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每逢经行或经刚净后发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者,称为“经行尿感”。以育龄期妇女多见,有时也见于更年期月经未绝者。本病应彻底治疗,如果反复发病,发展为肾盂肾炎,治疗有一定难度。本病属经行前后诸证。
【病因病理】
尿道口与阴道口为邻近器官同居下焦,如果经期不注意卫生,病菌可通过尿道口上行感染形成尿路感染。又因经期时脏腑之血下注冲任,脏腑处于暂时缺血状态,抗病能力较弱,病菌外邪容易入侵而致病。肾与膀胱相表里,经行肾虚,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亦易尿感。常见的有湿热下注和阴虚火旺。
1.湿热下注 经行、经后失血,湿热外邪侵注下焦,膀胱气化不利而致。
2.阴虚火旺 肾与膀胱相表里,素体肾阴不足,经后肾阴更亏,虚火内盛,移热膀胱而致。
【诊断要点】
1.根据每逢经期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尿常规检查白细胞一个“十”以上,初步可以诊断。患者常有慢性尿感病史。
2.如患者有霉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刺激外阴,也可引起类似尿感症状,应予鉴别。
【辩证分型】
1.湿热下注 经后、经行尿频、尿急,淋沥涩痛,尿色黄赤,腰酸或痛,带多色黄秽臭,或色白似豆渣样。苔黄腻,脉细滑而数。
2.阴虚火旺 经后小便涩痛,尿色黄赤,带多色黄,口干心烦,腰部酸痛。苔薄,舌红而干,脉细数。
【分型治疗】
l.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生地12克 丹皮10克 赤芍9克 生山栀10克 锐蓄12克 金银花9克 石躺10克 瞿麦12克 木通6克 生甘草5克加减:热毒盛者,加蒲公英15克、败酱草15克;
带多色黄者,加椿根皮12克、黄柏9克、知母10克;
伴滴虫感染者,加蛇床子12克、龙胆草9克;伴霉菌感染者,加土茯苓15克、苦参9克,去瞿麦;伴尿血者,加小蓟草15克、茜草12克。
2.阴虚火旺治法:滋阴降火通淋。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生地12克 泽泻12克 丹皮9克 茯苓10克 山茱萸9克 金银花9克 生甘草3克 锐蓄12克加减:尿赤,口舌生疮者,加淡竹叶9克、琥珀末3克(分吞)。
【中成药】
1.知柏地黄九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阴虚火旺者。
2.龙胆泻肝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湿热下注者。
【简便方】
1.蛇床子30克、苦参15克,煎水,经净后坐浴。
2.土茯苓30克、萆粟15克,煎水,经净后坐浴。用于霉菌性阴道炎。
3.金银花10克、石斛12克、六一散10克(包煎),水煎,分2次服。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l.保持外阴及阴道的清洁卫生,经期避免作妇科检查或行房事。
2.及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可防止尿路上行感染。并彻底治疗尿路感染。
3.经期查尿常规时容易将经血混杂到尿中,一般经期查尿常规时应先用卫生纸堵住阴道口,阻止经血流出,然后先排去一些小便,再留尿常规,这样比较正确。
一、生理和心理特点
妇女在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现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特点,其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某些方面与男子有所不同。
妇女又具有感情丰富、情不自制的心理特点,精血神气颇多耗损,极易患病早衰。《千金要方》中说:“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始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又说:“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故养生之家,特须教子女学习此三卷妇人方,令其精晓”。做好妇女的卫生保健,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他们的健康不仅影响自身寿命,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体质和智力发展。为了预防并减少妇女疾病的发生,保证妇女的健康长寿,除了注意一般的卫生保健外,尚须注重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及更年期的卫生保健。孕期保值已在本章胎孕保健中介绍,不再复述。
