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药材生长调控(我省中药材GAP工作实施的调研)

医案日记 2023-05-09 07:00:16

中药材生长调控

整技整枝是通过修剪来控制植株生长的一种管理措施。整枝主要用于以果实入药的木本中药材,但有的草本中药材也需要进行整枝。对以树皮入药的中药材,应培养直立粗壮的主干,剪除下部过早的分枝。对以果实、种子入药的中药材,可适当控制植株高度,注意调整各级主枝、侧枝,促进植株开花结实。对幼龄树一般宜轻剪,对于有些灌木类,如枸杞、玫瑰等幼树则宜重剪。对于成年树多疏删或短截,以使树势健壮和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平衡,使其每年都能抽生强壮充实的营养枝和结果能力强的结果枝。

打顶即摘去顶芽。通过破坏植株顶端优势,抑制主茎生长,促使侧芽发育。一些中药材由于生长慢且植株较稀,去掉顶芽,侧枝则很快生长,能提前封行。如附子,适时打顶并不断除去侧芽,可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地下块根膨大,提高附子产量。打顶宜早不宜迟,应选晴天进行,以利伤口愈合。

摘蕾植物为了繁殖后代,总是把养分优先供给生殖器官。摘除花蕾抵制了生殖生长,转而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凡是不以种子、果实做药或不采子的中药材,如白术、桔梗、人参、黄连、三七等,都可通过摘蕾来提高产量。

整根只在草本中药材中采用,如附子、芍药、柴胡等。除去其过多侧根,保证主根生长肥大。

我省中药材GAP工作实施的调研

我省山区广袤,地域辽阔,适宜发展中药材生产。但长期以来,由于我省的中药材种植多以一家一户为主,资金投入小,规模化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gap的实施。

中药材gap是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中药材gap的实施对规范中药材的生产管理,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推进我省的gap工作,20__年4月13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组织召开了全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暨gap推进工作会议,对全省gap工作做了动员部署。

全省gap工作推进一年多来,笔者对我省的gap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我省中药材gap实施情况

(一)我省中药材种植情况

近年来,我省的中药材种植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平贝、防风、柴胡、板兰根等几个主要品种的种植有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基地。

1、伊春地区平贝基地:伊春红星林业局是我省平贝母主产区,有三十多年的种植生产历史,其中清水河一带又是平贝质量产量的最佳地域。伊春祥锋植物药有限公司清水河种植基地种植面积380万平方米(5697亩),年产平贝190万公斤,平均销售额近亿元。

2、泰来地区防风基地:__省天盈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__省泰来县三棵树农场建立了防风种植基地,总面积3000亩,其中20__年种植507亩,20__年种植1585亩,20__年种植908亩。__省天盈集团泰来防风基地是迄今为止我省防风种植较集中,规模较大的基地。

3、齐齐哈尔泰康地区防风基地:__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一心乡杜尔伯特小蒿子防风种植基地,自20__年以来,种植小蒿子防风2600亩,品种源纯正,喷灌设备齐全,气候、土壤均占优势,是地道小蒿子防风的主产区。

4、牡丹江东京城地区柴胡基地:牡丹江东京城林业局20__年种植20__亩,20__年种植1000亩,按着gap要求种植,其柴胡出苗齐,长势好,20__年商品产量100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5、七台河地区种植基地:七台河北药研究所种植品种14种,其中中医药大学等大专院校的专题,课题都在七台河做实践课。细辛是省科委拨资金建的实验基地,水飞蓟、五味子、黄芩等品种种植的也比较规范。

(二)我省中药材gap实施情况

全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暨gap推进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各市、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对gap给予了重视,并开始组织实施。在伊春市局的扶持下,20__年年初铁力兴安神力集团的平贝基地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了gap认证,并于5月20日通过了国家局认证中心的现场验收,成为我省第一家通过gap认证的企业。同时,__天盈集团的防风基地,伊春红星的平贝基地经过积极的准备也都向国家局申报了gap认证。我省的中药材gap工作已经有了大的突破,此外我省尚有大庆市大同区板兰根基地,韩家园子马鹿基地,黑宝>:请记住我站域名/<药业养熊基地等几家>企业,也在积极的筹备之中。

二、存在的问题

我省各地市在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广大药农参与的热情也很高,但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要符合国家gap标准,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种植基地没有形成规模

