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药用植物小蓟灰斑病

医案日记 2023-05-09 18:18:59

药用植物小蓟灰斑病

药用植物小蓟灰斑病

小蓟

学名

Cirsium segetum Bunge别名刺儿菜、曲曲菜、山牛劳、野红花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带花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具凉血、行瘀、止血之功效。分布在全国。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圆形至近圆形,大小3—6mm,灰色,有褐色细边,湿度大时生有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Cercospora cirsii Ell.et Ev。称蓟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在叶两面,叶面居多。子座褐色,大小22—53μm。分生孢子梗榄褐色,15—30根束生,不分枝,顶端狭,色浅,无膝状节,隔膜不明显,大小18—32×4—6(μm)。分生孢子圆柱形,少数鞭形,无色透明,隔膜不明显,大小18—94×3—4.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参见枸杞灰斑病。

牛膝主治哪些病症?

牛膝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
(英)Twotooth Achyranthes Root
别名 怀牛膝、对节草、土牛膝。
来源 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10cm。茎直立,方形,有疏柔毛,茎节膨大。叶对生,椭圆形成阔披针形,顶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幼时密生毛,成长后两面有疏毛。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每花有1苞片、膜质,上部突出成刺;小苞片2,坚刺状,略向外曲;花被片5,绿色,披针形,雄蕊5,花丝带状,基部连合成简。胞果长圆形。花期8~9月,果期10~1l月。
栽培于疏松肥沃的土壤中,野生者多生于山野路旁。主产河南。
采制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细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后,用硫磺熏2次,晒干。
性状 根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15~50cm,最长可达9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细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受潮则变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祥,中心维管束木部黄白色,外周有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甘、苦、涩。
化学成分 根含皂甙,并含脱皮甾酮(ecdysterone)和牛膝甾酮(inokosterone)。
性味 性平,味苦、酸。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英文名】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
【别名】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
【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本草考证】
牛膝,《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论其形态,《纲目》述之详备,谓其“方茎暴节,叶皆对生,颇似苋叶而长且尖触,秋月开花,作穗结子,状如小鼠负虫,有涩毛,皆贴茎倒生”。论其产地,《别录》谓“生河内川谷及临朐”。陶弘景又说:“今出近道,蔡州者最长大柔润。”按河内系今河南的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即古怀庆府治,包括沁阳、武陟、孟县、辉县、博爱县一带。临朐在今山东境内,蔡州为河南新蔡。苏颂《本草图经》说得更为全面,“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为真。”寇宗爽《本草衍义》还说“今西京作畦种,有长三尺者最佳。”西京为今河南洛阳,去沁阳、武陟不远,这说明在800年前河南早就栽种牛膝。再结合《本草图经》之“怀州牛膝”图观之,其主根粗而直长,与现时久享盛名之“四大怀药”中的怀牛膝完全吻合。
【制法】 酒牛膝:取净牛膝段,放锅内炒热,喷洒黄酒,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100斤用黄酒10斤)。
【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长15~50(90)cm,直径0. 4~1cm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柔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2 ~4 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较窄。维管束断续排列成 2~4 轮;最外轮维管束较小,有时仅 1至数个导管;形成层几连接成环;向内维管束较大,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中心木质部集成 2~3 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2)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4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10ml,加盐酸1ml ,加热回流 1小时后浓缩至约 5ml,加水10ml,用石油醚(60~90℃)2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 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性味归经】苦、酸,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临床应用】
(1)用于瘀滞经闭,产后瘀痛,跌扑伤痛。与红花、桃仁、当归、延胡索等药同用,既可活血调经,又能祛瘀疗伤。
(2)用于腰膝酸痛,足膝萎软无力。对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常与苍术、狗脊、木瓜等同用;如因湿热下注引起的腰膝关节疼痛,常与苍术、黄柏等同用;如风湿痹痛、下肢关节疼痛为甚,可与木瓜、防己、独活等同用。
(3)用于吐血、衄血、牙龈肿痛、头痛晕眩。治上部血热妄行者,常配合侧柏叶、白茅根、小蓟等药,以治吐血、衄血;又可配生地、石膏等,用治牙龈肿痛属于阴虚火旺者;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者,常与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同用。
(4)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及尿血。与瞿麦、滑石、通草等同用。
【用法用量】 4. 5~9g。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牛膝
(一)概述
别名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
为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ume)的根。有补肝肾,强筋骨,通经,散瘀作用。主治咽喉肿痛、高血压、闭经、胎衣不下、痈肿、跌打损伤;酒制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四肢不利,风湿痛。主产河北,全国各地都有栽培,其中以河南产的怀牛膝品质最佳。
(二)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粗壮,圆柱形,栽培品长可达100厘米以上,土黄色,茎直立,四棱形,节膨大如牛膝盖,故名“牛膝”,被柔毛。单叶对生,有柄回去片膜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极针形,长5~12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线,两面被柔毛。秋、冬开黄绿色花,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后总梗延长,花序轴密被长柔毛,花开放后平展或下倾;苞片宽卵形,具芒,花后开展或反折;小苞片针刺状,近基部两侧具耳状边缘,花被5,雄蕊5个,退化雄蕊舌状,边缘波状,遥短于花丝,观端不撕裂。胞果矩圆形,长约2.5毫米(红牛膝的根、茎、叶均为紫红色)。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牛膝是深根植物,喜肥沃的黄质土壤或疏松肥沃的沙质壤上,不适宜粘土或盐碱地。野生牛膝生于屋旁、林地、山坡草丛中。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气候温暖湿润。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黄质土壤。施足基肥,深翻60厘米左右,将粪一层层施入,这样产量高,根叉少,质量好。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春夏两季均可。每公顷约需种子22.5千克左右。春播在立夏前后,当年可开花结籽,但根不能作药用。夏播于二伏天,这个季节种植长很多,产籽少。夏播必须适时,过早发苗不发根,过晚影响产量。老农经验是;大暑节播种看苗,立秋节播种看根。
播种方法是按行距12~15厘米,划2-3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土浇水,6~8天可出苗。
3.田间管理
幼苗期怕高温积水,苗出齐后可不再浇水。苗高6厘米左右,按株距6~9厘米定苗,高12~15厘米时结合中耕施入饼肥,每公顷750千克;苗高45厘米时,摘去顶尖。处暑至秋分节,需水量较大,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有经验的农民说:前期水大倒苗,后期水大烂根,中期水大根深产量高。
4.病虫害防治
幼苗易发生腐烂病、叶斑病,虫害有银纹夜蛾、红蜘蛛危害叶子。
(五)采收加工
霜降前后,地上望叶枯萎时创收。过早根不充实,产量低;过晚根易木质化或受冻,影响质量。细心下刨,防止折断,抖净泥土,晾到八成干时,分成长短等级,按100:1比例用硫磺熏一次,以防虫蛀。并有色泽黄亮并易晒干,再晒干入药。一般每公顷产干货3000~3750千克。