二、养生指导
(一)经期保健
《景岳全书·妇人规》论月经病的病因时说:“盖其病之肇端,则或思虑,或由郁怒,或以积劳,或以六淫饮食”。可见,经期应当于饮食、精神、生活起居各方面谨慎调摄。
1、保持清洁 行经期间,血室正开,邪毒易于入侵致病,必须保持外阴、内裤、月经带、垫纸的清洁,勤洗勤换内裤、月经带,并置于日光下晒干,月经纸要柔软清洁、勤换。洗浴宜淋浴,不可盆浴、游泳,严禁房事、阴道检查。如因诊断必须做阴道检查者,应在消毒情况下进行。
2、寒温适宜 《女科经论》说:“寒温乖适,经脉则虚,如有风冷,虚则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经乍多乍少,为不调也”。指出经期宜加强寒温调摄,尤当注意保暧,避免受寒,切勿涉水、淋雨、冒雪、坐卧湿地、下水田劳动。严禁游泳、冷水浴,忌在烈日高温下劳动。否则,每致月经失调.痛经、闭经等证。
3、饮食宜忌 月经期间,经血溢泄,多有乳房胀痛,少腹堕胀,纳少便溏等肝强脾弱现象,应摄取清淡而富有营养之食品。忌食生冷、酸辣辛热香燥。多食酸辣辛热香燥之品,每助阳耗阴,致血分蕴热,迫血妄行,令月经过多。过食生冷则经脉凝涩,血行受阻,致使经行不畅、痛经、闭经。也不宜过量饮酒,以免刺激胞宫,扰动气血,影响经血的正常进行。
4、调和情志 《校注妇人良方》指出:“积想在心,思虑过度,多致劳损。……盖忧愁思虑则伤心,而血逆竭,神色失散,月经先闭。……若五脏伤遍则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持,庶可保生”,强调情志因素对月经的影响极大。经期,经血下泄,阴血偏虚,肝失濡养,不得正常疏泄,每产生紧张忧郁、烦闷易怒之心理,出现乳房胀痛、腰酸疲乏、少腹堕胀等症。因此,在经前和经期都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过度。否则,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逆乱,轻则加重经间不适感,导致月经失调,重则闭经、患痨瘵等症。
5、活动适量 经期以溢泻经血为主,需要气血调畅。适当活动,有利于经行畅利,减少腹痛,但不宜过劳、要避免过度紧张疲劳、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若劳倦过度则耗气动血,可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证。
(二)产褥期保健
产后6~8周时间内属产褥期。由于分娩时耗气失血,机体处于虚弱多瘀的状态,需要较长时间的精心调养。《千金要方·求子》指出:“妇人产讫,五脏虚羸”,“所以妇人产后百日以来,极须殷勤、忧畏,勿纵心犯触,及即便行房,若有所犯,必身反强直,犹如角弓反张,名曰蓐风”,产后调援对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婴儿的哺乳具有积极意义。
1、休息静养,劳逸适度 产后充分休息静养,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恢复。产妇的休息环境必须清洁安静,室内要温暖舒适、空气流通。冬季宜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或煤气中毒。夏季不宜紧闭门窗、衣着过厚,以免发生中暑。但是,不宜卧于当风之处,以免邪风乘虚侵袭。
产后24小时必须卧床休息,以恢复分娩时的疲劳及盆底肌肉的张力,不宜过早操劳负重,避免发生产后血崩、阴挺下脱等病。睡眠要充足,要经常变换卧位,不宜长期仰卧,以免子宫后倾。然而,静养绝非完全卧床,除难产或手术产外,一般顺产可在产后24小时起床活动,并且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以相进恶露畅流、子宫复元,恢复肠蠕动,令二便通畅,有利于身体康复。
2、增加营养,饮食有节 产妇于分娩时,身体受到一定耗损,产后又需哺乳,加强营养,实用必要。然而,必须注意补不碍胃、不留瘀血。当忌食油腻和生冷瓜果,以防损伤脾胃和恶露留滞不下,也不宜吃辛热伤津之食,预防大便困难和恶露过多。产妇的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又富有营养及足够的热量和水分。产后1~3天的新产妇可食小米粥、软饭、炖蛋和瘦肉汤等。此后,凡蛋、奶、肉、骨头汤、豆制品、粗粮、蔬菜均可食用,但需精心细做,水果可放在热水内温热后再吃。另外,可辅佐食疗进补,以助机体恢复。如脾胃虚弱者可服山药扁豆粳米粥,肾虚腰疼者食用猪腰子菜末粥,产后恶露不畅者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或益母草红糖水、(米劳)糟等。饮食宜少量多餐,每日可进餐4~5次,不可过饥过饱。
