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心痹是指以心胸憋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心痛彻背,如锥刺心。
心痹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指出其发病机理是“脉不通”。在《灵柩·厥病篇》里就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的记载,这里的“真心痛”,指的就是心痹的危重证候,倘若治疗不当,或久病失治,则予后不良,到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又有进一步论述,对本证的证治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指出主证是“心痛彻背”,命名“胸痹”,并提出了“瓜萎薤白半夏汤”“瓜萎薤白桂枝汤”等治疗方剂。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记载较欧州早2000余年。直至清朝中期,在世界医学史上仍处于先行地位。
病因病理
(一)外邪内侵
祖国医学认为六淫之邪皆可内侵,致发本病,但其中与本病关系较大的是寒、湿、火三气。它们都可能造成气血运行的障碍。关于寒,《素问·举痛论篇》说“寒气入经而稽迟,脉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后世医生也有“大寒触犯心君”之说。对于湿,一般多与寒邪相结,诱发心痹。至于火,主要指“壮火食气”即热盛导致的气虚心阳衰败。
(二)情志失调
忧思恼怒,或精神紧张,致肝郁气滞,进而气滞血瘀,血瘀则脉不通而发本病。《古今医鉴》说:“素有顽痰死血,或因恼怒气滞……”都是诱发本病的因素。
(三)饮食不节
素嗜肥甘厚味之品,或饮酒成癖,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浊内生,上犯胸中,阻遏胸阳,气机失畅,发为心痹。《儒门事亲》提到“夫高梁之人……酒食所伤,胀闷痞膈,酢心”。
(四)脏腑失调
祖国医学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脏腑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衡协调关系,这种关系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发生疾病,与本病相关性最大的是肝、脾、肾三脏的虚损,而肾尤为关键环节。生理情况下,肾水上升以滋心阴,心火下降以壮肾阳,水火相济,阴阳平衡,身体机能正常。若心肾阳虚,不能温煦中土,脾失健运,水浊停滞,浊气归心可发本病;若水浊停滞不行,久而化热,消灼以成痰浊,阻于脉道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心痹。若心肾阴虚,使肝木失养,则相火偏亢,灼烁津液而成痰浊,阻塞心脉,亦发心痹。
综上所述,心痹是一个本虚标实性疾病,可用不足与不通概括之。不足即是本虚,是以肾阴阳失衡为主导的平衡协调关系的;不通即是在肾虚的基础上,由各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气滞血瘀,进而造成气血运行的障碍,构成临床上的一些实症表现。所以以治疗上,以不足和不通,即一虚一实的辩证关系进行妥善的辩证论治。
诊断和鉴别
辩证论治
(一)阴虚阳亢
主证:头晕头痛,目胀干涩,心悸烦闷,失眠多梦,急躁易怒,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或加重,甚者出现心痛。舌红少津、苔薄,脉弦细。
辩证:多素体阴虚或久病耗阴,致阴虚于下而阳亢于上,亦可致心火独亢“上冒巅顶”故头晕,头痛,目胀。阴虚肝木失养,相火妄动,故急躁易怒,阴虚神不守舍,故心悸烦闷,失眠多梦。烦劳易耗阴,恼怒引起相火,火灼阴枯,加重阴虚,故使病情加重,阴血虚,心脉失养,致发心痛,舌红少津,脉弦细均为阴虚阳亢之象。
治法:滋养心肾,平肝潜阳
方药:一贯煎、天麻勾藤饮化裁
首乌,生地、夏枯草,菊花,元参,桑寄生,牛夕,丹参,勾藤,珍珠母等。
(二)气阴两虚
主证:时发心痛,郁闷气短,心悸易惊,自汗畏寒,时而五心烦热,少寐多梦,易梦中惊醒,口干少饮,舌红苔薄少津,脉弦细或沉细无力。
辩证: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所累,导致气阴两虚,气虚则气短自汗,时有畏寒;阴虚则五心烦热而盗汗,口干。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少寐多梦,易梦中惊醒。气阴两虚最易导致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则经脉痹阻而发心痛。舌脉表现乃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通脉宣痹。
方药;生脉散加味
党参,麦冬,五味子,黄精,枸杞子,川芎,丹参,当归,赤芍,木香,三七粉等。
(三)气滞血瘀
主证:多见于善感易怒,性情多变之人,常情志异常而诱发。情志抑郁则气滞不舒,气滞日久则血流不畅,心脉痹阻,而发心痛。气滞致心气不畅故见心悸气短,心烦不安,胸部郁闷心气不足之症,气滞血瘀,故时发刺痛,舌质暗紫有瘀斑,瘀点,脉沉弦等。
治法:行气活血,通脉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化裁
当归,赤芍,红药,桃仁,川芎,降香,瓜蒌,元胡,三七等。
(四)胸阳不振,痰湿内阻
主证:胸脘满闷,善太息,心性少寐,时发胸痛,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口淡无味,每因劳动及饱餐后症状加重,舌胖苔白腻,脉象濡滑。
辩证:多见于脾胃素虚之人。因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阳不足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产生痰浊,故四肢困重,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舌胖苔白腻,脉濡滑。痰浊为阴邪,阻遏胸阳,故胸脘满闷,善太息。心居胸中,心阳痹阻则心脉不畅,故时发胸痛。心胸不畅,血不养心,神无所附,则心悸少寐。劳动及饱餐后加重心脾之负担,故症状每每加重。
治法:通阳宣痹,豁痰宽胸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
瓜蒌,薤白,半夏,桂枝,郁金,丹参,赤芍,川芎,降香,菖蒲、三七等。
(五)阴竭阳脱
主证;神色大衰,烦躁不安,精神恍惚,甚至朦胧,四肢不温,津津汗出,身潮如油,气息短促,心痛不止,舌质红绛,少津唇燥,舌苔厚或剥,脉象细数或沉迟欲绝,或涩而结代。
辩证:多因久病不愈而又突然暴发。多系在阴阳之气逐渐耗竭的基础上,加之暴发因素的袭击,动摇根本,致使真阳虚损于上,失去阴阳互根、平衡的关系。虚阳上扰神明,见烦燥不安,或神脱,阴不剑阳,气脱于上则气息短促。阳脱,卫阳不固则汗出如油。阳不温煦四末,则四肢不温。阴阳分离则脉沉涩,甚至散乱。舌剥少津为土气绝,后天之本将竭。
