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王堆的《导引图》谈古代的体育疗法
从马王堆的《导引图》谈古代的体育疗法(一)
1974年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里发掘到一大批帛书和竹简,其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是,帛书中发现一幅《导引图》。据考古工作者研究,认为它属于西汉早期的导引图,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幅健身图。
吐故纳新 熊经鸟伸
所谓导引,是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早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为了表示欢乐、祝福和庆功,往往学着动物的跳跃和飞翔姿势舞蹈,后来发展成为锻炼身体的医疗方法。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于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这段文字表明“尧”的时代已知道跳舞可以舒筋壮骨,强壮身体,并用来治疗寒湿痹症,筋骨酸痛等病症了。
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导引吐纳的养生家,《老子》一书中记载有“吹”、“呴”(嘘)等有关导引的呼吸方法。《庄子·刻意第十五》更加明确地提出:“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黄帝内经》中也记载有许多导引的内容。《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乔。故导引、按乔者亦从中央出也。”其意是说,当时居住中原地区的人民,由于地处卑湿,缺乏运动,容易得肌肉痉痹等病症,而当地人用体育锻炼的方法来治疗这类疾病。《灵枢·病传篇》中写道,“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饮药之一者。”可见,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将导引列为医疗中的一种方法了。
《汉书·艺文志》中看到有一部名叫《黄帝杂子步(导)引》十二卷,又据《汉书·张良传》记载:“良从入关,性多疾,即导引不食谷”。《淮南子·精神训》中记载的导引术式有熊经、鸟伸、鬼浴、援(猿)蹬、鸦视和虎顾等六种名称,表明汉代我国的导引已有相当发展了。
马王堆的《导引图》
马王堆三号墓内的《导引图》发现以前,人们对于古代导引的了解,仅限于部分简略的文字记载和个别的图书存目。马王堆三号墓内发掘到的导引图,真实地反映了二千二百年前我国汉代人民锻炼身体和防治疾病的生动情景,给人们提供了有关导引疗法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幅《导引图》画在一幅高约50厘米,长约100厘米的缯帛上,图中现存有44个各种人物的图像,分绘成上下4层,其中有男(22人)有女(22人),有老有少,个别人像还手持器物。图像均为工笔彩绘,以黑色线条勾画轮廓,填以朱红或青灰带蓝色彩。从《导引图》所绘的人像及所着服饰来看,多为庶民阶层。画像大多着褶(音者)裤式戒装,即是一种无絮的短袍;有的着裙襦式衣裳,即单层的连衣连裙式服装;或穿短裤短裙,男女均绾发或戴巾帻(类似现在的便帽),穿角形鞋履或赤足,亦有裸身的,与四川成都凤凰山出土汉代画像砖中收割的农民服饰相同。这幅《导引图》反映了当时的妇女也己普遍采用这种保健操了。
由于该图在出土前浸泡在地下积水中,有若干画面已残缺,致使有些图形和文字已不能识别,其中能看出文字的有31处。根据能辨的图形与文字分析:
有几处是描绘呼吸运动的,如“卬(仰)谑”,是表示仰身鸣叫的意思,仰身时双手向后举,胸部扩张,这一动作能加强对心肺功能的锻炼。图中所注的“信”“"字与"呻”通,信字前缺一“鸟”字,“鸟呻”"即是学着鸟叫的意思。“猿脖”是猿猴哨叫的声音。“木侯(淋猴)讙引房中”,“讙”也有喧叫的意思,故这两个字,均取象于猿猴,学着猿猴仰天长哨的意思。
有几处是肢体运动方式,除极个别为蹲跪(坐)式外,其余均为立式运动。如上肢运动有“龍(龙)登”,冲击运动(全身运动)有“鸇”(音毡,鸥类猛禽);扩胸运动有“卬(仰)谑”;体侧运动有“堂(螳)狼(螂)”;腹背运动如“俩(懑)厥”;其他尚有踢腿运动,体转运动,跳跃运动不明显,如"引项"与"坐引八维"仿佛作跳跃状。
