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1月份是全年最冷的月份,要使在上年11月份放养的稚鳖安全越冬,必须保证塑料大棚或温室内有适宜的温度,就要经常检查大棚和输送热水的管道有无损坏。经常换养鳖池中的热水成本太高,不可能经常换水,因此要注意采用过滤方法净化水质。在保持养鳖用水温度的同时,要注意投饵,加快稚鳖生长。
二月 管理基本与1月份相同。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注意水质变化,因为在冬季加温养殖中照常投饵,水质极易变坏,有时会变得恶臭,需随时进行换水,改良水质。
三月 天气逐渐变暖,但在早晚仍较寒冷,仍需经常检查加温设施,保持水温。因温度升高,鳖的生长加快,排泄物增多,容易使水质恶化,在节约成本、尽量不换水的情况下,可进行循环过滤换水或充气,降低养鳖成本。
四月 上年放养的稚鳖,经过几月的加温养殖,平均体重已达200克左右,这时要逐步减少或停止加温,使池水水温逐步降至与常温养鳖池相当(25℃左右)。这时最重要的工作是:一是将不同规格的鳖分开放养,放养密度一般为2.5—3千克/平方米。挑出的小鳖继续加温养殖以加速其生长。二是亲鳖的管理。当自然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要给在常温中的亲鳖投饵,增加动物性饵料,根据水温及鳖的摄食情况,逐渐调整投饵量。
五月 温度升高,投饵量应逐渐增加,一般动物性饵料应占鳖总体重的20%左右。5月下旬鳖进入繁殖季节,要提前做好产卵场地的清整工作,并准备好孵化设备。
六月 水温逐渐稳定,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投饵,晴天多放,阴雨天少放。投饵量增加为体重的3%左右。产卵逐渐增多,每天要巡视,检查产卵场地,及时放卵,并将产卵场的沙土整平,阴雨天注意不使产卵场积水。
七月 水温上升较快,鳖的摄食生长旺盛,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投饵量为鳖总体重的3%—3.5%。采用加温设备的要打开门窗及塑料大棚,保持良好的通风。该月是鳖的产卵盛期,要注意每天收卵并及时送往孵化室孵化。当天气干旱时,要注意在产卵场的沙土上喷水,保持一定的湿度。
八月 要采取措施减少高温的影响,使鳖池水温保持在35℃以下,投饵量要控制在体重的3%。当年4月放入的稚鳖,到8月份已有半数达到500克以上规格,可捕出部分上市,进行捕捞操作时要细心,减少鳖受伤。鳖的养殖一般在8月中旬结束,管理工作重点转入鳖卵的孵化。要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高鳖卵孵化率。该月的另一重要工作就是对刚孵出的稚鳖加强管理,使稚鳖池水温保持在30℃。稚鳖必须投喂适宜的开口饲料――水蚤,为防止室外伤害,稚鳖池上通常需要盖金属保护网。
九月 水温开始下降,投饵量要适当减少,一般为体重的2%—3%,该月要特别加强对稚鳖的管理。9月下旬当水温降至30℃以下时,应适当采取加温措施,以使稚鳖保持旺盛的摄食,促其生长。稚鳖的放养密度为150只/平方米。对于产卵后的亲鳖,一定要加强护理。在饲料中增加高质量的动物性饲料、矿物质添加剂和复合维生素等,使其迅速恢复体力。
十月 水温下降较快。养殖稚鳖一般从10月上旬起开始加温饲养。检查修补加温设施,并对各饲养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人工加温使池水水温达到30℃时,放入稚鳖(体重为25克的,放养量为100只/平方米)。放养时注意将不同规格的鳖分池放养。
十一 月进入全面越冬阶段。上旬可将鳖捕起,达到商品规格的可上市,小的可继续加温养殖,对成鳖池和亲鳖池均应进行彻底清塘消毒,重新按规格放养。越冬应选择生长好、无伤、无病的鳖做为亲鳖。对稚鳖池在加温养殖中应注意加强投饵。一般投饵量为体重的4%—5%。
十二月室外气温继续下降,天气寒冷,对加温设施应经常检查,使其正常运转,以保持鳖池的水温。对稚鳖加强投饵管理,投饵量一般为体重的4%—5%。亲鳖在常温冬眠期间不投饵。要定期补充池水。
1、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10%-40%。使用鲜料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
投料时应采取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
2、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ppm、漂白粉2-3ppm、强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ppm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3、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4、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扩展资料:
