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苏东坡的眼病

医案日记 2023-05-11 11:32:00

苏东坡的眼病

宋代医药非常发达,士大夫文人喜欢论医说病,也是出于时代风气的浸染。但苏东坡似乎与一般士大夫不太一样,他论医说病往往有自己特有的语言和特有的观点。

东坡是个大文人,也是一个大杂学家和博物家,兴趣爱好之多,恐怕中国文人中很难有人可以与他匹敌。他一生迁谪流离,生活颠危困厄,但又总能做到随缘自适,就因为他有广泛的志趣,使他的生存多彩多姿,活得从容自在,滋味无穷。论医说病就是苏东坡有意味的生活之一,与别的士大夫文人不同,他总是出语谐谑,谈论得妙趣横生,并且每每从中引出对历史、社会和人生高明通达的见识。

苏东坡害了红眼病,有人告诉他不能食脍,他很愿意听从这个建议。但他说,他的嘴巴不同意,抗议这种厚此薄彼的不公平做法。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究竟是考虑眼睛的利益放弃脍这样的美味呢,还是满足嘴巴的需要不管眼病问题。最后他听从了嘴巴的话,决定等以后嘴巴得了病不能吃的时候,再把眼睛视物的权利放到首要地位。这就是东坡的幽默有趣,他自己为眼病所苦,但又舍不得不吃好东西,于是自我解嘲,这样一说,眼病之苦似乎也就不苦了。但苏东坡并不单单为了自我解嘲,他由此引申自己的思想观点:

管仲有言,畏威如疾民之上也,从怀如流民之下也。又曰,燕安鸩毒,不可怀也。《礼》曰,君子庄敬自强安肆日偷。此语乃当书诸绅,故余以畏威如疾为私记云。

从眼与口之间的选择,引申到政治之道、人生之道的取舍,这不仅代表了苏东坡的语言风格,而且还反映了苏东坡一贯积极的用世态度和人生立场。

关于眼病,东坡还与他的弟弟子由认真谈论过,他们谈到了眼翳与眼明的关系,这一回很像在讨论一种哲理。东坡这样说:

眼翳尽,眼自有明,医师只有除翳药,何曾有求明药,明若可求,即还是翳。固不可于翳中求明,即不可言翳外无明,而世之昧者,便将颓然无知认作佛地。

他的说法听起来很玄妙,用的是参禅那一套语言。其实,这是苏东坡从日常境遇中感悟到的道理。他自从得了红眼病以后,眼睛模糊看不清东西,常常用热水清洗,他的朋友张文潜对他说,眼晴有病要静默存养,这样才能复“明”。东坡似乎大有启发,“明”不能靠医药治疗,它是从个人内在修养中得来的。“翳中求明”,单靠医药不行,医师即便治好了眼睛阴翳的毛病,但也无法保证你就能看得清世事万物;翳外未必“无明”,假如内在修养的功夫深厚,那么即便你的眼睛长了一层翳膜,世事万物的道理也能了然于心,这才是人的更高层次的“明”。东坡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有一种超然于事外的内心思辨能力,他一生都在求道,哪怕是一点日常遭遇,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内心求索,达到道的精神境界。把论医说病上升到禅学,东坡的思路确是够开阔的了。

人们评价苏东坡的特点,称道他能俗能雅,大俗大雅,上面两次谈论眼病,就很能体现他的这一特点。前一次入俗,有着东方朔式的滑稽,这个俗,又不只是逗乐,而具有关心民生、关心社会的内容,与东坡的政治理想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世俗关怀是也。后一次通雅,讲的是生命修为的大道,用东坡的话来说,就是怎样于静中推求真知识,超越现实世界里种种昧暗,回到生命的本体透明状态之中,所谓终极关怀是也。这两者在苏东坡身上是互为表里的,没有前者的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后者只能成为高蹈派的空谈,但是若没有后者对于生命的自觉,那么他就会为现实所困,失去心灵自由,而没有心灵的自由生活,对屡遭现实围困的苏东坡是不可想像,也是无法容忍的。两者结合起来,便是苏东坡。如果读者从中理解了他为什么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文人和哲人,那么我这篇介绍苏东坡与眼病的文字,也就达到了目的。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费振钟