3、讲究卫生,保持清洁 产褥期因有恶露排出,产后汗液较多,且血室正开,易感邪毒,故宜经常擦浴淋浴,更需特别注意外阴清洁,预防感染。每晚宜用温开水洗涤外阴,勤换会阴垫。如有伤口,应使用消毒敷料,亦可用药液熏洗,有利于消肿止痛。内衣裤、月经带要常洗晒,产后百日之内严禁房事。产后四周不能盆浴,以防邪毒入侵引发其他疾病,不利于胞宫恢复。
产褥期应注意二便通畅。分娩后往往缺乏尿感。应设法使产妇于产后4--6小时排尿,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如若产后4~8小时仍不能自解小便,应采取措施。产后因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加之会阴疼痛,常有便秘,可给番泻叶促使排便。
此外,产妇分娩已重伤元气,需给予关心体贴,令其情怀舒畅,可以防止产后病的发生。
(三)哺乳期保健
哺乳期的妇女处于产后机体康复的过程,又要承担哺育婴儿的重任,该期保健对母子都很重要。
1、哺乳卫生 产后将乳头洗净,在乳头上涂抹植物油,使乳头的积垢及痂皮软化,然后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产后8--12小时即可开奶。每次哺乳前,乳母要洗手,用温开水清洗乳头,避免婴儿吸入不洁之物。哺乳后也要保持乳头清洁和干燥,不要让婴儿含着乳头入睡。如仍有余乳,可用手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空,以防乳汁淤积而影响乳汁分泌或发生乳痈。刚开始哺乳时,可出现蒸乳反应,乳房往往胀硬疼痛,可作局部热敷,使乳络通畅,乳汁得行,也可用中药促其通乳。若出现乳头皲裂成乳痈,应及时医治。
哺乳要定时,这样可预防婴儿消化不良,有利于母亲的休息。一般每隔3~4小时一次,哺乳时间为15~20分钟。哺乳至十个月左右可考虑断奶。
2、饮食营养 《类证治裁》说:“乳汁为气血所化,而源出于胃,实水谷之精华也”。产后乳汁充足与否、质量如何,与脾胃盛衰及饮食营养密切相关。乳母应加强饮食营养,增进食欲,多喝汤水,以保证乳汁的质量和分泌量。忌食刺激性食品,勿滥用补品。如乳汁不足,可多喝鱼汤、鸡汤、猪蹄汤等。若乳汁自出或过少,需求医诊治。
3、起居保健 疲劳过度,情志郁结,均可影响乳什的正常分泌。乳母必须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时,劳逸适度。还要注意避孕。用延长哺乳动作为避孕的措施是不可靠的。最好用避孕工具,勿服避孕药,以免抑制乳汁的分泌。
4、慎服药物 许多药物可以经过乳母的血循环进入乳汁。例如,乳母服大黄可使婴儿泄泻。现代研究表明,阿托品、四环素、红霉素、苯巴比妥及磺胺类,都可从乳腺排出。如长期或大量服用,可使婴儿发生中毒。因此,乳母于哺乳期应慎服药物。
(四)更年期保健
妇女在45~50岁进入更年期。更年期是女性生理机能从成熟到衰退的一个转变时期,亦是从生育机能旺盛转为衰退乃至丧失的过渡时期。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惫,可致阴阳失调,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忧郁,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等症,称为更年期综合征,轻重因人而异。如果调摄适当,可避免或减轻更年期综合征,或缩短反应时间。更年们的妇女应注意几个问题。
1、自我稳定情绪 更年期妇女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解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排除紧张恐惧、消极焦虑的心理和无端的猜疑。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遇事不怒。心中若有不快,可与亲朋倾诉宣泄。可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适当的方式怡情养性。要保持乐观情绪,胸怀开阔,树立信心,度过短暂的更年期,又会重新步入人生坦途。
2、饮食调养 更年期妇女的饮食营养和调节重点是顾护脾肾、充养肾气,调节恰当可以从根本上预防或调治其生理功能的紊乱。更年期妇女其肾气衰,天癸将竭,月经频繁,经血量多,经期延长,往往出现贫血,可选食鸡蛋、动物内脏、瘦肉、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菠菜、油菜、西红柿,桃、橘等绿叶蔬菜和水果纠正贫血。患有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可摄食粗粮(小米、玉米渣、麦片等)、覃类(蘑菇、香菇等)、芹菜、苹果、山楂、酸枣、桑椹、绿叶茶等以降压安神,应当少吃盐,不要吃刺激性食品,如酒、咖啡、浓茶、胡椒等。平时可选食黑木耳、黑芝麻、胡桃等补肾食品。