甲鱼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甲鱼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
在温暖地区的水系,甲鱼的生长期很长;在北方地区,每逢北风呼啸霜铺地、草衰苇败绿水寒的季节,甲鱼潜伏水底泥沙中冬眠,不吃也不动。
甲鱼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螺、蚌、水生昆虫、蚯蚓、动物内赃等。同时也兼食蔬菜、草类、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时,同类可互相残食。
甲鱼是一种变温动物,对周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当外界温度降至15℃以下时,甲鱼就开始停食,潜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一般为10月至翌年4月),冬眠期长达半年之久。
一、建好养鳖池:选水源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水深一般一米至一米五,池周围要用石板或木板等围起来,以免鳖出水跑掉。
二、雄、雌鳌鉴别:雄鳖尾长,突出在甲壳外,后肢间距稍狭,身体较薄;雌鳖尾短,不突出在甲壳外,后肤间距离稍宽,身体较厚。
三、饲养:放养时,应按公、母一比三的比例投放。选择体大他壮的雌鳖,以达到多产卵的目的。同时,成鳌(三年以上的)应与幼鳖分养,以免幼鳖遭到伤害。鳌各个成长阶段,喜食鱼、虾、蚌、螺、蛹、绷、蛆及各种瓜类、豆类等。 为充分利用水而,鳌池内可放养鱼苗。轶不捕食活负,只捕食死鱼、虾。鳌的排泄物可滋生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好饵料。鱼鳖混养,可保持生态、稳定水质。
四、繁殖与孵化:三至十月为鳖的产卵期,芒种至大暑是产卵盛期。产卵前,要多放些蛋白质多的饵料,并保持水质清洁。锤只雌鳌侮年产卵二十多个,四十天即可自行出壳。人工孵化时,在产卵后八至二十四小时内,把鳖卵收集到木盆甩(盆里铺一二厘米的细沙)排列整齐,防止挤压。孵化期温度要控制在二十六至三十六度之间。
简易温室养鳖是指在水泥池地上用木材、钢管、铁架、钢丝或竹木混合构搭拱架、塑膜封顶,充分利用鳖冬眠苏醒后这两个时期采光增温,配备加热锅炉(热水炉)进行加温、增温、控温养鳖。该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
一、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要考虑到鳖的天然习性和池塘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鳖生性好斗,地盘性强。当单位面积超过其忍受密度时,个体间互咬,使其处于不安状态,降低免疫力,同时咬伤又增加了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增加发病率。由于是增温、控温养殖,温度适宜,鳖摄食量达到最大,因而残饵及鳖代谢物污染也最厉害。为了保温,降低能耗,换水、排水、空气流通的机会大大减少,池塘水体的负载越来越大,水质容易变坏。因此,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的容量以及饲养管理水平而定,切忌贪多。放养方式一般采用一次放足,放养密度为5~10克鳖苗15只/米2,10~20克鳖苗12只/米2,20~30克鳖苗8只/米2,最佳容量为0.8~1.2公斤/平方米。水泥池因换水、清池较容易,可适当多放。
二、温度
中华鳖的优选环境温度(最适体温)为30℃,此时的食物摄入量与同化量及长肉率最好。据研究,水温30℃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佳水平,可达67%,即投喂100公斤饵料可增重67公斤,增肉系数为1.49。水温35℃时增肉系数为2.5,25℃时为2.52,20℃时为4.39。空气温度也很重要,这是因为鳖用肺呼吸,经常浮出水面,且要晒背,不适宜的生态环境会影响其机能,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到抗病力、生长速度、摄食能力。因此,室内水温控制在29~31℃、气温在32~33℃的平衡条件下,更有利于鳖的生长。在晴天中午,室内气温高、水温高,可适当敞开门窗,换气降温,夜间温度低,实行加温。
三、饲料管理
营养丰富、均衡的饲料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粪便的排放,还可增强鳖的体能,增加鳖的抗病能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投饲,以饱食量的90%为原则,最好实行水上投喂,饲料要紧贴饲料台,避免滑落到水中,残饵要及时回收,避免腐败酸败污染空气和水体。
四、水质管理