《东坡志林》:一个天才的游戏之笔

《东坡志林》是苏轼写的一本随笔集,记载的是他被贬湖州、黄州、杭州、岭南惠州、海南儋州等地时所发生的事,内容丰富,无所不谈,由后人分为《记游》《怀古》《修养》《疾病》《古迹》《卜居》《亭堂》《人物》《论古》等篇,但因为这些文章在题材与记录上较为随意,所以有的分类并不是特别准确,也造成此书版本较多,真伪难辨。

我选择了市面上流传较广的版本进行了阅读,认识到一个真性情的苏轼,也不禁深深为苏轼旷达而诙谐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的一生可谓是起落起落落落落落,他在政治上所遭受的打击是重大的,创伤是刻骨的,而《东坡志林》中的这些笔记大都写于人生暮年,更让人有一种英雄迟暮,垂垂老矣的失落之感。

可是如果你带着这种心情去读这本书,想对东坡报以同情或怜悯,那恐怕你要失望了。苏东坡可不是柳宗元,柳宗元的人生坎坷使他看山山冷峻,看水水刺骨,看他的文章则让人如六月身处冰窖,是刺骨的寒,可是苏东坡天生的乐观与后天的调适,让其身在贬所所写的这些游记并没有悲天悯人, 牢骚满腹, 相反, 带给读者更多的是精神的审美愉悦,。我想,这与其记游文中多对自然山水的观照是分不开的。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游白水书付过》中,苏东坡记载了他与幼子苏过游玩白水胜地的有趣经历,具体描绘了其所闻所感。如描绘壮丽的瀑布,观其“悬水百仞”、“雪溅雷怒”,自己“可喜可畏”的复杂情绪,写他晚归时所见的山中野火,写他在月下江边饶有兴致地掬一捧江中之月的闲情雅致,他此时的感情已经完全融入了山间明月美情美景,因此从他的笔下所流露出的景致也是充满情趣的。

以平和的心态去欣赏奇伟瑰丽的自然是苏轼山水之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苏轼写山水也不仅仅止于山水,而是借广阔的山水重观自己的内心。在《临皋闲题》中:“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以不如君子,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

滚滚奔腾的大江永世长流,可是又有谁有时间去欣赏这亘古不变的江山明月呢?不过是只有我们这些闲人罢了,这里所寄予的感情与《记承天寺夜游》是一致的,是自我开解之语。贬所的山水正适其意,自己便是山水的主人,也是本我生命的主人。苏东坡就在与自然山水的观照中排解自己的小愁,使自己达到一种与天下齐的旷然心境。因此东坡也正能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天地之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处东坡把月光下庭院中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交横的藻荇,一般人又怎会有此种情趣。

从魏晋时期,人们集体发现山水,到了苏轼这里,山水清音已经自然而然化为他性情的一部分,东坡所到,文名亦至。从《东坡志林》中也能看出苏轼的这种继承自魏晋的风度。同时,通过重观山水之趣,东坡实现了自己心境上的超脱,也带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苏轼曾说,“《志林》竟未成,但草得《书传》十三卷。”这里的《书传》指的就是五卷中的“论古”十三篇。苏轼本打算写一部史评著作,由于年迈多病,最终未能完成。我相信苏轼是有向太史公学习的志向的。苏轼不仅限于对历史的议论,对当时的政局,甚至将来都有所论及。十三篇史评本无篇目,到了五卷本才有篇目。这些文章在结构上非常一致,开头县引用一段史实,然后通过“苏子曰”展开议论,可见苏轼在立意、取材和谋篇上,实话了一番心血的。更难得的是,苏轼不是人云亦云,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一些早有定论的古事提出质疑。

例如《武王非圣人》一篇,开篇就提出“武王非圣人”的论点,把大家一贯放置于圣人之位的周武王贬得比较低下,而且还论说他充满了篡夺之心,简直不能与圣人相提并论。又通过儒家先圣周公、孔子的事例,来说明周武王的行径实在称不上圣人。把这样的论述放在“论古”篇之首,给读者带来一种震撼。但其实苏轼只是借用“武王非圣人”的说法,来论证其“以仁义救天下”的思想,同时这一思想在“论古”篇中也是一以贯之的。

