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名医-李东垣

医案日记 2023-05-12 12:23:26

名医-李东垣

李东垣(1180~1251年),名杲,字明之。金元间真定(今河北省保定市)人。倡导:“人以胃气为本”。善温补脾胃之法,后称之为“补土派”。为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

李杲幼年就喜爱医学,曾捐款千金而跟随易州张元素学医,学了没有几年,就掌握了张氏的各种医学技术,除精通内科外,还擅长外科、五官科和针灸各科。他在医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金元各派学术争鸣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临证实践,创制并逐步完善了“补土派”的理论,为充实和发展中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等书,着重阐明了脾胃的生理功能,内伤病的致病、发病机理,鉴别诊断,治疗方药等一系列问题。

东垣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这是李东垣内伤学说的一个基本论点。据此创制了“甘温除大热”之法。李氏根据脾胃的重要性而创立的补脾法,丰富了中医学治疗理论。

李氏的学术思想,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实践,对内伤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等作了深入细致的阐发,给后人治疗脾胃病指出了新的途径。李氏主要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成书于公元1231年,全书共二卷;《脾胃论》成书于公元1249年,全书共三卷;《兰室秘藏》三卷;《药象论》一卷;《医学发明》、《伤寒会要》等。

姜的营养成分?

生姜,其色鲜黄悦目,其形匀称赏心,其味辛香可口。自古以来,无论是名家还是百姓,皆识姜为美味佳品。 早在周代,姜已被人工栽培。《论语》和《吕氏春秋》中姜被列入食谱。东汉经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姜本写作“强”,称为“御湿之菜”。春秋时孔子善于养生,他主张“每食必姜”。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其《学说》中称赞:“姜能疆(强)御百邪。”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李东垣对姜推崇备至,提出“上床萝卜下床姜”的养生名言。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尤赞赏姜的多种用途:“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在民间,有“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十月生姜小人参”、“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等谚语。用姜制做的蜜饯姜、五味姜、甜酱姜、糖姜、脆姜、姜茶、姜酒、姜粥等各色食品不胜枚举。 笔者在临床上常用生姜疗疾,如用鲜生姜10克,紫苏10克,煎煮后取汁加红糖适量服用,可治风寒引起的胃肠型感冒。生姜、刀豆各10克,柿蒂6个,煎煮后取汁加红糖适量服用,治胃寒呃逆、呕吐等证。生姜10克切片加绿茶,用沸水浸泡后饮用,可治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腹痛、吐泻。鲜生姜10克煎煮后取汁,加红糖适量,可解女子痛经之苦。生姜30克,全当归一个,羊肉500克,炖煮后服用,适于产妇恶露不尽。鲜生姜10克,大枣10枚,糯米50克,煮粥食用,适于脾胃虚寒、反胃、呕吐清水等。将生姜15~30克,捣烂如泥加蜂蜜适量,用水调和后服用,治疗儿童蛔虫性肠梗阻,效如桴鼓,使患儿免受手术之苦。将生姜切片后,每只猪肚内放入250克,煮熟后只吃猪肚,或加点酱油,一日三餐适量食用,治消化性溃疡有良效。外出旅行前,口含一片生姜,往肚脐上贴片生姜,可防晕车晕船。常吃生姜,可防治胆石症。有关研究表明,生姜中含的姜酚有很强的利胆作用,并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胆汁中黏蛋白的形成难以和胆汁中的钙离子及非结合型胆红素结合成胆石支架和晶核,从而抑制胆结石的形成。英国科学家发现生姜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可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可用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生姜汁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日本学者研究表明,干姜对子宫颈癌细胞培株系JTC-26的抑制率可达90%以上。 近日,闲翻《东坡杂记》,见文中记有:“予昔监郡钱溏,游净慈寺,众中有僧号聪明王,年八十余,颜台渥丹,目光炯然。问其所能,盖诊脉知吉凶如智缘者。自言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云姜能健脾温肾,活血益气。”姜的抗衰老作用已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生命之所衰老,自由基诱导氧化反应,细胞遭到破坏是重要原因之一,而生姜含的多种活性成分,尤其是姜辣素,可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清除自由基这一杀手。生姜还含有过氧化物歧化酶,可起到抗衰老作用。可见在平时适量吃点生姜,对祛病延年大有裨益。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有“烂姜不烂味”的俗语,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生姜腐烂后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黄樟素,可诱发消化道癌症。