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麝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方法

医案日记 2023-05-10 04:44:39

麝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方法

麝香为295种中成药的必需原料之一,是传统中医药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贵重常用药材。,野麝资源日益匮乏,麝香价格大幅度上升,来源迅速枯竭,如此形势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如何保护、恢复和发展麝资源,并由此来保证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或至少保证急救用药所要求的一定量的麝香产量,是目前亟待考虑的问题。

一、麝资源状况与保护措施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有野麝350万头。为满足国内外对麝香越来越大的需求,几十年来大量捕猎野麝,致使其数量迅速减少。不仅我国麝资源数量严重下降,其他国家也面临同样问题。

麝香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并颁布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少数几种珍贵中药材之一。迄今已有十数国务院、相关部委的文件涉及到麝的保护、养殖以及麝香的生产、流通、替代品等。

1958年中国药材公司人工养麝。上世纪70年代初,卫生部药政局与中国药材公司开始组织力量研究人工麝香,至上世纪80年代末研究成功,缓解了对天然麝香的压力。

二、麝人工养殖

我国人工经44年的发展,已基本解决了驯化及饲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活体取香技术也已成型。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全国人工养麝存栏总数不过3000头,即使是按最好的估计,年产麝香仅10千克,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与人工养鹿比较,上述结果表明我国人工养麝几十年的发展并不理想。概括而论,目前制约人工养麝产业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1.价格:按国家规定的麝香价格,麝的人工养殖处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的境地,特别是在目前企业改制的大形式下,一旦失去国家的资金支持,这些企业或养麝场是难以为继的。考虑到大幅度提高麝香价格可能使野生麝面临大猎捕压力的可能,因此需要全面的科学评估后才能确定实施与否。因而需要其它国家特殊政策的支持。

2.技术:虽然四十多年的养麝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但圈舍环境和设施不适合麝的生物学特性、种群退化和疾病等问题导致了其种群增长率和麝香单产过低,投入产出比过高。

如果上述问题不解决,我国人工养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向规模产业化发展就会失去经济上的动力。为此建议:在对人工养麝进行严格规范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允许人工养麝生产的麝香以合法渠道出口,并期望用这些经济收益来提高养殖的饲养管理水平,同时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学成果对技术问题进行攻关性研究。

三、麝的活捕取香

麝对环境有着较广的适应性,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措施的深入实施,麝可以栖息的环境面积还会逐步扩大。麝的种群增长率为30%左右(即每100头麝可年繁殖30头仔麝),因此在有效的保护措施下,麝资源的恢复和发展会是较快的。现在野外获取麝香的方式是猎杀麝后割取香囊,且不分雌雄老幼。而现在的人工养麝采用的是活体取香,且不影响其存活和繁殖。如果在进行充分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将此应用于野麝的麝香生产,对于偏僻、贫困、人口稀少的地区,将是一个即可保护麝资源,又可持续生产麝香、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多赢措施。基于这样的认识,《野生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在第十一届缔约国大会第7号“关于麝的贸易和保护”的决议亦提出“鼓励发展安全有效的活麝取香技术”。

如以麝香生产为目的,考虑人工措施参与的程度,目标麝种群可以3种类型,概述如下。

1.半放养种群:对适合麝的栖息地采用围栏、围网或利用天然屏障进行封闭饲养,麝在其中可自由活动,辅以人工投食解决食物缺乏问题。

2.人工辅助管理高密度野生种群:对较大面积的麝栖息地通过一些有效的栖息地改造措施,大幅度提高其种群密度。有记录的麝的最大自然密度为51/平方公里。作为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动物的密度主要由食物、天敌、疾病等控制。如果通过科学方法采取相关措施,很有可能获得较自然状态要高得多的密度水平。

3.野生种群: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野生麝种群。

基于麝的濒危状态,目前适合活捕取香的是前两种类型。第3种类型应在通过各种保护措施,麝已脱离濒危状态后才可以考虑。

显然在推广野生活麝取香之前,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评估工作要做,如麝种群的引进、恢复、发展措施,相关的管理政策,活捕及取香工具和技术的评估和规范等。但各种技术和政策应有利于麝的保护和种群发展。

总之,在目前非法捕麝和非法经营、走私麝香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强度和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基于麝香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性和麝资源的濒危状态,应尽可能迅速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恢复和发展麝资源,使其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道路。

各位生物天才,看这里!!!!!!!!!!!