杭芍的中药别名

杭芍的中药别名

杭芍的中药别名,杭芍是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芍药,是中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很多服用过中药的人应该都见到过这种中药。那么,以下来了解杭芍的中药别名及相关内容。

杭芍的中药别名1 杭芍简介

生白芍,别名,白芍,芍药, 拉丁文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分枝黑褐色,无毛,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骨质细齿,两面无毛,背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根药用,称“白芍”,能镇痛、镇痉、祛瘀、通经;种子含油量约25%,供制皂和涂料用。

杭芍的功效与作用

白芍;性微寒,属滋养解痉药。

能滋养强壮,解痉止痛。

主治:头痛,头晕,胸肋痛,腹痛,子宫痛,痢疾,手足拘挛,月经不调,崩漏等。

古代;并无白芍、赤芍之分,统称:芍药。

后来,因赤芍活血行瘀力强,才有了白芍、赤芍之分。

白芍作为中药材,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白芍药是毛莨科植物,主产于安徽浙江、四川等地区,它不仅是一位能够装点生活,美化环境,还具有独特的补血柔肝缓急的功效,已经逐渐成为养阴药物中的重要一员。

白芍药味道苦、酸,性微寒,能够入肝经、脾经,是重要的补阴虚药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白芍苦寒能够入肝经,微酸能够收敛肝阴,柔肝养血,所以对于女性出现的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或是由于女性冲任失养而导致的闭经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四物汤中用到白芍药补益肝阴虚弱,滋养肝经的重要作用,所以女性月经不调而又有面色不荣、崩中漏下疾病的患者,是可以使用四物汤加减使用的。

肝在体合筋,白芍独特的入肝经、养阴缓急止痛的功效使得白芍成为治疗肝脾不和,胸腹疼痛,四肢拘急症状的主要药物。而血虚肝郁导致气血周流不畅的疾病,无须活血行淤,只需要配伍柔肝止痛,活血行血的当归、柴胡等药物,多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这就是“逍遥散”能够治疗血虚肝郁疾病的最重要原因。

白芍还是一味养血敛阴和营养卫的中药,由于白芍味道苦寒,能够收敛肝阴,又能入肝经平抑肝阳,所以后来我们在治疗高血压等肝阳上亢疾病时候多喜欢加一些白芍,这与白芍的特殊功效相关。

杭芍的中药别名2 白芍怎么吃好,白芍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1、治三叉神经痛

白芍中的牡丹酚、苯甲酰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有抗炎镇痛的功效,配伍细辛、甘草等能镇静,抑制三叉神经痛。此外,对于牙疼、痉挛性腹痛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治疗外伤出血

取白芍片,用米醋拌匀,稍闷后放入锅内,中火炒热、炒干后放凉,可敛血止血。

3、治疗腹痛

白芍可治疗脘腹疼痛,用酒调制可以行径。取白芍片,喷淋黄酒拌匀,中火炒热、炒干后放凉,可用于调经止痛。与黄岑、甘草搭配,加水煎汁液,可治腹泻疼痛。

4、治疗痢疾

因为白芍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用适量白芍煎水喝可用来治疗痢疾。另外,白芍煎水对由于肠道炎症引起的肠蠕动增快引起的.腹痛也有一定的效果。

5、治消化性溃疡

白芍200克,甘草150克,白胡椒20克。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3次,饭前30分钟口服。可连服2个月。

6、治疗高血压头晕

白芍能够养肝平抑肝阳,可用来治疗肝阳偏亢所引起的眩晕、高血压等症。用白芍5克,钩藤3克,绿茶3克,以250毫升的开始冲服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7、治疗乳房肿痛

