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统鉴定方法
中药传统鉴定方法是按药用部位的形态进行鉴定,以及老药工的经验鉴定。
药材中以植物类为最,其中又以种子植物为多,一般药用部根、根茎(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叶、花、果实、种子、皮、木、茎藤及全草类。全草类可参照基原鉴定,其他各类则可根据器官形性进行观察。每种药材,往往都有其特别之处,先人已经总结出诸多经验,或观其形,或辨其色,或尝其味,或感其质,或兼而有之,言简而赅,传神易记,不失为最简捷、实效之法。性状鉴定主要根据形、色、气、味、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火烧、入水等特征。
(1)形状不同的药材,往往有其独特的外形。如野山参“芦长碗密枣核芋,锦皮细纹珍珠须”;党参具“狮子盘头芦”;味连形如“鸡爪”,又有“过桥”;天麻之“鹦哥嘴”;防风根头如“蚯蚓头”;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粉防己形似“猪大肠”等,皆取其形也。
(2)颜色各种药材多有不同的颜色。如黄连、丹参、紫草、乌梅、青黛、白芷、红花、金银花、黑白丑,皆取其色也。
(3)气味含挥发性物质的药材,多有特殊的香气。如阿魏、丁香、鱼腥草、败酱、鸡矢藤,皆有嗅之难忘之气。辛夷、甘草、五味子、苦参、盐附子,分别具辛、甘、酸、苦、咸五味,或兼而有之。
(4)表面指药材的表面是否光滑或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如白头翁根头部的白毛(叶柄残基);羌活环节紧密似蚕;金毛狗脊表面密生金黄色毛茸;白芷有唇形皮孔等,都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5)质地指药材的坚硬、松软、致密、粘性、粉性等特征。如南沙参因质地泡松而称为“泡沙参”;粉性强者如粉葛根、天花粉、山药;质坚硬者如穿山龙、郁金等。
(6)断面药材有易折者,有不易折者。自然折断之断面,有粉性者,如山药;有纤维性者,如黄芪;有胶丝相连者,如杜仲;有平坦而粉性者,如牡丹皮。不易折断,或断面不平坦者,可用刀横切之而后观察,特别是切制之药材饮片,切面之特征显重要,并有许多经验鉴别传著于世。广防己之“车轮纹”,乌药、黄芪之“菊花心”,川牛膝之“筋脉点”,山柰之“缩皮突肉”,茅苍术之“朱砂点”等,都是形象的鉴别特征。
(7)入水、火烧有些药材可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鉴定。如西红花入水,可见橙黄色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秦皮入水可显蓝色荧光;龙骨、天竺黄噬之粘舌;琥珀与帛摩擦可吸附纸屑;海金沙火烧可全部燃尽,并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及火光;青黛微火的烧,有紫红色的烟雾等等。如上种种、既是老药工的宝贵经验,又蕴含着科学道理。
此外,药材的产地、生活习性、生态环境,亦有助于鉴别。如潞党参、滇三七、川贝母、西红花、阳春砂、关苍术,皆叙其产地所出;冬虫夏草、夏枯草、半夏乃指其生活习性;车前草、雪莲花,可知其生态环境。
1.形状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根类药材有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皮类药材有卷筒状、板片状等;种子类药材有圆球形、扁圆球形等。有些叶和花类药材很皱缩,须先用热水浸泡,展开后观察。
2.大小指药材的长短、粗细、厚薄。要得出比较正确的大小数值,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如是测量的数值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有些很小的种子类药材,应在放大镜下测量。
3.颜色各种药材的颜色是不相同的,药材因加工或贮藏不当,就会改变其固有的色泽。药材的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是衡量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很多药材的色调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在描述药材颜色时如果用两种以上的色调描述时则应以后一种色调为主。
4.表面特征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类药材顶部有的带有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有的具有膜质鳞叶;蕨类植物的根茎常带有叶柄残基和鳞片。这些特征的有无和存在情况,常是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
5.质地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粘性或粉性等特征。有些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不一样;含淀粉多的药材,如经蒸煮加工,会因淀粉糊化干燥后而质地坚实。在经验鉴别中,用于形容药材质地的术语很多,如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称之“松泡”;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称之“粉性”;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称之“油润”;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或有光泽,称之“角质”等。
