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天医里』传奇——清代医家叶天士的

医案日记 2023-05-11 12:58:43

『天医里』传奇——清代医家叶天士的

洞庭湖上著华章八百里洞庭湖,烟波浩淼,银光点点,湖光山色,相互映衬,好一派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倾倒,从而留下了许多千古吟诵的佳篇。

一天,湖上飘荡着一只小船,除摇浆的船夫外,坐着一老一小两人。老者髯发飘逸,精神矍铄。小的斯斯文文,象个学生模样,他手里拿着笔和纸在听老者说着什么,不时点点头,停下来在纸上写点什么。

这就是苏州著名医家叶天士和他的学生顾景文。

顾景文跟随叶先生学医已有一些年头了。有名师指点,加上自己聪颖勤奋,学力日进,颇有心得,并能经常就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叶天士众多弟子中,他是先生最得意的一位。因此这次先生来洞庭湖旅游时,特地带上了这位学生。

叶先生此次来洞庭湖目的有二:一是多年来一直忙于诊务,可以说是夜以继日,有求必应,难得有空放松自己,先生时时感到身心疲惫,正好借这次机会,放松一下自己。另外,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自己细心观察,对温病(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包括现在的感染性疾病及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方法已形成自己的看法,此次趁着旅游,让顾景文将这些体会记录下来,也算是一举两得吧。

在客栈住下后,师徒俩人白天泛舟湖上,陶醉于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余,老师口授,学生手记,将一些初步的想法记录下来,晚上则秉烛修改润色,20多天过去,一部享誉后世的重要著作——《温热论》的初稿就诞生了。

原来,苏州地区地处太湖流域,地势低下,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温热病的多发地区.促使很多医家在这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找到治疗该病的方法。其中叶天士的老乡、明代著名医家吴有性(公元1582~1652年)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吴有性在医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对温病学说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新见解。他在继承历代医家学说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思想束缚,以创新精神,于明崇祯十五年(1462年)写成了《温疫论》一书,为防治传染病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温病学说成为一门专门学科,创造了前提条件,起到了奠基作用。

明代以来,商业和交通日渐发达,传染病频繁流行,危害严重。据史书记载,仅公元1408-1643这200多年里,大疫流行就有39次之多。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前后,由于明政府的政治腐败,加上清兵内侵,人民生活困难,疫病流行,遍及山东、浙江、河北等地。用吴有性的话是:“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十口,无一口仅存。”可见当时温疫是多么猖獗,老百姓的疾苦是何等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吴有性不怕辛苦,不怕传染,深入病区,在给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对传染病的实际观察和深入研究,终于写出了《温疫论》一书,对传染病的病因、病源、传染途径和方式、流行特点及治疗原则,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传染病新的思想和学说。

对于传染病的病因病源,吴有性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异气又称为“戾气”和“杂气”,这种物质用我们的肉眼是看不见的。吴有性说:“此气无象可见。况无声且无臭,何能得睹得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吴有性对戾气特性的论述和现代病源微生物的某些特性是十分相似的。如他认为戾气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具有特异性。在当时的条件下能有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我们知道.1867年英国科学家李斯特才第一次认识到伤口化脓和内科传染病同样是由微生物所引起,这比吴有性的认识晚了200多年,而且那时已有了巴斯德关于微生物研究的成果。

吴有性的《温疫论》对叶天士的影响很大.他汲取了该书的精华,加上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温热论》一书,使温病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

在这部著作中,叶天士创立了诊治温病的方法,将温热病的传变规律归纳为卫、气、营、血四个时期。这就好比人穿的衣服,一层加上一层。疾病在卫最浅,在气次之,到营加重,入血危重。

现在的《传染病学》对传染病大致分为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人体起,直到最初症状出现以前)、前驱期(病原体生长繁殖后产生的毒性物质常可使患者出现头痛、发热、乏力等轻度全身反应)、症状明显期(逐渐表现出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如肝炎病人出现黄疸,麻疹病人出现疹子,白喉病人喉咙中出现假膜等,此时病情最为危重)、恢复期(此时热度已下降至正常,主要症状亦已大部消失)。虽然叶天士的划分方法与此所指未必完全相同,但却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卫、气、营、血不仅起到了划分疾病阶段的意义,而且是治疗温热病的准则。在卫阶段,可以用发汗的方法;在气阶段,可以用清气的方法;到营可以用透热转气清营的方法;入血可以用凉血散血的方法。这些原则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除此之外,叶天士还对温病的诊断方法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察舌验齿、辨斑疹白痦等方法_0就是通过观察人舌头的颜色、质地、润泽,牙齿的荣枯老嫩、松紧、牙龈情况等,来判断疾病的浅深阶段,并指导治疗。

