象、脉象:脉细数,舌尖红或干红少苔

治疗:滋阴安神,调补心肾,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足少阴经穴,针补不灸

9.1.2实证9.1.2.1证型:心血瘀阻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刺痛,痛引肩臂,时作时止

舌象、脉象:脉细涩或结代,舌紫黯或有瘀斑

治疗:通阳逐瘀,取本脏背俞、手少阴、厥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9.1.2.2证型:痰火扰心 主要临床表现:神志昏蒙,喜怒无常,面赤气粗,不寐,便秘尿赤

舌象、脉象:脉弦滑实,舌红苔滑腻

治疗:清心豁痰,取手少阴、厥阴经穴,并用手足阳明、督脉及十二井穴,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9.1.2.3证型:心火上炎 主要临床表现:口舌生疮,面赤口渴,心烦失眠,小便赤少

舌象、脉象:脉数,舌尖红赤,苔红

治疗:清心泻火,取手少阴、太阳、厥阴经穴为主,手阳明经穴为辅,针用泻法

9.2三焦

9.2.1证型:三焦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肌肤肿胀,腹中胀满,气逆肤冷,或遗尿,或小便失禁

舌象、脉象:脉沉细或沉弱,舌苔多白滑

治疗:温通经气,扶助肾阳,取俞、募及下合穴,兼取任脉经穴,针灸并用

9.2.2证型:三焦实证 主要临床表现:身热气逆,肌肤肿胀,小便不通

舌象、脉象:脉多滑数,舌红苔黄

治疗:清泄三焦之热,取俞、募及下合穴,针泻不灸

10脏腑兼证

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肾脏的功能:

1、听力清晰

耳朵的听觉功能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好听力就好。反之,当出现耳鸣、心烦、听力下降的情况时,可以多考虑肾阴虚。

2、皮肤有光彩

肾好,才能青春常驻,延缓衰老。肾不好,人容易显得苍老,皮肤会变得晦暗,肤色也会发生变化,眼眶发黑,眼袋明显。

3、头发乌黑

肾藏精,其华在发,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其生机根本还在于肾,肾不好,头发会早发白、失去光泽,并且出现脱发。

扩展资料:

护肾禁忌:

1、吃得咸

饮食中的盐分95%是由肾脏代谢的,摄入太多盐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导致血压升高,从而诱发肾病。

2、经常憋尿

尿液在膀胱里时间长了会繁殖细菌,细菌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一旦炎症反复发作,会损害肾功能。

参考资料:人民网-肾脏有9个金标准,原来健康的肾长这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48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