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有何关系

医案日记 2023-05-14 18:31:58

脏腑辨证与八纲辨证有何关系

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的方法,结合脏腑的病理反映,来分析各种病证,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也可以说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脏腑辨证主要应用于杂病,又是其他各种辨证的基础。八纲辨证,是与脏腑辨证密切相关、互相补充的一种辨证方法。脏腑辨证是八纲辨证的深入和细化。这些辨证方法,虽有其各自的特点,对不同疾病的诊断上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补充的。(仲义居)

中医基础知识:八纲辩证

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于八纲之中。
疾病的类别,不外阴证、阳证两大类;病位浅深,不在表就在里;疾病性质不是热证,便是寒证;邪正盛衰,邪气盛者为实证,正气衰者为虚症。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
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症属阴。
表证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

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一类证候。
临床表现常见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常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以起病急、病程短、有发热恶寒的症状为辩证要点。
里证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
里证,是病位深在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等)的一类证候,是与表证相对而言的。
临床表现范围很广,一般虚实寒热辩证和脏腑辩证都会涉及到里证。概括的说,非凡表证的一切证候皆属里证。
以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为辩证要点。
表证、里证的鉴别
辨别热性病的表证和里证,要辨清发热是否伴有恶寒、舌苔是白是黄、脉象是浮是沉。
一般以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属表证;发热不恶寒、苔黄、脉数或沉滑,属里证。
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的功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常见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症状。
以寒为主,功能减退为辩证要点。
热证的临床表证及辩证要点
热证,多由外感火热之邪,或因七情过激、郁而化火,或饮食不节、积蓄为热,或房事劳倦、劫夺阴精、阴虚阳亢,或阳盛阴虚,表现为机体的功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临床表现常见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症状。
以热为主,功能活动亢进为辩证要点。
寒证、热证的鉴别
寒证属阴盛,多与阳虚并见;热证属阳证,常有津液燥涸的证候出现。
虚症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

虚症,凡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都为虚症。
临床表现常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少苔无苔,脉虚无力等症状。
以症状表现为不足、虚弱为辩证要点。
实证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
实证,是由邪气过盛所反映出来的一类证候。
临床表现常见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症状。
以症状表现有余、亢盛为辩证要点。
虚症、实证的鉴别
外感初期,证多属实;内伤久病,证多属虚。
阳证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

阳证的形成,多由于邪气盛而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处于亢奋阶段,常见于里证的实热证。
临床表现常见身热、恶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躁动不安,气高而粗,口鼻气热,目睛了了不寐或目睛视物模糊,面唇色红,指甲色红,小便红赤,大便或秘或干,舌质红绛,脉滑数有力等症状。
以见热象为辩证要点。
阴证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
阴证的形成,多由于年老体衰,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五脏,以致阳虚阴盛,功能衰减,脏腑功能降低,常见于里证的虚寒证。
临床表现常见无热恶寒,四肢逆冷,息短气乏,身体沉重,精神不振,但欲卧寐,呕吐、下利清谷,小便色白,爪甲色青,面白舌淡,脉沉微等症状。
以见寒证为辩证要点。
阴证、阳证的鉴别
一般来说,阳证必见热象,多见身热,恶热,烦渴,脉数;阴证必见寒象,多见身寒肢冷,无热恶寒,精神萎靡,脉沉微无力。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精讲: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的概念

概念: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

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

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八纲辨证源流

1、《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2、《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

3、《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

4、《伤寒质难》:正式提出“八纲”名称

第一节 表 里

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

表里的相对性:

表--躯壳、腑、经络

里--内脏、脏、脏腑

表里的狭义性:

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骨髓

表里辨证的意义

表里辨证在外感病中有重要意义

表证:邪浅病轻 表证入里病进

里证:邪盛病重 里证出表病退

一、 表 证

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

产生的证候。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或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咳嗽

1 、表寒证;2、伤风表证;3、表热证;

表证的二个特点:

1、外感时邪; 2、邪浅病轻;

二、 里 证

概念: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

1、表邪失治,内传入里

2、外邪直中,侵犯脏腑

3、七情、饮食、劳倦等

里 证

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取其1,以与表证相鉴别)

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沉数有力

特点:1、病位深在

2、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

三、半表半里

是指病邪在由表入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又称为“少阳病”