按gap认证的要求,要通过gap认证,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按gap规范组织生产,而目前我省形成规模的只有平贝、防风、柴胡、板兰根等个别品种,大部分都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给实施gap认证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符合gap标准的.药材未显出其市场优势

进入流通领域的中药材,是否符合gap标准,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经营户和使用部门去关注,使用部门也缺乏检测设备和检测项目。gap施行以来,种植户和经营户及使用部门并未真正认识其含义,在种植户看来,自己不执行gap标准,喷施大量化肥,农药催生的药材只要根茎长得粗,叶片长得大,商贩照样能够给足不菲的价格,使用部门也不会因重金属含量超标而影响使用。

(三)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我省大部分种植基地大多是分户生产经营形成一个区的种植基地,种植技术以传统种植为主,缺少中药学、农学、生物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人才,难以按照规范操作。

(四)基地建设缺乏资金投入

目前的中药材gap基地的产品成本相对较高,想通过gap认证,前期的投资巨大。从认证通过的企业情况来看,在硬件(办公楼、仓库、检验设备等)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软件(科研基地、检验检测设备、平用人员)等大约需要几十万元的投入。

三、实施gap的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等技术规范,保证中药材gap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药材栽培比农作物的栽培历史要短得多,除少数几种药材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引种栽培历史外,绝大部分只有几十年的引种栽培史,利用时间不长,因此保留着许多野生性状,致使栽培品种种质混杂,分化、退化,造成中药材质量不稳定。

(二)尊重药材生长规律,依法保护和扶持道地药材的发展

道地药材就是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是古代对药用植物资源疗效的认知和评价。因此在gap管理过程中,要尊重道地药材生长规律,切忌盲目引种、盲目追求集约化和规模化,而影响药材的质量。依法保护道地药材,使道地药材的科学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三)gap药材的上市应通过必要的药品管理程序

由于中药材属于药品范畴。gap药材又是药品生产企业的

产品,理应纳入药品管理规范。因此,除企业本身通过gap认证以外,还应按相关技术要求制定产品的企业标准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审核等。另外,技术标准是发达国家、名优企业广泛用来设置技术壁垒的具体体现。由于规范化生产的gap产品质量优良、稳定、应有也可以有高于药典标准的企业标准,才能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持久的生命力。

(四)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培训

实施gap认证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内容广泛、复杂,有药学、生物学、农学及管理科学,建议由药监部门出面邀请专家。请gap专家到我省开展gap知识的培训,也可请专家在我省建立他自己的实验基地。以此推进我省的gap认证工作。

(五)落实政策,重点扶持

我省各市地县政府都制定了一些发展北药的优惠政策,应使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在资金上给予倾斜,还要针对gap认证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宏观调控,调动和发挥企业实施gap认证的积极性,把推进北药产业的发展同gap认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省gap持续、健康、科学规范、快速发展。

(六)坚持监、帮、促相结合,推进中药材gap的健康发展

鼓励中成药生产企业通过自己建立gap基地,形成单品种产业、股份合作,gap产品订单业务等形式,逐步建立中药材gap的经营体系,从而推动gap产业化进程。

引导企业处理好中药规模化、规范化与产业化的关系。中药材gap基地是中药产业化发展的源头和基础,十分重要。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中短期内、小范围实现了规模化和规范化有机结合,但是在中药材gap整体产业化上还远远不够。政府应加强宣传,引导企业科学、合理、正确地选择种植基地,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品种,并结合市场需求量理性确定基地建设规模。不能盲目引种或扩大。鼓励基地建设采取“中成药生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这样把种植、加工、生产三者的利益捆绑起来,既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销路上有保障,药农承担的风险又小。

加大政策引导,规范市场运作行为。由于巨大的前期投入,目前的中药材gap基地的产品成本相对较高,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gap产品优质不能优价,无法体现其应有的市场价值,如长期以往,必将挫伤广大生产企业和种植户的积极性。因此,在推动中药材gap产业化的进程中,政府应对市场加大政策引导,鼓励或强制使用gap产品,进一步规范市场运作,为中药材gap的推进实施和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监督管理部门在做好监管的同时,积极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搞好监、帮、促相结合。引导企业在提高中药材的质量上下功夫,确保地道的、高质量的中药上市,才能为生产厂家和药农创造经济效益,才能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继承传统中药养护怎么写一篇文章

