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类经》分类初探

医案日记 2023-05-12 18:18:26

《类经》分类初探

摘要:《类经》将《内经》原文全部收录,重新分类编注。其中有83篇《内经》原文是以整篇的形式编入《类经》而没有被分割。其他《内经》原文中,以一整篇分成几个完整的单节者占多数。整部《内经》被编入《类经》的前十一类中,其中有三节原文重复出现。对《素问》与《灵枢》间严重重复的六节经文,其中五节是取自《素问》而舍《灵枢》,一节是取《灵枢》而舍《素问》;重复不甚的经文,予以保留。《类经》对极少数《内经》原文的段落节次进行了调整,对辞句不作变更。《内经遗篇》,除一节被收录其他卷之外,其余内容独立成一卷,以与《内经》正文相别。《类经》的第十二类为“汇通类”,收录的内容是《内经》重要原文的摘要。

《类经》一书,由明·张介宾历时30年而完成。该书继承了明代及明以前医家注释《内经》的成就,对《内经》全文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注释,是明代注释《内经》最有成就的著作之一。《类经》对《内经》全文重新分类的注释方法,至今仍为研究《内经》学者所首肯。但是有关《类经》分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研究。

《类经》之前对《内经》的分类情况

《内经》作为中医的经典著作,对其进行研究者代不乏人。作为分类编纂者,则始于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甲乙经》以《素问》、《九卷》、《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为本,重新分类编辑而成。张介宾在《类经》序文中提到“晋有玄晏先生之类分”。我国现存最早对《内经》进行分类编注的著作是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但《太素》流传至宋代以后则在国内失传,公私书目亦无著录。故张介宾既没有见到过《太素》,也不知道《太素》的分类情况。

元·滑寿所著《读素问钞》,节取《素问》部分内容分为12类,并对经文作了简明扼要的注释。张介宾在《类经》序文中即提到“元有滑撄宁之类分”,二书的分类情况,其相似之处颇多。

元·罗天益著《内经类编》九卷。《补元史·艺文志》有著录。[1]《四库全书提要》云:“则以《内经》分类,实自李杲创其例,而罗天益成之。今天益之本不传(此指《内经类编》),介宾此编虽不以病分类,与杲例稍异,然大旨要不甚相远。即以补其佚亡,亦无不可矣。”[1]从上述记载来看,罗天益之《内经类编》在编写《四库全书》时已经失传,可见此书流传不广。明末之张介宾从未提及该书,可能未见到过此书。

《类经》的分类特点

1、全书类编:对照《类经》与现行本《素问》、《灵枢》的经文,发现《类经》对《灵枢》和《素问》的分类,采用的是全书类编的方式。即是将《内经》原文全部收录,重新分类编注。而且,《内经遗篇》也收录其中。这样,就保证了《内经》一书在内容上的完整性。其编辑原文的方式如下。

(1)整篇编为一节:即《内经》原文的一整篇改编为《类经》原文的一整节。其中包括《素问》34篇,《灵枢》49篇,共83篇。对整篇入编的这些篇节,多另立篇名而不用其原名。在整篇入编《类经》的原文中,《素问·刺腰痛》整篇内容与《素问·骨空论》、《灵枢·杂病篇》中的部分内容相合成一节,《素问·刺要论》和《素问·刺齐论》两整篇合为“刺禁”一节,《灵枢·背腧》、《灵枢·病传》、《灵枢·淫邪发梦》三整篇和《内经》其他篇中的部分内容相合成一节,其余在《类经》中皆独立成一节。分析上述整篇入编的原文,大概有下列几中情况:第一,篇文较短小。第二,主题较单一。第三,某些篇虽所论主题不一,但如果分割则影响经文的连贯性,不便强行分开。

(2)一篇分为若干节:指《素问》、《灵枢》原文中的一篇在《类经》中被分为几个完整的单节编辑。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被分为四节,《素问·金匮真言论》被分为三节。这些被分割成的单节,有的在《类经》中属于同一类,有的则分属于不同的类别。

