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绝没有第二种医术能跟中医相提并论的。中医几千年来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一种文化的“层次”了,而且,中医文化是无比博大精深的。
我想,用“文化”这词来形容一种事物,可以说是对事物其所负载的内容的一个十分肯定。当然,我们绝不能否定“中医”,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那么,中医“文化”包涵的内容有什么呢?医德,这是我首先想到的,如果一种事物不是造福于人类,那么它首先就不配谈得上是“文化”;其次,是功效,如果“中医”不是有奇特的功效,救人于苦痛之中,相信也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再有,便是它自身发展所产生的诸多美妙的传说,如果一种事物缺少了“传说”的内容,那么文化的内涵就简单得多了。
今天,看了这本《中医趣谈》,觉得很有意思,感觉是长了许多见识!对于一个关心中国文化的读者或是关心中医文化的读者来说,《中医趣谈》着实不错。几千年来,我们不知道中国曾经拥有过多少用中医治病的医生(古称“郎中”),但是扁鹊、华佗此等一代宗师的名字想必你是不会不晓得的,但是他们悬壶济世的事迹,游医江湖的人生,治病救人的医德你了解过吗?何况,几千年来,成就宗师的,流传口碑的,医德高尚的“郎中”,你知道多少吗?安期先生,刘完素,朱震享,谢映庐等也是开山开户之宗师,你听说过吗?他们是如何诊断,如何用药来做到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的功效的,你又知道吗?《中医趣谈》让人开了眼界!是啊,若不是一代代中医人本着“治病救人”的准则砖研医术,发扬的救死扶伤精神,我们的中医文化也不会如此的灿烂夺目。不为钱财,只为“良心”就是他们的医德。
由中医,必然要想到“中药”,中医治疗就是利用万物相生相克的原理来用药的。古代,人们把世间的万物都是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归类的,人体内部也是运行着“金木水火土”五气,当体内五气不均衡时,人就会得病,这时候就要补气或是泄气,让体内达到五气平衡。一个高明的中医医生,诊断和用药都是非常讲究的(特别是对于疑难杂症的治疗),获得的效果也是非常之好。当然,也不可否认,个别的利益者打着中医的旗号大肆骗人,甚至是“不仅谋了财还害了命”。此处提醒读者多留心眼!但凡高明之人,都是不为名利的;而利益熏心者则是疯狂的骗财骗物。
我说过,一种文化若是缺少了相关充满神秘感的“传说”,那也是非常不完美的。中医从产生的那一刻起便与传说解不开了关系。神农尝遍百草就是一个完美的故事的开始,以至后来人们发现的每一种新草药,都有一个美妙的传说相伴。不止于药物,甚至江湖郎中,特别是负有盛名的“神医”身上所负有的传说又何止一个。这些美妙的传说读起来,特别的有意思,看过后,你又不仅感慨“中医文化”色彩的浓重。
中医成就“文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医学科跟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道家”或说是“阴阳学家”提到过“万物皆阴阳”的理论,其实,中医的理疗目的就是让阴阳达到平和状态。中医的理疗原则是使各个单体的部分在整体上达到平衡。整体性的强调使得中医看起来特别有“哲学气息”。且不说这个,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儒学文化”也是跟中医有着很大的关联的,特别是唐宋以后,许多医学名家兼通儒学,或儒者兼通医学,亦官亦医,皆被称为儒医。我想,若是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医到底是不会获得那么巨大发展的,直至今天,成就为一种“中医文化”。
《中医趣谈》故事性的写作可算是一本通俗读物,通俗得让小学生的也能明白深奥的“中医文化”;而《中医趣谈》又是一本知识性读物,丰富的中医知识也能让阅历高深的成人收获不少。大概,作者在编写这样一本书的时候,定位就是“《中医趣谈》,老少皆宜!”,特别是文化性的读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79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王文远教授在广西传授平衡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