白芍具有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丹参5克,白芍3克,白芷3克,花茶3克,现将前三味药材煎煮取液350毫升,冲泡花茶饮用。可治疗妇女乳房肿痛。

8、白芍的使用禁忌

1、白芍属寒凉之品,有酸寒收敛的作用,故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用量过大或单味用

2、白芍性寒,阳衰虚寒之证如纳呆腹胀,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大便溏薄清稀,虚寒下利,下痢纯血,小便不利应慎用或不用。

3、现代中药药理学证实白芍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故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及老年人不宜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及单独大量使用。

杭芍的中药别名3 杭白芍的功效:

杭白芍即浙江杭州白芍,处方中写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炒白芍又称炙白芍,还有酒白芍、醋白芍、焦白芍,杭白芍有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的功效,杭白芍主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等,虚寒性腹痛泄泻者以及小儿出麻疹期间不宜食用杭白芍。

药名:杭白芍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大剂量可用15-30g。

药材基源:杭白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及毛果芍药的根。

炮制:

1、白芍《金匮玉函经》载:"刮去皮。"《雷公炮炙论》:"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上了,锉之。"《世医得效方》:"去芦,铡碎。"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浸至六、七成透,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

2、炒白芍:《经效产宝》载:"炒黄。"《妇人良方》:"微炒。""炒焦黄。"现行,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炒用性缓,柔肝,和脾,止泻。

3、酒白芍:《扁鹊心书》载:"酒炒。"《汤液本草》:"酒浸。"《炮炙大法》:"酒浸蒸切片。"《本草崇原》:"切片,酒润,覆盖过宿。"现行,取白芍片,喷淋黄酒拌匀,稍闷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kg,用黄酒10kg。酒制行经,止中寒腹痛。

4、醋白芍《纲目》载:"醋炒。"现行,取白芍片,用米醋拌匀,稍闷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kg,用米醋15kg,醋炒敛血、止血。

5、土炒白芍《时病论》载:"土炒。"现行,取灶心土(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用中火炒热,倒入白芍片,炒至表面挂土色,微显焦黄色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每白芍片100kg,用灶心土20kg。

6、白芍炭《丹溪心法》载:"炒成炭。""烧灰存性。"《医学纲目》:"煅存性。"现行,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制炭止血。此外,还有煨白芍、盐白芍、麸炒白芍。

处方中写白芍、杭芍、大白芍均指生白芍,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炒白芍又称炙白芍。为白芍片用麸以文火炒至微黄,略带焦斑,筛去麦麸,晾凉入药者。

酒白芍又名酒炒白芍、酒芍。为白芍片用黄酒淋洒拌匀,然后炒干入药者。寒性缓解,活血功效增强。

醋白芍又名醋炒白芍、醋芍。为白芍片用米醋喷淋,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敛肝止痛,养血止血。

焦白芍又名焦芍、白芍炭。为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取出用清水灭尽火星,然后晾干入药者。偏于敛血止血。

杭白芍的作用:

杭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

1、杭白芍治妇人胁痛: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

2、杭白芍治脚气肿痛:白芍药六两,甘草一两。为末,白汤点服。(《岁时广记》)

3、杭白芍治下痢便脓血,里急后重,下血调气:芍药一两,当归半两,黄连半两,槟榔、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炒),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二钱半。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芍药汤)

4、杭白芍治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5、杭白芍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白芍药三大两,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广利方》)

6、杭白芍治金创血不止,痛:白芍药一两,熬令黄,杵令细为散。酒或米次下二钱,并得。初三服,渐加。(《广利方》)

7、杭白芍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芍药二两,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芍药汤)

8、杭白芍治消化性溃疡:白芍200克,甘草150克,白胡椒20克。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3次,饭前30分钟口服。可连服2个月。

5、杭白芍治痛经:白芍二两,干姜八钱。共为细末,分成八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三个星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9、杭白芍治肌肉痉挛:杭白芍30——60克,炙甘草10——1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0、杭白芍治高血压:白芍20克,生地15克,牛膝9克,钩藤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11、杭白芍治风毒骨髓疼痛: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为末,夹绢袋盛,酒三升,渍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经验后方》)

12、杭白芍治骨质增生症:白芍40克,木瓜12克,鸡血藤15克,威灵仙15克,甘草12克。每日1剂,水煎服。

杭白芍的功效与作用是流传比较广泛的中医美容方法,可能要数明代(16世纪)医学著作《医学入门》记载的三白汤,“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温服”。这个方子最初治疗伤寒虚烦,后来发现可以补气益血、美白润肤,遂在民间流传开来。此方配伍精当,适于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黄褐斑、色素沉着等。中医认为人的皮肤悦泽与否和脏腑功能有密切关系,如果脏腑病变,气血不和则皮肤粗糙,面部生斑。因此,该方剂从调和气、调理五脏的功能入手,从而美白祛斑。

白芍、白术和白茯苓是传统的润泽皮肤、美白的药物,它们与甘草一起还可以延缓衰老。在中医理论中,白芍味甘、酸,性微寒,有养血的作用,可以治疗面色萎黄、面部色斑、无光泽。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甘草性平,味甘,有润肤除臭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口臭以及皮肤皲裂等。

杭白芍用药禁忌:

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以及小儿出麻疹期间不宜食用;此外,服用中药藜芦者也不宜食用白芍。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3、《本草经疏》:"白芍药酸寒,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4、《本草正》:"若脾气寒而痞满难化者忌用。"

5、《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6、《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产后三者禁用。"

本人急需一些去野外生存,探险的基本求生技能,越多越好,谢谢!