可是这些篇章也遭到了不少批评,主要原因是有违史实或者不合事理。特别是《武王非圣人》这一篇,反对的意见很多,朱熹说“苏氏用三五百字骂武王非圣人,则非矣”。许多喜爱苏轼文章的文人也指责苏轼此文“于义理未当”。其实苏轼身上的文人气是很重的,所以他在写这些历史评论时,不自觉就加强了其中的文学性,而文学性是较为主观的、自由的,不同于学者的要求严谨的考经论据之文。因此这些文章向来毁誉参半。

总体而言,在今天我们应该肯定苏东坡这种敢于否定权威、提出新异观点的勇气。苏轼就经籍和史书中的某些观点或事件频频质疑,提出否定乃至颠覆性的意见。这既可看出苏轼的胆识,又反映了当时的宋代经学流行的疑古风气,后世一些具有叛逆思想的文人往往非常认同苏轼的这种做法。如,金圣叹评点“武王非圣人也”一句,说:“劈空落大笔,发怪论,不怕天雷,不怕王法。妙,妙。”。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重读古事,重观历朝历代的兴衰交替,东坡看到了当朝政治的不足,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种不足带给他的或是无奈,亦或解脱。同时东坡也在重观古事的过程中打破了自己内心的桎梏,内心更加超脱旷达。

少年得志的人总是胸怀一腔建功立业的意气。当年年仅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便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虽然因为一些原因,他只得第二。但这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此时他的理想,他的抱负全在天下,全在百姓。可是政治上的不断失意,终于磨平了他的少年锐气。陷入痛苦的苏轼只能重新寻找人生的支撑点。

世人都知东坡交游广泛。但当祸事来临时,其实很多人对他是唯恐避之不及的。但是真正的朋友就像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金子。在《东坡志林》中,东坡就记载了不少关于他与朋友间真挚友情的事。

东坡于熙宁七年九月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然后同刘孝叔一行六人,乘船经松江到吴江县利往桥的垂虹亭上,在夜半月初之时,置酒畅饮。而七年后,作者在黄州临皋亭游览,想起七年前与朋友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等在月下畅饮的美好时光,不禁感慨万千。七年不过一瞬,几位朋友都已驾鹤西去,而垂虹亭也被海风荡尽,不复存焉。东坡由自然的无情联想到人生的短暂无常,于是写下了著名的《记游松风亭》,一方面,派遣自己的孤寂心情,一方面也是对友人的真挚怀念。

还有一篇《黎檬子》,也是怀念友人之作,但东坡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抓住朋友性格或生活中最富有个性、与众不同的特点,采用诙谐之语进行描绘,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可以说是他寄托友情的一种独有艺术:

吾故人黎錞,字希声。治《春秋》有家法,欧阳文忠公喜之。然为人质木迟缓,刘贡父戏之为“黎檬子”,以谓指其德,不知果木中真有是也。一日联骑出,闻市人有唱是果鬻之者,大笑,几落马。今吾谪海南,所居有此,霜实累累。然二君皆入鬼录。坐念故友之风味,岂复可见!刘固不泯于世者,黎亦能文守道不苟随者也。

《黎檬子》中记载的他的这个朋友叫黎錞,这个朋友性格老实忠厚、木讷寡语,朋友刘贡父戏称他为“黎檬子”。后来东坡被贬海南,在海南看到檬子树时,立刻就想起了两位朋友,只是这两位朋友此时也已经过世。于是写下这篇短文来纪念两位朋友。以戏谑之语来表达哀痛之情,让人于诙谐一笑中感慨人生的沉重,恐怕也只有苏东坡了。

