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素以宽宏仁厚、热情好客著称,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古训就是明证。可是当我们以宽阔的胸襟、满腔的热情去对待别人的时候,却不一定总是得到同样的回报,景泰蓝制作技术的流失就是典型的一例。当那家工艺美术品厂的经理无私地任由别人参观考察我们的生产工艺,并把技术图纸拱手相送时,想到的恐怕也只是“和气生财”。可是面对景泰蓝的技术专利被外国抢注,面对洋景泰蓝在国际市场上蚕食我们的市场份额的时候,除了心痛,我们还应该学会更多。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学会保护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已成为我们必须要学习的一课!“吃一堑,长一智”。我们都希望,曾经的一幕不要在中药重演。毕竟,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守护好她、并将她发扬光大,我们责无旁贷,切不可因为眼前的一点利益,将之毁于一旦!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句中药制药行业的千秋古训将炮制与品味并提,说明炮制在中药生产中的举足轻重。通过炮制的“减毒增效”,中药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因此可以说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所在,是中国特有的、最具自主知识产权价值的宝贵财富。可是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在中国投资设立饮片加工厂,有不少专家担心,炮制这一传统中药生产的核心技术机密正面临泄露的风险。一位从事炮制研究50多年的老专家忧心忡忡地表示,“一旦外商掌握了这些核心技术,我国在中药领域的优势地位将岌岌可危。”
“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遭遇现实尴尬
炮制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经过中医药几千年发展的积淀和一代代老药工艰辛的实践摸索,中药炮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中药制药过程中一门独特的学科。
为了对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实现更有效的保护,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早于1995年6月20日公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就将“列入国家保护资源的中药材(麝香、甘草、杜仲、厚朴)”以及“传统的中药炮制技术及中成药秘方产品”列为禁止外商投资的产业。此后,这个目录于1997年底和2002年经过了两次修订,但对“列入国家保护资源的中药材加工(麝香、甘草、麻黄草等)”以及“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秘方产品的生产”这两个产业的投资禁令却始终没有更改。
可是这项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未被各地严格执行。据记者了解,仅在河北安国,就有6家从事中药饮片加工的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如中美合资的“安国兰星中药材有限公司”、“安国美威中药材有限公司”;中英合资的“河北祁新中药颗粒饮片有限公司”、“河北康派中药材有限公司”;港商与日商独资兴办的“安国新隆中药材有限公司”以及港商独资的“安国祁农中药材有限公司”。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都涉及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其中有的还是中药材种植、初加工和饮片生产的一条龙。在美威公司的网站宣传中,更明确写着“公司设有初选、炮制、净选、粉碎(颗粒)、包装五个生产车间”的字样。在药都亳州,由中韩合资的“亳广”中药饮片厂也在热火朝天地兴建。此外还有陕西省医药总公司与日本日中友好株式会社合资兴建的西安和汉堂中药饮片加工有限公司等。
“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定义太过宽泛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既然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禁止外商投资列入国家保护资源的中药材加工以及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应用,那么这些中外合资或独资的中药饮片厂又是怎么顺利诞生的呢?
河北安国市药监局的一位负责人认为,虽然国家规定了禁止外商投资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但是常用的中药有几百种,具体哪些品种的炮制属于传统技术,却并没有相关的文件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因此这些饮片企业的审批与相关规定并不矛盾。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的郑永锋律师也指出目录中有关概念的定义太过宽泛。他说,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是一个很广的概念,从目前来看,这项技术分为三类,一类是已经公开的并且很容易被掌握的,对于这一类,保护的意义不大;第二类是虽已公开,但不容易被人掌握,需要由某些特定的人进行操作的,如一些毒性药材的炮制;还有一类是不适宜公开的、特殊的炮制技术,这一类就可以定义为商业秘密。如果要对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进行保护,那就必须明确界定要对哪些品种或者哪些技术进行保护,否则的话,就会由于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而最终不能落到实处。