中药材品繁,成分性质各异,具有次采集全年使用、一地生产全国供应、一年采收多年使用等特点了保持中药材原有的品质,确保治疗效果,必须在储存过程中实行科学养护。
一、中药材养护的科学化
药材在仓贮过程中,为保证其质量,避免发生霉变、虫蛀、走油、变色、走味、风化等现象,必须进行科学的养护。
1.中药材养护科学化是社会发展时需要
自周代开始便有了“聚毒药以供药事”。盛唐以来有一整套中药材传统养护方法,如密封吸潮养护、硫磺熏蒸养护、通风养护、湿活养护、清洁养护等。些传统的养护方法和技术实用有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由于不太适合量中药材和大面积的仓库,大多数传统养护方法和技术逐渐被淘汰。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材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
大量的中药材集中贮藏,新的养护方法不断产生,先后出现了化学药剂熏蒸杀虫养护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又探索出气调、辐射、远红外线、制冷降温、机械吸潮等新技术,到目为止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这些方法称为现代中药养护方法和技术。
2.中药材养护科学化是中药材特性的需要
中药材之所以用以防病治病是因为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当受到自然界中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害虫、霉菌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因素影响时,如果没有科学的养护,中药材就会失去原来的疗效,甚至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应根据中药材的各种属性,观察不同种类中药材所含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发生质量变化的规律,进一步研究出科学的养护方法和技术。
3.中药养护科学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现代企业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模式。中药材养护科学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围绕着保证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核心,对全国医药商业企业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对储存中药材的环境、库区、仓库、设施和设备,以及储存条件都作了具体的规范,有力地促进中药材养护的科学化。
4.中药材养护科学化是实施 GSP的需要
国家要求全部医药经营企业都必须通过GSP认证。目前,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哪些中药材必须要在常温库中储存,哪些药材必须在阴凉库中储存,哪些药材必须冷藏,但都明文规定仓库应开展温湿度管理,要有空调设备、避光设施、防虫防鼠设施、通风排水设施等,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中药材养护必须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二、中药材养护科学化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其本身所含化学成分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中药材养护科学化必然要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
1.空气的影响
空气中的氧和臭氧是较活泼的,最容易使中药氧化变质,尤其是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使中药材有效成分氧化变质或气味散失,油脂酸败、变色以致失去中药材的治疗效果。空气不但可以促使中药材体内的生物氧化,而且还可为中药害虫及某些微生物(霉菌等)提供生存条件。因此,养护科学化要求在中药材贮藏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2.温度的影响
通常在10~20℃的条件下中药材成分较稳定,随着温度升高到30℃以上,中药材水分蒸发,其含水量和重量降低,同时中药材内部的氧化、水解、聚合等化学反应加速,促使化学成分迅速变质,使含有芳香性成分的中药挥发油加速挥发,使含脂肪油和粘性糖质的中药加快“走油”。温度的升高还有利于微生物和一些昆虫的生长繁殖,以致使药材发霉、生虫丧失药效。但是,如果温度低于0℃时,又不利于含水量较高的中药材的保存,可使中药材中的水分结冰。实验证明,结冰的危害一方面是细胞壁及原生质受到冰晶的机械损伤,另一方面是结冰时原生质脱水,蛋白质以及其它胶体发生不可逆的凝固作用,从而使中药材降低疗效或失效。因此,养护科学化要求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根据不同中药材的性质,选择最佳的温度贮藏。
3.湿度的影响
湿度的大小对中药材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贮藏过程中的中药材,由于吸潮或潮解程度不同,会使中药发生风化、潮解、溶化、干缩、脆裂、糖分分解、霉变等变化。当库房相对湿度在70%时,中药材的绝对含水量改变不大,对中药材养护科学化最有利,当相对湿度超过75%以上时,中药材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中药材含水量增加会导致发霉、生虫、走油、泛糖、潮解和溶化。当相对湿度低于60%时,空气干燥也会影响中药材质量,导致中药材含水量减少,因失水太多而出现干裂、发脆。因此,中药材养护科学化必须要掌握和控制好湿度。
4.光线的影响