答:麝,偶蹄目麝科的1属。又名香獐,因雄麝在脐部和生殖器之间有香囊,能分泌和贮存麝香故得名。体长70~80厘米,后肢明显长于前肢,肩高低于50厘米;雌雄头上均无角;雄性具有终生生长的上犬齿,呈獠牙状突出口外,作为争斗的武器;四肢趾端的蹄窄而尖,侧蹄特别长;全身褐色,密被波形中空的硬毛,只有头部和四肢被软毛。
我国麝类资源丰富,有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等5种,原麝和马麝体较大,浅褐色。只有原麝全身具白斑点。原麝分布于东北、华北;马麝见于青藏高原及邻近各省;林麝数量多,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麝栖居于山林。多在拂晓或黄昏后活动,听觉、嗅觉均发达。白昼静卧灌丛下或僻静阴暗处。食量小,吃菊科、蔷薇科植物的嫩枝叶、地衣、苔藓等,特别喜食松或杉树上的松萝。营独居生活,颇警觉。行动敏捷,喜攀登悬崖,常居高以避敌害。喜跳跃,能平地起跳2米的高度。雄麝利用发达的尾腺将分泌物涂抹在树桩、岩石上标记领域。在领域内活动常循一定路线,卧处和便溺均有固定场所。栖息在某一领域的麝不肯轻易离开,即使被迫逃走,也往往重返故地。夏末上高山避暑,每年垂直性迁徙约两个月,然后重返旧巢。
冬季发情交配,怀孕期半年,夏初产仔,每胎1~2仔。幼麝 1.5岁即达性成熟。在雌麝产仔育仔时期,雄麝泌香。麝香囊大小如鸡卵,位于腹肌与皮肤之间,囊口在尿道口之前约0.2厘米处。泌香期持续约1周。此时睾丸和香囊肿胀,体温略有升高,进食量减少,尿内所含17-酮类固醇明显升高。香囊内贮满香液,以后逐渐浓缩成半固体状的麝香。麝香是珍贵的中药材和优质定香剂,具浓郁香味,穿透力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据《本草纲目》载,麝香有“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的功能,是治疗中风、脑炎的特效药。
尽管麝在我国的分布区比较广泛,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却远不如对麝香的熟悉程度,因为麝香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朝的《神农本草经》,明朝的《本草纲目》等诸多本草药典均将麝香列为诸香之冠、药材中的珍品,认为它能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主治风痰、伤寒、瘟疫、暑湿、燥火、气滞、疮伤、眼疾等多种疾病,很多著名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丹、六神丸、苏合香丸、云南白药等都含有麝香的成分。现代临床药理研究也证明麝香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刺激心血管、促进雄性激素分泌和抗炎症等作用。
麝香是麝的雄兽腹部下方生长的香腺和香囊中分泌和贮存的一种外激素或信息化合物。香囊是雄兽的副性征之一,为椭圆形的袋状物,埋于生殖器前的组织深处,香腺处于香囊的前方和两侧,主体部分包绕在香囊的前方,向后侧方逐渐变细,伸向囊的腹面两侧。麝香由香腺部和香囊部的皮脂腺分泌形成,香腺主要是由要是由腺泡细胞和疏松结缔组织组成,高柱状的腺泡细胞游离部脱离腺泡细胞进入腺泡腔,成为麝香的初香液,初香液经导管进入香囊腔后与皮脂腺所分泌的大量皮脂共同形成麝香,并进行熟化和贮存,大约需要两个月的转化过程,才形成粉粒状的“蚂蚁香”和颗粒状的成熟的“挡门子香”。成熟的麝香呈咖啡色,干后为深褐色,其形状多呈粉末状,也有时为籽粒状、皮膜状和油脂状,成分有麝香酮(0.5—2%)、灰分(7—8%)、水分(10—15%)和胆固醇酯(0.4—2.4%)等。雄兽从1岁就开始分泌麝香,3—12岁是麝香分泌最旺盛的时期,其形成和分泌过程是连续性的,但只有每年的5—7月间有4—10天的泌香旺盛期,届时雄兽常发生睾丸及阴囊肿胀下垂,腺囊增大,拒食等生理反应。麝香在生物学上称为外激素,具有浓厚而奇异的香味。这种香味平时是它们彼此相互辩认、增加交往,以及减少同竞争对手遭遇的通讯联系手段,在繁殖期间则具有吸引异性的强烈作用。
麝香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中也有着传统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四大动物香料(麝香、灵猫香、河狸香、龙涎香)之首,香味浓厚,浓郁芳馥,经久不散。我国生产的麝香不仅质量居世界之首,产量也占世界的70%以上。然而,由于世世代代都在采用杀麝取香的方法,致使野生麝类资源越来越少,以至于在海拔较低的山地已很少见到麝的踪迹,尤其是北方原麝,已经在新疆、河北等地消失,如果不加以保护,就会有绝灭的危险。
由于各种麝类动物已经成为濒危物种,我国近日将它们均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升格为一级保护动物。目前我国麝类动物资源的总蕴藏量估计约有60万头,仅为50年代的五分之一,其中林麝最多,以下依次为原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现在我国对麝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不仅在其分布区内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麝类资源。而且早在50年代后期就发展了麝类养殖业,并改变了以往杀麝取香的方法,逐步摸索出了从香囊口直接掏取麝香的科学方法,3—8月麝腺分泌旺盛时,可以活体取香二次,为减少破坏野生种群、扩大饲养规模、提高麝香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科研部门还开展了人工合成麝香的研究,以及利用生物工程的最新手段,培养麝香腺细胞,为早日解决商品麝香的供求矛盾打下基础。
图片:
/animal/knowledge/images/she.jpg
详细资料:
/animal/knowledge/she.htm