野外生存技能
    
    提要:野外生存技能是野外,作者必需的技能。在野外工作,随时都可能发生不测的事件,这就要求野外工作人员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本专题详细介绍了影子定向定时、避免动物攻击、野外防寒、标记、应急、寻找食物和水源,以及野外取火等方法。
    学习目的:掌握野外求生的技能。
    第一节用影干端点轨迹定向
    在没有罗盘仪,或因靠近大磁体,罗盘仪不能工常工作时,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可靠的定向方法,纬度60°内均可使用。操作程序如下(图12-1):
    (1)插一根棍子或枝条在地上;
    (2)用石块或树枝标邮影子端点;
    (3)等候影子的端点移动一段距离,再标出新的影子端点;
    (4)过两个标记点画一条直线,即为东西线(太阳由东向西运动,影子由西向东)。
    第二节用影子端点轨迹定时
    做完影子端点定向后,将棍子垂直接到图10-16东西线和南北线的交叉处。东西线西段对应着日出时间(一般在6:00左右),而东段对应着日落时间(一般在18:00左右)南北线是中午。
    第三节遇危险动物的应急方法
    在野外工作时,时常会有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的情况发,有的动物,如大象、熊、老虎、野牛等可能会攻击人,这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以避免受到野生动物的伤害以下是避免野生动物伤害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从动物的下风方向接近;
    ·肃静;
    ·当很接近时,爬上大树;
    ·如果被动物追赶时,扔下衣服或其他物品,分散动物的注意力,并以左右迂回的方式向下坡方向逃离。
    第四节防寒
    夜间在林子里过夜是很冷的,应携带帐篷和被子。如因意外,不能归宿,则应将所有衣服穿上,并将干衣服贴近皮肤,而潮湿的衣服穿在外面。其他保暖的方法还包括:活动、生火、抽烟、多吃多喝,吃辣椒、洋葱,用辣椒、衣服擦被冻的部位增加血液循环,躲在避风处,寻找干洞、树洞、石洞等,或用棕榈叶、香蕉叶等大树叶做成档风的蓬子。
    巡护员常常会因大雨被困在野外过野,有时需要在林子里搭建临时营地住好几天,因此需要搭建临时窝棚。如果因巡逻需要在寒冷的条件下过夜,应携带帐篷和睡袋。但在然带地区就没有这个必要。在旱季,用树枝搭建简单的窝棚就足以防寒取暖。而在雨季则需要用塑料薄膜压在窝棚的顶上,以防漏雨。
    在潮湿的地区,应携带较大的雨衣,它可兼作防雨窝棚的顶和铺在地上休息。有的雨衣可以扣在一起做成一个更大的窝棚。如果要在窝棚内住一段时间,最好用竹片或树枝做一平台,将林下潮湿的地面隔开。这样势必要砍树。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砍树,或在游人经常经过的地方乱砍一气。
    营地的选择要考虑用水方便、安全,不要在有大枯枝的树下、或大型动物活动的路线上扎营。
    第五节标记
    当发生事故或迷路时,要留下记号,让其他人找到你,就要在走过的路上标记。标记的含义要尽可能清楚。
    ·不要用含混的符号到处标记;
    ·不用一些永久性的标记把保护区弄得乱七八遭;
    ·可将经过的小路旁的小树枝折弯,做成临时性的标识。即使在夜间用电筒也能很清楚的看到被折弯的树枝,而它又能在几天内消失;
    ·对永久性的小道、调查线路的标记,可使用磷光漆、彩色胶带或彩环,将其套在树干上,这样不会对树木造成伤害;
    ·不要一路乱砍,这样既破坏了树木,又不能达到标记的效果;
    ·在地上画上箭头,或用树枝标出行进的方向,或用枯枝横在不走的路上;
    ·不要将自己的名字或信息雕刻在树干上;
    随时注意其他人留下的标记,这些标记可能帮助你辨认方向。
    第六节野外应急技术
    巡护员有时生病、腹泻、感冒、疟疾、受伤等。在远离医院的情况下,必须知道如何对付一些简单的问题,或知道那些症状是非常危险的,必须立即找大夫。
    一、疟疾
    疟疾在热带地区是非常普遍的疾病。在乡村,有许多人曾经患过疟疾,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因此只表现轻微的症状。疟疾的症状主要有:夜间突然发烧,早上退烧,但浑身无力、疼痛,常常伴随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烧是间歇性的,一般3-4天一次。防治措施:不要将食物和用具放在不干净的地方;不要饮用不流动的积水;夜间睡觉用蚊帐;早晚穿长袖衣服,防止受凉和蚊咬。
    二、伤寒
    伤寒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呕吐和腹泻。防治措施:保持食物和饮水卫生;在有伤寒发病的地区更应注意消毒利饮用烧开过的水。应急处理:保持病人体温;大量饮水,补充因呕吐、腹泻造成的脱水。