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带给东坡的宽慰,佛家与道家的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东坡的文化人格。苏轼经常佛道互参,在《论修养帖寄子由》中,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解。以我观之,凡心尽处,胜解卓然。但此胜解不属有无,不通言语,故祖师教人到此便住。如眼翳尽,眼自有明,医师只有除翳药,何曾有求明药?明若可求,则还是翳。故不可于翳中求明,既不可言翳外无明。而世之昧者,便将颓然无知认作佛地,若如此是佛,猫儿狗儿得饱熟睡,腹摇鼻息,与土木同,当恁么时,可谓无一毫思念,岂谓猫狗已入佛地?故凡学者,观妄除爱,自粗及细,念念不忘,会作一日,得无所住。弟所交我者,是如此否?因见两偈警策,孔君不觉耸然,更以闻之。书至此,墙外有悍妇与夫相殴,置声飞灰火,如猪嘶狗嗥,因念他一点圆明,正在猪嘶狗嗥里面,譬如江河鉴物之性,长在飞砂走石之中。寻常静中推求,常患不见,今日闹里,忽捉得些子。元丰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任性逍遥”是道家之语,而“但尽凡心”则出自佛典。文中在讲明修养的道理时,用的是佛家“善喻”的方法并始终与“佛”形成对照,而最终的圆明之外,还是要回归与道家的“静”,由此两者融合“胜解卓然”。总体上来说,苏轼对佛道两家思想的吸收还是带有选择性的,他要达到的是一种“超世俗”、“超功利”的境界,而不是消极避世。并且他对道家一些养生的方法也比较怀疑。

苏轼自身对佛老思想的参悟连同他所学习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他独特的精神殿堂,而这些让他既有“出世”超脱之心,又有“入世”的积极情怀,形成了既任性自适又观照现实的人生品格。

《东坡志林》虽然篇幅不长,也不成系统,但是作为一个“天才的游戏之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性情的苏轼,也对后世散文和小品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为我们丰富自身的心灵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丰富营养。如果苏轼身处当代,一定会成为微博段子手红人吧。当然这是玩笑之语。不过不妨买来一本《东坡志林》放在床头,闲来翻看一番,相信能为忙碌枯燥的生活增添一番趣味。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苏东坡的故事

           1、针锋相对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

一天傍晚,他和佛印泛舟长江,一边谈论诗词歌赋一边对酌。

正畅饮间,苏东坡往岸边一瞥,忽然忍不住面露笑颜。佛印不解,问想起了何事,苏东坡不语,只是抬手往江岸一指。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他顿有所悟,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苏东坡一愣,佛印也微露笑容。两人对视一眼,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出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对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旁敲侧击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

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佛印怕暴露了自己不守佛门规矩吃鱼的秘密,情急中忙拿起旁边的一口磬扣在鱼上,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

两人同至禅房,小和尚端上茶。苏东坡刚刚坐下就隐隐闻到阵阵鱼香,又见桌上有反扣的磬,便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磬口朝上,今日却反扣于桌上,必有蹊跷。

佛印见苏东坡沉吟不语,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朋友玩笑,一本正经地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么这般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哈哈大笑道:“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让我就大饱口福吧!”

       3、反唇相讥

一日,苏东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

苏东坡闻之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是置安石过也!”

虽为戏言,张口即出,亦见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5、学无止境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而他也随之萌发了自矜之情。

一日,苏轼手书一联贴于门前:“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此联夸下海口,自傲之心充溢其中。

不料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到苏宅,拿出一卷书,说是其中有不认识的字,要向苏轼求教。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却顿时发怔——原来书上的字大多数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不免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作揖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给门前那副对联上下联各添两字,境界为之一新:“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6、寺态炎凉

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住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住持发现对方说话几乎是字字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住持和尚客气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

叙谈片刻,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住持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苏东坡临走时,住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含笑挥毫,顷刻书就:

       7、一点即明

苏东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见小路上有个用三块石头垒起的“磊桥”。苏东坡用脚踢了一下石桥,同时吟出一句上联:

他回头看看秦少游,要他对出下联。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没对出下联,回到家里闷闷不乐。

苏小妹看丈夫一脸不悦之色,只道是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是为了一句对联。她二话没说,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出”字,同时用剪刀剪成两段。秦少游顿时大悟,道出下联:

       8、敷衍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

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苏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

苏东坡看到小妹批的对联急坏了,因为方府是豪门,得罪不起。为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

方若虚读后欣喜若狂,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9、苏门书香

 一日晚饭后,苏洵到后花园散步,只见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绿树半明半暗;山石间流过淙淙清泉,微风中送来阵阵花香。少时,一弯新月淡淡地现于半天之上,老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忙唤来苏轼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