所谓斑疹,就是热病过程中发于肌表的斑和疹两种,其中点大成片,摸之不碍手的称为斑。主病在血分;形如粟米,高出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的称为疹,主病在气分。所谓白痞,指皮肤上发生的白色水疱,据此可以认为是湿热之邪为患。这些都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温热论》问世后,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很多温病学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修改,使得温病学说成为专门的学科。

摘自《家庭中医药》文/陶小华

吴中医学甲天下(求己室闲话,2017年12月18日)

我们先讲一个关于吴门医派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一天,名医叶天士正在家中的院子散步,时值立秋,凉风习习,这时邻居匆忙赶来,说家中产妇难产,性命堪忧。叶天士随手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叶,吩咐邻居和药一起煮了给产妇喝。让邻居喜出望外的是,产妇喝下后竟然顺利分娩了。叶天士因立秋叶落,开出的神奇药方,或许只是个传说,但因为这个故事的细节与中华医药,天人相应的观点相吻合,同时又发生在吴门医派代表人物身上,所以数百年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学,发展到金元时期,经历了一个学派并起百家争鸣的时代,而宋室南迁带来医学重镇的南移。南宋年间的《平江图》上,刻有一座东西面向的建筑,题旁写着“医院”两字,据专家考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医院”命名的医疗机构。

吴中地处东南卑湿之处,是瘟疫、温病的爆发地区,因为温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过程和治疗原则不同于伤寒,故运用治伤寒的方法来治疗瘟疫、温病疗效不佳,于是苏州成了温病学派的发源地,清初叶天士《温热论》的问世,更确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温病学派的学术地位,从而形成了“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昌于吴医”的三大特点,这是吴医的精华所在,也是“吴中医学甲天下”的由来。

清朝康乾年间,是吴中名医辈出的高峰期,除了叶天士、薛雪,还有尤怡、缪遵义和御医徐灵胎等,据统计,自唐以来,吴地进京的御医不下数百十人,他们声名虽在朝廷,根基和贡献却永远留在了民间。
“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是徐灵胎墓上的一副对联,这是他绝前自题的墓门联。丁酉年清明,我们一行四人特地驱车寻至徐墓(在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八坼社区),献花,祭拜。

司马迁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江南夏季温热潮湿,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吴地温热病多发而流行,自汉代以来,张仲景《伤寒论》一直被奉为医家圭臬,但通过漫长的医学实践,人们发现南方流行的发热病,与北方常见的伤寒多有不同。元末明初,苏州名医王履率先提出了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观点。明末清初的吴有性则根据临床实践写出了我国最早研究瘟疫的专著《瘟疫论》。

如果说王履、吴有性是吴中温病学派的先驱者和奠基人,那么清代康乾年间的叶天士,就是这一学派的确认者了,叶天士或许称得上苏州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苏州百姓称他为天医星下凡。叶家也是世医,他的祖父、父亲都精通医术,叶天士十四岁时立弃儒习医,到十八岁时,他已先后拜了17位老师,对内外妇幼诸科无不精研。《清史稿》记载叶天士神悟绝人,贯彻古今医术,切脉望色如见五脏。民间流传,他能断人生死,有起死回生之术。总结前人的经验,叶天士创造性地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辩证纲领,他将辨证论治温病的一些探索和积累,总结性地记录在了他的代表作《温热论》中,医学史家认为《温热论》宣告了温病学派的真正诞生,而这一学派的诞生也正标志着吴门医派的崛起。

据统计,明清两代,苏州共有名医852人(外曾祖兰升公也在其中,曾祖似兰公虽秉承吴门医派,但世居嘉善,为浙江名医),植根于这方水土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他们形成了若干共同特色。而苏州名医有这样一些特色,实际上由几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世医,就是所谓的代代相传,甚至可以传上几十代几百年;还有一种叫儒医,他可能首先是一个学者,一个文人,然后再去从事医学;还有一类叫御医,御医呢就是他非常有经验,经常会被皇帝召去看病的。