6.折断面指药材折断时的现象,如易折断或不易折断,有无粉尘散落等及折断时的断面特征。自然折断的断面应注意是否平坦,还是显纤维性、颗粒性或裂片状,断面有无胶丝,是否可以层层剥离等。对于根及根茎类、茎和皮类药材的鉴别,折断面的观察是很重要的。如茅苍术易折断,断面放置能“起霜”(析出白毛状结晶);白术不易折断,断面放置不“起霜”;甘草折断时有粉尘(淀粉)散落;杜仲折断时有胶丝相连;黄柏折断面显纤维性,裂片状分层;牡丹皮折断面较平坦,显粉性。对于不易折断或断面不平坦的药材,为描述断面的形态特征,可用刀切成横断面,以便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形状、射线的分布等。对于横切面特征的描述,经验鉴别也有很多术语,如黄芪有“菊花心”;粉防己有“车轮纹”;茅苍术有“朱砂点”等。
7.气味药材的气味是直接以鼻闻和口尝而辨别的。含挥发性物质的药材,大多有特殊的香气。气味不明显的药材,可切碎后或用热水浸泡一下再闻。药材的味道也与本身含有的成分有关,有些是衡量品质的标准之一。有强烈刺激性和剧毒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要少,尝后应立即吐出,漱口,洗手,以免中毒。
此外,有些药材放入水中能产生特殊的颜色,用火烧能产生特殊的颜色、烟雾、声响等,对此,也应注意观察。
性状鉴定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
一些传统经验鉴别方法仍是鉴定动物类中药有效而重要的手段:
手试法,如毛壳麝香手捏有弹性;麝香仁以水润湿,手搓能成团,轻揉即散,不应黏手、染手、顶指或结块。水试法,熊胆仁投于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降而不扩散;牛黄水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火试法,如麝香仁撒于炽热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浓香四溢,灰化后呈白色灰烬,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马宝粉末置于锡箔纸上加热,其粉末聚集,并发出马尿臭等。
中药鉴定学复 习总结
总论
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
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中药。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四、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
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3、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五、中药品种与质量的关系: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六、造成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的原因:
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2、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
3、有的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
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
七、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及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途径:
1、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2、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药物品种的变迁情况,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
3、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
4、对一些道地药材进行品种考证
5、本草考证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6、通过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种调查相结合,能纠正历史的错误,发掘出新品种
八、中药真伪优劣、正品与伪品的含义: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质量规定的中药
中药材出现伪品、混淆品或掺伪品的原因:
1、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
2、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
3、个别人有意造假,以假充真
九、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
1、栽培条件
2、采收加工
3、产地
4、贮藏时间
5、运输
6、非药用部位超标
7、人为参假
8、个别药材经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
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的含量。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稳定性、安全性为指标