    三、登革热、斑疹伤寒
    同样是热带地区常见的疾病。此类病人的体温变化不大,主要是头痛。防治措施:登革热主要由昆虫引起,斑疹伤寒由跳蚤引起,所以睡觉时用蚊帐可防止这两种病;接种疫苗也可防治斑疹伤寒;在套袜里放人驱虫剂。
    四、蚂蟥咬伤
    在潮湿的林下或水中,被蚂磺咬是常事。蚂磺本身不带病,但如果被咬的伤口长期不愈,可能会被其他疾病感染。防治措施:不要在有大量蚂横的水中沐浴;在潮湿的林下工作时,穿戴套袜,并喷洒一些驱虫剂。伤口处理:如果流血不止,用卫生的纤维或纸堵住伤口,保持卫生清洁和干燥。
    五、蛇咬伤
    如果被无毒蛇咬伤,可作为普通伤处理。如果怀疑是毒蛇咬伤,应尽可能将蛇捕捉以便辨认,并立即作以下的处理:
    ·不要惊慌,不要快跑,以免毒素扩散;
    ·如果伤口出血,用嘴使劲将有毒的血尽可能多地吸出。如果伤口太小,血流不出来,可用卫生的锐器将伤口划大一点,然后再吸出有毒的血。
    ·如果有解毒药,应按说明立即注射或服用;
    ·如果毒性很重,感到头昏,应尽量慢行,最好由其他人担台或搀扶设立即找医生。
    ·一找到医生,就应立即将捕捉到的蛇给医生看,以便他能对蛇伤作此正确的处理。
    第七节采食野生植物
    一、可食野生植物的识别
    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地衣、蘑菇等。对可食野生植物的识别是野外生存知识的主要内容,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战时或特殊条件下,粮食补给断绝,野生植物是主要的应急食物。目前,各国军队都十分注重这项研究。日本自卫队军需学校早在1959年就开始了对食用野生植物的研究,现在在初级军官和军士课程中增添了野生植物基础知识和烹调方法等内容,还建立了野草园,以供教学研究之用。在日本陆上自卫队突出队队员携带的生存装备中,就有一本《可食及有毒植物识别手册》。美国海军陆战队教令《单兵防护措施》中也讲述了野生植物食用的问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后勤部曾编绘了朝鲜国土上76种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野菜图谱》,供部队识别采食。
    我国地域广大,寒、温、热三带气候俱全,而大部分是属于温暖地带,适合于各种植物生长,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用种左右。野生植物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维生素。数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采食野生植物。
    二、野果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方的山野灌木丛中都生长有许多可食的野果。诸如:生长在低山丘陵常绿阔叶灌木丛中的桃金娘,山地落叶阔叶灌木丛中的山桃、胡颓子,石灰岩山地落叶阔叶灌木丛中的小果蔷薇,河谷落叶阔叶灌木丛中余甘子、沙棘、沙地灌木丛中的山荆子、稠李等,以及山樱桃、山柿子、猕猴桃、酸藤果、茅莓、棠梨、坚果等等。夏、秋两季这些野果都可以生食充饥。如无识别可食野果的经验,可仔细观察鸟和猴子都选择哪些野果、干果为食,一般来说这些食物对人体便是无害的。
    我国南北方一些常见的可食野果有:
    (1)山葡萄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各地,生长在山地的林缘地带。9月间果实成熟,采取果实生食。其嫩条可解渴。
    形态:蔓性灌木,树皮常成片状剥离。叶互生,有很长的叶柄,叶片圆形,宽8-14cm。圆锥花序,花小而密。浆果球形,直径约8mm,,成熟后变黑色。
    (2)笃斯别名:地果(吉林)。主要分布东北的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一带。生于高山草原、水甸子或湿润的山坡中,常成片的生长。7-8月果实成熟,摘取生食。
    形态:小灌木,高50-60cm。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3朵顶生,壶形,向下垂,绿白色。浆果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lcm,蓝紫色,表面有白粉。
    (3)黑瞎子果别名:蓝锭果(东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等地。生于山地、湿地、草原或沿山的河流、林间。8-9月间果实成熟,采摘果实生食。
    形态:小灌木。高达1.5m,树皮常成片状剥落。叶对生,长圆形,长2-8cm,下面淡绿色,有毛。花生于叶腋,黄白色,长7-15m,有白粉。
    (4)茅莓别名:悬钩子(昆明)、牙鹰(广州)。
