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服丸药
丸、散、膏、丹是中医用药治病的古老制剂沿用至今,您怎么服丸药呢?按中医的治疗理论是有讲究的。
一、白开水送服
白开水是服丸药最多用的,中医认为凡是补阳、调气血、通经络都可用白开水送服。
二、以姜汁送服
用姜汁送服的是治虚寒、风寒的丸药,姜能驱风散寒以助药效,如通宣理肺丸、附子理中丸等。
三、酒配药服
中医讲酒活血通络、气血虚弱气滞血淤、手足麻木、半身不遂、风寒温痹的病症用酒配药服,如活络丸。
四、以茶服药
以茶送服药多为利尿剂,心血管病,因为茶叶含鞣质,送丸药服要慎重,虽然绿茶利尿、红茶温胃、乌龙茶抗癌,如非必需不用茶送服好。
五、盐汤送服药
补肾气药,如金匮肾气丸、虚冷性功能减退如金销固精丸用淡盐水服,但应注意老人血压高、心脏血管病、浮肿病不宜用盐水(汤)。
六、米汤送服
补气、健脾胃的药物诸如人参健脾丸、积术丸、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
七、以蜂蜜配服
多用消导药,各种燥症如麻仁润肠丸、五仁润肠丸等。肺燥、肺虚治疗药如养阴清肺丸、清肺抑火丸等也可用,但糖尿病忌蜂蜜配丸药服用。
笔者认为,中医讲辨证施治,姜、茶、酒、蜜、米汤送服中药丸按症施治属配伍更能发挥效力,但不必过于讲究,以白开水送服量为妥当。服药以站坐服药好,重症慢性病,丸药以化开为水剂送服,扶病人坐起服药,既有利于药物发挥疗效,又安全,丸剂变形,虫蛀、干裂勿再用。(袁泉)
《生活日报》
小脑共济失调症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症当中的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变性疾病。
人体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及固定肌等四组肌肉共同协调才能完成。这四组肌肉之作用所以能够协调一致乃由于通过脑等的参与,调节运动的协调和平衡,如果小脑等结构有了病变,而使运动缺乏正确性,就叫做共济失调。
小脑共济失调症;通常在30岁左右起病,病程进展缓慢,主要表现为步履不稳,(步行摇摆重心不稳),肢体动作失调,不能作快速交替的动作,手中所拿的笔或筷可不自主地落掉。眼球震颤,发音不清,记忆力减退等。病情大都较为缓慢患者常因行动不稳而致生活不能自理。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大多有家族遗传史),西医无特殊药物治疗。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属疑难杂病之一。
【病因病机】
按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的骨摇,颤证,痿壁等范畴。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肾脾、肝,同时可涉及到脑髓,但具体病名则以“骨摇更为贴切,如《灵枢、根结》曰:”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繇”通“摇”,故“骨摇”是指骨节弛缓不收,不能自持有异议,动摇不定,晃动不安等,这些表现与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极为相似。
本病系遗传性疾病,对其病因病机本人认为责之于肾虚无疑,因肾藏精,主骨生髓,通脑。肾虚则脑髓失充,筋骨失荣而致痿躄。正如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所说:
“髓竭足躄”。故有幼年即发病者。然而有部分于成年后发病,甚至年过花甲后始显病证者,究其原因亦肾虚之由。肾藏元阴,元阳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肾虚,涉及脑髓,肝脾。脑散动觉之气,主宰觉悟动作之司,无气则肢不能动,肝主身之筋脉,筋膜干则筋急而挛,脾主身之肌肉,脾虚发为肉痿,以致共济失调,痉挛,震颤,萎缩同时并见。因此,本人认为,肾虚脑萎乃是其本,涉及肝脾两脏。病分阴虚,阳虚,尤以阴虚风动为临床多见,尚有多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丹参、熟地黄,山药,怀牛膝。杜仲威灵仙,鹿角胶炙甘草。
1.肾阳亏损,督脉失煦型
症见下肢痿臂发凉,脊柱侧弯后凸,行走下肢艰难,躯干前倾欲仆,手足可见畸形,言语呐吃,呆愚,可伴心悸怔忡,阳痿不举,性欲减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尺弱。
治则:温补肾督,强筋壮骨。
处方药用:熟地黄,鹿角胶,杜仲肉苁蓉,菟丝子,补骨脂龟板,鳖甲,当归,阿胶,怀牛膝,桂枝,巴戟天,淫羊藿。
2.肾阴阳俱虚型
症见:头晕耳鸣,畏寒肢冷,步履不稳肢体动作失调,手足麻冷,健忘,食少便,,
溏,舌淡白,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益精,益气温阴
方药:方选地黄饮子加减。
一处方:砂仁10克,拌熟地黄30克,山茱萸15克,山药30克,怀牛膝15克,巴戟天,五味子,石斛各15克,远志、石菖蒲各10克,肉桂6克,附片20克(先煎一小时)脾肾亏虚,肾督阳虚诸候。故治疗常用补肾益脑,填精生髓,滋阴温阳壮督为主,兼以健脾,柔肝,熄风通络之法。
【辨证论治】
1.肝肾双亏,阴虚风动型
