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泻下热积用大黄

医案日记 2023-05-11 09:50:21

泻下热积用大黄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都多少懂些医理,以此作为修身养性,侍奉父母的基础。

有一个刺史姓万,他平时就以自己懂医为荣。一次,他吃了不少螃蟹,因担心蟹肉性寒致病,所以自己服了些理中汤(由人参、干姜、甘草、白术组成)来驱除寒气。但是服药之后出现了胃疼、口渴、二便不通等症状。他只好请当时的名医吴大夫给自己诊治。吴大夫诊察后认为,如果病情因吃蟹而起,就应该有胃寒之象。而现在病人脉象洪大,尽是一派火盛的表现,这是由于误服了干姜这类燥热药物而导致的。热伤胸膈,造成燥热积于中焦。所以应该用凉膈散(由大黄、芒硝、甘草汕栀、薄荷、黄芩、连翘、竹叶组成)来导热下行,泻下热积。但是万剌史看到方中有芒硝、大黄,因而不敢服用。病情拖延,目渐加重。吴大夫看到病人的情况,于是用大黄作丸,用藕汁送服。藕能解蟹毒,又能缓解大黄的猛烈之性。服了两次之后,即泻下热积而病愈。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文/(朱芸)

大黄在温脾汤中的配伍意义是什么?君臣佐使是如何搭配的?

本方为阳虚冷机之便秘或久痢而设。脾阳不足,寒从中生,或喜食生冷所致冷积内停,阻与肠间则为便秘;虚寒久留,积冷不化,则致脾气虚陷而成久痢赤白;阳虚失运,寒凝气滞,则脐腹冷疼;手足不温,均为寒积之症根据以上病机分析,本证若单纯温补脾阳,虽可祛里寒,单纯攻下,则更伤中阳,惟温补脾阳与攻下冷积并用,是为两全。方中用附子温壮脾阳以散寒凝,大黄荡涤肠胃而除积滞,共为君药;臣以干姜助附子温中散寒;佐以人参补宜脾气,并可防止大黄泻下伤中;甘草即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佐使之品,共成温补脾阳,攻下冷积并重之良方,综观本方,由温补脾阳药配伍寒下攻积药组成,温通、泻下与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之特点。 使用注意:本方虽用大黄泻下积滞,但功专泻下冷积

中草药名方:大黄枳壳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枳壳汤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组成】大黄枳壳厚朴陈皮甘草木通
【用法】煎汤调服六散9克。
【功用】泻积泄热。
【主治】肠胃积热,泄泻腹痛,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泻下黄沫,或欲便不得, *** 重滞,小便赤涩,右脉数大者。
【加减】元气虚积热甚而应下者,加人参。

提醒您:大黄枳壳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71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