3、劳逸结合 更年期妇女应注重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和休息。但是过分贪睡反致懒散萎靡,不利于健康。只要身体状况好,就应从事正常的工作,还应参加散步、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量不大的体育活动及力所能及的劳动,以调节生活,改善睡眠和休息,避免体重过度增加。要注意个人卫生。
明代医家张景岳为了使得问诊更有条理,编写了一首《十问歌》,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可以作为问诊的重要参考,其内容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
寒与热是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1.恶寒发热恶寒是指病人有怕冷的表现,恶寒发热是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多见于外感病的表证阶段。古人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说法,因此,恶寒发热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
(1)恶寒重发热轻:病人感觉恶寒明显,并有轻微的发热,是外感风寒的特征,为风寒表证。
(2)发热重恶寒轻:病人发热较重,恶寒较轻,是外感风热的特征,为风热表证。
(3)发热轻而恶风:病人感觉有轻微的发热,并有遇风觉冷,避风可缓的现象,是因外感风邪所致,为伤风证。
2.但寒不热但寒不热是指病人只有怕冷的感觉,不觉发热,多属实寒或虚寒证。对于病人的怕冷有畏寒与恶寒之分,“畏寒”是指病人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恶寒”是指病人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缓解。阳气内虚,不能温煦机体,可出现畏寒不发热的虚寒证;感受寒邪较重,阳气被郁遏,皮毛失于温煦,可出现只恶寒不觉发热的实寒证。
3.但热不寒但热不寒是指病人只觉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多属里热证。
(1)壮热:是指病人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多见于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的里实证,常兼有多汗、烦渴等症。正盛邪实,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所以热势鸱张而见壮热。
(2)潮热:是指发热定时如潮,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发热或者发热更甚。
①阴虚潮热:每当午后或入夜即发热,属于“阴虚生内热”,并以五心烦热为特征,甚至有热自深层向外透发的感觉,所以又称其为“骨蒸潮热”。常兼有盗汗、颧红、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等。
②湿温潮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其病多在脾胃,因湿遏热伏,难于透达,所以身热不扬,初扪之不觉很热,稍久则觉灼手。
③阳明潮热:是指常在日晡时(下午3~5时)热甚。多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常兼有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等。
(3)微热:是指发热不高,或仅自觉发热。多见于久病之人的气虚发热,常伴有面色■白、食少乏力、短气懒言等。
4.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是正邪交争于人体半表半里的表现,多见于少阳病或疟疾。少阳病的寒热往来发无定时,疟疾的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二)问汗
汗为心液,是阳气蒸化津液而成。询问汗出的情况,首先应注意有汗或无汗,进而再了解汗出的其他情况。
1.表证汗出人体感受外邪初期常出现恶寒发热等表证。表证无汗,多属外感寒邪,如伤寒表实证;表证有汗,多属外感风邪,如太阳中风证或外感风热证等。
2.自汗人在安静时不因活动或其他因素而汗自出叫做自汗,多因气虚卫外不固所致,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