光的波长为400~180nm为不可见的紫外线,对微生物、仓虫有杀伤作用。波长1500~760nm为不可见红外线,能起干燥作用。中药材在光线直接照射下,在一定时间内会发生质量变化。日光照射会引起中药材变色,光线会加速中药材的光化反应(物质在光线400-760nm作用下的反应),促使中药材氧化分解、聚合,紫外线和热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色素分解、加速鞣红沉淀。红外线太大会使某些含糖、含树脂、含树胶的中药材产生融化粘连。因此,中药材养护科学化必须要灵活调节光线,合理发挥光线在中药材养护中的作用。
三、中药材养护科学化的方法和技术
中药材养护科学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是GSP认证的要求。为了保证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实现中药材养护科学化。
1.建立中药材养护档案
每一种中药材在完成质量验收的前提下,入库后必须建立中药材养护档案,把品名、产地、规格、日期等内容记录在案,随即进行详细分类检查。
(1)易生虫中药材的检查方法易生虫的中药材有根及根茎类、果实类、种子类、花类、茎木皮藤类、动物类、菌藻及其它类。根及根茎类和藤木皮类主要查根头、主根、分叉处、隙裂缝、擦伤破损处、内皮等采用剖开、打碎、拆断、摇晃等手段,检查是否有蛀孔、虫卵及虫蛀痕迹。花类主要查有否苞片碎落,花瓣零散或花朵互相粘连等。果实及种子类应掰开检查、摊开检查、捣碎剖视。动物类中虫类应剖开检查,其它动物检查筋膜、肌肉、关节、内外表皮或剖开检查,并把以上各类中药材的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在案。
(2)易发霉、泛油中药材的检查方法对富含糖分、油脂的中药材应检查表面是否发粘、质地变软、颜色加深及味道变异等。对易发霉的应检查含水量状况,看其湿度大小,是否变软、有否菌丝附着,断面是否变色、气味是否变异等,并把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2.修建符合养护科学化要求的库房
按中药材养护科学化要求,必须修建密封的空气、温度控制库房、红外线干燥库房、紫外线灭菌库房、氮气保鲜库房、冷藏库房等。
(1)空气控制也称为“CA贮藏”,是英文Controlled Atmosphere的缩写。国内于1982年推广使用“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用这种方法对中药材养护叫做“气调养护”,也称作“气调贮藏”。气调养护的原理是把中药材置入密封的环境内,对影响药材变质的空气中氧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人为地造成低氧状态,或人为地造成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状态,使中药材在这样的环境中,原有的害虫窒息死亡、新的害虫不能产生或侵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并延缓中药材有机成分的陈化,从而防止药材的质变和保证原有中药材的品质。
(2)远红外线是指红外线的远波之段。应用远红外线加热干燥中药材,是70年代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穿透力强、受热均匀、迅速干燥等特点。
(3)紫外线的杀虫、灭菌作用较强,当中药生虫发霉时应送往紫外线专库,进行灭菌杀虫。这里必须提及的是钴60,钴60射线灭菌杀虫效果最好,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但由于必须有特殊的要求,造价成本高。目前国内大部分大中城市都建有钴60辐照中心,一些中药生产企业在投料前都把中药材送到钴60辐照中心,进行杀虫灭菌,以保证中成药的质量。
(4)氮气是不活泼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用它对药材密封空间作气体置换,保持中药材品质稳定效果良好。氮气的来源主要是专用机械工产生和工业产的高压氮气钢瓶。
(5)现代的冷藏方法主要用空调、冷风机和冷冻机等机械设备来降低库内温度。一般可分为阴凉、冷藏二种。阴凉库的温度不高于20℃,冷藏温度为2~10℃。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冷藏贮藏中药材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防止中药材发生质变,保持易挥发、升华、熔化、泛油、泛糖等中药材的品质稳定。冷藏贮藏还可致死害虫。
3.控制空气和温度养护中药材需要在密封的条件下进行,密封库房的结构既要符合控制空气和温度的要求又要讲求科学和实用。
(1)气调库房结构密封库气调养护中药材要进行气体置换,必然形成库内外的气压差,为防止库房承受高压而崩塌,库体通常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降低成本便于使用和操作,亦可用货柜式密封仓,可以缩小空间,避免造成浪费。密封材料多种多样,以安全、有效、成本低、不泄漏为佳。氮气库房结构亦可视同气调库房建造。紫外线库房可参照气调库房但应装入辐射板,以提高均匀度。红外线库房也应有排气系统配套。
(2)冷藏库房结构冷藏库房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要求是绝缘隔热,不致于冷汽流失。其隔热材料多为软木板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等。
4.实施数字化管理
中药材养护科学化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养护技术基础上,实施科学的数字化管理,如温、湿度调控,含水量测定,灭菌杀虫,保鲜等。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必须收集和掌握一套完整的科学数据,探明在什么数字下,该施行何种养护法,使之自动化和程序化。
5.应用计算机辅助管理
要建立温湿度、红外线、紫外线、冷藏库房等的自动化调控系统,根据档案数据和预警系统警报自动开启机械开关和设备,或进行遥控,适时进行抽氧、充氮、充二氧化碳等,用数字指令微机完成吸潮干燥、降温、灭虫杀菌等诸项任务,使之达到中药材养护自动化和科学化。