随着温室饲养鳖的生长,负载量的增大和投饵量的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下降,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量增加,有机物耗氧量也增加。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鳖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病害频发,加之药物使用,极易造成鳖内部组织器官的损伤,以至慢性中毒。水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色、透明度、溶氧、pH值、氨氮等。
1、水色:养鳖池良好而正常的水色应为油绿色或深绿色,浮游生物以绿藻门、蓝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硅藻门的浮游植物为主,它们能对鳖起隐蔽作用,对水质起到增氧和净化作用。
2、透明度:理想的池水透明度为25~30厘米。透明度过大,池水清澈见底,会引起鳖栖息不安,相互争斗,诱发疾病发生。透明度过小,表明水中生物量较大,水质开始恶化。
3、溶解氧:要求大于3毫克/升,高溶氧能增强鳖的摄食能力,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水中的鱼类、藻类等均要溶氧,充足的氧气是水质稳定的必要条件。水中的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将有毒的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甲烷转化为无毒的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起到用生物的方法改良水质的作用。
4、pH值:pH值应在6.8~8.2之间。在酸性水中,鳖活力降低,代谢下降,同时细菌、浮游植物生长受到抑制,不利良好水色形成。在高碱性环境中,鳖的皮肤容易受损。
5、氨氮:温室水体氨氮应小于3毫克/升。水中氨主要是残饵、粪便及排泄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而成。鳖虽以肺呼吸为主,但具有鳃组织,高浓度氨引起鳃组织病变,肝脏肿大,使鳖腐皮,产生疖疮,生长变缓,饲料效率降低。水中氨的减少主要靠浮游植物的吸收。
五、水质调控措施
1、鳖鱼混养: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罗非鱼等分别以藻类、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微生物菌胶团为食,能够有效地消耗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同时促进这些生物、微生物再繁殖,从而达到加速池塘的净化速度,有效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延缓养殖水体的老化过程,减少病害的发生。这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控制最简便、最科学、最有效的措施。
2、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微生物可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加快氨氮、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而有益于藻类繁殖。正常水体中已存在此类菌,随意使用,反而破坏了平衡。同时活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光合细菌需要光照,无氧,有机物丰富;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则需要溶氧,氧气不足只能降低氨氮,不能降低亚硝酸盐。外用微生态制剂时应针对具体情况,加以选用。内服宝来利来产酶益生素能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从肠道不断排出的活菌能稳定地净化水质,不会因外用活菌的突然进入破环生态平衡,而且成本低。
另外,水质调控还要注意适时增氧充气。
首要一点,温度要保持稳定,变化不能大。甲鱼(鳖)作为一种半水生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过高、过低的温度或温度的急剧烈变化都不利于甲鱼生存、生长和繁殖,特别是作为当前养殖主体的稚鳖和幼鳖。
甲鱼最适的生长水温在28~32℃,超出这一范围则会影响甲鱼的摄食与生长。水温的日变化最好控制在1~2℃内,最好不要超过3℃,剧烈的水温变化会使稚鳖难以进行适应性生理调节,身体代谢过程易发生紊乱,更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感冒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52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毒蛇养殖技术
下一篇: 水蛭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