苏洵道:“如此佳境,不可无诗。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们各自吟出两句诗来,且要将此二字依次作为上下句的末字,吾儿以为如何?”兄妹一起应道:“父亲说得好。”苏洵见儿女一起应允,十分高兴,首先吟出两句诗来:

苏轼一向以诗词著称,听了父亲的诗句,以为过平过俗,不以为佳。谁知正当他沉吟之际,调皮的小妹却开口道:“兄长平日作诗,思路何等敏捷,想当初嘲弄小妹额角长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的诗句,得来何等迅速,今日缘何思路闭塞?”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又在调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两句诗来:

这苏小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听了父兄的诗句,两相比较,觉得还是哥哥的略高一筹。心中寻思道:“长兄的诗句好则好,但嫌欠雅。”小妹略加沉思,恰好远处传来杜鹃的啼鸣,她闻声生情,也信口吟出两句诗来:

 小妹诗句刚吟出,父兄不禁齐声赞好。

       10、绝妙好骂

苏东坡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十分奇怪,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罚跪庙门口三日。

苏东坡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喜出望外。

苏东坡一进庙门,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赖地央求苏东坡留个手迹。

苏东坡对这个方丈十分憎恶,但为了使庙门口那个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应了老和尚的请求,说:“写字可以,但必须请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为我磨墨展纸。”老和尚一听,立刻满脸堆笑,连声答应说:“阿弥陀佛,老纳遵从吩咐。”小和尚磨好墨,展开纸,苏东坡奋笔疾书,一幅对联一挥而就:

时隔不久,佛印云游来到此山,见了对联捧腹大笑,问老和尚:“这幅对联原是两个字谜,你没看出来?”老和尚忙问是什么意思,佛印要过纸笔,挥毫写了两个字,拂袖而去。

你知道是两个什么字吗——死秃。

        11、妙联对名医

苏东坡不仅在文学方面有伟大成就,在医学方面也有很高造诣,人称“儒医”。他在杭州任知府时,就致力于医学研究。当时该地瘟疫常发,百姓死亡很多。为了把黎民百姓从病魔中解脱出来,苏东坡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几十两黄金,在城里建了一座名叫“安乐”的诊坊,专门为人看病,三年中治愈了近千病人。

传说在杭州城西有个庞家庄,庄主姓庞名安时,此人性格豪爽,扶困济贫,好善乐施,是远近闻名的一位老中医。他喜欢交际,也爱好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因而与苏东坡交往甚厚,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论对,切磋医学。

一天苏东坡正坐在书房里翻阅医学书籍,外面衙役来报:“启禀大人,府外庞中医求见”。苏东坡忙说:“有请。”

庞中医在衙役的引领下来到书房门前,一眼看见门旁新挂了两只灯笼,不由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上联:

苏东坡正好迎出门来,他听了略一沉思,随即续出下联:

二人相视大笑,手挽手走进后院。

院子的中央有一小花园,庞中医见园中翠竹葱绿茁壮,灵机一动赞叹道:

苏东坡随口对道:

两人在花园边坐下,衙役递上香茶,二人品茶谈天。他俩从名诗谈到名医,又从对联谈到医学,正是知音相见,交谈甚欢。

忽然,一阵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庞中医抬头只见园中玫瑰盛开,妩媚娇娆,于是触景生情,又出一联:

苏东坡听他又吟一联,未加思索也脱口而出:

庞安时坐了一会,告辞出来,随口又出一联:

苏东坡含笑答道:

二人的联句妙就妙在其中的“枳壳、防风、陈皮、半夏、竹叶、柴胡、玫瑰花、梧桐子、生地、熟地、藿香、木香”都是中药名。对联对得工整和谐,妙趣横生。

苏东坡:“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出自哪首诗?全诗的意思是?

【病中游祖塔院】[宋]苏轼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注释】这是诗人记叙病中出游的一首诗。诗人从这一特殊游历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治病靠药,同时也要有适度的户外活动,以助于恢复健康。诗人在诗中所提倡的养病之道是:便衣轻装投身大自然中,在野寺松林中游憩、睡风轩、饮泉水、安心是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73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