薛雪,苏州历史上的儒医代表,他与叶天士同时且声名相当。薛雪以儒士自居,擅长经史之学也精通诗词书画,但他两次拒绝了朝廷博学宏词科的征召。在苏州城南,薛雪建了座园子,取名扫叶山庄,与大才子袁枚等人流连其间,诗酒唱和。因为母亲多病,他转而学医。翻翻家里的医学藏书,薛雪的著作也有,看看落款,这本旧书由祖父外家(陈氏)的先祖所手抄,字迹俊秀,堪比现代书法名家。

苏州儒医的源头,其实可以上溯到宋代的范仲淹,范仲淹在苏州创办府学,同时也为家乡读书人留下了“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人生训诫。从此,儒士习医成为了一种风尚。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好友袁枚在书中这样称赞自号“一瓢”的薛雪,并记录下他神奇的治病过程。1755年春天袁枚的厨师王小余得了重病,已目闭气绝,前来诊病的薛雪说,我喜欢和疫鬼斗,或许能赢。于是他拿出一颗药丸,捣碎后用石菖蒲汁调和,嘱咐给病人服下,说等到鸡叫时会有起色。事实果真如此。按袁枚的记录,王小余再服二剂而病起,这样的起死回生之术,叫人目眩神迷。薛雪一生勤于著述,他编写的《医经原旨》,发煌古义,融会新知。《湿热论》则被视作叶天士《温热论》的姐妹篇,是温病学派医家的必读书。

说到吴门医派,就不能不说吴门药业,苏州名医荟萃,药业自然也就兴盛发达,历久不衰。苏州古城西部,太湖岸边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自古盛产药材。在这里,古老而传统的制药方式,仍然被人们一代代沿用,它们带着浓重的时光印记。

中药讲究的是道地药材。有一种药叫吴茱萸。《本草纲目》记载,茱萸南北都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之名,这是对吴地茱萸的盛赞。这个吴茱萸,在七八月份就开花了,到十月份结果采集。它在春秋期间开始用,有祛湿、去吐、去痛、驱寒等功能。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的“茱萸”是指“山茱萸”(山东产的茱萸)。苏州产的茱萸较之更名贵。

据调查,吴地药材有近一千种,其中以苏州出产为佳的,除了吴茱萸,还有苏薄荷、绿梅花、佩兰、珍珠,乃至蜈蚣等,在中医眼中,天地间的一草一木、一虫一甲,都可入药,中医将它们配伍修和,就像排兵布阵,然后一剂投下,又似神兵天降,驱邪逐魔。从宋代开始,苏州城里出现了官营药局和私营药铺争胜的局面。

参考史书记载,苏州的学士街,那时叫药市街,是集中买卖药材的地方,马医科巷名的得来,是因为这里曾住过一个姓马的名医,官办的济民药局也开设在这里。

从宋代飘来的草药香味,到元代时变得越发浓郁,而引人关注。马可波罗在写到他的苏州见闻时,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描述苏州的医药,他说,苏州城外附近的山上,大黄长得茁壮喜人,苏州城里有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

到了明清时期,中药铺遍及大街小巷。苏州现存的名药店代表——雷允上、宁远堂、沐泰山、童葆春等,都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雷允上诵芬堂由清朝乾隆年间的吴中名医雷大升创立,它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馀堂齐名,并称国内三大国药店。雷允上的六神丸是国宝级中成药代表作,被誉为中药抗生素。它的工艺非常复杂,处方非常独到,一千粒重是一钱,因为每顿服用十粒,一粒是0.003125克,所以十粒才0.03125克,所以它是现在所有中成药当中服用剂量最小的。

家传的(年代很久远了,估计已有二百余年,抄写之人可能是曾祖似兰公的师祖陆又亭?)的手抄医书上发现有一个红印章,仔细辨认,有四个篆字:诵芬弟子。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雷允上诵芬堂?有点小激动,不,还有点震惊呢!

