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类产品主要由具有补血理气、美容养颜、滋补养生功效的药用及保健
中药材规范种植,应结合土壤和环境等条件,掌握好技术,规范管理,才能确保药材品质。
分析市场,选择品种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作为特殊商品的中药材,显示出“多了是草,少了是宝”。如白芷,从2006年的6元/kg逐步上升到2007年8月的15元/kg,有部分药农分析白芷产量高(500kg/亩)、周期短(8个月)、技术简单、种植区域广、当年种植面积大,货源多等因素,后市价格下滑可能性大,在2007年全国白芷大量产新前,提前几日收获出售,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再如白术,2006~2007年种植白术的药农,在一般管理的情况下,亩产300kg商品,市场价格稳定在40元/kg左右,年亩收益近万元。在分析市场时,尽量避免“跟风种植”。还要注意物价上涨的“价值观”。如果某一品种货少时,即使生产成本再低,社会用量也是不能减少的,再加上人为的炒作和药商的囤积,价格上涨且上涨空间往往无法控制。相反,如果那一品种货丰时,即使用工量大,生产成本高,社会用量还是基本稳定的,制药企业和中药房,不会因为不该用的品种货多价低,来替代必须用的中药材品种。
因地制宜,道地为主
在众多中药材种植品种中,各地有各地的道地品种,“一方水土产一方药”。如吉林人参,辽宁细辛,内蒙古黄芪,甘肃、青海大黄,四川贝母、黄连,云南三七,福建泽泻,山东金银花,河南四大怀药,安徽四大皖药,浙江浙八味等等。人工种植中药材,首先考虑质量,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产量,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大宗药材丹参,在中等肥力的沙质壤土生长良好,根条直顺,主根粗大、充实,颜色鲜艳,有效成分含量高;白术种植在排水方便、有一定缓坡、砂质壤土的二荒地,就能够有效减少多种常见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根系分布浅且喜肥的半夏,种植在土壤有机质含量1.2以上、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砂质壤土上,就有可能获得优质高产;深根喜旱、畅销不衰的甘草,喜欢在较干旱、高操、含钙质、疏松、偏碱性的沙壤土中生长,根条匀、分杈少、根坚实、毛草少,条草多,高产并优质。另一方面,重点还要考虑地区的自然条件,南方的品种在北方种植,越冬困难,无法完成生长周期;北方的药材引种到南方,营养和生殖生长失调,旺长不丰收;西北的长光照药材品种不可种植在我国高温多雨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生长后期需要温差刺激才能完成养分积累的药材品种,如种植在温差小的地区,就不可能优质高产。
选育种苗,奠定基础
目前中药材种植所用的种苗培育和供应比较混乱,这是影响我国中药材规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同属异科、淘汰质劣、带病带菌、隔年陈种等,在种苗市场中常见。笔者发现很多中药材种苗存在问题,如山西临汾的尧庙,一个药农种植十多亩“柴胡”,竟是非正品有毒的大叶柴胡;地黄的种苗必须在大田生长中,选育生长势强、无病虫害、健壮整齐的单株,通过夏季的倒栽,生长到秋季或越冬后的早春,刨出后作生产栽培用的种苗,不能直接用大田生产的商品小块茎做种;人工栽培的大宗常用中草药丹参,传统上用刨收的鲜根段直接作种根,其出苗时间差别大,病虫害发生严重,抗旱能力差,产量不稳。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2003年用芦头做种苗,通过大面积栽培实验对比,用芦头做种苗栽培的丹参单株,发根早、发根多、原有根和新发根膨大时间早、根条粗、苗匀苗壮、根条直顺、病虫害少,平均亩产干品450kg,比用根段栽培增产61.5%。现在生产上采取有性繁殖,培育大量丹参种苗,秋季或早春移栽时,刨出种苗,去除芦头以上的茎叶,再剪去下面的部分细根,可获得大量丹参优质芦头(种苗)。所以,为了确保中药材种植优质高产,建议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个体药农,一边搞药材的生产,同时根据自己的需要,搞一定面积的良种选育,大面积种植基地可聘请有关技术人员专业培育良种,个体药农可通过咨询有关人员或聘请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指导。
掌握技术,科学种植
人工栽培中药材,各个品种有各自的生长习性,对土壤、温度、水分、光照、温差等自然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在砂壤土中生长良好的中药材品种,不能种植在粘重或沙质的土壤中,如丹参、半夏、白术、白芷、地黄等品种。在低温下完成生长周期的品种,遇高温会出现枯萎或倒苗,如红花、白芨、浙贝母等。有的品种喜土壤干旱,如白芍、甘草等;有的品种喜土壤湿润,如薏苡、泽泻等;而有的品种既怕旱又怕涝,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才能正常生长,如白术、半夏等。各品种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分要求也不一样,如半夏生长前期要求土壤有一定的湿度即可,土壤含水量10%~20%;生长中期土壤要见湿见干,含水量20%~30%,并且空气湿度要大;生长的中后期,也是块茎的膨大期,如土壤过湿,含水量超过30%,5天半夏块茎就会出现大量的腐烂,半个月会迅速蔓延整个田块,造成大块茎的全部腐烂,甚至颗粒无收。要求长日照的红花等品种,如种植在短日照的地区,产量低,质量差。半夏在土壤干旱、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强光照直射,就会倒苗,必须人为采取遮阳措施,才能正常生长。甘草、丹参等根茎类品种,在进入生殖生长的时期,必须有一定的温差刺激,才能完成养分的积累。在中药材种植生产的实际操作中,怎样合理调节温度、水分、光照等之间的关系,就是高产优质中药材种植技术;有人说半夏在温度超过30℃就会倒苗,但经笔者多年实践得出,只要土壤湿润,含水量20%左右,在隐蔽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温度达35℃,半夏也能正常生长;即使温度低于30℃,在干旱(土壤含水量10%以下)强光照的情况下,半夏地上植株也会枯萎倒苗。