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有哪些扶持政策

找到这个,看是否令你满意竹溪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药用植物种类齐全,蕴藏量大,上个世纪十一年代曾获“中国黄连之乡”殊荣,近年来我们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植了一批药材生产大乡(镇)、大村、大户,中药材生产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县药材总面积8.7万亩,年产量近2万吨,综合收入达3300万元,主产区农民药材收入达到500多元,最高人平近5000元。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一、竹溪县中药材发展现状。1、历史久,影响大。中药材在我县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据县志记载,早在唐代就有中草药的采集、制作和简易的栽培。民国初年常年收购的中草药材有70多种,达3000余担,黄连、天麻、党参等品种影响较大。五十年代初我县曾被国管院授予“黄连之乡”称号,七十年代,全县就建有18个中药材生产基地。196个药材生产专业队,种植药材品种64个,面积达3万多亩,产量近1000多吨。2、种类多,储量大。据1983年国家资源普查和近年来植物检测普查资料显示,我县境内有中草药1316个品种,分180科,其中植物药1160种,动物药156种,矿物1种,珍稀名贵药材如金钗、红豆杉、杜仲等约有15种;地道药材如厚朴、天麻等约有25种;引进栽培的药材如板蓝根、枣皮、枸杞、绞股蓝等约30余种;大宗药材如黄连、木瓜、牛夕、鱼腥草约有65种;全县常年药材储量在2万吨以上。3、分布广、覆盖宽。全县各个区域都适应不同品种药材生长,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一是南部高山区,其面积接近全县总面积的一半,主要以黄连、天麻、鱼腥草、白夫子等品种为主;二是中部二高山区,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0%,主要以冬花、玄参、独活、牛夕等药材为主;三是东部及平坝河谷低山区约占全县总面积30%,主要以杜仲、木瓜等品种为主。4、兴基地,拓市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推进结构调整,把中药材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来抓,把依托资源做大产业、搞活经济作为发展药材的基本目标,通过典型引路、示范推广、市场拉动,大户带动等作用的影响,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空间高涨,涌现了一批大乡、大村、大户、大场。同时市场营销新突破。其一是构建本地市场。全县立足区位优势,以开放促开发,以加快“中心”药镇建设为契机,打造市场平台,提升集镇功能,着力构建县内市场,初步形成了以集镇为中心,以基地为支撑的中药材市场体系。已成为鄂渝陕周边地区渐趋成熟的中药材市场。其二是积极开拓外地市场。近几年来,县政府积极引导,各地药材经营能人坚持外引内联,先后与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河南禹州、四川啤县等多个药材市场经销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三是形成了一支以民营为主体的药材营销队伍,如:丰溪镇的张真明、向建军,桃源乡的彭友述等都是远近有名的药材经营大户。二、我县中药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一)思想观念认识上落后。一是群众怕亏本,片面认为“药疯子”,“卖得好是个宝,卖不好不把草”,不敢发展,而不是辩证的从市场信息把握品种是否对路、产品批量多少、质量标准好坏等方面去分析原因,一概认为卖不掉就是没市场,干部在瞎指挥。二是干部怕担风验落抱怨,不敢组织发展,思想保守,认识不统一。三是种植上舍不得拿好田好地,也舍不得多投入,管理粗放,有多少,收多少,没抱多大希望。(二)种植环节上技术含量偏低。一是资源品种多,主导产品少;二是基地规模小,产品批量少;三是科技投入跟不上,生产效益不明显,关键是缺人才,缺技术。(三)流通环节上产销渠道不畅。主要是市场信息不灵,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产销衔接不紧凑,渠道单一,与国内大市场及制约企业缺乏长期性、紧密型合作关系。(四)加工环节上龙头带动不力。目前除黄姜有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外,地道中药材基本无龙头加工企业带动,深度开发陷入盲点。(五)在产业发展上政府扶持不够。由于县财政困难,目前在药材产业上政策倾斜扶持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三、竹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措施。1、基本思路:坚持走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路子,依托资源,面向市场,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强效益,建立稳定、安全、有效的中药材产业化基地;以黄姜梯级系列开发为重点,扩大生产规模,组建产业集团;加快以杜仲、黄连、天麻等为主的传统地道中药材的生产种植,狠抓加工流通,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中药材产业化。用5年时间,建成三大药材生产基地。一是以丰溪、向坝、桃源为重点,建设人工黄连栽培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力争建成全省最大的黄连人工栽培基地,年收入达到3000万元。二是以305省道沿线的县河、中峰、蒋家堰、水坪、龙坝为重点,建设黄姜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5万亩,年鲜姜产量7.5万吨,综合收入达到4亿元。三是以南部山区为中心,建设板兰根、丹参、玄参、冬花、天麻、薄荷、鱼腥草、杜仲等地道中药材基地8万亩,年收入达到1亿元。到2007年,全县中药材人工栽培基地15万亩,年产值达5.3亿元。2、基本措施:一是建立规范化、规模化的种植基地。从解决农民思想认识问题入手,通过示范引导,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抓好中药材重点示范基地建设,培植一批药材种植专业乡、专业村,努力建成药材经销商的货源基地,制约企业的药源基地。二是完善社会化、产业化的经营机制。加强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宏观管理,搞好引导协调和组织调控,规范市场运行秩序,营造宽松环境。坚持一个产业、一套政策、一个规划、一套班子、一套实施办法的思路,完善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加强与大型制约企业的合作,提高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水平,带动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效益化和规模化。三是构建多元化、民营化的融资体系。立足区位优势,集中把财政资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小额信贷等扶持资金捆绑使用,实施重点倾斜,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促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四是开辟外向化、现代化的销售渠道。努力培育内外两个市场,构建以丰溪为重点的辐射鄂渝陕周边地区的区域性中药材专业集散市场,与国内主要药材市场捆绑协作,着力在中药材销售环节上下功夫,发展订单生产,以销售流通带动药材生产健康发展。五是培植标准化、集团化的产业龙头。有重点的培植示范大户、示范基地、龙头企业,把基地发展与适度规模经营结合起来。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深度开发竹溪的黄姜、黄连等优势资源,发展起点高、竞争力强的现代医药加工企业,提倡和鼓励企业办基地,把基地建设和产品加工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加工体系。