再接着说雷允上的六神丸,它创制于1864年,十多年后,美国监理会会督、博习医院创始人蓝华德和柏乐文创办了苏州博习医院,因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伯乐文甚至被苏州人称为神仙,面对冲击,吴门医派开始寻求突围,于是出现了中西汇通派。

鄙人的外曾祖兰升公就属于中西汇通派,在宣统年间,他率先加入中西医研究会,考究西医学,立志于中西医汇通。兰升公察诊时,以传统的中医辨证施治为主,灵活运用和借鉴一些现代医学的理论及诊疗手段,予以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其诊治效果往往加倍,因此在兰玉堂医馆门前车水马龙,四方求疗者踵至,兰生公宅心仁厚,信谊接物,不以贫富而异其用,为缙绅大夫所推许,人皆敬重之。时年,兰生公德高望重,被推选为吴江县中医公会第五分事务所总监。

这个汇通派的出现,实际上的表明就是吴门医派那种开放的态度,那是一种兼容并蓄、开放的态度,它对整个吴门医派或者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为西药的参与以后,抗菌素(药)的产生,好像在发热病、传染病这些地方,中医的优势显不出来了,但是到了现在,近年,包括2003年的非典,西医西药的治疗是很有限的,因为中医有别于西医寻找病原、直接对抗的方式,中医的特点在于着眼于人,辨证论治,在面对未知传染性疾病时,显示出更多的灵活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此次暴发的非典型肺炎具强烈传染性,从中医学上看,属温病范畴。由于传染病大多具有温热性质,中医学又称之为温疫。我国对传染病的认识始于先秦,成长于金元,形成于明清,发展于现代,并创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较完整的辨证论治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SARS这场灾难,政府后来组织了全国的老中医协作攻关,就是发挥了温病学说的优势,后来把非典很快地控制了。

中医介入,中西医联手,相信能为人类最终战胜今后的未知疾病做出应有贡献。

时光荏苒,百年已逝,回望历史,中医药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发展之路。可喜的是,如今在苏州,吴门医派仍然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冬至开始,苏州市民有冬令进补的传统习惯。越来越多的病例证明,生命科学的发展,有赖于东西方医药科学的融合。

2017年新春,苏州电视台开播了苏州人翘首以盼的《苏州史记》,好评如潮。其中的一集《天下吴医》,笔者更是饶有兴趣地观看几遍,感慨而欣然记下剧中相关文字,并穿插本人家族珍藏至今的医学手抄、札记等图片若干,还给予它们一些解释说明,于是组成了这篇文章——《吴中医学甲天下》,愿各位有缘者飨读,指出不足之处,再好增补内容,使该文更加图文并茂,不胜感激!

“胃喜为补”——清代名医叶天士教你贴秋膘的正确姿势

又到一年丹桂飘香的季节,天气转凉,不少人纷纷套上了秋装,部分北方地区的同胞可能已经将秋裤找了出来,随时准备加持于身;亦有不少人已经约上了入秋后的第一顿火锅,开始贴起了秋膘,准备御寒过冬了。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虚劳门》中写道:

“胃喜为补”即为“适宜自己口味的食物”。

这也说明了人体体质不同,嗜食生冷亦不相同。

故而说,“胃喜为补”是为食适宜自己的食物。

“胃喜为补”并非说喜欢的食物吃进去就是进补,而是鼓励各位食用适合自己消化能力的食物。

如前文所讲,不同体质的人对食物的偏食程度不同,比如阴虚之人,食用火锅,就可能上火。此外,不同地域的人,饮食口味亦可导致体质的变化。

这里就说东方地处海滨的人们,喜欢鱼盐之味,所以人们皮肤色黑,肌理松弛,就多发痈疡之类的疾病。

这也即是说“胃喜”,是喜自己身体的消化能力。此外,“胃喜为补”并非是说以前喜欢吃红烧肉,现在大病一场,没有胃口,就一定要吃红烧肉来补身体,这反而对自己的病情有害无益。

有喜即有厌,把适宜自己消化的能力比为喜,那么食后不舒服的食物即为“胃厌”。五脏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如甘入脾,多食甘可补之,而甘者令人中满,过食必生痞满。

也说明过食会导致消化系统的不适。

当人生病没胃口时,就什么也不想吃,然而疾病好转,胃口好些了,就会想要吃东西,这时想吃的食物就可以补养脾胃。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发烧的时候没有胃口,待退烧之后,有了胃口,就想“山珍海味”的“果腹”一下。

现代研究证实,营养素及其活性物质可以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机体的生长发育有关的基因表达,且人体对胃喜食物的吸收率高于普通食物。

另外有研究发现不同饮食情况对于胃肠道内的肠道菌群亦有不同的影响。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喜为补”是对其的补充。