麝香的功效是什么?

麝香的功效有以下几大类:

1、具有醒神

我们知道麝香的味道是比较浓烈的,所以很多人会用来醒神,如果搭配清热药使用的话属于凉开之剂,搭配安宫牛黄丸以及伍牛黄、犀角等,可以治疗邪热内陷心包、小儿昏迷的情况;

2、具有活血止痛

麝香作为行散,活血散结、消肿止痛来说,作用是很好的,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效果都是很好的。如今很多人会搭配牛黄、蟾酥搭配使用来治疗咽喉肿痛。现在医学上还用麝香注射液皮下注射,对于治疗白癜风有不错的效果;

3、具有催产

古时候很多人的胎儿是在腹中就已经死了或者是胞衣不下,与肉挂一起食用的话具有催生下胎作用;

4、具有强心

麝香对于人的神经中枢具有很明显的作用,它能够使人的神经兴奋,加快脉搏跳动血压也会随之升高。这时候人的心脏收缩能力也会增加的比较明显;

5、具有抗菌消炎

麝香能够对人体的大肠杆菌以及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都有很好的抑制和清除的作用,从而能够防止人体多种炎症的发生;

6、具有很好的抗癌效果

因为麝香中含有一种叫做水溶性蛋白,它能够增加人体的免疫细胞的数量。另外就是麝香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对人体的癌细胞起到很好的破坏作用,所以麝香也可以用来帮助辅助治疗癌症。

延伸:

