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鄂西南边陲、八百里清江的发源地、土家族、苗族生活的那片神奇土地上,在海拔1200-1600米的高山上,那里春迟夏凉,雨量充沛,多雾寡照,几千年来生长着一种名贵的草药——黄连。而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又使利川成为了地道药材黄连的主产地。
(一)黄连作为名贵的传统中药,两千年前就已入药,最早记载于战国至东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并且在历代本草书中都被列为上品,是常用药材。黄连,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高热烦躁、胸满呕吐、泄泻痢疾、目赤、口疮、痈肿、疔毒等症。为医治痢疾的特效药。
黄连在我国产区较广,唐书宋史中都有“施州贡黄连”之说,可见湖北施南府在唐宋时已盛产黄连。而在四川石柱和湖北利川的县志上也都有“邑产最多”的记载。这两个县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山连着山,相隔百余里,所产黄连质量最佳,为商品黄连中的味连,又称鸡爪连、川连、“南岸连”(指长江南岸所产),是黄连的地道药材。
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在自然状态下黄连种子的萌发率极低,其自然更新极慢,加上连年采挖,资源日趋枯竭,产量极少,黄连紧缺由来已久。因此黄连的主产区也就成了最早的人工栽培地区。
黄连何时变野生为家种不得而知,据《利川志》、《利川特产志》记载,利川黄连栽培始于唐代,至清代栽培甚广,民国时初具规模。
(二)据1984~1994年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结果,我国野生黄连蕴藏量约13万kg,人工栽培面积约20万亩,年产量200万公斤,其中年产量在10万公斤以上的唯有湖北利川和四川(现重庆市)石柱。
黄连全国正常年需求量为180万公斤左右,而利川与石柱所产黄连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其中利川、石柱各占四成。
据了解,目前利川黄连小檗碱含量高达8%,质量居全国第一。全市黄连总面积保持在4万亩,年产黄连60万公斤。
20世纪90年代,黄连收购价为每公斤20~40元,出口价为每公斤20~30美元,年出口量为25万公斤。近年来黄连一直为热点品种之一,进入21世纪以后,2000年曾达每公斤140元,2003年上半年受SARS影响,全国几大药市曾一度升到每公斤200元以上,目前仍维持在每公斤160~180元。
(三)过去,黄连传统的人工种植是靠搭棚遮荫,每栽一亩黄连需用10立方米的木材,要砍伐3亩森林,从而造成了森林被毁、水土流失,自然生态被严重破坏。1958年,由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徐锦堂教授在利川福宝山首创的“栽培黄连的玉米和造林遮荫技术”,改变了600年来栽连毁林的状况。几十年来在徐氏技术基础上,利川黄连栽培主要模式有:
林下栽连。为了解决林连矛盾,在柳杉林、马桑林、混交林下栽种黄连,既发展了面积,又不毁林木,还对林木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全市林下连达2万余亩。
药连间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采用厚朴、黄柏、杜仲等木本药材与黄连套种,与黄连共生共长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全市目前药连间作面积1万余亩。
遮阳网栽连。推广选用遮阳网遮阴栽种黄连,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宜大面积推广。药农易于接受、实施。全市现有遮阳网栽连5000亩。
玉米栽连。在玉米地套种黄连,达到连粮双收,保护生态。全市现有玉米连5000余亩。
精细育苗。为解决传统育苗出苗率低、连苗紧缺矛盾,采用种子沙藏和精细育苗模式。全市现有2000余亩黄连育苗全部采用这种方法。
养蓄栽连。黄连生长需要大量的农家肥,与大力发展养蓄业结合,利用猪牛等家养牲畜的粪便与杂草的混合物施肥,保证了利川黄连的品质和药效。
连起林丰。种连栽树和在幼林下栽种黄连,通过5~10年栽培,黄连丰收,树木成林,连起林丰,起连还山,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
黄连栽培新技术促进了利川整体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了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也使黄连不至于成为濒危植物,保证了黄连生产得以持续发展。
(四)在今年9月于利川举办的“中国黄连利川论坛”上,清华大学的郭志刚、樊克峰等研究人员还公布了他们对利川新法栽培黄连的研究结果。
其主要内容有:
黄连根茎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不受株龄的影响,5年以上株龄黄连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有所下降,其原因需进一步探明。低海拔地区比较适宜黄连盐酸小檗碱的合成,高海拔不利于幼年黄连的盐酸小檗碱合成。大花叶和小花叶品种比无光叶植株根茎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高。
黄连不同生态环境条件(如海拔、年限、土质等)影响差异小于不同部位(根茎、叶柄、须根)间的差异,但这些影响因素不容忽视。黄连主要成分小檗碱富集的整体趋势是,根茎多于叶柄,叶柄多于须根。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黄连进行宏观质量评价是可行有效的,有利于准确快速地宏观把握黄连整体质量方向。
这些研究为规范黄连种植技术、制定GAP标准打下了基础。
(五)利川地道中药材黄连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2001年已被湖北省科技厅确定为该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三年的实施,较好地完成了试验示范计划,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正在申请黄连的GAP认证。
利川黄连GAP示范基地选建在福宝山药材场。他们围绕各个生产环节不同操作方法进行试验,通过对照分析,确定最佳方法,并在示范基地进行规范化种植,淘汰不适宜方法,巩固推广最佳方法,提高产品质量。
例如,在品种选育、精细育苗、密度比较、肥料配比、病虫害防治、棚架改革等不同因子试验中都取得了成效。如精细育苗成苗率达95%,苗齐苗壮,保证了全市用苗需求。
在棚架改革上的突破,较好地解决了栽连毁林矛盾,保护了生态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加工技术上,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施农家肥、限施化肥,充分利用养牛项目发展畜牧业,提供有机肥源;禁用高残农药,采用人工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广泛采用地炕式烤房技术,杜绝煤油、柴油熏烤,保证黄连商品质量。
今年8月,他们还在湖北中医药研究院专家的指导下,会同利川药监局、基地技术人员,按照GAP的要求,从黄连生产基地自然环境条件、黄连种质标准及评价、黄连育苗及移栽、施肥、灌溉及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农药使用、采收及产地加工、包装、储存及运输等方面制定了黄连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并制定了黄连药材的质量标准。
目前,他们正在为进行黄连的GAP认证、为首批取得黄连药材和饮片的批准文号而做着积极的准备。
(六)如今,在利川这个巴楚文化交融汇合之地,古朴的民风民俗源远流长,林幽水秀,山川秀美,风光旖旎,黄连生产与自然生态相互促进,和谐发展,药、粮、林、畜牧业四丰收,形成了良性循环。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田 木
1.多种树
2.处理泥沙
3.不在河里扔垃圾4.制订<<黄河法>>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自然环境或者说地理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
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活动相互起作用的那些自然条件如: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复杂的综合体.自然环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舞台,是人类创造活动重要的对象。
自然环境通过人类劳动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
自然环境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以人类劳动为中介,自然环境在各个不同阶段对社会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
扩展资料:
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马克思指出,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较高发展阶段,第二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地理环境是生产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
马克思强调一切社会生产力都可归结为自然力。
参考资料来源:-环境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自然资源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37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金银花的扦插繁殖(金银花怎么扦插)
下一篇: 洪涝之后看药材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