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医药文献 整理研究 中医药学术 继承发展
中医药学的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中医药文献不断积累、整理、总结和提炼的过程。文献整理研究是中医药事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建设。同时,中医药文献又是面向临床,面向科研的应用型文献,通过对原始文献进行分析、提炼,揭示内在的学术精髓,修订、充实、完善中医药学术体系,必将能发挥其对临床、科研的指导作用。
所谓继承,是指把前人的科学成果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价值的成果接受过来,用于建立新的科学理论。而创新则是指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了新领域,发现了新规律,发明了新方法,提出了新理论,创建了新学科等对原有知识的突破现象。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发展也同样需要继承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尤其不能忽视文献研究的作用。
中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浩翰的中医文献蕴藏着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只有通过对既往中医文献的深入研究、验证与总结,才可能提出新的理论,并用以指导临床,从而积累新的临床经验;对这些新的理论与临床经验的再总结,便形成了新的文献,而新的文献又成为中医学再发展的基础。上述过程的不断反复,形成了中医学发展的基本轨迹,同时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基本特点。历史上众多的中医文献至今仍在中医理论发掘和医疗实践中起着指导作用,这种轨迹仍在延伸,决定了文献研究在当今的中医学发展中仍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应着重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进行。
1基础理论研究:中医药学术要向前发展,必然得从基础理论上入手,这是振兴中医药学术的关键。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能单看经典著作,有时从医话、医论等入手,更能启发心智,而易出成果。医话、医论虽非中医文献的核心部分,但其作用和价值却不可忽视。清末医家余听鸿先生云:“医书虽众,不出二义;经文、本草、经方,为学术规矩之宗;经验、方案、笔记,为灵悟变通之用,二者并传不朽。”医话是不拘体裁的医学随笔,几乎涉及中医学的各个方面,举凡谈古说今、评书论人、读书心得、考证纠错、掌故丛谈、轶闻珍言、临证所获、用药心得、验方举隅、医事杂记,不一而足,由于它篇幅较小,而且在浩繁的中医文献中所占的比例也小,因此,医话向被视为零金碎玉,弥足可珍。可启研究之思路,广临证之视野。医论为篇幅短小的医学论文,或阐发经旨,或辨别是非,或提出新论,或质疑旧说,均为专题议论文章,重在探赜发隐。其内容以学术为主,偶亦论及医德医事、医家医著,但不占主流,且所论亦多围绕学术。以学术为中心,以辩论为手段,以争鸣为特点,以提高为目的,通过辩论,不明者得以阐发,讹误者得以纠正,正确者得以弘扬。因此,医论对于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医的某些极具实用价值的理论的发展,亦有待于古文献的整理、研究,如“气”学说在中国古代道教、医学、哲学理论中都占重要位置,当今国内外对这一课题十分感兴趣,而要找出研究气学说的方向和方法,则须对其源流及所有资料作全面了解,并加以研究、分析、归纳,才能发掘出气的实质,进而探讨气功治病、气功养生的科学性、可行性。一旦研究成功,随之而至的经济效益是难以估量的,而这种研究,唯有通过文献研究才能达到。
2食疗学研究:食疗学是古代饮食文化和医药二者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本草学分支学科,是食物营养学和治疗学的交叉结合。食疗专著始于先秦,盛于晋唐。先秦时期简帛《神农黄帝食禁》为第一部食疗专著,其后晋唐年间食疗著作先后问世不下30余种,可谓盛极一时,有些虽已散佚,其部分佚文尚保存在《千金方》、《太平御览》、《医心方》中。自晋以后,“食疗”不断充实发展,自成体系,专论食疗的本草著作逐步涌现,其中收载了大量可供食用兼有医疗作用的食物,内容丰富,切合实用,这些专题食疗本草实为一笔有待开发的宝藏。
辨证食治,辨证施食及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理论,阴阳五行理论,味形气精五脏相关理论,食疗食养结构,饮食有节,饮食宜忌等理论显示了中医食疗学以食养生,食疗健身,以食治病的特点。如《素问》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合理膳食原则与现代的谷为主食,肉类蔬菜为副,瓜果为辅的营养膳食原则相一致。历代医家食疗经验甚丰,食疗效果尤佳,如《千金方》用谷皮与米熬粥治脚气病,《伤寒论》用醋治咽喉肿痛,《肘后方》载有海藻治瘿。清·叶天士善用鲜梨汁、生荸荠与藕汁治阴虚津涸之胃阴虚证。很多流传至今仍用于民间与临床。筛选、整理历代食疗文献,研究、总结食疗理论与经验,发掘继承先人经验,开发食疗保健产品,已成为发展的必然,从而为人类健身疗疾作出贡献。