小伙伴们在胃喜贴秋膘的同时,亦要注意胃厌,不要给自己的胃肠道增加负担。

#大家 健康 超能团#@大家 健康 #贴秋膘正确姿势#

叶天士医名盛文言文翻译

1. 叶天士医名盛文言文翻译 浙江东边一代某个士子和几个同伴去京城应试。乘船走到姑苏的时候,这个士子就得了疾病,同伴雇了一台轿子将他送到名医叶天士的府上请他诊治(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清代四大名医之一)。叶天士诊断了很长时间,说道:“你的病只是普通的感冒风寒,服一剂药就好了。不过你现在准备到哪里去?”士子就回道要去京城应试。叶天士说道:“你就不要去了吧。你这一路到舍舟登陆的时候必然要得上消渴症,此病无药可救,寿命不过一个月罢了。脉象已明显,(若是现在)速速回家,还来得及料理后事。”于是开了一剂药方给士子,叮嘱徒弟将此记录在医案上。士子回到船上,非常害怕,潸然泪下,辞别同伴准备回家。同伴说:“这不过是医家恐吓人,想多要点钱财罢了。况且叶天士只不过是个给人看病的大夫,又不是神仙,不要将他的话放在心上。”第二天早晨,他服下药果然就痊愈了。几个伙伴更是怂恿他一起去应试,于是北上(赶考),但是心中总是惴惴不安。

(这天)船行到江口,狂风大作,一时不能前行。士子与人相约逛逛金山寺。寺院门口竖立着一块医僧牌。士子便来到禅室(请医僧诊断)。医僧为他诊断说道:“居士将要到哪里去?”士子回答要去应考。老僧脸皱着眉头对他说道:“恐怕来不及了。这一路一上岸,消渴症就会发作,命不过一个月,怎么能远行呢?”士子一听大惊,流泪说道:“果然和叶天士说的一样啊。”老僧问道:“叶天士是怎么说的?”士子答道:“无药可救。”老僧说:“这话错了。如果药不能治病救人,圣人又何必留下这个方法?”王佑一听,似乎老僧话中有缘故,跪下请求施救。老僧将他扶起,说道:“你上岸时,(有个地方)王家营,盛产秋梨。(买来)用后车装满,渴了就以梨当做茶,饿了就蒸梨当做饭,大概到京城就食用超过百斤,也就会无恙了。(叶天士)怎么能说无药可救,岂不是误人性命吗?”士子又一次向他拜谢辞别。走到清河,一上岸,果然得了消渴症,他依照老僧所说务必食用梨子,等到进京的时候,就痊愈了。(他)入闱应试,但是没有考中,感激医僧的救命之恩,回到金山寺的时候,拿二十两纹银和京中购买的特产作为酬谢。老僧收下了特产却没要银子,说道:“你经过苏州城的时候,再去会一下叶天士,让他再给你诊视一下。若是他说你没有病,就用他之前所说的话质问他。如果他问你谁将你治疗好的,你就告诉他是我,这比给我银子厚重多了。”

士子按着这话前去拜见叶天士,再次请他给自己诊视。(叶天士)说:“你没有病,治什么呢?”这时士子就将叶天士当时所言来质问他。叶天士命徒弟查阅医案记录,果然如其所言。叶天士说道:“奇怪啊,你难道遇见了神仙?”士子答道:“是佛,非仙。”随后便将老僧的话告诉了他。叶天士说:“我知道了。请您先回,我将停业去请教。”于是摘下牌子遣散徒弟,改了名字,穿上佣人的服装,乘舟求见老僧,请老僧收自己为门徒学习医术,老僧便同意了。

有一天,有人抬着一个垂危的病人来,这病人肚子大得就像怀孕了一样。随同人说:“这人已经腹痛了好几年,现在更加厉害了”。老僧诊断完毕,命叶天士再来诊断,叶天士诊视后开的药方首位药就是白信(白色的砒霜)三分,老僧笑着说:“妙啊,你医术不及我的地方,就是太过谨慎。此方需用砒霜一钱,才能起死回生永除病根。”叶天士惊讶万分地问道:“此人肚中有虫,用砒霜三分,就能药死肚中之虫,多了人怎能承受。”老僧说道:“你既然知道他肚中有虫,不知这虫的大小吗?此虫已长二十多寸,如果三分药,不过只能将它暂时困住,待药性一过必会复发,再服用白信,虫子则会避而不受,那时候就真的无药可救了。用一钱白信,虫子死,随大便排出体外,这样永绝后患不是更好吗?”叶天士听后非常困惑。老僧当即便让侍者取出白色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热水服下,对来人说道:“赶紧将他抬回家,今晚他必然要拉屎将虫排出,让我的徒弟看看。”来人答应,抬病人离开。到了晚上,果然像老僧说的,(用棍子)挑着一条赤色的肉虫来了,长有二尺多,而病人此时已经好了,感觉肚子饿了,要吃东西。老僧又命用人参茯苓熬成稀饭进补,十多天就痊愈了。叶天士心悦诚服,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告诉了老僧求教。