治法:回阳固脱,兼敛真阴
方药:四逆汤合生脉散化裁
附子,干姜,力参,五味子、炙甘草,丹参,黄精等。
基本概念
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属于“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舍于心,乃致心脉痹阻,血脉不畅,血行失度,心失所养,心神为之不安,表现心悸、怔忡,甚而阳气衰微不布,无以温煦气化,而四肢逆冷,面色恍白,颧面暗红,唇舌青紫。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四肢或下走肠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胸闷脘腹痞胀,不能平卧等证。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
病理发展
风湿性心脏病是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态反映的一部分表现。它在心脏部位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脏瓣膜部位。病理过程有以下三期:
1)
炎症渗出期:由于链球菌的感染,使心脏的瓣膜出现炎性反映,瓣膜肿胀,变性,那么其活动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增殖期:由于瓣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瓣膜血液循环不良
,瓣膜会纤维样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这种结缔组织会成为瓣膜上的累赘。因为它并不具备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此期引起瓣膜增厚变形,失去弹性。
3)
瘢痕形成期:由于胶原纤维等增生,损伤处机化,形成瘢痕,从而影响心脏瓣膜功能。感染反复发作,以上病理变化在瓣膜部位的变化,也是此起彼伏,一个部位通常发生重叠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有:1: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2:
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
3: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4:联合瓣膜病变(多个瓣膜受损)等
由于心脏瓣膜的病变,使得心脏在运送血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如瓣膜狭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为了吸入和射出足够多血液,心脏则更加费力地舒张和压缩,这样使心脏工作强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脏易疲劳,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如二尖瓣狭窄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左心房压力的增高,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血后容易引起以下症状:1:呼吸困难2:咳嗽3:咳血;有的还会出现声音沙哑和吞咽困难。
当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时,它带来的问题首先是部分血液返流,这种返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使心脏压力增大,泵血量减少,在循环中气体交换造成的部份损失,所以风心病病人常感到呼吸困难。
并发症状
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症状主要来自肺动脉高压和低心排血量。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常无症状;较重的病例常感到疲乏无力(心排血量降低所致)或体力活动时心悸,呼吸困难(肺淤血)。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常仅有轻度症状,当有风湿活动,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腱索断裂时症状加重,75%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发生房颤,房颤可增加左房的压力。左室容量过大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心悸气短的另一重要原因。病变的后期可有肺水肿,咯血和右心衰的症状。二尖瓣关闭不全常比二尖瓣狭窄出现症状较晚且轻;但并发有二尖瓣狭窄时,症状常出现的早且重。
气血痹阻为病机。痹,通痹。原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袭,导致气血阻滞而发生痹痛的病机。实际上,也包括人体营卫失调,气机郁结,或病变后痰瘀内生而导致的气血阻滞的病机。参见痹、痹气:痹为泛指病邪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包括前义所指病证。《中藏经·论痹》:“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痹症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痛风、走注、周痹、众痹、顽痹、血痹、气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胞痹、肠痹及十二经筋病等。痹气为古病名。指气血痹闭而致的一类疾病。由于阳气虚少,阴寒内盛,以致气滞血涩,而闭阻不通。可见身冷或身痛等症。《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圣济总录·痹气》:“痹气内寒者,以气痹而血不能运,阳虚而阴自胜也,血凝泣而脉不通,故其证身寒如从水中出也。”可用温补鹿茸丸、补益黄芪丸,以及附子丸等方施治。
详见百科词条:气血痹阻 [ 最后修订于2015/11/14 12:41:52 共439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43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小肠虚寒
下一篇: 心火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