    广布于全国各地。生长在山坡灌木丛中或路旁向阳处。食用部分为果实及嫩叶。7-8月果实成熟,味酸甜,可生食。嫩叶晒千后,可代为茶叶。根入药,浸洒能养筋血,消红退肿。茎叶煎水,可洗痔疮。叶捣烂,可敷恶疮。
    形态:攀援状灌木。在枝和叶柄上全生有毛和钩状小刺。叶为羽状复叶,小叶为多为3片,也有5片的,近圆形,顶端一片较侧生叶片大,边缘有不整齐的深齿缺,下面呈白色,密生短绒毛。花单生在叶腋,或由几朵聚成短圆锥花序,生在枝顶,总梗有稀疏的刺,花瓣粉红色,倒卵形。小核果球形,红色,核有深窝孔。
    (5)沙棘别名:醋柳、酸刺、海鼠李、黄醋刺(西北)。
    沙棘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等地,常成丛地生长在河岸两旁的沙地或沙滩上。在9-10月间或霜后果实成熟时用刀割下带果的小枝,再用树枝轻轻敲下果实。冬季把带果的沙棘枝条铺在冰上,可保藏很久。果实可生食,味微酸而甜。营养价值高,可作维生素浓缩剂。
    形态:有刺灌木。叶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8m,上面呈绿色,下面为银白色。雌雄异株,雄花有两个椭圆形的裂片,雄蕊4个,雌花成管状。果实为核果,卵形或近圆形,多汁,长0.8-lcm,直径5。6m。金黄色或橙黄色,许多个密生在一起,紧贴树梢上。
    (6)火把果别名:救军粮、赤阳子、豆金粮、红子(贵州)。分布于我国江苏、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一带多生长在山地的山脚、路边灌木林中。9-10月果实成熟,采摘生食。
    形态:灌木高达3m,也有刺,嫩条有柔毛,叶长椭圆形或倒形、前端圆或微凹,有小尖,基部逐渐狭窄,边缘有细圆齿,上面呈深绿色,发亮,下面呈淡绿色。花白色,花瓣近圆形。果近圆形,深红色。
    (7)余甘子别名:柑(福建)、橄榄(云南)。产于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生长在比较干旱的向阳山坡稀林中或灌木林中。11-12月果实成熟、可采摘生食、果肉中含维生素(丰富、食时味先苦涩,后发甜)。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一般高2m左右。老枝黄色或灰褐色,有条纹。叶互生于细弱的小枝上,排成两列,很象羽状复叶,叶柄很短,叶片是长圆形。花黄色,很小,簇生于叶腋。果实肉质,直径约1.5cm,圆而稍带六棱,果成熟后呈黄绿色。
    (8)桃金娘别名:当梨、稔子(广东)、山稔、岗稔(广州)。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喜生长在丘陵或旷野间。秋后采摘,果实含糖分很多,可生食。
    形态:矮小灌木,高1m多,幼枝上密生柔毛。叶有短柄,叶坚硬,呈椭圆形或倒卵形,基部有3-5条叶脉,下面密被绒毛,花呈玫瑰红色,花瓣外面有灰色绒毛,常2.3朵聚生在一梗上,总梗比叶短,花下部有两片小叶状苞片,有毛。果为球形浆果,成熟时呈暗紫色。
    (9)胡颓子别名:手春子(湖南)、甜棒槌(湖北)。分布于我国山东、辽宁、河南、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生长在山坡及空矿的地方。果实可生食,药用治水痢。
    形态:灌木,通常有刺,高2。4m,幼枝褐色。叶子是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稍尖。边缘波状,常卷皱。花是银白色,长约lcm,1-3朵生于叶腋,常向上垂。果皮开始为褐色,成熟后微发红,内包一椭圆形的硬核。
    (10)乌饭树别名:乌饭叶(浙江)。我国华东、华中、华南等地都有分布。多生长于马尾松林下。夏、秋季果实成熟,可生食。
    形态:常绿灌木,高约1.5m。分枝稠密,枝条细长,嫩叶和芽上都生有褐色细柔毛。叶互生,叶片较硬,呈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渐窄,边缘有尖硬的细齿,上面叶脉上有稀疏刺毛。9月开花,花白色,生在叶腋,通常下垂,长2-6cm。果为球形小浆果,直径4.6m,成熟后呈黑色,味甜。
    (11)野栗子、椰子、木瓜、野栗子、椰子、木瓜都易于识别,是应急求生的上好食物。
    野栗子树(茅栗)生长在山野灌木丛中,可将成熟或未成熟的栗子放在火堆的余烬中烤着吃,也可捣碎煮食。
    椰子树主要靠海岸生长,在椰子果成熟时,椰汁可饮用。果肉可煮食。生于树顶端上雪白的嫩心椰菜地可生食或煮食。
    木瓜树生长在所有的热带地方,特别是湖沼地区。成熟的木瓜为黄色或带绿色,可生食。未成熟的木瓜果含有乳状汁液,涂在兽肉上可使肉软化(切勿弄人眼内,它可引起强烈的刺痛甚至失明)。木瓜的嫩叶、花、茎均可煮食,但必须换水煮两次以上。
    三、野菜
    采食野菜的加工方法很重要,加工的目的主要在于去毒和去味。总结我目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种加工食用方法:
