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古医籍 临床中医学 交融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医药古籍文献与现代中医临床的交融问题。从交融的含义、交融的六个方面现状和对中医临床文献学的概念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阐发。
话题缘由
这个话题是余瀛鳌先生在上海文献会上的发言,提出编写《中医临床文献学》的一些思考,在此我们想借这个话题为引子,与各位同行共同讨论。
1.时代的需要: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全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认真抓好中医药文献整理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对科研工作强调疗效第一的观点,医生是提高疗效的主体,培养临床优秀人才,造就新一代名医是21世纪的系统工程,其中本科阶段则应打好基础,学习经典、熟读经典。两位领导的讲话都涉及到中医文献工作,我们责无旁贷地肩负此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古籍整理一贯的方针,所以我们要自觉贴近现实,参与现实,了解中医药学医、教、研需要什么,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只有这样,文献整理工作才能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同步,得到他们的理解,发挥其社会作用。
2.学科发展的需要:从近十年文献会议发表的文章及中医期刊来看,由战略研究、概念研究、一书的研究到疾病文献研究、疾病史、医案史等诸多方面,显示文献研究趋于深化,而临床文献研究越来越成为主要话题。古老的中医药学之所以充满无限生命力,在于以整体恒动观认识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辨证施治组方灵活,治疗手段丰富,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存数以万计的中医古籍,蕴含着千百年医家医学思想、论治经验,期待我们去发掘整理并向临床提供具有实用和开拓价值的信息。
作为一名临床文献工作者,如何面对21世纪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对提高临床疗效,提高学术水平,培养优秀临床人才的需要,只有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利用所学相关学术知识做好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的交融。
我们对交融的认识
1.交融的含义:
文献一旦发行出版就意味着取得广泛传播的权利,进入社会流通渠道(图书馆、书店),而古籍是流动的东西,帛书、简策、卷子等流传至今,给我们带来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学信息,让我们去研究它,汲取今天有用的成分;反过来今人又将这种认知的合理性以专著专文的形式传播至读者的手中,这就是一种交流。文献工作者是将古代文献转化为现代文献的主体。客体是读者,是文献的利用者,他们认识利用的程度,取决于主体对古籍文献交流所得,甚至与融入的程度相关。对于古籍来说,我们又是读者,是客体,我们利用了它的合理信息,同时,我们将整理研究的成果又传播给读者,交流交融的过程就发生在其中。主体和客体是可以互为转换的。
文献交流的最高形式是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流是彼此把自己有的给予对方。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的交融,则是文献交融的最高形式,远如张仲景在熟谙《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基础上,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就是结合当时有效方剂及自己的临证经验,已无法分出哪些是仲景的,哪些是他参阅其他医籍的内容,后世《伤寒论》的研究代不乏人,将自己的学术观点融入自己的著作中,为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如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在治疗上颇具特色。近如秦伯未的《谦斋医学讲稿》、方药中的《辨证论治七步走》及《现代名医经验》丛书收入刘弼臣、罗元恺、赵绍琴等名医的医论医话,无不渗透着中医古籍的理论根底,以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这些成果都是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交融的一种体现。
2.交融的现状
从近年来出版的中医论著中,我们选择了与临床文献相关的论著并将其归纳为六个方面,以便分析、研究。
(1)专科发展史、疾病史研究。
这方面的选题一般是在熟悉医学通史的前提下,针对某些学科特有疾病的认识、医家经验、论治特色,以及显现出学科发展方向的一些规律性认识。在史料研究方面,如《中国针灸史》、《中医内科史》、《中医妇科史》等等,则属于专科学术史范畴,较之通史更为深入具体。对于这些丰富的史料运用,需要有坚实的中医临床基础知识和医史学、文献学的知识,方可驾驭。
(2)疾病的文献研究(病名、病因、病机、论治、方药)。
这个工作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核心,涉及的问题较多,如病名、症名、证名问题,有效方剂的筛选问题,治疗方法问题等,只能通过针对不同的疾病来梳理历史文献的脉络,真实、准确地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它是临床医学交融的必要条件。由于计算机存贮量大,取用方便,并具运算能力强,这种先进手段的应用为临床文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许多博士、硕士都采用和这种方式,取得良好效果。例如:①专著:《中医临床大全》,1988年,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②论文:中风、胸痹、哮喘、臌胀、消渴、老年痴呆等专病研究。病理研究:如眩晕病理的古代文献研究,心悸理论的源流研究等。
(3)古文献临床专著整理研究。
这项工作是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基础,通过点校整理11种经典古医籍及500余种二类三类古医书,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了一批人才,如:
①《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的证治研究。《内经》的类证研究、《内经》针灸处方的研究、《难经》的腧穴研究、《伤寒论》的临证应用研究、《神农本草经》单味药的研究及病名研究、《针灸甲乙经》腧穴重辑研究等等,都属于这种文献的整理研究。
②历代方书及内、外、妇、儿等科古籍校注整理研究。这项工作古已有之,如薛己在《校注妇人大全良方》、《小儿药证直诀校注》书中均附入自己的医案和体会,既包含了名著的精华,又切于临床实用。今天我们对临床文献进行校注整理,疏通了语言文字环境,既便于读者顺畅阅读,又达到了交流与交融的目的。
③历代各医家学术思想的研究。对于历代各医学流派及医家的学术思想及成就的研究,是体现中医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临床经验不断总结过程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医家的评估,以便向读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或教训。这种交流是通过主体的广博学识,对医家临证的精辟分析,点出其独到之处,以便人们学习应用。如丁光迪的《金元医学评析》、章真如的《朱丹溪学术考论》均具有这方面的交融。再如各种文本的《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历代名医学术经验荟萃丛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所附的医家学术思想研究均属此例。
(4)医案医话研究(中医医案学、医案史话、医案应用)。
这类体裁是以比较灵活的撰著方式,将医家临证案例及论治经验加以概括总结成为医案医话,它往往是具有临床基础的读者喜闻乐见的文献形式。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已开设了医案课,为同学们提供了鲜活生动的临床知识,拓宽了临床文献的范畴和临床医师的诊治思路。建国以来,继承古代撰写医案的传统,重视对老中医经验的继承和抢救工作,这些文献注入了中医论治的新经验,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融入临床医学的真实体现。如余瀛鳌先生从事文献工作40多年,在著书立说之余,至今坚持临证工作,他提出的这个话题语重心长,值得我们深思“交融”二字的份量。
(5)养生康复文献研究。
随着现代文明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主动问医的倾向已十分普遍,人们要求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小到粥疗食疗,大至康复保健、抗衰老系列研究,如《中医康复医学》、《中医保健学》等均属于古籍文献与现代社会交流、交融的内容。
(6)中西医结合面向临证的研究。
为了体现中西医结合在诊疗疾病中的优势互补,病名是首先遇到的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西医工作者写的《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病症名称对照》一书,列出中医病名达461种;90年代《中医临证诊疗术语》将内科疾病分为50个病症、310个病证名;90年代末,《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归纳为40个症状、270个证名。但是历代文献所反映的状况远不止这些,如明代《本草纲目》收病名辞条达18446条,收集古籍千余种的《方剂大辞典》收病名达31510个(包括少量的西医病名),这些现象提示我们对中医疾病谱的研究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收录了832种现代医学病名,同时附有相应的中医病名(内、外、妇、儿等),这些成果对我们进行病名规范化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我们认为,如何将中医病名融入现代临床,实用性应是第一位的。病名界定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中西医如何对相关疾病症状学(中医称证候)取得共识,患者的临床表现是比较客观真实的,应该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切入点,中医古籍文献可以为此项工作提供大量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去做交流与融合工作。
概念的认识
从以上六个方面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中医古籍与临床医学交融的方方面面,目前尚未能取得共识。但观其内容体裁,应属于临床文献研究的范畴,已涉及学科主要是医史学、各家学说、古籍文献学。由于中医文献学基础中未能包括上述内容,而临床文献学人文学科的成分少一些,自然学科应用的含量更多,随着专科专专病研究的深化,临床文献学科的分化已趋于成熟,对它概念的提出是符合现实需要的,有利于临床优秀人才的培养。在此,我们不揣浅薄,在余老师的倡导启发下,对中医临床文献学的概念提出如下看法,望同行批评指正。
中医临床文献学的概念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医史学、文献学的方法对古籍文献中疾病沿革、学术特征、诊法和论治特点、方药内涵及其疗效等临床医学内容进行的整理研究,并探讨学科发展规律的一门学问,称之为临床文献学。界定层次:中医—文献—临床文献。性质:方法学。对象:古籍临床文献。外延:(1)医学内容(疾病病因、机理、证候、诊法、论治方药、医案医话等)。(2)学科规律。本学科设立的目的及意义:本学科的设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对中医临床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提高理论水平,丰富临床知识,为医、教、研打下扎实基础。中医文献学形成已有20多年,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本文系“中医临床文献资源信息化方法研修班”发言稿,并经余瀛鳌先生审核、修定,特此致谢。)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济南,250014)郭君双 杨金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91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叶天士之劳心过度论
下一篇: 外文中医药期刊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