麝香(cabardine)是麝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马麝M. sifanicus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也是一种药材,又名寸香、元寸、当门子、臭子、香脐子。 麝鹿是生长在尼泊尔及我国西藏、西北高原的野生动物,雄性麝鹿从2 岁开始分泌麝香,自阴囊分泌的淡黄色、油膏状的分泌液存积于位于麝鹿脐部的香囊,并可由中央小孔排泄于体外。传统的方法是杀麝取香,即切取香囊,先行干燥,腺囊干燥后,分泌液变硬、呈棕色,成为一种很脆的固态物质,呈粒状及少量结晶。固态时麝香发出恶臭,用水或酒精高度稀释后才散发独特的动物香气。由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需要,猎麝已受到禁止或限制,所以试验成功了更科学的养麝刮香方法。无论何种方法获得的麝香,价格都是相当昂贵的。

麝香的营养价值

1、能够缓解咽喉肿痛:因为麝香具有很会的活血散结的作用,不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具有良效;

2、能够治疗风寒湿痹的作用:麝香具有活血化瘀和通经的作用,所以对于治疗风湿麻痹具有很好的作用;

3、对于治疗心绞痛具有很好的作用:一般患有心绞痛的患者或者是处于昏厥休克的人如果服用以麝香为主要成分的苏合丸,这种心绞痛的情况是可以得到好转的。

麝香要怎么吃

麝香在如今的普通人的家庭中其实用到的并不是很多,所以对于麝香要怎么吃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很陌生。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介绍三种麝香的食用方法:

1、麝香琥珀丸:准备好土鳖虫、血珀末、麝香研磨成粉适量,然后将这三种物质和适量的白酒进行混合可以制成药丸,主要功效就是用于治疗闭经的问题;

2、丹砂麝香酒:准备好丹砂、麝香研磨成粉适量,然后搅拌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两升白酒放入陶瓷瓶内,用小火慢慢的进行煮。主要功效就是可以缓解心神不定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体的体质;

3、麝香鹿茸丸:准备好鹿茸、鹿角霜、麝香、苁蓉、附子适量, 然后工成粉末状混合均匀,接着加入鹿角胶做成大小适当的药丸,主要功效就是可以治疗肾虚不足的情况,体质比较虚弱的人也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

麝香的宜忌人群

1、本身具有闭证神昏的人:因为麝香是辛温的,香气也是比较的浓郁,所以用来醒神回苏的话是很好的,生活中如果遇到眩晕疾病的人不妨也可以试试,具有很好的提神醒脑的效果;

2、生产难产的人是比较适合的:因为麝香具有活血通经的作用,所以对于催产来说的话效果还是很好的。

麝香的食用禁忌

1、不能和大蒜一起食用,因为两者是相克的,一起食用的话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2、怀孕的妈妈忌用麝香

3、一次服用的话不能过量。

怀孕的人能吃麝香吗

我们说肯定是不能吃的,因为麝香具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具有催产的作用。孕妈妈的如果在幻云期间吃麝香的话会导致流产的可能性,所以怀孕期间最好碰都不要碰了。

麝香的药用偏方

1、能够治疗中风:青州白丸子和麝香一起研碎为未,加入生姜自然调汁灌入鼻腔中可以很好的治疗中风;

2、具有治中风不醒的作用:准备好适量的麝香研未,再放入100克清油,搅拌均匀能够治疗中风不醒的病症;

3、能够治疗痰迷心窍额作用:准备好适量的麝香、月石、牙皂、明矾、雄精,将所有的药材放在一起进行存放,记得密封储藏,可以治疗痰迷心窍的情况;

4、能够治疗小儿不省的症状:准备好白僵蚕、竺黄、五克真牛黄、麝香以及龙脑适量,记得天竺黄需要细研,麝香和龙脑是需要研碎的,真牛黄就不用研碎了,将上述材料搅拌均匀可以很好的治疗小儿不省的情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53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