不同时期采收药材品质或不同

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形成与积累除了受遗传因子的调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外
还受采收、加工、干燥方法、贮藏和炮制的影响
这其中采收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药材的采收期直接影响药材的产量、品质和收获效率
适期采收对药材的产量、品质和收获效率都有良好作用.可是目前对野生药材的滥采乱挖
导致资源日益枯竭
以致有些药农为了多采挖野生药材
甚至不分时节或先于采收季节采挖药材
致使药材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极大地影响了临床的疗效.即使人工栽培的药材
由于缺乏对有效成分含量的跟踪研究
一味追求产量
忽视了质量因素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材的质量.
1、 采收根、根茎类药材应以秋冬或初春季节
植物地上部分枯萎后、比较适宜

因为此时植物处于休眠状态
营养物质消耗少
有效成分积累较高.丹参在第四季收获其丹参酮及次甲丹参醌含量较其他季节收获高2~3倍.石菖蒲挥发油含量在冬季高于夏季.又如牛膝根中甾酮含量在11月15日为最高为0.18%
同期
地上部分甾酮含量降到最低为0.018%
再如江苏引种黄连
三年生生物碱含量最高
在秋季小檗碱含量达9.86%
但干重和生物碱的绝对含量很低
至第6年秋季时
小檗碱含量为6.36%
春季含量仅为秋季的一半
第7年小檗碱含量为6.32%.反而低于6年生
因此秋季采收6年生黄连最佳
此时药材产量高
总生物碱含量也高
绝对含量达最高.还有
姜黄、郁金生产上常在1月采收.实际上两者的姜黄素含量在10月份即达最高
郁金挥发油含量在10月份约75%
此时姜黄、郁金药材外观饱满
颗粒均匀
说明生产上可提前采收.
元胡、夏天无、半夏、贝母等药材地上部分枯萎较早
虽然地上部分开始枯萎
但是地下部分物质合成积累仍较活跃
正处于增长期
因此宜在初夏或夏季采收.在初夏或夏季采收的白头翁
总皂甘含量为开花前期(8.39%)>开花期(5.78%)>开花后期(4.69%)
因此在开花前采收较适
此时产量也高.野生柴胡醇溶性浸出物量随生长期而渐降低
5月份最高
达23.95%
9月份含量最低为16.03%.栽培平贝母总生物碱含量虽在开花前期达最高(0.17%)
但此时药材疏松
折干率最低
不宜药用.8月中旬后的枯萎期.折干率只稍低于枯萎前期
含量却高4倍以上
综合两因素
以绝对含量计算以8月中旬以后采收为最宜.类似的还有
桔梗以在6月末至7月上中旬期间采收最佳.以便得到高产量和高总皂甘含量的药材; 福寿草总强心甘含量在萌动期为最高(0.65%)
其次在花期(0.49%)及枯萎后期(0.50%)
综合产量因素
以枯萎后期采收为佳; 黄芪传统上以4月底和10月底采收
经测定黄芪甲甘含量在4月底和10月底时达最高为0.106%
同期
微量元素Cu、Fe、Zn、Mn、Se也达最高
说明传统的采收期是有科学道理的.又如亳白芍二年生采收
大小与三年生相差无几
含量却为三年生的二倍; 四川中江产白芍
以6月中旬至7月中旬时谢花
叶开始枯萎时采收
此时药材品质好.芍药甘绝对含量高; 血水草在初春采收此时血根碱和白屈菜碱含量达最高以后逐渐下降
至6月为最低
原阿片碱含量变化却很小; 萱草根中蒽醌类和大黄酸含量在花前期较高; 4年生以上细辛的根及根茎中挥发油在4、5、9三个月份中达最高; 栽培黄芩根在8月末果实期黄芩甘含量最高.
2、 叶类药材多在植物生长旺盛期
开花前或果实成熟前采收