3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在中药新药开发研究方面,向本草学和古方书要新药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中药应用于临床并发挥各种治疗作用,往往是通过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药物按一定的组方原则和配伍方式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方剂,其功效并不是组成方剂各药作用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各药作用的相互影响下所产生的特殊的综合效用。如桂枝,配麻黄能发汗解表,配芍药则调和营卫,配黄芪则止汗,配茯苓则利尿,配甘草则平心悸,配附子能止痹痛,配桃仁能治下焦瘀血等。因此,药物在不同的方剂中所产生的作用各不相同。要全面了解、准确把握药物的效用,开发研究中药新药,以药为纲,从方剂文献探讨药物的具体运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方剂文献的统计、分析、归纳,可以进一步探明药物性味、归经、功效特点,以及各种不同配伍方法与适应证之间的关系,从中就可产生出许多新药来。
4名方的研究:古代流传下来的名方都有一个不断认识、化裁、发现新疗效的过程。如张仲景的肾气丸被后人化裁为六味地黄丸及其他地黄丸系列。中药组方理论不断完善,临床使用后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被记载在历代医籍中,从历代医籍中搜集、整理这方面资料,着眼于组方理论和临床疗效,探索合成新的复方,可达事半功倍之效。小柴胡汤至今风行东南亚地区,不是偶然的事。《伤寒》、《金匮》中30多首成方,若能力加阐明并找出其不为人知的“新功效”,使之在整个中医领域里充分发挥其疗效,获益将是无法估计的。
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中医药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如脏象理论、经络实质、青蒿素等新药的研制,均与中医文献的开发性研究有关。中医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而不可分割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靠文献研究联系在一起。但是在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中又需注意如下问题:
1人文因素:中医学是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它较多地掺杂了一些人文因素,使中医学看上去很“不科学”。有人认为要使中医学成为西方标准的科学,就必须将这些“不科学”的“人文”的东西完全剔除,这时再对体无完肤的中医学进行验证、研究,才能得出真正“科学”的东西来。而笔者认为人文的东西并非全都是不科学的,只是我们目前的科学手段、理论水平尚无法解释清楚罢了,不能解释的东西不能说是不科学的东西。所以笔者不主张将人文因素完全从中医学中剔除出去,只应适当地剔除那些糟粕的东西,如封建迷信等。中医很早就提出情志致病说,提出七情过度会导致一定的生理功能异常,如恐属水,喜属火,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水克火,故恐克喜,对于喜笑不休的患者往往采用使其恐惧的方法来治疗。这些就是人文观念与中医学的完美结合。
2精确量化:有人认为中医的很多内容似乎不够精确,常给人以模糊的概念,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不够科学。在医学领域,治病救人是最主要的,从这一角度看,你采用什么方法反而是次要的了。方法既是次要的,更别说解释这一方法的理论了。再者,中医有中医的规则,拿西医的标准去要求中医,试图以西医的视角来解释中医,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在实验室研究中,中医永远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东西,即有可重复性。中医学同样也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不然就不会流传至今。不过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三因制宜,对不同的体质、不同的证型,治法有异,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鸡蛋,更别说完全相同的两个病人,也就不可能运用完全相同的治疗方法。
3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中医特色之一。目前有人进行古代疫情的调查研究,分析古代疫情与自然因素的关系,即疫情与古代时、地的联系是否有某种规律性,从而为当代防疫、避疫服务,这是很有价值的。若在此基础上,参考一些医案、医史资料,深刻剖析当时各类行之有效的诊病疗疾之法的内涵与实质,运用哲学的思辩方法,结合当前疫情的新特点、气候、体质变化等相关因素,提出新的安全、高效、稳定的当代疫病中医诊疗方案,通过实验室研究及临床研究对这一方案进行验证和推广,以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总之,浩瀚的中医文献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医家们只有通过对既往中医文献的深入研究、验证与总结,才可能提出新的理论,并用以指导临床。中医古文献研究并不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并非是单纯为了学术的学术,它有其他研究所无法替代的重要的学术价值。任何重要科技发明和进步,都是站在前辈巨人肩头上而取得的,中医也不例外。只有将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推动中医的现代化。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510405)范晓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90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电子版中医古籍的文献学考察
下一篇: 《岭南卫生方》版本情况与校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