《导引图》中画有按各种动物姿态进行锻炼的运动方式,其中除了虎式与鹿式运动因文字残缺不能确认外,其他动作,如鸟式就有“鸟信(伸)”、“鸇”、“鹞背”、“鹤口”4种;熊式有“熊经”;猿式有“沐猴”、“猿谑”;可见华佗的五禽戏与马王堆的《导引图》,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
《导引图》所描绘的人像,除徒手操作外,还发现使用棍杖、圆球状、盘形状与袋形状的辅助锻炼身体用的器械。图中的棍杖式运动,作屈身转体运动状,双手持杖,左上右下,文字说明为“以丈(杖)通阴阳”。盘形器械运动见于《导引图》的“螳螂”,作体侧运动,双手斜举,双目注视盘状物。球形运动文字说明已残,似作折腰式转体运动,脚下有一球状物,已残缺。这种球状运动类似古代的"蹋(或作踏)鞠"(音菊,皮球之类),这是古代的一种踢球运动,它既作为保健运动,又带有军事训练性质。袋式器械运动在《导引图》中作低头慢步状,双手持一袋状物,上绘小圆圈,类似象征性小石子。
根据《导引图》可以辨识的文字记载,表明当时应用导引术已能治疗多种疾病--“烦”、“痛明”、“引(耳)聋”、“覆(腹)中”、“引臻(膝)痛”、“引肤责(积)”、“"民中”、“灵(热)中”、“温病”、“引项”、“引痹痛”、“引颓(疝)”等,说明当时人民应用导引来治疗四肢运动器官病、消化系统病、五官耳目病以及某些传染病等。
从马王堆的《导引图》谈古代的体育疗法(二)
华佗的“五禽戏”
东汉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张仲景、华佗等,都很重视导引疗法。华佗对他的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可见华佗已知运动能帮助人的消化能力,促进血液流通,正如门窗的枢纽一样,经常活动就不容易腐朽。华佗认为只要人们坚持锻炼,引挽腰肢,活动关节,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使人健康长寿。华佗在吸收古代导引术式的基础上,创造了“五禽戏”。这是摹仿虎的勇猛攫扑、熊的卧倒匍伏、鹿的伸展头颈、猿的脚尖踪跳、鸟的展翅飞翔等5种动物姿势进行锻炼。华佗曾对吴普这样说:“五禽之戏,亦以除疾,并利跟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儒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据史籍记载,由于华佗坚持这种锻炼,相貌犹如童年。后来,华佗的弟子吴普、樊阿等人用这种方法锻炼身体,到了90多岁,还是耳目聪明,牙齿坚固。据说由吴普继承下来的“五禽戏”,被保留在《太上老君养生诀》这部书里,题为“华佗授广陵吴普”。这套锻炼方法,不仅有徒手体操,同时还包括爬竿运动(如猿戏)。
华佗逝世后,导引疗法并未中绝。西晋以后,各种导引专书和导引图不断出现,导引的术式和名称也更加繁多。葛洪在《抱朴子》中就记载有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鸟伸、天侥、地仰、猿据、兔惊等各种名称。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辑录了《养生方导引法》等导引专书的大量文字,有患各种疾病时所应用的导引;近300种的具体术式和操作方法,其中也提到一些摹拟动物的名称,如龙行气、蛇行气、龟行气、鸯行气、雁行气、虾蟆行气等。关于导引的书目名称,葛洪《抱朴子·遐览篇》中记载有《按摩经》《导引经》十卷;《隋书·经籍志》中有《行气图》一卷,《道行图》三卷(原注:"立一,坐一,卧一"),可惜这些图籍都亡佚了。
大约在晚明以后,“五禽戏”逐渐衰落,实际上它已被后世的各种拳术所吸收。如《拳经》里就有龙、虎、豹、蛇、鹤所谓的“五拳”;又如武术中的许多姿势命名,如白鹤亮翅,白猿献果,野熊蹭背,猛虎出洞等,都可以看出“五禽戏”的痕迹。明万历年间南京出版的一种坊刻书《赤凤髓》,内中也有“五禽戏”的资料,书中介绍了各套架式:羡门虎势戏,庚桑熊势戏,士成绮鹿势戏,费长房猿势戏,亢仓子鸟势戏,每套架式都附有木刻插图。书中还收有许多动功和静功的口诀,对练气功的人有一定参考价值。另清道光壬辰年(公元1832年)刻本《万寿仙书》中,也收载有"五禽戏"的资料,书中所介绍的导引姿势与马王堆三号墓的《导引图》有类似之处,可见我国古代的医疗体育一线相承,从未中绝。
太极拳的源流