3.盗汗盗汗是指入睡汗出,醒后则汗止,多因阴虚阳亢,蒸发阴津外泄而致,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燥咽干等。
4.大汗汗出量多,津液大泄。汗出蒸蒸,并有高热不已,烦渴饮冷,脉洪大,多是阳热内盛的实热证;大汗淋漓,伴有呼吸喘促,神疲气弱,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阳气将绝,元气欲脱的危候。
5.战汗多见于温热病,先有全身战栗,几经挣扎,继而汗出。这是邪正相争的表现。
若战汗后热退身凉,神安脉静,是邪气去,正气复的表现;若战汗后烦躁不安,脉来疾急,是邪胜正衰的危重表现。
6.局部汗出(1)头汗:头汗是指仅见头部或头顶部汗出,又称为“但头汗出”。其多由于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大病之后头额汗出,多为虚证。重病出现头汗,是属虚阳上越,阴虚不能敛阳,阴津随气而脱之象。
(2)半身出汗:半身汗是指身体左侧或右侧汗出,或者身体上半或下半汗出。其皆由于风痰或风湿邪气阻滞于人体的经脉,或营卫不调,或气血不和等使气血运行不利而致。
(3)手足心出汗:病人手足心出汗较多,多与脾胃有关。脾胃有病,运化失常,津液旁达于四肢,手足心汗出。
(三)问疼痛
疼痛是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是常见的临床症候之一。它可以发生在人体的许多部位。
导致疼痛的原因有虚实寒热的不同。临床见到主诉疼痛的病人首先要弄清疼痛的部位,然后根据疼痛的性质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一般情况下,胀痛多为气滞;刺痛而且疼痛部位不移,多为血瘀;疼痛剧烈而且拒按,多为实证;绵绵而痛、喜按多为虚证;疼痛部位不确定,呈游走性,多为风湿。
中医认为形成疼痛的主要机理是气血不流通、郁滞所致,《黄帝内经举痛论》说:“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1.疼痛部位(1)头痛:能够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无论是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于七情,无论是邪气实,还是正气虚,均可导致头痛。通过了解头痛的性质、部位、兼证,可以正确地做出分析、判断。
从头痛的部位判断:前额部连眉棱骨痛,属阳明经头痛;两太阳穴附近痛,属少阳经头痛;头后连项部痛,属太阳经头痛;巅顶部痛为厥阴经头痛。
从头痛的性质判断:头痛较剧,痛无休止,且发病急,病程短者,多为外感头痛,属实证;痛有间歇,每带眩晕,多为内伤头痛;头痛绵绵,过劳则甚,属气虚头痛;病人头脑空痛,腰膝酸软者,属肾虚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者,属风湿头痛。
(2)胸痛:胸为心肺所居之处,心肺的病变可引起胸部的不适和疼痛。如胸痛咳吐脓血,多见于肺痈;胸痛喘促,伴有发热,咳吐铁锈色痰,多属肺热;胸痛潮热,盗汗,痰中带血,多属肺痨;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多属心阳不振,痰浊阻滞的胸痹;胸前闷痛,痛如针刺刀绞,甚则面色灰滞,冷汗淋漓,为“真心痛”;胸痛痞满,多为痰饮;胸胀痛而走串,嗳气痛减,多为气滞。
(3)胁痛:胁是肝胆之经所过之处,所以如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等病变都可引起胁痛。
(4)脘痛:“脘”又称“胃脘”,是指上腹部。胃脘部疼痛喜按多为虚证,拒按多为实证;胃脘冷痛较剧,得热痛减,属寒邪犯胃;胃脘灼热疼痛,消谷善饥,口臭便秘者,属胃火炽盛;胃脘胀痛,嗳气,属肝气犯胃,气滞不舒;胃脘刺痛,痛有定处,属胃腑血瘀;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呕吐清水者,属胃阳不足。
(5)腹痛:脐以上称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至耻骨毛际以上称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足厥阴肝经的所过之处。大腹隐痛,喜暖喜按,便溏,为脾胃虚寒;小腹胀痛,小便不利,为癃闭;少腹冷痛,牵引阴部,是寒凝肝脉;绕脐痛,起包块,按之可移者,多为虫积。腹痛剧烈,拒按,多为实证;腹痛徐缓,喜按者,多为虚证。
(6)腰痛:腰为肾之府,腰部绵绵作痛,酸软无力者,属肾虚腰痛;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剧者,属寒湿腰痛;腰痛如刺,痛处固定,多属跌仆闪挫,瘀血内停腰痛。