所以,千万不能吃烂姜。 姜的作用:姜和葱、蒜一样,是我们常用的三大烹调调味品。用它们作调料不仅能使菜肴增味添香,而且它们特有的辛辣味可以刺激人们的食欲,增加其胃口。此外,科学家业已发现,姜还具有保健兼治病的作用。姜所含有的成分能够有效地治疗肠胃疾病、伤风感冒、风湿痛和恶心呕吐等疾病,并增强人体免疫力。所以人们对姜的兴趣早已不单用作烹调,而且更注重它们健康。 积食?——姜有清胃功能 你是否有过头一天的晚餐吃得太油腻、太饱,第二天早上肚子十分饱胀而不适的感觉。当你的消化器官难以完成它的消化工作的时候,你应吃一点点姜。姜的辣素刺激胆汁生产,从而加速脂肪的消化。此外,姜中所含的酶能使蛋白质变碎小,使油腻食物易于消化掉。 肠胃气胀?胃里饱胀?——姜促进肠内蠕动 大肠细菌靠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供给营养,并对肠胃气胀发生影响。姜制止碳水化合物吸收和促进减低糖分的乳酸细菌的生长,并不产生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气体。倘若你喜欢吃辣,则应经常吃姜。这有助于通便秘和消除痉挛。 鸡蛋和含脂肪多的烤肉吃得太多?——姜减低胆固醇 倘若你在吃油腻的、胆固醇高的食物时配一点姜,那么胆固醇含量会大为降低。即使这样,胆固醇含量高的人也应少吃鸡蛋和油腻食物。 晕车、晕船、晕机?孕期反应?——姜能治恶心呕吐 有些人出门乘车、乘船和乘飞机。一坐汽车,就晕车;船一开,就晕船;飞机一登高空,就晕机。其症状就是头晕和呕吐。出门就带一些姜吧!晕车、晕船、晕机时你在路上每隔4小时就啃一点嫩生姜。现代医学证实,姜的特效甚至比化学药物强。姜不同于大多数的抗恶心药物,它不影响神经系统,而在消化道中直接产生作用,并不会使人发困。 当胃消化不良或吃坏了胃以及服用了难以忍受的药物而引起恶心、作呕、身体不适时,就可啃一小块姜。它能减轻呕吐和头晕。孕妇在这种症状下是否能啃姜治病,应按医嘱进行。至于生姜能否治疗怀孕期孕妇的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姜是阿司匹林和大蒜的竞争者-姜稀释血液和减轻风湿病 手指节骨疼痛,早上双手僵直,关节肿胀。阿司匹林等止痛药对上述炎症有疗效。最近的医学研究证明,姜同样具有这种功能。尽管进行该项试验的患者为数尚少,但试验结果是引人注目的:患者每日服用5克新鲜的生姜,就能使患者的关节疼痛、发炎、肿大等症状有所好转。目前在柏林进行一项研究,旨在探究出治疗轻度和中度风湿性痛性痛症的理想剂量。 同阿司匹林一样,姜具有稀释血液的功能。每日食用5克新鲜的姜就能稀释血液。在烹调开始时应在蔬菜和菜肴中加一点姜,因为在烹调时姜辣素的转化,从而具有特别好的消炎作用。此外,姜阻止血小板粘连效能比大蒜强,并且不会像吃大蒜那样引起满口难闻的气味。 发烧、感冒伤风和咳嗽?——姜能抗病毒 红糖姜汤和用辣姜煮的鸡汤都是治疗发烧、感冒伤风和咳嗽的良方。因为患者服用上述两种热汤之后,黏膜受刺激,从而保护呼吸道的润湿。此外,姜具有抗菌作用。姜的香精油对慢性呼吸道疾病,例如鼻旁窦炎有较好的疗效。姜还能促进血液流通,从而有助于发汗疗法。 保持一天精神饱满-姜促进血液循环 早上你起床困难吗?白天你身体或四肢开始感到冷吗?姜对此也有疗效。姜具有强心作用。姜的辣素刺激肌体,在胃肠中引起一种温暖的感觉,并将之扩散到全身。此外,姜能促进防御细胞的增长,加强免疫系统,使人保持精神饱满。 姜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具有神奇的药效。在睡觉前如果吃姜太多,有些人会做恶梦。另外,有些人对姜有过敏反应,则应忌吃。姜的日食用量为5克,最为适宜。 在生活中,热姜水除了可御寒外,还有不少保健作用: 1 平时,每天早、晚坚持用生姜水漱口,并在睡前饮一杯,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此动脉硬化。 2 如患口疮,每日用热姜水代茶漱口二三次,一般三天后溃疡面即可收敛,愈合。 3 遇腰、肩疼痛,可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浸热毛巾,拧干后缚于患处可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缓解疼痛。 4 高血压患者血压高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可是血压降下来。 俗话说:“男子不可百日无姜”、“女子不可百日无糖”。 按中医理论,姜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

生经益气汤的配方是什么?

生经益气汤的配方为:黄芪、甘草(炙)、人参(去芦)、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 橘皮(不去白)、升麻、柴胡、白术。
这个验方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
它的用法为:上述诸药,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服(远离吃饭时间),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剂。
生经益气汤的功用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证、气虚下陷证、气虚发热证。脾胃气虚证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薄,脉虚软;气虚下陷证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舌淡,脉虚;气虚发热证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如果有上述症状表现,建议到专业中医门诊请医生准确辨证,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汤等方药治疗,切勿自行应用药物。需注意,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该方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89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