2. 叶天士以医名于乾隆时文言文 叶天士以医名于乾隆时,自年十二以至十八,凡更十七师。

闻某人善治某症,即往执弟子礼;既得其术,辄弃去。生平不事著述,所存者《临证指南医案》十卷,亦其门人取其方药治验,分门别类,集为一书,附以论断者,非尽天士本意也。

(叶名桂,江苏吴县人。治疾奇效甚多,不遑枚举。

一日乘舆过市,见贫家送葬,棺底滴新血数点,急呼止其棺。问"死几何时?"曰"昨夕,"曰"男乎?女乎?"曰"未产妇也。

"曰"速归可治。"其夫叩首哭泣,随天士舆后,而观者随往甚众。

至其家,命启棺,升尸至床,去殓服,按右手脉,曰"可救。"取长针一枚,解胸前衣,当心一针,哇然一声,产一子,而妇有叹息声,观者叹服。

或问之曰:"术固神矣,然何以知其不死?"天士曰:"此无他,适见之血鲜而不败,故知其未死。及按其脉细审,乃知腹中儿手将母之胞络搦住。

络近于心,心痛晕绝,特以针刺儿手,畏痛手缩,焉得不娩?儿既生,母亦不死矣,所险者针之分寸耳。"天士言未已,众中一少年伸臂求诊,天士诊视良久,曰:"当速归,今晚必死。

"观者大愕,有进而询其故,曰:"公等视之,彼固健康人也,然吾以脉理审之,其肠已寸断矣,安得不死!"盖少年乃产妇对门某店之夥,闻众口一声,言天士有如神之技,心不平,午膳方罢,跳柜而出,排众入室,求诊视为戏。讵饭饱不宜跳,跳则肠断,至晚果死。

于是喧传天士之死而知生,生而知死也。名益振。)