    第一是生食。已知无毒并具有美味的野菜,例如苦菜、蒲公英、小根蒜等。将野菜摘洗干净,用开水烫过即可加调味品食用。另外。已知无毒并具有柔嫩组织的野菜,例如马齿觅、托尔菜等,可将野菜用开水烫或煮开3-5分,钟后,将菜捞出,挤出汁液后,加大调味品凉拌吃。这样可以除去一些苦涩味.
    第二是直接炒食或蒸食,已知无毒和无不良味道的野菜,例如刺儿菜、荠菜、野苋菜、扫帚菜、扁蓄、鸭跖草等,将嫩茎叶摘洗干净。切碎后即可炒食作菜。或加人主食中作粥、馒头、包子馅。
    第三是煮浸。这是民间比较广泛的一种食法。对于一些具有苦涩味并可能,具有轻微毒性的野菜都可采用这一方法。例如败酱、肥脂麻、水芹、珍珠荣、奠菜、龙芽草、杨梅等。采摘嫩茎叶洗净后,在开水或盐水中煮5-10分钟,然后捞出,在清水中浸泡数小时,并且不时换水,浸泡时间随野菜的苦味大小而定,必要时可以过夜。然后即可炒食或主食配合作馒头、窝头等。
    海边的海藻类也可用此法加工处理后食用。
    我国南、北方常见的野菜有:
    (])苦菜别名:苦茸菜、山苦、碎骨炸(江苏)野生菜(广东)、苦介菜(湖北)。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于山野和路边,易于采集。3-8月可采嫩茎叶洗净生食。微苦。
    形态:茎高0.6-1m。叶互生,叶边大多分裂,周有小短刺,近根处叶身较窄,色绿,表面呈灰白色,断有白浆,茎叶平滑柔软。夏季开黄色头
    状花。
    (2)蒲公英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黄花草。地都有分布。生长于田野、路旁,易于采集。3-5月可嫩叶洗净后生食,味微苦。5-8月采花放入
    汤中烹食。
    形态:全株伏地丛生,高9-18cm,体内有白色乳汁。叶缘为不规则的羽状分裂,色鲜绿。花茎数个,自叶丛基部生出,与叶等长或稍长过一点,上部密生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全为黄色舌状花。
    (3)蕺菜别名:鱼腥草。全国各地都有生长。野生于水沟边、渠岸、池边及阴湿地。嫩幼苗可作蔬菜吃。叶含挥发油,幼苗经水煮后换水3次,加油盐调食。全草供药用,为聋尿解毒药。毒蛇咬伤,可将鲜草捣烂外敷伤口周围,或煎汤熏洗患处,或单味煎服。浙江常配野菊花、马齿觅、蒲公英、大蓟根各3两水煎服,治疗蝗蛇、竹叶青、烙铁头等毒蛇咬伤。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上部直立,下部葡匐,节上生须根并有褐色鳞片。叶为心脏形,先端渐尖,边全缘或呈波状,上面为绿色,下面带紫色。穗状花序生在茎的顶端,总梗细长,上部有白色总苞4片,倒卵形,果成熟时顶端开裂,种子多,卵形。
    (4)马齿苋别名:马蛇子叶、蚂蚁叶(东北)、马子菜(江苏)、长寿菜(河北)、五行草(上海)、瓜子菜(广东)。全国各地都有生长。常生于田野荒地、路旁。全草可食,味平淡。通常在5-9月中旬采嫩茎叶,用开水烫软将汁轻轻挤出,加入调料即可食用。全草供药用,能治痢疾、退热,并有消炎和利尿作用。捣烂外敷肿毒处效果很好,也可用治毒蛇咬伤、痔疮等。
    形态:肉质草本,肥嫩多汁。茎多分枝,圆形,往往带紫红色,通常平铺在地面。叶互生,也有对生的。叶片肥厚肉质呈瓜子形。花小,黄色,5瓣,3-5朵丛生于叶腑。花后结盖果,内有黑色种子。
    G)刺儿菜别名:小蓟草、刺杀草(江苏)、蓟蓟菜(湖北)、刺刺菜(甘肃)、七七芽(河南)。全国各地都有生长。遍生于田野之中,易于采集。全株可食,味平淡。4-6月间,采其嫩叶,用开水烫过,炒食或作汤。但一次不可多食,吃多了易引起腹泻。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稍带紫色,有纵横纹,被白色细毛,高25-5Ocm,叶互生,无柄,叶片呈椭圆形全缘或微齿裂,两面都有绵毛,边缘有金黄色的小细刺。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全部为管状花,紫红色。
    (6)莽菜别名:地米菜(湖北)、菱角菜(广东)、护士草(甘肃)。全国各地都有生长,生于田野、路边、沟旁,易于采集。嫩苗可食,味平淡。3-4月采其全草,洗净炒食、作汤,根可煮食。菜可晒干,吃时用水泡开炒食。药用可治腹泻、痢疾(单味水煎服),也可治目赤肿痛,高血压以及各种出血症。
    形态:2年生草本,高15-40cm。叶有根生叶和茎上叶两种。根生叶丛生,有柄,叶片羽状深裂,有时浅裂或不裂,茎生叶无柄,基部抱茎,边缘有齿,嫩叶有香气。春天抽出花茎,排列成总状花序,花穗挺立,花小,白色。
    (7)野克菜别名:细苋、白苋、假苋菜(广州)。全国各地都有生长,主要产于华东、华中、中南各地。生于旷野荒地或路边草地中。味平淡。春季开花前,采食其嫩茎叶,用开水浸泡一下,捞出后炒食、作汤均可。宜于大量干燥供冬用。
    形态:草本,高30-60cm。叶有长柄,卵形,长2.5-6cm,先端钝而常凹人。近根处叶片常带红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极少,密生,绿色。
