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地黄烘焙加工法

医案日记 2023-05-10 00:58:42

地黄烘焙加工法

地黄(加工后成生地、熟地)商品自今夏以来,价格一路走高,引起了药农的普遍关注。现地黄即将产新,有不少药农(特别是初次种植户)咨询如何加工地黄才能做出合格的产品。为此,将地黄烘焙加工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地黄一般在寒露至霜降期采收,先将块茎挖取,抖去泥土,除净基部叶和不适宜加工的小块茎、须根,然后按大、中、小三级分放,如有太阳,则摊开晒几天,再入炉烘焙。

建炉:

烘焙前,在室内靠墙的一面,用砖砌一高116厘米、宽117厘米、长226厘米的烘炉,在墙根处开一个小火道,在外墙中间挖一个高30厘米,宽30厘米的火口,连接在一起,筑成小土灶,可作烧煤之用。火道建好后,在烘炉内侧离地90厘米处横架6~9根木棒,棒上铺上用竹片编成的疏竹帘即成。

烘焙:

在建好的炉内铺放鲜地黄200~300公斤,初入炉时用50℃左右温度烘焙2天,翻堆后可用70℃~75℃烘焙,至7~8成干时把温度降至40℃~45℃。地黄入炉烘焙(2天内翻动1次,温度升高后每天可翻动2次,以后随翻随拣出干货(以表面顶手,心无硬心为标准)。

堆闷:

鲜地黄烘焙至八成干后,即从火烘炉内取出,进行堆放,外用麻袋或草席盖严发汗3~4天,使内部水分往外渗出,表里干湿一致。

复焙:

经过堆闷的地黄,再放入烘炉内摊开焙,时温度保持50℃左右,边烘焙边翻动,至足干可取出。

一般每亩产干货300~400公斤,高产可达400~500公斤。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网 日期:2004-11-2

用到中药干地黄的方剂简介

《中医大辞典》·干地黄干地黄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干生地、干生地来源及产地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Gaertn.)Libosch.的干燥根茎。主产河南、浙江等地。性味归经甘、微苦,凉。入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治温病发热,舌绛,癍疹,阴虚内热,消渴,头晕目眩,劳嗽,口干,腰酸,吐血,衄血,尿血,崩漏,月经不调,血虚肠燥,风湿痹痛。用法用量煎服:9~30g。使用注意地黄的花名地黄花,果实名地黄实,研末服,功用与地黄大体相同。化学成分地黄含多种苷类,主要是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筋骨草醇、地黄苷、梓醇(Catalpol),糖类和氨基酸。地黄还含地黄素(Rehmannin)、生物堿等。药理作用地黄可强心利尿,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作用。还能抗炎、保肝、抗肿瘤。乙醇提取物对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及促进家兔血液凝固的作用。曾有报道,地黄有降血糖作用。《*辞典》·干地黄出处《本经》拼音名GānDìHuánɡ别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10~11月间采挖根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泥土,即为鲜地黄。干地黄(不用水洗)直接置焙床上缓缓烘焙,须经常翻动,至内部逐渐干燥而颜色变黑,全身柔软,外皮变硬时即可取出。亦可用晒干法。原形态地黄,又名:芐(《尔雅》),芑(《别录》),牛 *** (《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 *** (《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茎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单一或由基部分生数枝。根生叶丛生;叶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成长叶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叶面多皱;茎生叶较根生叶为小。花多毛,于

详见百科词条:干地黄 [ 最后修订于2015/8/4 10:51:00 共3981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50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