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颐是指热性病后余毒结聚于颐颌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医宗金鉴》:“此症又名汗毒,发于颐颌之间,属足阳明胃经。”其特点是颐颌之间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明显,病势严重者常可出现内陷变证。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病因病机】
多由伤寒或温病治疗不彻底,以致余邪热毒壅结少阳、阳明之络,经络阻塞,气血凝滞于局部,热胜肉腐化脓而成。或因术后脾胃亏损,阴津不足,毒邪上蕴阻络。
【诊断】
多见于成年人,常由热病、全身性感染、腹部大手术后以及腮腺导管急性阻塞而继发。
发病急骤,一侧多见。
初起颐颌间疼痛并有紧张感,轻微肿胀,张口稍有困难。继则肿胀逐渐加剧,并延及耳之前后。张口后,可见红肿的腮腺管口,若压迫局部,自管口开口处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约7—10天进人成脓期,此时疼痛加剧,呈跳痛性,皮色发红,肿胀更甚,可波及同侧眼睑、颊部、颈部等处,按之有波动感。同时腮腺导管开口处能挤出混浊黄色脓性分泌物。如不及时切开,脓肿可在颐颌部、口腔粘膜或外耳道溃破,脓出臭秽。
初期有轻度发热,发展严重可伴高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等全身症状。如患者极度虚弱或失于治疗,可致痰涌气塞、汤水难下、神志昏糊等毒邪内陷之证。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鉴别诊断】
痄腮多为双侧患病;好发于5—15岁儿童;色白漫肿,酸多痛少;不化脓;常有接触传染史。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热毒蕴结红肿结于颐颌,张口不利,掀热疼痛;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热毒之邪结聚于颐颌部,故局部红肿,掀热疼痛;足阳明胃经环口绕唇.因经络为风湿毒热之邪蕴结,以致开口不利;热毒与正气相搏,故发热;热邪耗伤津液,故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热象。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二)热毒内陷颐颌间肿块平塌散漫,肿热延及面及颈项,掀红灼热,疼痛剧烈,汤水难下,痰涌气粗;伴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甚或神昏澹语;舌红绛,苔少而干,脉细数。
辨证分析:热毒之邪内陷入营,故肿势平塌散漫,肿势蔓延,疼痛剧烈;火毒炽盛,耗伤津液,故壮热、口渴;热毒陷入营血,热扰心神,故见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红绛、苔少而干、脉细数为热人营血,灼伤阴液之征。
治法:清营解毒,养阴生津。
方药: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二、外治法
初起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脓成及早切开排脓,八二丹药线引流,外盖太乙膏;口腔粘膜出脓者,先用等渗盐水漱口,次用青吹口散,每日4—5次。
【预防与调摄】
1.平素注意口腔卫生,饭前饭后漱口。
2.热病后、大手术前后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口腔护理,常吃酸性食物,以刺激唾液分泌。
【结语】
发颐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其特点是:颐颌之间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明显,病势严重者可出现内陷等证。应与痄腮相鉴别。热毒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热毒内陷证,治宜清营解毒、养阴生津,方用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颐的读音是yi,意思是面颊,腮、休养,保养。
康熙字典: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𠀤音移。《说文》顄也。《礼·玉藻》颐霤垂拱。《疏》霤,屋檐,身俯故头临前,垂颐如屋霤。《又》端行,颐霤如矢。《释文》颐音夷。《前汉·贾谊传》颐指如意。《注》但动颐指麾,则所欲皆如意。
又卦名。《易·颐卦》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疏》颐,养也。《又》初九,观我朶颐。《注》朶颐者,嚼也。
又期颐,老也。《礼·曲礼》百年曰期颐。《注》飮食居处皆待于养也。又《小尔雅》颐,深也。
又语助声。《史记·𨻰涉世家》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注》楚人谓多为夥。
又言颐者,助声之辞也。
又地名。《史记·灌婴传》与汉王会颐鄕。《注》苦县有颐鄕。《说文》本作。《集韵》亦作。
说文解字注:
篆文。此为篆文。则知为古文也。先古文後篆文者,此亦先二後上之例。不如是则巸篆无所附也。
相关组词:
丰颐 交颐 伙颐 养颐 冲颐 匡鼎解颐 发颐 呿颐结舌 噤颐 夥颐 大块朵颐 妙语解颐 开颐 手板支颐 拄颐 持颐 搘颐 支颐 方颐 曲颐 期颐 期颐之寿 朵颐 朵颐大嚼 榰颐 歧颐 洪颐 涕泗交颐 目使颐令 眼语颐指 笑脱颐 耆颐 脱颐 自颐 葆颐 观颐 解人颐 贯颐 贯颐备戟 贯颐奋戟 过颐豕视 钦颐 锁颐 隐颐 顉颐 顩颐 颏颐 颐令 颐使 颐光 颐养 颐养天年 颐养精神 颐卫
马元义治安氏的儿子二十岁,刚得了恶寒、发热、身痛症,诊察为肮脏损伤的脉象,而显阳微的象征,说:这种病枝叶没有危害,本实先拔,于是阳虚受邪之证。若误行解表剂,那么危险立即来到,当用人参、白术等大培元气,以代理虚阳,加桂枝透表以散外邪。不信,过了四天发热不停,自汗不停,神气外扬,有人想用柴胡解表之剂,就说:这证明是太阳病证而得到少阴经脉象,当这个平时下虚,所以真阳上超越了,于是定参芪建中汤,就别。有时又称外邪刚刚进入太阳,表散就好,如果只是进人参、黄芪,去助邪而更加担心了。过了三天,症状变化危重,再次诊断几乎脉微欲绝,大汗如雨,昏沉欲绝,这不是大剂量温补,不能挽回。
以人参六两,结合附桂理中汤,连服三剂,汗渐渐收,脉微续,精神还不安和啊。又用人参三两,附子五钱,方得阳气充实,余邪完全从外透达,两腮透发,渐渐调而安。魏玉璜说:这证初起固虚,而原有邪热,到汗止脉复的时候,就应该大剂量养阴,于是长时间用桂附,于是到头发下巴,还得好治吗!
(译得不好,仅供参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38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走黄与内陷
下一篇: 无头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