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伏气外感》是王孟英叶氏《幼科要略》中有关温病的一些内容编辑而成。这些内容,在王氏之前医家不甚重视,原因是“大方家视为幼科治法,不过附庸于此集,皆不甚留意;而习幼科者,谓此书为大方之指南,更不过问也”,王氏有鉴于此,故在编著《温热经纬》时,“于温热论后,附载春温夏暑秋燥诸条”,目的在彰叶氏温热之学,嗣后也确实引起了医界对它的注重。因此,王氏此举,是确有成绩,值得肯定的。但也有一些欠当之处,应当提出商榷。
一、删冬时伏气外感之欠当
《幼科要略》着重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论四时伏气外感病,一论疹痘惊疳等儿科病。诚如近人所说:“叶氏在这篇著作中,详细地论述了四时温病的辨证论治法,充分反映了他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十分可贵的。”徐灵胎、王孟英诸家,对《幼科要略》评价甚高,徐氏说它“和平精切,字字金玉,可法可传。”王氏说它“为先生手定”,虽为小儿说法,大人亦可借鉴。既然如此,将详细论述四时温病之作,删去冬时伏气外感的内容,编后定名为《三时伏气外感》,是显然欠当的。《幼科要略》中,“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序也”至“兹以四气常法列左。”一段文字,是论四时伏气外感病之概论,王氏为了符合把“四时”改成为“三时”的编法,这段概论自然只好一并删去。这样做,误使后人以为《幼科要略〗原只论三时伏气外感病而不及于冬时,是极不妥当的。后人率多沿用其篇名,置冬时伏气外感之文而不论,使叶氏论冬温之文泯灭而不彰,王氏难辞作俑之咎。但近人竟曲为辩饰,说“改名为《三时伏气外感》这是有原因的。其一,王氏曾说:‘奈大方家视为幼科治法,不过附庸于此集,皆不甚留意;而习幼科者,谓此书为大方之指南,更不过问焉。将阐发叶氏之东扶、鞠通、虚谷者,亦皆忽略而未之及也。予谓虽为小儿说法,大人岂有他殊,故于温热论后,附载春温、夏暑、秋燥诸条,举一反三,不仅为活幼之慈航矣。’这是王氏改名的理由之一。其二,华岫云注《温热论》说:‘邪从口鼻而入,故曰上受,但春温冬时伏寒,藏于少阴,遇春时温气而发,非必上受上邪也;。王孟英引沈尧封云:‘温亦火之气也,盖火之微者曰温,火之甚者日热,三时皆有,惟暑为天上之火,独甚于夏令耳。’认为这就是王孟英称三时伏气而不称四时的理由。”笔者以为,医界不重视《幼科要略》,根本不成为改四时为三时的理由,此实无须多辩,华氏注亦然。至于沈氏所云,原意为温热病春秋冬三时皆有,惟暑病独甚于夏令,引此作为改四时为三时之理由,尤见荒谬。
二、辨冬时外感伏气文之不当删
由于王氏改四时为三时的做法医多不辩其失,咸为承袭,甚加曲释。加上叶氏论四时伏气外感,以春温、夏热、秋燥、冬寒标目,而冬寒(即正伤寒)不属于温病。致人莫知王氏改四时为三时之非,故冬时外感伏气文不当删之理由,尚须加以申说。叶氏论四时外感以新感伏气为大纲,《幼科要略》亦然,叶氏论春季外感,于伏气则有春温之论,于新感则有风温之说;论夏季外感,于伏气则有“发自阳明”、“伏热烦渴”诸论,于新感则有“夏季温热上受,首先入肺”,“秽暑吸入,内结募原”等说(唯《温热论》专论新感。《幼科要略》着重论伏气,于新感暑病文略,须取有关案互参);论秋季外感,于伏气则有伏暑诸案,于新感则有秋燥之条;其论冬季外感亦然。冬季新感病若系“暴冷折阳,外感发热,头痛身痛,呕恶,必从太阳”,此即正伤寒,此固不属于温病。但“若冬令应寒,气候温暖,当藏反泄,即能致病,名曰冬温。”冬温为病,亦有新感、伏气两种,新感冬温,邪自外入,首先犯肺,与风温不殊;若伏气冬温,即系新感引发,亦以里热为主,故叶氏云:“若涉表邪一二,里热必兼七八。”此种冬温,因“里热炽烈”,故叶氏明文指出:“其治法按症,必以里症为主。”然因孟英独舍弃有关论冬温文,后人误会冬季无伏气温病,遂使叶氏温热之学残缺而不全,故欲为叶氏温热学说存真,尚须就有关冬温之文结合其医案探究之。