适时采收、产地加工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采收当柴烧”,“当季是药,越季为草”等等农谚是药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中药材种类繁多,产地宽广,每一品种如何能够适时采收,获得优质高产,是中药材种植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如红花应在花初开放的第3天,花色由黄转红时,及时采摘;金银花要在花蕾的上部由青变白时,分批采摘;白芷应在茎叶还繁茂时,处暑前后采收,不可过早或晚收;丹参应经受3~4个月的温差刺激,完成养分积累后,上部茎叶枯萎的秋后或早春根茎萌发前采收,产量高,质量好;人工种植的半夏,适时刨收,加工易脱皮、干的快、商品色白粉性足、折干率高,刨收过早,粉性不足,影响质量,刨收过晚不仅难脱皮、晒干慢,而且块茎内淀粉已分解,加工的商品粉性差、色不白,易产生“僵子”(角质化)质量差,产量更低,倒苗后再刨收,费工3倍还多;根据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多年人工栽培半夏研究结果表明,半夏的最佳刨收期应在秋天温度降低于13℃以下,叶子开始变黄绿时刨收为宜;黄淮地区气温13℃正寒露至霜降期间;长江流域要根据气温差别适当向后推迟;东北各地气温偏低,要适当提前刨收。多年生的中药材,应根据生长周期特性和实际长势,合理确定刨收年限,如白芍,用种子直播的,一般需5年收获;栽培的白芍苗,需4年收获;用芽头繁殖的,3年必须刨收,如推迟采收年限,会加重根茎的木质化或腐烂变质,降低质量,甚至不能药用。
新兴的药蔬兼用植物,在开始生产时,市场需要量不大、较分散,但需要的时间却很长。为了延长供应期,满足市场需要,迅速扩大影响,应在气候不适宜的冬、早春、晚秋等季节,进行保护地栽培。要生产GAP中药材可利用保护地设施创造可调控的生态环境。目前利用较多的保护地栽培方式有:春早熟培、越冬栽培、秋延迟栽培。随着夏季栽培的发展,遮雨栽培也在悄然兴起。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国家大力扶持三农,农业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中药材行情看涨,不少人都把眼光放在了中药材种植上。再加上一些媒体的不实宣传,让老百姓的种植积极性高涨。人们形成了一个意识,只要种植中药材就能赚钱。这是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但如果能根据土壤、气候、地理和自己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和种植技术选好品种,把好质量关,搞药材种植还是可行的。
一、慎选品种,三思而后行
药材种子种苗是丰产的基础,是质量的保证,更是提高效益之前提,究竟选择种植什么品种,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然环境、品种特性等条件确定,不可因某个品种价高而盲目引种种植,要注重药材道地性。
一、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种
选择什么品种,要根据市场来决定。欲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首先注意鉴别真假广告,现在广告很多,但假的也不少,最好找内行鉴别,多方比较。其次,可亲自到就近中药材市场了解行情变化,可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如离中药材市场较远,也可到当地的药材公司、中药材科研单位和收购部门及老药农那里了解信息。中药材生产要随时注意市场变化,生产多了,造成产品积压,必然引起此品种的降价,丰产不丰收;生产少了,又满足不了需要。因为中药材大多是配伍使用,缺少那一味药都是不行的。为此,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多分析了解各品种各阶段的需求规律,有计划地发展生产。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现有库存及在地面积的多少,近几年发展前景较好、价格走势稳定的品种有:以根入药的丹参、桔梗、白芷、防风、黄芪、柴胡、甘草等;以块茎入药的山药、半夏、地黄等;以籽类入药的决明子、苡薏、牛蒡子等;以花类入药的金银花、红花、菊花等。
二、根据地理、地貌、自然条件选择品种
每一种植物都有它最适宜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等条件,中药材更是如此。在分析市场需求后,选好市场前景较好品种的同时,就要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逐步对照,看那一个品种最适合自己本区的条件生长。
1、了解种子、种苗习性:中药材品种繁多,各科属分类较广,各品种有各自的生长习性,有喜光的如决明子、红花,有喜阴的如半夏、柴胡,耐阴的丹参、桔梗、白芷,有喜酸性土壤的,有耐碱性的,既有高大缠绕的多年生木籐本植物,也有矮杆当年生的草本植物,有用种子有性繁殖的,更有用块茎、根段、枝条等无性栽培的。
2、种子特征和发芽率的关系:药材种子的发芽率与该品种种子的特性、新陈优劣、人工处理方法、种子的成熟度有密切关系。如甘草种子外面有一层较厚的硬壳和蜡质,必经人工进行脱壳处理才能发芽。丹参、桔梗、白芷、柴胡等种子在正常温度下有效发芽时间为5-10月,超过此时间芽率很低甚至不发芽。黄芪种子只有在八成熟时采收,发芽率才高,如采收过于成熟的种子,颜色呈黑色,用牙咬很硬,就不能做种用。