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心烦欲呕,不

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四)表里证的鉴别要点

主要是审察其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

1、发热恶寒属表,但热不寒属里

2、表证小便清利,饮食如故

3、里证有内脏系统的机能障碍

4、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一)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同一时期出现。

(二)表里出入

1、表邪入里:

2、里邪出表:

第二节 寒 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景岳全书》“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 调经论》

“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

一、 寒 证

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

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

自身阳虚----虚寒

临床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

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

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二、 热 证

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

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

气郁化火,食积化火

阴虚生内热--虚热

临床表现:

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不宁,

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

干燥,脉数等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医学心悟•寒热虚实阴阳辨》

“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不消水,饮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溺之长短赤白,便之溏结,脉之迟数以分之。假如口渴而能消水,喜饮冷食,烦躁,溺短赤,便结脉数,此热也;假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此寒也”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一)寒热错杂: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同性质的症状

1、上热下寒:如《伤寒论》中的“黄连汤”证

胸中有热,腹中冷痛,黄连汤主之

2、上寒下热: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3、表寒里热:《伤寒论》中“大青龙汤”证

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证

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枝人参汤主之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二)寒热转化

1、寒证化热,

2、热证化寒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三)寒热真假:是指疾病在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症状与本质相反的“假象”

1、真热假寒:“热极似寒”

2、真寒假热:“寒极似热”

证候真假

真热假寒--内有真热,外现假寒

产生机理:邪热内盛,阳气郁而不能外达

临床表现:高热伴四肢厥冷,恶寒或寒战,

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又见口鼻气粗,口

渴引饮,小便短黄,舌苔黄而焦干

证候真假

2、真寒假热--内有真寒,外现假热

产生机理: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盛格阳)

临床表现:身热烦躁,面红如妆,神志躁扰

又见下肢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但

重按无力

1、阴盛格阳重证

徐国珍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置而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窗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要求入井,一医视为热,以大承气汤与服。余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余曰:阳欲暴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观其得水不欲咽,情已大露,岂水尚不能咽而反可咽大黄、芒硝乎?天气燠热,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于是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战嘎齿有声,以重棉和头覆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前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寓意草》清·喻家言)

寒热真假的鉴别

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

①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是如实的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作为诊断的依据

寒热真假的鉴别

②假象毕竟和真象不同,如假热之面赤,是面色恍白而仅在颧颊上浅红娇嫩,时隐时现,而真热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假寒常表现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却是大热,按之灼手,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真寒是身卷卧,欲得衣被

寒热真假的鉴别

《景岳全书》提出试寒热法:“假寒误服热药,假热误服寒药等证,但以冷水少试之。假热者必不喜水,即有喜者,或服后见呕,便当以温热药解之;假寒者必多喜水,或服后反快而无所逆者,便当以寒凉药解之”

五、寒热与表里的关系

(一)表寒证

(二)表热证

(三)里寒证

(四)里热证

八纲辨证中的八纲是什么?

八纲辨证中的八纲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纲领。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中概括出来的,用于分析各种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临床各种辨证方法的纲领。病位的浅深—表里,病邪的性质—寒热,邪正的盛衰—虚实,病证的类别—阴阳。

八纲辨证,即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是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主要过程和方法。辨,即辨认,辨别,也就是分析。证,即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与环境之间,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

八纲辨证要点

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上,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体格检查、化验检查。

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临床辨证主要依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舌象、脉象等),诊断时不一定要确定病名,而是要明确是什么。即证据、证候的简称,它不单纯是症状或主观感觉,而是一组征候群,也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

证是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并包含着病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念。“证”是从分析症状和体征着手,归纳成为比症状更能说明疾病本质的概念。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内容有哪些?

概括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完善起来的一套综合性辨证大纲.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经辨证则是概括了人体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结合参考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致病原因的性质,病位所在的浅深,病势演变的进退缓急。

对临床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紧扣其证候特点,从而辨到了病情的性质、病位的所在、寒热的盛衰程度、正邪的消长态势,而予以立法、处方、遣药。

所以,六经辨证实际上涵盖了所有的辨证方法在内,如八纲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在此本篇重点阐述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之关系。

参考资料

张仲景.万方网[引用时间2018-4-5]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12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