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曹雪芹笔下的中医药

医案日记 2023-05-11 10:59:34

曹雪芹笔下的中医药

清代文学泰斗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是十八世纪我国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一部大百科全书。曹雪芹以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用他一支生花妙笔,熔天文地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医卜星算、风土人情等诸方面的知识于一炉.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其中以医药为例,全书一百二十回,就有二十多回在中医药方面作了详尽而又独到的描写。如第十回.就以一半以上的篇幅,写了“强太医论病穷细源“。贾蓉之妻秦可卿病了,请了个才学极高的人。脉毕贾蓉问道:“先生看这脉息还治得冶不得?”先生道:“看得尊夫人脉皂: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其左寸沉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太虚;右关无神者,乃脾土被肝脉所克制。心气虚而生火.应现今月经不调.夜间不寐;肝家气滞者,应胁下胀痛.月经过期,心中发热。肺气太虚,头目不是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所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据我看这脉,当有些证候才对,或以这个为喜脉,则小弟不敢闻命矣。”妙哉.好一个脉法精熟的高明先生,分析得合情合理,难怪贴身婆子道:“先生说得如神,倒不用我们说了。”作者在这里借张太医之口,将奉可卿的脉息、证候、病原说得头头是道。特别是他递给贾蓉的那张“益气养荣补脾活肝汤”药方,方中用了十七味中药.每一味药均用得恰到好处,无懈可击。难怪贾蓉将这张方子和证情讲给他父亲贾珍听后,贾珍笑道:“他原不是那种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

再如第二十八回。黛玉说大夫叫自己吃“天王补心丹”。“天王补心丹”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由熟地、白茯苓、人参、远志、当归、杜仲等十八昧中药制成。功能为补心、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血不足、神志不宁、心悸、盗汗、心烦、失眠等症。而林黛玉幼时即“怯弱不胜”、“有不足之症”,医生诊断为“气弱血亏”。气弱则抵抗外邪的能力差,所以她既“蔡不住一点风寒”,电“抵御不了暑热”,又园阴血不足,易生虚火,常常“面上作烧”“腮上通红”。且夜间盗汗、咳嗽咯血。按今天的诊断标准.黛玉当是肺结核无疑了。但在当时没自特效药的情况下,曹雪芹让其服用“天王补心丹”当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摘自:《生活与健康》文/潘东曙

红楼梦主要讲了什么

《红楼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

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

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大悲剧结局:

《红楼梦》结局,虽早预伏于太虚幻境梦中,而前八十回仅露悲音。至后四十回,贾宝玉先丢失通灵宝玉,丧魂落魄。贾政将离家赴江西粮道上任,贾母要在他出发前为贾宝玉完婚。

因黛玉咯血,只好迎娶宝钗。婚事由王熙凤谋划,设调包计,十分保密。却意外被傻大姐泄密,黛玉病遂不起,于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贾宝玉得知将婚,自以为必娶黛玉,满怀期待。

拜堂后见是宝钗,大感诧异。元春先薨,贾赦因石呆子古董扇一案“交通外官、倚势凌弱”获罪革职抄家,累及贾政;贾母又病逝;妙玉则遭强盗掳走,不屈而亡;王熙凤失势,郁郁而终。

贾宝玉病加重,直至奄奄一息,癞头僧持通灵宝玉引他入太虚幻境变形的真如福地梦中。梦醒后发奋读书。次年参加乡试,中第七名举人。宝钗已有身孕,而贾宝玉应试后走失。

贾政扶贾母灵柩至金陵安葬,将归京城,雪中泊舟常州毗陵驿。见一人来到船头,光头赤足,披大红猩猩毡斗篷,向贾政倒身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细视之,正是贾宝玉。

贾政忙问,贾宝玉却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再问,贾宝玉未及回答,忽被一僧一道左右夹住飘然登岸而去,闻其作歌云“归大荒”。

贾政追之不及,“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而已。后人见了这本小说,亦题诗一绝云:“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红楼梦

在遥远过去,曹雪芹靠什么记忆储存了人物众多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神奇的著作,不管你对什么感兴趣,都能从其中找到。其中涉及到的方面都很多,诗词歌赋、佛学茶道、园林建筑、车马轿撵、中医药道,戏曲……可谓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对于创作如此复杂的《红楼梦》,曹公在遥远的过去,靠什么记忆储存写完了红楼梦中那么多的人物?