3、注重种子质量:「好种出好药」 要生产质量较好的药材,必须有优质的种子作前提,所谓种子质量要从外观、内在、纯度、发芽率、带病否等各方面综合分析观察比较。如柴胡、桔梗的种子,一年生植株种子发芽率30%,俗称「娃娃籽」,出苗后的植株长势弱,抗病虫害能力差,一般采收2-3年生植株所结种子作种用,才能优质高产。白芷种子宜采收植株分枝上所结的种子,主茎上的种子作种用容易出苔,使根腐烂木质不能入药。还有某些种子在植株生长时就带有某些病菌,如贝母锈腐病、黄芪白粉病、白芷斑枯病、白术根腐病等,用带有这些病的种子进行播种,别说优质高产了,可能还会造成颗粒无收,甚至绝产。
4、怎样选择优良中药材种子:由于中药材种子、种苗多种多样,比较复杂,一般人较难鉴别。所以在选购种子时,最好找可靠的、信誉好的、有专门良种繁育基地的单位或各人购买,必要时向有关的药材专家或科研机构进行请教,自己也可从外观上进行仔细观察其颜色、亮度、大小均匀度、纯度和纯净率等,有可能的话,自作发芽实验,根据发芽率来确定亩播种量,做到万无一失。
二、科学种植,确保质量
由于中药材是用来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其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是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等,都关系到治病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所以特别提醒广大药农要注意,千万马虎不得。目前,中药材生产管理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是取得中药材高产优质的两个重要环节,不能只要对高产有利就什么肥料都施,只要能防治病虫害就超量喷洒农药。这里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有关规定,就怎样确保药材质量谈几点建议。
一、重视中药材道地性
不同的中药材品种有它各自不同的生长习性,如引种地生态环境和原产地基本相似,该品种就能很快适应,反之若差异悬殊大,则会使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如罗汉果、三七为适宜南方气候生长的药材品种,如引种到长江以北地区,显然是难以成功的。而在北方种植的人参、细辛等喜冷凉气候的品种引种到南方,其结果可想而知。
二、科学施肥,减少污染
多施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肥料,合理使用化肥,开发高效、无公害的生物肥料,是生产优质绿色中药材的保障和发展方向。如购不到生物肥,也不能无限度使用化肥,应以当地的农家肥为主,农化肥配合进行科学合理配方使用,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使用化肥,能够取两种肥之长补其短,缓急相济,不断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同时能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克服单纯施用化肥的副作用和在土壤中残留的有害重金属,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三、防虫治病,慎用农药
农药残留问题是影响我国中药材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怎样减少农残,又能防病治虫呢?
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使病菌和害虫的寄生发生变化,对病菌和害虫的生长繁殖造成影响,从而减少药材病虫的危害。科学间作套种可使作物间对害虫的食料产生隔离,微环境的差异对有些病菌繁殖条件的形成可产生影响,减轻或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其它还有冬耕晒垡、调节播种期、播前晒种等。
2、生物防治:利用某些有益的生物消灭或抑制某种有害生物的方法,包括改变生物群落,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保护和繁殖有益动物等。如七星瓢虫消灭蚜虫,就是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法。
3、药剂防治:首先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在施用药剂时,要对病虫害的发生特性进行全面分析,做到对症下药。一是要选择适当的药剂种类,能用生物类药剂防治的,不用化学药剂。二是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杀菌类农药百菌清、多菌灵、腐霉利等,杀虫类农药辛硫磷、敌百虫、乐果和菊脂类等。三是采用适当的施用方法和施药时间及施用量。四是掌握好施用间隔期和最后一次用药时间。
总之,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特别是病害,一旦流行起来就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平时做到没病防病,无虫治虫,一旦发生病虫害后,要慎重分析原因,能不用化学农药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严格掌握剂量,离采收10-20天最好不使用农药,以确保中药材产品中无农药残留。
三、注重季节,适时采收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采收当柴烧。」此药谚道出了中药材适时收获的重要性。中药材采收期包括生长年限和采收时间,确定采收期需根据品种和栽培地的气候条件而定,如金银花最佳采收时期为花蕾前端膨大,由青变黄,花未开放时最好,再如种植的黄芪,山东、河北生长1~2年可以收获,而东北、内蒙等省份则需生长2~3年采收才能达到标准。不得因为商品短缺,价格上涨,就提前收获,造成药效成分含量低,甚至无效;更不能随意推迟采收期,使药材木质化或腐烂变质,把「药材」变成「木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38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揭秘板蓝根
下一篇: 燕窝彻底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