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见痫症
穴位:神门、列缺、后溪、风池、百会、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膻中、巨阙、气海、肺俞、心俞、脾俞、肾俞、中脘等
操作步骤:
取神门、列缺、后溪;泻太阳。补风池、百会、太溪、三阴交、足三里、带脉、膻中、巨阙、气海、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前穴;泻中脘。每穴平揉、压放各50-70次。
点穴次序:由上而下,依次进行。
治疗效果:点穴3-5次,可以见效(即发病相隔时间长,可使发作时间缩短)。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2-3个月,可使病情好转。轻病治疗及时,可以治愈。小儿高热后遗症,发生此病较轻者,可教给患儿家属每天点百会穴,平揉、压、放各200次,如坚持相当长的时间(半年以上),即可痊愈。
癫痫病的治疗与病理:
癫者,疯狂的意思,抱括多种疾病。而痫症只单一的,发作时会出现一种动物的声音,如:猪、马、牛、羊。痫症,脉虚弦为警、风痫。痫症者,发则仆地闷乱无知,嚼舌吐白沫,背反张,目上视,手足搐搦或作六畜之声者是也。盖痫疾之原得之警,或在母腹之时,或在出生之后,必因警恐而致疾,盖恐则气下,警则气乱,恐气归心伴於肾,则肝脾独虚,肝虚则生风,脾则虚生痰,蓄极而通,其发也暴,故令风痰上涌而痫作矣。内经曰:然所以令人仆地者,厥气伴於上,上实下虚,清浊倒置,故令人仆地闷乱无知者。浊邓土干心主,而神明壅闭也,舌者心之苗,而脾之经络,连於舌本,阳明之经络,入上下齿缝中,故风邪实於心胸,则舌自挺,风邪实於阳,则口自噤,一挺一噤,考试令嚼舌吐沫者,风热盛於内也,此风来潮涌之象,背后张目上视者,风在太阳经也,足太阳之经,起於睛明,挟脊而下,风邪干之,则实而劲急,故目上视而背后张也。手足搐搦者属肝木,肝木主筋,风热盛於肝,则一身之筋牵攀,故令手足搐搦也,搐者四肢屈曲之名,搦者十指开握之羲也,或作六畜之声者,风痰鼓其气窍,而声自变也,臂之弄笛焉,六孔闭塞不同,而宫商别异是也。患者痫之为病,角弓后张,手足搐搦,口吐白沫,俗云猪圈疯也,亦因金衰木旺,生风外出,警邪入内以致之,盖痫病一月数发者,易治,周年一发者难治。虚实之致,虚者先补可也。方用:
党参、 山药、 半夏、 白术、 茯神、 薏仁、 肉桂、 附子,水浸煎服。
又方:党参、 茯神、 白术、 半夏、 南星、 附子、 柴胡、 菖蒲,水浸煎服。
癫狂:内经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脚不能行,发为睁仆,是盖阳气逆乱,故令人卒然暴仆而不知人,气呼则生,此痫之类也。又曰: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热,妄见妄言。又曰:甚则充衣而走,登高而歌,蹬垣上屋,骂闯不避视疏,是盖得之於阳气太盛,胃与大肠实热,燥火郁结於中而为之耳。此则疯狂之候也。癫狂症有以下几种,如:癫狂:此症多生於脾胃之虚寒,饮良说胃不变精而变痰,痰迷心窍,遂成癫狂症,苟徒治痰而不补气也。发狂见鬼:此症气虚而中痰也,宜固其正气而佐以化痰之品治之也。发狂不见鬼:此是内热之症也。狂症:此症有因寒得之者,一时之狂也,可用白虎渴以泻火治之,必得见效。更有终年狂而不愈者,或拿刀杀人,或骂亲戚,不认儿女,见水大喜,见食则恶,此乃心气之虚,而热邪乘之,痰气侵之也。寒狂:凡发狂骂人,未渴索饮,与水不饮者,寒证之狂也,此必气郁结不舒,怒气未浅,其人必性情过於柔弱,不能自振者耳,治疗时宜补其气消痰是也。
儿童癫痫病的症状和大人癫痫发作或前兆是不一样的,因为儿童的生理和大人是不同的。儿童癫痫有很多种类型,其发作时的症状也各有不同.如失神小发作主要表现为愣神,单纯局限性发作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发作,眼睛上翻或手脚猛然抽动一下,时间非常短暂,一两秒钟即逝,点头样发作主要表现为点头,失笑性癫痫主要表现为:患儿正在跑、玩耍时,突然停止,不自主的发笑,时间也非常短暂,然后继续玩耍,如果家长不注意,可能不等你发现就已经没事了。光敏性癫痫主要表现为:正在盯着电视、电脑看或舞厅灯光的强烈刺激即引起癫痫发作,突然晕倒、不醒人事.从儿童健康的角度考虑,儿童癫痫治疗最好采用中医中药来治疗,不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按牲畜叫声和发病形态命名的痫病·五痫 4.1马、羊、鸡、猪、牛等五痫4.2犬、羊、牛、鸡、猪等五痫 5按五脏分属命名·五痫 5.1肝痫5.2心痫5.3脾痫5.4肺痫5.5肾痫 6风痫、食痫、惊痫、痰痫、饮痫·五痫 6.1风痫6.2食痫6.3惊痫6.4痰痫6.5饮痫 7参考资料附:1治疗五痫的穴位2治疗五痫的方剂3治疗五痫的中成药4五痫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五痫 1拼音 wǔ xián
2英文参考 five s of epileps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五痫为病证名[1]。古代对各种痫证的统称[1]。见《景岳全书·癫痫》
4按牲畜叫声和发病形态命名的痫病·五痫 五痫为按牲畜叫声和发病形态命名的痫病[1]。《丹溪心法》、《古今医鉴》等均认为痫病发作时的似猪羊叫声,为痰涎阻塞诸窍所致,治法不需细分[1]。
5按五脏分属命名·五痫 五痫按五脏分属命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五脏痫(《婴童百问·惊痫》)[1]。即肝痫、心痫、脾痫、肺痫、肾痫。
6风痫、食痫、惊痫、痰痫、饮痫·五痫 五痫指风痫、食痫、惊痫、痰痫、饮痫等五种[1]。
7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61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桡神经麻痹(手臂麻痹)
下一篇: 脏躁(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