第一,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曹公亲身的经历

曹公能够尽可能地还原他过去的生活,很大的一部分还是在于曹公自己对过去的记忆,因为这些故事都是他亲身的经历,所以当静静回忆往事的时候有些事情就会历久弥新,好像回放电影一般一点一点在他的眼前浮现,因为这些人都是他最为在乎的人,所以故事在回忆中越来越清晰。

整体的大故事框架,是曹公自己的回忆就能够完整的。因为从盛世的曹家到举家食粥的过程里,曹公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曹公在《红楼梦》中对于小人物的刻画尤为出色,这是他的慈悲之心,也是历经世事浮沉之后的感同身受。

大观园中可恶的老婆子们的霸道和无奈都被曹公一一展现,这是她们生活中的不为人知的那一面,曹公在年幼的时候只感觉到她们“鱼眼珠”的粗俗,可是长大之后才能知道她们也是被生活逼迫成了当时的样子。毫无褒贬的真实还原,就是希望能够让众人知道她们的故事,给予公正的评价。

第二,细节来自身边人的补充和书籍的完善

《红楼梦》书的整体故事曹公能够通过自己的回忆去完善,可是对于细节部分还是要靠身边的人给予补充。在一个记录中,曹公就曾经提起过,他在写完一个章节之后就会把文章读给妹妹和妻子听,请她们帮他回忆一些被遗漏的情节。

曹公在历年的生活里还会不断的遇到过去的旧人,和他们的相遇和交谈也会让曹公对过去的生活有更多的记忆。他们的出现也让曹公写书的线索有很多的记忆,于是写文就更加的顺畅了。

对于书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一些肯定是曹公自己学到的知识,可是很多也需要通过书籍来补充。曹公年少的时候就是诗酒风流的,对于很多比如酒令、戏曲、禅学、茶道等方面都是他感兴趣,他自然就能够信手拈来,但是建筑、药方等专业的方面,曹公参考大量的书籍来完善。

第三,增删五次,披阅十载,曹公花费十年写红楼曹公写70万字的《红楼梦》就花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这个漫长的过程他能坚持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按照现代人的写作速度来说,这样70万字也不见大概也就3个月时间就完成,或者请人代笔就成。

在想曹公能够坚持一种写文的动力可能有很多的方面,但是有一种就是如他开篇所言,他想要记录下生命中这些重要的女孩子们,同时也记录下其他的故事。

曹公写红楼也好像是在写自己的回忆录,记录过去的生活、过去的人,记录下大家的故事,当年的感动就不会消失,这种记录在人生半载之后就显得尤为重要。与人的交集就是很奇妙,原以为不会再遇见的人,突然之间就遇到了,或者以为一直都会在一起的人,却不经意间就很难再相见了。

所以曹公想要通过一本书记录下大家的故事,只是简简单单的记录就行,可是写着写着就觉得需要增添的内容有很多,人物和情节也就越写越多,于是就写了很长很长。《红楼梦》中一共写了700多个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许会有相似,但是绝对都不同,曹公在刻画每个人都花费了心血。

“增删五次,批阅十载”,曹公写完红楼的时间已经很长了,然后又进行删改,反反复复的修改中才完成了红楼前八十回的内容。至于后四十回到底有没有完成,根据前文的线索和脂砚斋的评述来看应该是完成了的,可是在文稿的传阅过程里可能就被遗失了。再者,《红楼梦》问世之后还曾经成为了禁书,所以这个时候它的文稿遗失也是很有可能的。

“红楼未完”是张爱玲的遗憾,何尝不是众多的红米的遗憾,但是正如断臂的维纳斯,红楼的不完整反而留下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能够带来更多的想象,让我们自己书写一个红楼梦的结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72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