(3)数节合为一节:是指节取《内经》某些篇内的部分内容相合组成一篇。少则节取《内经》两篇中的内容相合成一节,多则节取七篇中的内容相合组成一节。其中,《灵枢》中的《四时气》、《寒热病》、《癫狂》、《杂病》、《小针解》四篇和《素问》中的《长刺节论》、《逆调论》两篇,各被分成数节后与《内经》其他篇的部分内容相合组成单节。《类经》对这六篇的结构所做的调整最为严重。

由上可见,《类经》对《内经》原文的分类编撰,由一篇分成几个完整的单节及整篇改编为整节者占多数;数节相合成节者,占少数。多数保持了经文的相对完整性。只有少部分原文的秩序变化较大。

2、少数经文重出:《类经》中的部分经文在前11类中重复出现。凡重复之处张氏多在注文中注明,其重复条文见下。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 也”。《类经·阴阳类一》中将此节移于“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之后,作为“阴阳应象”这一篇的总结。《类经·脏象类五》依《内经》原文的秩序重出此节原文,以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

(2)《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类经·脉色类二十三》将此句与《素问·平人气象论》之“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一句相合构成一节。《类经·脉色类二十九》也收录此段经文。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此节见于《类经·阴阳类一》。《类经·论治类一》重出此节单独成篇,作为论治类的首篇。张注曰:“此篇上下详义已见阴阳类第一章,本类复列首篇者,盖以治病之道,所重在本,故特表而冠之。”

整部《类经》的前11类中,重出的《内经》原文仅此三节。其重出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条文十分重要,突出表现其学术价值。所以,张介宾将少数经文重出,是为系统《内经》理论或强调某一学术特点而采用的特殊编撰方式。

3、重复经文取舍:《素问》与《灵枢》之间,或《素问》、《灵枢》的不同篇章之间,有许多经文彼此重复,有的经文完全相同,有的略有出入。对这些彼此重复的经文,张氏有取有舍。

(1)舍去重复。对《内经》中重复较明显的内容,在《类经》多予舍弃。详如下”:

《类经卷十八·九十七》:“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此十二经之所败也。”取《素问·诊要经终论》,舍《灵枢·终始篇》。《类经卷十八·八十五》:“黄帝曰:愿闻淫邪泮衍奈何……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已也。”取《灵枢·淫邪发梦篇》,舍《素问·脉要精微论》。《类经卷十五·二十五》:“五味所入:酸入肝……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取《素问·宣明五气篇》,舍《灵枢·九针论》。《类经卷八·二十》:“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刺厥阴出血恶气也。”取《素问·血气形志篇》,舍《灵枢·九针论》。《类经卷十二·十》:“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是谓五形志也。”取《素问·血气形志篇》,舍《灵枢·九针论》。《类经卷十七·七十三》:“帝曰: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动之为水溺涩之病。”取《素问·腹中论》,舍《素问·奇病论》。《类经卷十·五》:“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小大利治其本。”取《素问·标本病传论》,舍《灵枢·病本篇》。

张介宾对上述《素问》与《灵枢》间彼此重复的六节经文,其中五节是取自《素问》而舍《灵枢》,只有一节是取《灵枢》而舍《素问》。所舍去的这些重复经文多是大段内容与所取内容完全相同或略有出入。其差异之处,张氏皆在注释之中说明。

(2)重复不明显者,予以保留。《内经》中有许多经文彼此间虽有重复,但不甚明显,或重复的内容较少,多是一两句话或几句话。张介宾对这部分重复的经文,则予以保留。此外,这些重复经文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如《灵枢·岁露篇》与《素问·疟论》有关疟疾的论述,有相同处,亦有相异处,故二者并存。张氏注曰:“《灵枢·岁露篇》,此与前章《疟论》辞义多重,似不必入,然其中亦稍有异同,故并存之,以资印证。”[2]

由上可知,张氏所舍去的是明显重复的内容,这样致使《类经》在内容上条理清晰系统而不重复;张氏所保留的是重复不甚或不明显的经文,这样可使《内经》的内容基本完整地保留于《类经》之中。可见张氏对重复经文的取舍还是很有分寸的,令人首肯。