如大青叶、艾叶和荷叶等
此时植物光合作用最强
相应的有效物质合成积累的也多.中国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以7月份最低
10月份最高.又如徐州产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在头刀叶时为2.67mg
二刀叶时0.213mg
相差近十倍
生产上应在头刀叶时采收.朝鲜淫羊藿在5月份总黄酮及几种主要黄酮甘类含量均为最高.7月以后明显降低
总黄酮含量降至一半以下
淫羊藿甘含量不足最高含量的1/3.银杏叶总黄酮含量以4月芽期最高达0.8937%.其次是10月的绿叶为0.6551%.但由于4月的叶产量极低
因此在10月叶落地时采收较合适、这与传统的采收期相符
而且
9、10月份的银杏叶中钙含量最高达4.47%
锌含量接近于零
Cu/Zn比值达最大为34080
这与银杏叶的功效不无关系.也有研究表明传统采收期并不尽合理的
如北京大兴产罗布麻叶槲皮素含量8月份最高为0.0277%
10月份最低为0.0073%.可见原先的7、10两月传统采收并不尽合理
应改为7、8月份采集.又如桑叶
传统以经霜打后采摘.研究表明
霜前叶芸香甘含量比经霜桑叶高.霜前从8~10月芸香甘含量逐渐升高
经霜后的含量骤然下降.自然脱落叶的含量最低.丁香叶中主要有效成份含量在11月份最高为2.41%
10月份和9月份依次为2.15%和1.96%
但11月份丁香叶已枯黄
且与其它叶难以分清
不能保证药材质量
因此在9、10月采收最为适宜.香椿在清明前后抽出的香椿芽清香鲜嫩
是一种时令美食
测定表明此时芽中的总黄酮甘元含量最高达1.057%
5月份为0.816%
9月份最低.当然也有含量变化不大的
如常绿的枸骨叶
熊果酸含量除4月份稍低外
在2、6、8、10、12月份的含量基本上一致.另外
有时甚至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
有效成份含量也不同.如薄荷
在开花盛期.此时叶片肥厚
叶反卷下垂
散发强烈香气、油与脑的含量也最高.而且又以连续晴数天后每天于朝露干后至下午两点采集的叶挥发油含量为最高
而在阴雨2~3天采收
挥发油含量降低3/4.艾叶以端午节前后几天采收
挥发油含量最高
同一天中又以中午13:00采者含量最高为0.54%
8: 00和20: 00采者分别为0.48%和0.44%.20: 00和13: 00两者采的含量相差达18.5%.
3、 花类药材多在含苞欲放或开放时采收
因为一般花类开放过久则色泽受到影响
有效成份含量也相应的会减少.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皆在花蕾时采收.而玫瑰花、旋覆花、洋金花则要求在花初开时采收.如槐米、槐花的芦丁含量分别为23.5%和13%.番红花的番红花甘含量在未开大时达最高为117.8%(以开花第一天为100%)
开花第二、三、四天含量逐日减少至11%、17%、25%
产量以第一天最高
综合产量、质量因素
番红花必须做到当天开花的一定要当天采摘.红花则在开花第三天采集最佳.杭白菊以花开放程度70%时采收最佳.此时重量极显著高于50%和100%开放程度.挥发油、Ve、精氨酸含量等都相对较高.且色泽好、花瓣厚质佳.这提示我们传统的菊花、番红花以花盛开时采收并不十分妥切.
4、果实、种子药材
除较特殊的如覆盆子、青皮、枳实等以未成熟果或幼果采收外
一般以果实充分成熟或完全成熟时采收
如诃子以12月采收为宜.此时没食子酸最高
为27.8%