(7)四肢痛:四肢疼痛或在关节、或在肌肉、或在经络,多由于风寒湿邪侵袭,阻滞气血运行所致,属实证;也有由于脾胃损伤,水谷精气不运,四肢失养所致,属虚证;疼痛独见于足跟,甚至及于腰背,多属肾虚所致。
2.疼痛性质(1)胀痛:胀与痛并见者,称为“胀痛”,其病机变化多为气滞,如中焦寒凝气滞的胃脘胀痛、肝郁气滞的胸胁胀痛等。头部胀痛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2)重痛:疼痛与沉重并见者,称为“重痛”,其病机变化多为湿邪阻滞,如湿邪困遏气血的头痛沉重、四肢困重疼痛、腰重坠而痛等。
(3)刺痛:疼痛如刺者,称为“刺痛”,其病机变化多为瘀血,如胸胁、少腹、小腹、胃脘部的刺痛等。
(4)绞痛:疼痛如绞,称为“绞痛”,其病机变化多为实邪闭阻气机,如心血瘀阻的真心痛、石淋的小腹痛、蛔虫上窜的脘腹痛等。
(5)灼痛:疼痛与灼热并见者,称为“灼痛”,其病机变化多属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如火邪伤络的两胁痛、胃阴不足的胃脘痛等。
(6)冷痛:痛有冷感称为“冷痛”,其病机变化多属寒邪阻络或阳虚不温,常见的有头部、腰部、脘腹部冷痛。
(7)隐痛:疼痛不剧烈,缠绵不休,其病机变化多为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涩滞等,如头部、脘腹部、腰部等虚性疼痛。
(8)掣痛:抽掣或牵引而痛,称为“掣痛”,其病机变化多为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
肝主筋,掣痛多与肝病有关。
(9)空痛:疼痛并有空虚之感,属“空痛”,其病机变化多是气血精髓亏虚,如头部、腹部等的虚性疼痛。
(四)问睡眠
睡眠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认为卫气昼行于阳经,夜行于阴经,行于阳则醒,行于阴则睡。睡眠异常情况主要表现为失眠和嗜睡两个方面。
失眠:病人不易入睡,睡后易醒,或彻夜不眠,是阴或阳虚,阳不入阴,神不守舍,心神不安的病理表现;失眠而夜卧不安,兼见脘闷腹胀,舌苔厚腻,是因胃失和降,浊气上犯,扰动心神所致。
嗜睡:困倦易睡,兼见头昏,身重倦怠,属痰湿困脾;饭后神疲困倦、易睡,兼见形体衰弱,属脾气虚弱。
(五)问饮食口味
饮食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体气血的生成均与饮食有关,人体在发生疾病的时候常有饮食口味的改变。
1.食欲与食量食欲是指对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的欲望。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
(1)食欲减退:包括不欲食、纳少、纳呆。不欲食是指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量减少,又称食欲不振;纳少是指进食量减少,常由食欲不振所致;纳呆是指无饥饿感和无进食要求,甚至恶食。新病食欲减退,一般是正气抗邪的一种保护反映;久病食欲减退,兼有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脉虚,多属脾胃虚弱的表现;食少纳呆,头身困重,脘闷腹胀,舌苔厚腻,多属湿盛困脾或饮食停滞,脾胃运化不及等。
(2)厌食:厌食是指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有属于食积的厌食,嗳气酸腐,脘腹胀满等;有属于脾胃湿热的厌油腻食物,胸闷恶心,便溏不爽等;有属于肝胆湿热的厌油腻厚味,胁肋胀痛灼热,身热不扬等。
(3)消谷善饥:是指食欲过盛,食后不久又感饥饿,进食量过多。多属胃火炽盛,如消谷善饥,形体反见消瘦的消渴病。多食易饥,大便溏泻,多属胃强脾弱。
(4)饥不欲食:是指病人虽有饥饿感,但不欲食,或进食不多。多因胃阴不足,虚火内扰。
(5)偏嗜食物: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常见于小儿,多属寄生虫病。妇女妊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2.口味口味是指口中有异常的味觉或气味。口淡无味多是脾胃气虚或寒证;口苦多见于肝胆火旺,胆气上逆;口甜多是外感湿热蕴结于脾胃,或因脾虚而致;口酸多见于肝气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或食滞不化,腐而生酸;口涩多见于燥热伤津,或脏腑阳热偏盛,气火上逆;口咸多与肾虚及寒水上犯有关;口中黏腻不爽多见于湿浊停滞、痰饮食积。
(六)问口渴与不渴
1.口不渴口渴与否反映了体内津液盛衰和输布的状况。口不渴不欲饮,为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湿证。