薛一瓢亦吴人,与叶天士齐名而相忌。病者就天士,则必询之曰:"曾就一瓢乎?"就一瓢,则必询之曰:"曾就天士乎?"天士愤,大书榜其堂曰扫雪。

一瓢闻之,笑曰:"人谓天士不通,今果然矣。彼云扫雪,与我何干?纵其大扫可也。

"因亦书二字榜其堂曰扫叶。(薛名未详。

有甲乙二人赌,食寒具。甲啖至七十,有难色,遂自承其负。

乙见甲负,大喜,强争胜,竟尽百数。甫下咽而病作,舁就天士诊之,曰"无可为矣。

"复舁就一瓢,亦如天士言,家人固哀之。一瓢言曰:"果如是乎?其姑留此,一试吾技,亦以觇汝家运之穷通,克济与否,尚未可知。

"言毕,遂入内室。有顷,手出药一器,其色纯白,以饮病者;复以黑色药一器继之。

病者腹如雷鸣,大泻而愈。天士闻之曰:"我讵不知此,特不乐为耳。

"盖病者患寒具充塞不化,法宜消导,而又虑其不胜,必先之以人参固其元气,然后得以奏效。病者家贫,不能备参,故告以无能为。

一瓢意亦如天士,实为嫉妒所迫,自出参汤食之耳。)。

3. 叶天士以医名于乾隆时文言文 叶天士以医名于乾隆时,自年十二以至十八,凡更十七师。闻某人善治某症,即往执弟子礼;既得其术,辄弃去。生平不事著述,所存者《临证指南医案》十卷,亦其门人取其方药治验,分门别类,集为一书,附以论断者,非尽天士本意也。(叶名桂,江苏吴县人。治疾奇效甚多,不遑枚举。一日乘舆过市,见贫家送葬,棺底滴新血数点,急呼止其棺。问"死几何时?"曰"昨夕,"曰"男乎?女乎?"曰"未产妇也。"曰"速归可治。"其夫叩首哭泣,随天士舆后,而观者随往甚众。至其家,命启棺,升尸至床,去殓服,按右手脉,曰"可救。"取长针一枚,解胸前衣,当心一针,哇然一声,产一子,而妇有叹息声,观者叹服。或问之曰:"术固神矣,然何以知其不死?"天士曰:"此无他,适见之血鲜而不败,故知其未死。及按其脉细审,乃知腹中儿手将母之胞络搦住。络近于心,心痛晕绝,特以针刺儿手,畏痛手缩,焉得不娩?儿既生,母亦不死矣,所险者针之分寸耳。"天士言未已,众中一少年伸臂求诊,天士诊视良久,曰:"当速归,今晚必死。"观者大愕,有进而询其故,曰:"公等视之,彼固健康人也,然吾以脉理审之,其肠已寸断矣,安得不死!"盖少年乃产妇对门某店之夥,闻众口一声,言天士有如神之技,心不平,午膳方罢,跳柜而出,排众入室,求诊视为戏。讵饭饱不宜跳,跳则肠断,至晚果死。于是喧传天士之死而知生,生而知死也。名益振。)

薛一瓢亦吴人,与叶天士齐名而相忌。病者就天士,则必询之曰:"曾就一瓢乎?"就一瓢,则必询之曰:"曾就天士乎?"天士愤,大书榜其堂曰扫雪。一瓢闻之,笑曰:"人谓天士不通,今果然矣。彼云扫雪,与我何干?纵其大扫可也。"因亦书二字榜其堂曰扫叶。(薛名未详。有甲乙二人赌,食寒具。甲啖至七十,有难色,遂自承其负。乙见甲负,大喜,强争胜,竟尽百数。甫下咽而病作,舁就天士诊之,曰"无可为矣。"复舁就一瓢,亦如天士言,家人固哀之。一瓢言曰:"果如是乎?其姑留此,一试吾技,亦以觇汝家运之穷通,克济与否,尚未可知。"言毕,遂入内室。有顷,手出药一器,其色纯白,以饮病者;复以黑色药一器继之。病者腹如雷鸣,大泻而愈。天士闻之曰:"我讵不知此,特不乐为耳。"盖病者患寒具充塞不化,法宜消导,而又虑其不胜,必先之以人参固其元气,然后得以奏效。病者家贫,不能备参,故告以无能为。一瓢意亦如天士,实为嫉妒所迫,自出参汤食之耳。)

4. 电影《医痴叶天士》叶天士对皇上说的那段文言文是什么 文言文:学生行医三十于载,深知医道通于天道。医者有割股之心,而不可有丝毫一已之念。这医术乃济世之术,医者关乎千万人之性命,人命关天, 若把医术当成求名求利之术,则无异于盗匪。学生深知医术万不可和钱财扯在一起, 只有无私无我,医术方可圆融如意,医道方可为正道。

释义:我行医三十多年,深深知道医学之路事关人命,医生要有舍己救人的心,而不能有自己的私心。医术是用来救人的,不能跟钱挂钩,把医术当成追求名利的方法跟盗贼一样,只有有无私的心,医术才能高明。

扩展资料

《医痴叶天士》是2008年由方军亮导演的电影,简述了一代神医的传奇故事。以戏说的表现手法,撷取了“医痴”叶天士出手治伤、治匪于( 膏)肓、奇药救(皇)上、巧做红娘几个故事,再现了清代名医叶天士精湛的医术、精深的医理,和威武不屈富贵不移的高尚医德、医道。

清代名医叶天士(田小洁 饰),医术精湛、医理精博、医道中正。叶天士不仅在温病理论上贡献卓著,而且在中风病治疗上颇有建树,后人根据叶天士的医理整理出的《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成为中医温热病学派的经典。

搜狗百科-医痴叶天士

5. 名医薛雪 文言文翻译 翻译:

吴门有一名医,名叫薛雪,自号一瓢。性格孤傲。公卿贵族邀请他,他也不会去,但是如果我生病了,不请他,他也会来。

乙亥年春天,我在苏州,厨师王小余染病不愈,正准备盖棺的时候,薛医生来了。当时天色已晚,便点上烛火照明。

他看了之后笑着说:“已经死了啊。但是我生来喜欢与死神作战,或许还能取胜呢!”便拿出一丸药,与石菖蒲磨成的汁混合在一起,然后命车马夫中力气大的人用铁筷撬开厨师的牙齿灌进去。