鞣质含量最高为56.47%
而10月和11月采的鞣质含量分别为49.46%和51.91%.枳壳在直径35~40cm时采收.品质佳
产量却提高了4倍.因此在此时采收最优.五味子一般在8月采收.在9月份挥发油、总酸、浸出物
五味子素、百粒重等含量都大于8月份的含量
说明过早采收、质量不好.
5、全草类药材药材多在植株生长充分茎叶茂盛时采收
如青篙在花前盛叶期采收.此时青蒿素含量最高.垂盆草的垂盆草甘含量从4月~10月份逐渐升高
从0.1%~0.2%.而春季则无.因此.10月份采收
才能对迁延性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白羊草在生长旺的7月份总黄酮含量均达最高
开花后的10月份、含量最低.荆芥的采收期比正常的来收期提前5~7天
挥发油含量却比正常采收的提高20%.从质量和资源合理利用方面考虑
多年生中麻黄
以种子繁殖在第3年采收为宜.野生和人工栽培的再生中麻黄应两年采收一次
且在10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休眠状态时采收
麻黄碱含量最高.又如臭草除春季不宜采外
其他季节均是理想的采集季节.山东种植的黄花篙
在花蕾期青蒿素含量最高.
6、 其它如皮类、茎木籐类药材
大都遵循传统采收经验
系统研究的不多.厚朴药材含有的厚朴酚含量在凹叶型树种中随树龄增加而变化不大; 而在其他品种中.则随树龄的增大而迅速增加
12年后基本稳定.提示我们种植12年以上的厚朴树方可开始采收.又如动物类药材
传统上一般根据生长习性和活动规律来捕捉.如鹿茸在清明后45~60天锯取
过时角质化
不成茸.蛤士蟆于秋末的〞冬眠期〞捕捉.又如蜈蚣传统在秋季来采收
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及组织胺含量均高于春季
镇痛作用也较春季强
但秋季捕捉难度大
商品不易干燥、贮藏; 春季采收.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矿物类药则随时可采.
综上所述
采收药材
既要考虑到因品种、产地不同而致采收时日不同
也要考虑到即使同一品种因治疗目的的不同而可能有不同的采收期限.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
很多药用植物都有了新的适应症
这与药材内有多种有效成份的存在是分不开的
各个成份可能单独或协同作用于治疗目的.如铁皮石斛
均含有生物碱、多糖和氨基酸等有效成份
对两种石斛不同生长期的产量、有效成份含量及功效进行综合分析.铁皮石斛以清音明日为治疗目的
应在第4年采收
以增强免疫为治疗目的
宜在第1或第3年采收.若兼顾上述两者及产量、则最佳采收期限在第3年秋季.霍山石斛也类似.
对于一些有效成分尚不明确或标志性成分并非功能性成分的中药材.除了传统的采收期外.更应运用生物活性鉴定法
通过药理功效试验
界定每种中药材在其各个生长时期的药理功效.同时考虑产量等因素.以生物效价最高时作为该药材的合理采收期
才能确保临床疗效.
总的来讲
具体到每个产地
每个品种.要具体分析
在综合考虑有效成份的积累量、药材产量和药理功效等因素的基础上
以有效成份绝对最大含量或最大生物效价作为采收的基本原则
同时考虑其他因素
综合分析、比较
确定最适采收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39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