2.口渴欲饮口渴欲饮是津液损伤的表现,多见于燥证、热证。如口干渴,并有发热,微恶风寒,咽喉肿痛等,多见于外感温热病;大渴喜冷饮,面赤汗出,脉洪数等,多见于阳明经证;渴喜热饮,饮水不多,多为痰饮内停或阳气虚弱,水津不能上承之证;口渴不多饮,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脘闷,舌苔黄腻,多见于湿热内阻,津液气化障碍之证;口渴而饮,饮后即吐,为饮停于胃,气化不利,称为“水逆”证;邪热入于营分,也可见口渴饮水不多。
3.口渴不欲饮口虽渴但不欲饮水,多为湿邪中阻。
(七)问二便
大小便的排出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有性状、颜色、气味、时间、大小便量、排便次数、排便感觉等的异常改变,属于病理现象。
1.大便(1)便秘:大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长,便次减少,称为“便秘”。若见热病日晡潮热,多属热结肠道;老年人便秘多因津亏液少,或气液两亏。
(2)泄泻:大便稀软不成形,甚至呈水样,便次增多,间隔时间缩短,称为“泄泻”。
大便形状改变多属脾失健运,小肠不分清浊,水湿直趋大肠;大便先干后溏,多属脾胃虚弱;大便时干时溏,多属肝郁脾虚,肝脾不和;常在五更时泻下,下利水谷不化,称为五更泻,多属脾肾阳虚;泻下黄糜,多属大肠湿热;下利酸腐秽臭,多是伤食积滞。
排便感异常包括:大便时肛门灼热,多是热迫直肠;大便滑脱不禁,肛门有下坠感甚至脱肛,多见于脾虚下陷;大便时里急后重,多见于痢疾;大便溏泻不爽,多是肝失疏泄的表现。
2.小便(1)尿量异常:尿清长量多,多属虚寒证或见于消渴证;小便短少,可见于热盛津伤,或汗、吐、下太过而损伤津液,或见于肺脾肾功能失常,气化不利等;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一般统称为“癃闭”,多属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阻塞,或肾阳不足不能气化,或肾阴亏损而津液内竭等。
(2)尿次异常:是指小便次数增多,时欲小便。如新病小便频数,短赤而急,多属下焦湿热;小便频数,量多色清,多属下焦虚寒,肾气不固,膀胱失约;尿频而涩少,常是阴虚内热;小便次数减少,可见于津液亏耗,化源不足,或见于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等。
(3)尿感异常:小便时尿道疼痛,并伴有急迫、艰涩、灼热等,多属湿热下注的淋证;小便后自觉空痛,多属肾气虚衰;尿后余沥不尽,多属肾气不固;不自主的排尿,或不能控制的小便滴沥,多属肾气不固的“尿失禁”;若伴有神志昏迷,多属危重证候。
(八)问经带
妇女有月经、带下、妊娠、产育的生理特点,因此,对妇女的问诊除上述的内容之外,还应该询问经带胎产的情况。
1.问月经对妇女病人必须询问月经情况,包括月经初潮的年龄、月经周期、行经天数、经血颜色以及有无血块等。
(1)问经期:月经周期一般在28天左右,若月经经期提前八九天以上,为月经先期,多属邪热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摄血,血行无制;若经期错后八九天以上,为月经后期,多属寒凝气滞,血行不畅,或血少任脉不充;若经期错乱,或前或后,经行无定期,多属肝气郁滞,或脾肾虚损,或瘀血积滞,气血运行无序。
(2)问经量:月经量过多,多属血热,或冲任受损,或气虚不能摄血;月经量过少,多属血虚生化不足,或寒凝、痰阻等使血运不畅;停经超过三个月,又未妊娠,属“闭经”,为气虚血少,或血瘀不通,或血寒凝滞等。因生活环境改变而停经,无明显不适者,不属病态。
(3)问色质:正常月经颜色正红,质地不稀不稠,不夹杂血块。若血色淡红质稀,多为血虚不荣,属虚证;血色深红质稠,属血热内炽,为实证;血紫暗有块,多为寒凝血滞,或为血瘀。
(4)行经腹痛:行经时腰腹疼痛,甚至剧痛不能忍受,并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多属气滞血瘀;小腹冷痛,遇暖则缓,多属寒凝;行经或经后小腹隐痛,或腰酸痛,多属气血亏虚,胞脉失养。
2.问带下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内的一种少量乳白色、无臭的分泌物,具有润泽阴道的作用。若带下过多,淋漓不断,又有色、质的改变或有臭味,属病理性带下。如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涕,多属脾肾阳虚,寒湿下注;带下色黄,质黏臭秽,多属湿热下注;带下赤白,多属肝经郁热,或湿热下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42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经行失眠
下一篇: 经行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