症见:肢体瘦削,步履艰难,站时摇晃欲堕,步则曲线行进,双脚距离增宽,手,亦难以操作书写歪斜过大,持物时多有肢体颤抖,动作协调不良,言词含糊顿挫,语句单调费力,常伴有头晕目眩,脑转耳鸣,腰膝酸软,或见潮热手足心热足跟痛。舌红或红绛,苔薄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则:滋肾填精,柔肝熄风为主。
方药:熟地黄,山茱萸,龟板,鳖甲,知母丹皮麦冬,白芍枸杞子,杜仲,桑寄生怀牛膝,牡蛎。
2.肾虚及脾,髓海失养型
症见:腿足自感无力,起立需用手撑,行走要靠人扶,自行态不稳,跨步躯体前倾,足软易于跌倒,肌寒肌肉松弛,动则微有颤动,平素形寒怯冷,纳少脘胀便溏。
舌淡,苔薄白,脉沉濡微弱。治以补肾健脾,填精益脑。
拟方:党参30克,仙灵脾20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
二处方: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各30克,覆盆子15克,巴戟天15克,远志10克,当归15克,沙蒺藜15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
以上二方,可辨证选用日1剂,煎一月一疗程。
总的疾病整体病机概括为:肾精亏损肝血虚少,髓海空虚,督脉失煦,阴损及阳,内风动越。依据病机辨证组方,配制益肾熄风灵,丸药,便于患者长期服用。
丸药处方,鹿角胶附子制马钱子各60克,龟板胶,紫河车,阿胶,山茱萸,熟地黄各120克,红参,三七,炮甲珠,巴戟天,砂仁各90克,天麻100克,全蝎80克,制法:共细末,蜂蜜为大丸200粒,每天三次,每次一粒,饭后温开水吞服,上药可连续服半年至一年,以症状好转和全愈为度。
本丸药之功能是有补益气血滋阴养阳,固肾壮督,活血通络,振痿起废之功。
我倒是觉得中成药是属于中药的范畴:很多经典的丸药、膏药(内服、外用)、散剂等都是以前流传下来的,在几百年以前西医西药还不知道在哪儿呢,怎能把那时候制出来的药归为西药呢?!还有现在很多成药都是在以前的方子上改变剂型罢了,这就更说不上是“西药”了:按照西药的标准,成分一般都是单一的,有药物的明确化学命名(也有复方制剂,不过成分都很清楚),但是用方子制造的成药就不一样了,拿“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滴丸”来说,药物的成分与原方没有不同,就是剂型改变了,药物还是那些药物,作用是一样的,这时候,你能说“藿香正气液(滴丸)”是西药?!当然,经现代工艺提取、精制的药物制剂就有所区分了:例如青蒿素,可以算是西药了,但是一些复方制剂,或是古方合和化裁变化,就要归于中药了。其实,不要排斥现代手段,只有理论和药物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发展、适应变化,中医才是真的进步!才能生命长青!
丸药的词语有:药店龙,良药苦口,美_药石。
丸药的词语有:九转丸成,采兰赠药,定心丸。2:拼音是、wányào。3:结构是、丸(独体结构)药(上下结构)。4:注音是、ㄨㄢ_一ㄠ_。5:词性是、名词。
丸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丸药wányào。(1)中医指制成丸剂的药物。
二、引证解释
⒈圆粒形成药,通称药丸。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八·散粥施药》:“朝廷每岁一月,日散粥米二百石,丸药六千囊。”鲁迅《朝花夕拾·父亲的病》:“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⒉揉制药丸。引《晋书·陈寿传》:“_寿_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西游记》第七三回:“东廊下坐着一个道士,在那里丸药。”
三、国语词典
制成圆球状的中药称为「丸药」。相对于汤药而言。
四、网络解释
丸药丸药,汉语词汇,外文名Thepill,圆粒形成药,通称药丸。
关于丸药的诗词
《感事·西山一丸药》
关于丸药的诗句
授予我一丸药柘枝紫袖教丸药我有一丸药
关于丸药的成语
对症发药弹丸脱手跳丸日月下阪走丸药到病除狗皮膏药宽心丸逆阪走丸美_药石
关于丸药的造句
1、每个丸药装进小盒后用蜡密封好。
2、每个丸药拆入大盒后用蜡密封好。
3、丸药很快便化成了粥样,又过了三个时辰,曾国藩才熄掉火,冲曹公公点点头,意思是药熬好了。
4、寻了个静僻所在,服下丸药,把丢下的内外功法重新拾起,练习起来。
5、饭后,客人还可以从丸药盒里取食糖果。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丸药的详细信息
没有。
北京市朝阳区南新园西路8号龙头公寓北楼1层106室华威桥东南角首都图书馆后。
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名小周,字文兵。男,汉族,1966年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师,厚朴中医学堂堂主,高级中医讲师,中医教育家,身心医学专家。现为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平心堂中医门诊专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45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修身养性】秋季饮食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