对中药质量的评价方法有:药效学、免疫活性、化学模式识别结合药效学、质纹图谱等方法
目前《中国药典》对中成药鉴定常用的鉴别方法是:显微鉴定
一、中药材常用的快速鉴定方法
中药材常用的鉴定方法很多,它包括来源鉴定、显微鉴定以及理化鉴定等,但中药材市场以及基层药监工作者最常用、最直接的鉴定方法就是性状鉴定,即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它具有简便、快速、易行的特点。笔者为了方便记忆,通假中医术语来归纳,就是“望、闻、问、切”。 望:就是望形态、望色泽,包括水试、火试后所出现的物理现象。我们知道,每种药材,它都有一定的形态,固有的色泽。如茯苓色白,片或块状;红花色红,花丝状;黄柏色黄,片或丝状;紫草色紫,疏松层片状;番泻叶色绿,披针形;熟地色黑,团块状;郁金、天麻、白芨角质半透明;蕲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纹,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贝母“怀中抱月”;银柴胡顶端“珍珠盘”;熊胆水沉速现黄线下降且不扩散;樟脑点燃时发生多量黑烟等。所以,我们说的性状鉴别,首先是从外观形态入手的。
闻:这里包括嗅和听。嗅,就是嗅气味,辨别药材气味的香、臭、腥、臊的不同。如丁香有令人愉快的强烈香气,阿魏有蒜臭气,麝香气香窜而持久,鱼腥草有鱼腥气等。听,主要是听声音。如海金沙用火点燃,闪光并发爆鸣声。
问:主要是问价格。这也是鉴别中药材重要的参考值。价格不合理的要注意,价格高的要注意。例如一段时间,市场上炮山甲的价格比生甲片便宜。这就很不合情理,按常规,炮山甲加工前必须将生甲片经过浸泡去腐等初处理后,再经过砂烫炒,损耗加大,成本增高,应该炮甲片价格比生甲片价格高。如果出现这种价格异常情况,鉴别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实际上,我们就发现市场上炮甲片有掺杂现象,即用矾水浸泡以增加重量。
切:这里所谓的“切”,包括手感和折断面情况。手感是指手触摸中药材的感觉印象。如药材表面光滑还是粗糙,质地软硬、坚韧、疏松、致密、粘性或粉性等。折断情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易折断或不易折断,有无粉尘,断面是否平坦,有无纤维性或胶丝等。二是指横断面的纹理、特征。如桔梗断面的“金心玉栏”,大黄的“锦纹”,何首乌的异型维管束,黄芪的“菊花心”,粉防己的“车轮纹”,茅苍术有“朱砂点”,放置能“起霜”等。“望、闻、问、切”是性状鉴别中的各个面,鉴别时要将各种手法穿插运用,综合掌握。 二、市场上常见的作假手法
市场上,我们发现不法分子为牟取利益,用真假互杂或直接作假等手法进行造假制劣。
1、掺入其它材料以增加重量。如金银花用石粉浸泡,炮山甲用矾水浸泡,熟地混入泥土等。
2、混入或直接用其他相似物质。如山药中混入木薯、参薯。炒白术中混入其他植物的根或根茎。红花混入其他植物花丝。黄柏用其他植物进行染色等。
3、用非药物冒充药物。如用未感染白僵菌的家蚕用石灰水或石粉浸泡后冒充僵蚕,用水半夏、独角莲冒充正品半夏,用木楂充木瓜等。
4、药材中非药用部分超标。如山茱萸含核量超标,西红花中掺入本植物花丝,钩芚中有大量不带钩的茎枝等。
5、将药材中有效成分提取或加工后再供药用。如将丁香中挥发油提取后再供药用;将乌蛇内的蛇肉挖去后再用石粉灌浆。
大凡市场上作假制劣,无非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般呈现这样的特点,即价格高的容易出现制假,还有以价格低的冒充价格高的特点。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作假制劣情况,我们要做到:
1、鉴别假药材,首先要熟悉正品药材的性状及特点,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即不具备正品药材的性状及特点,无论它是何种药材,还是非药材,它终究是假的。例如假黄柏,虽然外形和颜色看似真黄柏,颜色很漂亮,似乎比真的还像真的,但入口不苦,颜色太鲜亮,终究还是假的。僵蚕是蚕蛾科昆虫家蚕感染白僵菌后发病至死的干燥虫体,表面灰白色并被有白色粉霜,质坚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外围灰白色,内部黑褐色,大部分有光泽;而假僵蚕是未感染白僵菌的家蚕虫体,断面黑色疏松或有白絮状丝,若兑入石粉则手感较重。又如正品半夏表面乳白色或淡[非法内容],上端圆平,有凹陷茎痕,棕眼明显,下端钝圆,光滑或有多数小凸点,饮片呈圆形,无圆锥形切片;而水半夏颜色黄白色或浅红色,或具浅红色斑点,呈类椭圆形、圆形或圆锥形,表面有凸起芽痕,饮片可见圆锥形切片;而独角莲个较半夏大,周身有小凸起,形成较规律的环形圈。
2、对于掺杂药材的识别,除了看外形,关键还要看质地、比重。如掺入石粉的金银花,外形饱满坚挺,质地脆,体重,用清水浸泡后,搅动,水呈白色浑浊,有大量石粉沉淀。炮山甲气微腥,味咸,用矾水浸泡后的炮山甲味涩。正品土鳖虫质脆,易破碎,腹内含灰绿色或褐色物质,味微咸;而用矾水浸泡后的土鳖虫体重,折断后内容物有白色粉末或结晶,味涩。所有用石粉或矾水浸泡后的药材都比正常情况下要沉重。正品丁香香气浓烈,入水花柄下沉;而提取挥发油后的丁香香气淡,入水不沉,体轻。灌浆后的乌蛇比正常乌蛇体重,扒开蛇腹可看到白色粉块,等等。 尽管药材品种数以千计,市场情况千变万化,笔者认为只有做到对正品药材的性状和特点熟练掌握,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有多看、多学、多琢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假冒伪劣终究无处遁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42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和草药咋分别
下一篇: 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