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叶桂奇经八脉论与现代经络的联系

医案日记 2023-05-14 07:42:32

叶桂奇经八脉论与现代经络的联系

关键词:叶桂 奇经八脉 肝 肾 胃

摘要:叶桂为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本文就他创立的奇经辨证理论与现代经络理论关系加以阐发,发现他的奇经辨证理论是有经络依据的,并可从多个角度加以印证。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人,生活于清·康熙六年~乾隆十一年(1667~1746年),是清代中期著名的温病学家。他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辨证论治方法,发展了刘河间的理论,并提出了新的学术见解,相继发展了脾胃学说、中风学说、奇经辨证、久病入络等观点,对祖国医学内伤杂病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他的奇经辨证理论是有经络依据的,本文就他的这一理论从经脉循行、病候和功能上加以论证。

奇经八脉的渊源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脉。奇经八脉学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记载了冲、任、督脉的起止、奇经八脉的病症特点。如《素问·骨空论》说:“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等等。《灵枢·经脉》中已经认识到奇经病有虚实之分,如“任脉之别……,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督脉之别……,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到了《难经》首次明确提出了“奇经八脉”的概念,并对其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其所主病候有较完整的论述,如《难经·二十九难》说:“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自《难经》以后“奇经八脉”理论没有很大的发展,一直到明代,李时珍撰著《奇经八脉考》对奇经八脉的分布路线作了系统整理,阐述了奇经为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提出了奇经病变的辨证施治要点,认为治病与养生皆须明了奇经八脉之理。自此开始,奇经八脉理论始有较为完整的构建。

叶天士对奇经八脉的认识

自张元素提出药物归经理论,重视脏腑辨证以后,明清医家多有发挥,然多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分析病症,对于奇经八脉很少涉及。叶天士在《内经》理论指导下,继承前人经验,全面运用经络的理论,将脏腑、十二经与奇经八脉结合起来,用于杂病证治,补充前人治法之未备,为中医杂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门径。现将其运用经络理论将脏腑与奇经八脉结合的新见解总结如下。

1.重视奇经八脉与肝肾的关系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奇经八脉,隶于肝肾为多”,“肝肾内损,渐及奇经诸脉”,“肝肾下病,必留连及奇经八脉”,“肝血肾精受戕,致奇经八脉中乏运用之力”等等,都阐明了奇经八脉和肝肾的关系尤为密切。本人总结了六条与肝肾有关的奇经,现阐述如下。

(1)督脉与肝肾的关系:督脉与肝肾的密切联系可从其经脉循行上看出,如《灵枢·营气》篇记载:“足厥阴……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指出督脉是足厥阴脉之别。《素问·骨空论》说:“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奇经八脉考》记载:“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在骶骨端与少阴会。”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督脉与肝肾在经脉循行上的关系非常密切。

(2)任脉与肝肾的关系:任脉与肝肾的关系无论从其经脉循行、病候还是功能上都可以看出。

①经脉循行:《难经·二十八难》记载:“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灵枢·营气》篇记载:“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奇经八脉考》说:“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其循行部位或与肝肾经脉相联系,或有共同之处。

②病候:任脉所主病候中的“男子内结七疝、女子瘕聚”及“癃”、“遗溺”等与足厥阴、少阴其中的病候相同。

③功能:任脉为“阴脉之海”承任诸阴经,任脉还为“生养之本”而“主胞胎”。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天癸”即为“精气”即以肾精与任脉相联,而肾精由肾所藏。

从这三方面可以看出任脉与肝肾是密不可分的。

(3)冲脉与肾的关系:冲脉与肾的关系可以从经脉循行和其所主的病候中看出。

①经脉循行:《灵枢·逆顺肥瘦》篇记载:“夫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灵枢·动输》:“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并少阴之经。”《奇经八脉考》载:“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可见冲脉的循行分布或与足少阴肾经相并,或与其络脉相联系。

②病候:《脉经·平奇经八脉病》记载冲脉的病候为:“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绝孕,遗失溺,胁支满烦也。”皆与足少阴肾经的病候相似。

(4)带脉、阴维脉、阴蹻脉与肾的联系:这几条经脉与肾经的联系可以从其经脉循行中看出。如《灵枢·经别》称带脉为“足少阴之正”,即为足少阴经别。《灵枢·脉度》记载阴蹻脉为“(阴)蹻脉者,少阴之别”。《奇经八脉考》载:“阴蹻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奇经八脉考》载阴维脉:“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郄。”皆说明了此三者与肾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奇经八脉与胃的关系

叶天士在此所指的奇经八脉主要是指冲脉和任脉,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冲脉隶于阳明,阳明久虚,脉不固摄,有开无合。”叶氏明确指出冲脉隶于阳明,这从冲脉的功能上可以看出这一联系。冲脉被称为“经络之海”、“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和“血海”,而胃为“水谷之海”,其内的水谷精微之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而冲脉同样起着“渗诸络而温肌肉”的作用,可见两者在功能上是密切相连的。而任脉在经脉循行上与胃经是紧密相连的,如《奇经八脉考》载:“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环唇上至下龈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承泣为足阳明之起始穴位,由此可见任脉在腹部和目下都与足阳明相交会。

叶天士的奇经八脉理论无论对针灸理论的发展,还是针灸临床的应用都有其价值。但古人对此却褒贬不一,如徐大椿认为叶氏“好为立异”,而大加反对;但推崇者亦不少,如龚商年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惟先生于奇经之法,条分缕析,尽得其精微。”总之,对于以上这些见解,我们也应该加以借鉴,不能盲目顺从或者一味地加以摈弃。

参考文献

[1]李鼎.经络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

[2]安贺军.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2):46.

[3]李万瑶.论李时珍对奇经八脉研究的贡献[J].中国针灸,1996,(6):30.

[4]颜新.论叶天士对奇经八脉学说的发挥[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5):8.

福建中医学院(福州,350003)郑淑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405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