4.间有移次:《类经》少数内容并不是按照《内经》原文的节次及段落的前后顺序完整地节录,而是对该篇某些原文的段落节次或语句秩序进行调整后编入《类经》,对辞句不作变更。张介宾对经文秩序的改动主要见于以下两种情况:其一,节录《内经》一篇之内的不同段落,构成《类经》中的一节,如《卷二十一·四十四》,这是《类经》改变经文秩序的主要原因。其中有的因为《内经》该篇两个段落之间的内容被移入他篇而使后面的段落前移,有的因为两个段落的意义相近而被编在一起。其二,对《内经》某篇之内原文的语序进行调整。如《卷二十六·一七》所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的内容,对原文某些语句的前后顺序进行了较大调整。张氏注曰:“此一节二十二字,及下文五运气行主岁之纪,原本分列两篇,且多重复,殊不易观,今并类为一,以便详阅。”[2]经文的秩序经过调整,则其内容条理更清楚。不过张氏对这些重新移次的经文,有的在注释中予以说明,但有的则没有任何解释,显得过于草率。

5、增入遗篇:“《素问·刺法论》、《本病论》两篇,在王冰之前便已亡佚。林亿等“新校正”云“详此二篇,亡在王注之前。按《病能论》篇末,王冰注云‘世本既阙第七二篇’,谓此二篇也。而今世有《素问亡篇》及《昭明隐旨论》,以谓此三篇,仍托名王冰为注,辞理鄙陋,无足取者。”[3]《素问》之亡篇在林亿校定《素问》之前便已问世,但未编入《素问》中。宋代以后的刊本多有附刊于《素问》之后者。今首见附刊者为金刻本,其后如元·胡氏古林书堂本、明·熊宗立本、明·正统《道藏》本、明·周曰校本和吴悌本皆收录。他如马莳的《素问注证发微》中亦将《遗篇》附于后。张介宾将二篇收录于《类经》亦当与明代这种刊刻风气有关。

《素问遗篇》在《类经》中共分为9节。除了“论治类”第20节“辟疗五疫”中收录了《遗篇》的部分内容之外,《遗篇》的其他内容全部收录在“运气类”的最后8节中。《类经》的第28卷就是由此8篇组成。此8篇在“运气类”的最后,在“会通类”之前,独立成卷,以与《内经》正文相别。由于《内经》的全部经文被收录在《类经》的前27卷中进行注释,故第28卷所录遗篇的内容,实际上亦在《类经》所注的正式经文之后。可见,张氏在编辑《遗篇》时还是比较慎重的,其《遗篇》绝大多数未与正式经文相混。

6.末附会通:《类经》的最后一类是第十二类,即“会通类”。《素问·病能论》最后,有“所谓深之细者……以四时度之也"一节经文。此节经文被收录在《会通类·奇恒篇》。张介宾注曰:“此节乃《病能论》尾,观其辞意,皆释经文未明之义,而与本论无涉,且其有见于经者,有不见于经者,王氏谓古经断裂,缪续于此者是也,故不载正条,收类于此。”[2]除此条之外,《内经》中的全部经文包括《遗篇》内容已经全部收录在《类经》的前11类中。

由于《内经》中有的内容与上下文有密切联系,难以强行分类;还有的被分类归属于某一篇的经文中又含有其他主题方面的内容,查寻起来比较困难。张介宾在“会通类”中对这些内容分别类出,便于检索。“会通类”共分摄生、阴阳五行、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针灸、运气、奇恒、疾病12类,与整部《类经》的分类稍异。少数内容并不是按照《内经》原文的节次及段落的前后顺序完整地节录,而是对该篇某些原文的段落节次或语句秩序进行调整后编入,对辞句不作变更。而对部分内容过长的原文,在汇通类中只是提要概括并标明出处,并不收录原文。

此外,会通类的奇恒节篇末还收录了几节王冰的注释。这几段注释,都是王冰注释《内经》的精辟之处,故附编于此,以便习读。

参考文献

[1] 李茂如.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80,584.

[2] 明·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518,722,1100.

[3]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18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赵含森 刘红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93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