三、叶氏伏气冬温案析评
《幼科要略》有议论,有医案,但以议论为主,且论亦不全,故欲研究叶氏四时伏气外感治法,尚须结合有关医案参考之。今为明叶氏治冬温之法以证孟英删冬时伏气外感文之欠当,特举有代表性之冬温医案数则析评之。
(一)、冬温火化,热毒内陷案某,温邪发痧不透,热毒内陷深藏,上薰肺为喘,下攻肠则利,皆冬温化火之症,《经》云: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幼科不究病本,不明药中气味,愈治愈危,至此凶危。川连、黄芩、飞滑石、炒银花、连翘、甘草、丹皮、地骨皮(《幼科要略-痧疹门》)。按:麻疹为过去幼科中最为常见的伏气温病,故占儿科四大症之首。此病是伏温热毒从血分发出气分,故即由外感风寒引发,亦切忌只治外不治里,故叶氏说:“瘾疹丹痧,非徒风寒”,“……即有腹痛下利诸症,其治法按症,必以里症为主,稍兼清散为主,设用辛温,祸不旋踵矣。”上案伏气不能顺利外透、化火内陷故病变凶危,但病症属实,故治疗从清热解毒、透邪凉血入手。孟英编改“要略”,于儿科四大证无取乎痧、惊、痘,唯取疳、胀、疟、痢诸症,就温病角度言,亦是取舍失当。
(二)、冬温下虚,伏热内发案积劳伏热,值初冬温暖,天地气不收降,伏邪因之而发,是为冬温,实非暴感,表散无谓,其痰喘气促,左胁刺痛,系身中左升不已,右降失职,高年五液已衰,炎上之威莫制,脉现左细右博,尤属阴气先伤,烦劳兼以嗔怒,亦主七情动阳,从来内伤兼症,不与外感同法,苦辛劫燥胃津,阴液日就枯杭,故仲景凡于老人虚体,必以甘药调之,夫喘咳之来,固是肺热,以诊脉面色论之,为下虚,正气不主摄纳,肾病何疑,即初起热利,亦是阴不固,拟用复脉汤。炙甘草、细生地、炒麦冬、生白芍、麻仁,蔗浆(《清代名医医案大全-叶天士医案》)。按:叶氏治冬温,有实热证、虚热证、外寒内热症、虚实兼夹症之辨,上某案为实热症,故立法苦寒以泻火,本案为虚热症,故立法甘寒以养阴,此可对勘。
(三)、阴虚感邪,虚实挟杂案胡,脉数舌赤,耳聋胸闷,素有痰火,近日冬温引动复病,加以劳复,小溲不利,议治胞络之热。鲜生地五钱,竹叶心一钱,丹参钱半、元参钱半,石菖蒲根六分、陈胆星六分(《临症指南医案-温热门》)。按:冬温的虚实兼挟症,有体虚感邪者,亦有热灼阴伤者。后者可撤热保阴、苦寒坚阴,或清热养阴、相机并用。前者则须一面养阴敛阳,一面清透温邪,本案治法,正是如此,故方以生地、玄参、竹叶滋阴清透为主,此与黑膏方药虽异而法实同;其用丹参、菖蒲、胆星,旨在通血分之瘀,疏气分之滞,以利邪机之透达,且可防痰火之蒙闭。
(四)、冬温咳嗽,外寒内热案冬温咳嗽,忽值暴冷,外寒内热,引动宿痰伏饮,夜卧气冲欲坐,喉咽气息有声,宜暖护安居,从痰饮门越婢法。麻黄、甘草、石膏、生姜、大枣(《清代名医医案大全-叶天士医案》)。按:《临症指南医案-咳嗽门》吴四一案、某二八案、某三十案,失音门吴三六案、宋三十案等有关医案来看,叶氏治外寒内热之感症,习用麻杏甘石汤、越婢汤诸方,鞠通著《温病条辨》,虽旨在发扬叶氏温热之学,但忽视了叶氏这一药法,致有桂枝(倍桂)汤治温病之谬。
结语
《幼科要略》是论幼科常见病之作,不是论温之专著。从温病学角度看,此著含有不少有关温病的内容,但因为非专著,故不可能完善无缺。孟英为了扬叶氏伏温之学,特从温病这角度进行重编注释,其成绩和贡献,应予肯定。但取舍欠当,编排亦乱,特别是删去有关冬温的内容,使一本四时伏气外感并论之书变成了《三时伏气外感篇》,殊觉失当,笔者有鉴于此,已重订《幼科要略》,详为注释,但书甫成而尚未售,现述缘起为本文,献呈医界,期与贤达共研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92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伤寒例》考析
下一篇: 《中华药海》览后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