隋唐以后,由导引衍化派生出许多名目繁多的各种保健运动术式,其中有八段锦、十二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以及气功等。
“易筋经”,顾名思义,是要把萎弱的筋骨变成强壮结实的筋骨的一种健身方法。古本十二式易筋经原是劳动人民仿效舂谷、载运、进仓、收囤和珍惜谷物等各种农活姿势演化出来的一套形象的锻炼动作。可是后来,"易筋经"被伪托为第5世纪70年代的一个菩萨达摩和尚所创造,使这种锻炼方法带上玄虚迷信的色彩。
太极拳,据传发端于戚继光(公元1528一1587年)的《掌经》,但是,戚继光的《拳经》是依据民间16家拳法综合编成的。《拳经》中所介绍的32势,太极拳就采用了29势,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师承关系。
至于现今流行的太极拳,据传是明末战将陈王庭所创。陈王庭出身子一个官僚家庭,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的第九世。1618年,曾任山东、直隶、辽东巡按御史兼监军御史,先后与经略杨镐、熊廷弼抵御满州贵族军队的南侵,有四年之久。1644年,明亡前后,隐居乡间,潜心研究拳术,综合各家拳法,吸取了戚继光《拳经》的内容,同时采纳了道家黄庭经导线吐纳的呼吸方法,经过他融会贯通,编出一套太极拳。
陈氏世家经5传至14世陈长兴、陈有本,拳路由博返约。陈有本适应时代需要,将动作简化,编成一套新架。另有陈青萍,创造了一套架式紧揍的小架,因陈青萍在赵堡镇教拳,人称赵堡架。陈长兴继承陈家架式,人称老架,于是太极拳有老架、新架和赵堡架之分。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公元1799-1872年)从陈长兴学拳二、三十年,后来杨氏去北京传习,发展成现代著名的杨式太极拳。永年人武禹襄(公元1812-1880年)学老架于杨露禅,又从陈青萍学新架。后来禹襄又获得王宗岳(乾隆年间人)的《太极拳论》,结合自己练拳心得,创造了架式紧揍的武式太极拳。禹襄之甥李经纶(字亦畲)从禹襄学拳,他以实验的方法比试揣摩,不断钻研总结,对太极拳的理论与拳路均有发挥。后来,武禹襄的门徒分别去北京、南京、上海授拳,武式太极拳遂在各地流传。陈家17世陈发科(公元1887一1957年)于1928年应邀去北京传习,从此陈式太极拳也广为流传。
体育疗法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保健方法和一般的健身体操不同,不论技术上、理论上都有它独特的内容,锻炼时要求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密切结合,而且还强调全神贯注。这种锻炼方法能充分调动机体内在的因素,从保健意义上说,它不仅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而且能防止衰老、延长寿命。通过观察与现代实验研究,证明太极拳与气功疗法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有良好的影响,同时能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能量消耗,改善消化、呼吸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由于它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解放后,古老的五禽戏、太极拳、气功疗法等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国家体委的主持下,不仅继承、整理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种五禽戏、太极拳拳路,同时,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的需要,又编成了一套"简化太极拳",从而使这项古老的体育锻炼方法得到广泛的普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91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万密斋医事活动编年
下一篇: 读《医史逸珍》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