小余已经断了气,闭着眼睛,药灌下去,汩汩作响,似咽非咽,似吐非吐。薛嘱咐说;“派人好好照料,天明时分便可以醒来。”到天明,果然如期所说。

又服用了两剂药,便病愈了。乙酉年冬天,我又前往苏州。当时又有一厨师张庆得了癫狂病,把日光认作白雪,有轻微的痰出,肚痛难耐。

看了很多医生均无效。薛雪来了,用手抚摸着张庆的脸,上下打量,然后说:“是冷痧。刮一下便好,不用诊脉。”

果然如其所说,身体出恶了掌大的黑斑,刮后便好了。我很是佩服。医生却说:“我行医就如足下写诗,靠灵感和感觉。”这就是说别人是于家中成长起来,而我是天外飞仙。”

出自:《怪医薛雪》是一篇创作于清代的文言文,主要讲述了吴门一个名字叫做薛雪的奇怪医生的故事,赞扬了他的高尚品格。

原文:

吴门名医薛雪,自号一瓢,性孤傲。公卿邀之不肯往;而予有疾,则不招自至。乙亥春,余在苏州,庖人王小余病疫不起,将闭棺而君来。

天已晚,烛照之,笑曰:“死矣!然吾好与疫鬼战,恐怕胜亦未可知。”出药一丸,捣石菖蒲汁调和,命舆夫有力者用铁箸锲其齿灌之。

小余目闭气绝,喉汩汩然,似咽似吐。薛嘱曰:“好遣人视之,鸡鸣时当有声。”已而果然。再服二剂而病起。乙酉冬,余又往苏州,有厨人张庆者,得狂易之病。

认日光为雪,啖少许,肠痛欲裂,诸医不效。薛至,袖手向张脸上下视,曰:“此冷痧也,一刮而愈,不必诊脉。”如其言,身现黑瘢如掌大,亦即霍然。

扩展资料:

乾隆年间,与薛氏齐名的还有名医叶天士,两个皆精于医道,俱擅治温病,惟彼有相轻之嫌,常互相攻击。据传,历史上曾有“扫叶庄”与“踏雪斋”这一杏林传闻。

事情是这样的:有个更夫患水肿病,求薛氏诊治,薛氏认为该患已病入膏肓,便推辞未治。更夫回家时,晕倒在路旁。

正巧被叶天士发现,经过诊查,认为该病是因为更夫常年受有毒的蚊香熏染而成,经精心调治后病愈。更夫将此事告之众人,一时间州城里人人皆晓。

薛氏得知后,对叶天士又嫉妒又恼火,深感体面有失,声誉受毁,遂决计与叶氏比个雌雄,以挽回面子。为此,自名所居为“扫叶庄”,并手书匾额悬挂门首。

此事被叶氏得知,极为愤怒,本来二人就互不相让,此时更是怒火上冲,立即应战,草书横匾“踏雪斋”于书斋门首,以表对薛雪绝不示弱。

正在两者跃跃欲试,准备争个高低上的时候,叶氏的老母忽然病倒,虽经叶氏精心医治,仍不见好转,叶氏深为焦虑。

薛氏的家弟与叶氏平日要好,便将叶母的病情告诉了薛雪,薛氏详知病情后,认为其病毒阳明经证,非重用白虎汤不能扑灭其熊熊之火,生石膏须用至二斤方能奏效。

薛弟将哥哥的意见告与叶天士,叶氏方恍然大悟,急煎重剂白虎汤,服后果然病痊。事后,叶氏非常佩服薛氏的医术,便将往日的积怨一抛,主动登门拜访薛雪。

薛氏倍受感动,深感内疚,当即摘下“扫叶庄”那块横匾,表示了歉意。从此,两位名家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同为祖国医学的温病学说做出了重大贡献。

薛雪对湿热病的研究,突出了湿邪与热邪相合为病的特点,抓住了湿热二邪轻重不同的要害,并结合脏腑、三焦、表里等辨证方法,使之融为一体。

解决了湿热病的证型辨析,有利于临床应用。在治疗上,虽然有温化、清泻、清热祛湿诸大法,同时又有补阳、益气、养阴、生津诸法的配伍。

然其用药时时注意到清热不碍湿,祛湿不助热,扶正不碍祛邪,祛邪当注意扶正等方面。治疗不拘泥于固定成方,体现了湿热病治疗的特点,成为后世治疗湿热病的规矩,影响极其深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74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