    (8)扫帚菜别名:地肤、千条子、扫帚子。全国都有分布,主要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生于田野、路旁,易于采集。味平淡。5-7月采3Ocm以下嫩芽做汤。开水烫后食用亦可冷拌、炒食。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45cm,茎直立,分枝茂盛,绿色或黄绿色,形成椭圆形或近圆形的植株,秋季变黄色,常用作扫帚,故称扫帚菜。叶互生,很密,近乎无柄。为线状披针形。花小,黄绿色,在枝上排列成穗状花序。
    (9)扁蓄别名:猪牙草、竹鞭菜、竹节草(江苏)。全国各地都有分布。生于田野路边、荒地及河边沙地,易于采集。味平淡。3-6月间采其嫩茎叶,煮或炒食,或切碎或面粉蒸饼吃,也可晒干备冬用。药用可治小便不利,湿热淋症和痢疾。
    形态:1年生草本。茎状卧或直立,高10-仙cm,绿色,微有棱。叶互生,长圆形或线状圆形,先端钝;花小,白绿色,从茎基部开始每1-5朵簇生于叶腋内。小坚果呈三棱形,黑色或褐色。
    (10)鸭跖草别名:碧竹子、兰花草、竹叶菜、鸡冠菜、鸭抓菜、淡竹叶。全国各地都能生长,生于路边,水沟边及荒野阴湿处,易于采集。味平淡,嫩茎叶肉质多汁万可作蔬菜,5-6月间采其炒食或作汤,也可拌面蒸食。作药可治各种感染发烧的病(单味水煎服),也可治各种出血,痢疾,毒蛇咬伤等。
    形态:草本。茎斜向上,基部优于地面,有时节上生根。叶片披针形,有绿色脉。花呈深蓝色。花苞小,有总梗。
    (11)菱、莲、芦苇、青苔、湖塘水生的菱、莲、芦苇、青苔是人们熟识的可食植物。
    菱(菱角、水菱)生于湖塘与河流静止处,通常蔓衍成片。菱生于水下,上有浮叶。菱外壳坚硬有角,煮熟后可剥食。
    莲浮生于湖塘与水流缓慢的溪流中。莲子成熟后,可除去发苫的胚芽煮食。莲的幼茎和叶也可煮食,但在烧煮之前,应先剥去幼茎上粗糙的外层。
    青苔要选择长流水中的食用。捞取后,用木棒捶打漂洗干净,拌上佐料,用叶子包好放在火上烧,也可以煮食,烧好后香味扑鼻,是傣族人民喜爱的食品。
    四、蘑菇
    蘑菇(菌)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人们g爱的一种食品。通常食用的有:香菇、草菇、口蘑、猴头菌、鸡等。蘑菇一般的吃法是炒食或作汤,藏族同胞往往在野外采摘后用火烤烤便蘸盐食用,别具风味。
    外形特殊,易于识别的食用蘑有。
    (1)猴头菌别名:刺狠菌、发状猴头菌。
    全国各地均有,生于栎、胡桃等阔叶树种的立木及腐木上,或生在活立木的受伤处。食前,洗净切碎,炒食或作汤,也可晒干备用。药用能利五脏,助消化。
    形态:形如猴子的头,故名猴头。新鲜对呈白色,干燥后变内淡褐色,块状,直径3.5-lOcm,基部狭窄;除基部外,均布以肉质、针状的刺,刺直伸发达,下垂,长1-3cm。
    (2)鸡扒别名:鸡菌、鸡肉丝菇(台湾)伞把菇。主要分布在我国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四川、贵州等省,以云南为最多。这种菌在雨季从地下白蚁窝上生出。食法与猴头菌同。
    形态:刚出土时,菌盖呈圆锥状,伸展后中央具一乳突(形如鸡嘴),直径3-2Ocm或更大。潮湿时有粘性,表面平滑,呈微黄色,乳突部分呈褐色或呈花皮状,往往辐射状地开裂。菌肉、菌摺白色,摺宽5-15m,呈不规则形。菌柄白色至灰白色,地下部分呈褐色至黑色,表面平滑,肉质,易于开裂,长约3-2Ocm,直径12·5cm,基部膨大处可达3·5cm。
    此外,外形特殊,易于识别的食用蘑还有竹苏(竹参菌),产于我国西南各地的竹林中。竹荪形态奇特,别致有趣,海绵状的菌柄上生有洁白的网状菌裙。人们形象的称做穿裙子的小姐。采食蘑菇要特别注意识别毒蘑。在民间,对于识别蘑和可食蘑有许多说法,诸如1)毒蘑多有各种色泽,而且美丽;无毒蘑则多呈白色或茶褐色。(2)菌盖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环和菌托的有毒;反之则无毒。(3)毒蘑多生长在肮脏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地方;无毒蘑则多生于较干净的地方。(4)毒蘑采集后易变色;无毒蘑则不同,不易变色。(5)毒蘑大都柔软多汁;无毒蘑则较致密脆弱。(6)毒蘑的汁液浑浊似牛奶;无毒蘑则清澄如水。(7)毒蘑的味道多辛酸苦辣;无毒蘑则很鲜美。(8)煮蘑菇时,锅里放灯芯草同煮,煮熟后,如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证明有毒;如果是黄色,则无毒。其它还有:煮蘑菇时,毒蘑能使银器具变黑,如果加进牛奶,牛奶马上凝固,放迸葱,葱会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47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