不过,郑永锋同时认为,目录中对投资麝香、甘草、麻黄草这三种列入国家保护资源的中药材加工的禁止是明确的,那么这些外商合资或独资企业在生产经营时至少不应涉及这三个品种,否则是违反有关政策规定的。
可是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记者找到了负责安国市药品生产企业具体管理的安国市药监局工业科的一位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表示,虽然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哪些饮片的生产加工是不允许外商投资的,但对于目录中指出的麝香、甘草、麻黄草这三种中药材的加工和一些工艺较独特的有毒中药的炮制,如附子、乌头等,他们在管理时还是有特殊要求的。在企业设立之初,他们就明确向外资老板讲明这两类产品不可以生产,如果生产,在此前必需向地方药监局进行申请;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对这些企业的日常监管,以随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这位负责人肯定地说,目前这些企业都不能进行这三种药材的加工,而且目前在安国除了一家名为宁都的内资中药饮片厂可以进行有毒中药饮片的炮制外,其他的内、外资饮片企业都不能生产毒性中药饮片。
可是在河北祁新中药颗粒饮片有限公司网站的产品目录中,记者发现该公司可以提供的400多种常用中药饮片中不仅包括甘草、麻黄,还有制川乌和制草乌。在安国美威中药材有限公司网站的产品介绍中记者也发现了甘草的名字。这两家公司销售部门的负责人也肯定可以提供麻黄、甘草以及川乌、附子的饮片,而且这些饮片都是由本公司生产的,质量有老药工把着。
听到如此情况,不少业内人士痛心疾首。一位专家说,“中药与日本汉方药的最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汉方药不懂炮制,比如地黄不分生地、熟地,也不用有毒的中药。而中药炮制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乌头。这种药材并不是我国独有,在日本的北海道等地也有出产。由于它的最小致死量和有效剂量之间的差别非常小,因此在国外被视为无效药。可是乌头却是中医温经散寒的良药,在治疗许多疾病时都有“出神入化”的功效,原因就在于炮制减毒。”这位专家还告诉记者,他曾多次应邀到国外参观讲学,席间总有学者试图向他了解中药,特别是一些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他总是含含糊糊地用“需要辨证论治”等说法一带而过。而当他每次提出希望能参观一下当地的汉方药厂时,也总是被对方婉拒。“国外的企业是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可是我们在这方面却太‘无私’了。如果像炮制这样的核心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也许有一天洋中药打败本土中药将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一直是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日本以我国210个古方为基础开发医疗用药,刺激了日本“汉方制剂”工业的迅速发展,1994年在其国内的销售额达到1500亿日元,其中在仿制我国“六神丸”基础上开发的“救心丸”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韩国在“牛黄清心丸”的基础上开发出的牛黄清心液一个品种的产值也高达0.7亿美元。韩国还对市场上常用的100多中药材在其本土试种栽培,目前绝大部分已经自给自足,且有少量出口。日本也在大建中草药基地,并制订了庞大的中药材发展计划。有关专家担心,随着今后我国与世界各国在中医药领域经济技术合作的更加广泛与深入,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形势将变得更为严峻。
面对如此大量流失的中药知识产权,面对中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徘徊不前市场份额,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不心痛。但如何把“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这句话落到实处,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在采访过程中,亳州药监局的一位负责人就明确表示对中药炮制技术没有保秘的必要。“中药的炮制不过是洗洗、泡泡、切切、炒炒这些简单的操作,能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那些东西书上都写着的嘛,有什么可保秘的?”
可是一位老专家告诉记者,中药饮片的炮制虽然看似简单,其实却非常有讲究。比如中药材的浸泡,需要用什么样的水浸泡、浸泡多长时间;炒制时用火的大小、炒制的时间、火候都有明确的要求,哪个环节把握不好,都会影响炮制出来的饮片的质量。而且中药炮制是一门实践性和经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尽管在国家药典和各地方标准中都有关于炮制方法的具体描述,但是仅根据这些文字是做不出饮片的,就像中医的脉诊,尽管书里描绘得栩栩如生,但为学者却仍是“心中易了,指下难明”,非得老中医手把手的言传身教才能渐渐有所领悟,只不过在炮制过程中掌握其中奥妙的是老药工。过去这些经验是通过“独门秘笈”这种传统手段进行保护,可现在面对新形势,这种手段的局限性日益突显,老师傅们是不懂知识产权这些高深的道理的,因此如何防止这些宝贵传统技术经验的外泄迫在眉睫。
对此,一些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一方面是要提高人们保护中药知识产权的意识,要使人们,特别是有关政府部门意识到保护中药知识产权可以提高中药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是中医药走出国门的重要手段和契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的继承和总结,目前很多老药工年事已高,中药饮片炮制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而且大多数中医古籍也已经过了知识产权保护期,只有尽快对其进行二次开发,融入现代的元素,通过工艺研究将其数据化,然后用专利、著作权、商标、地理标识等多种形式进行立体的保护。
郑永锋律师则指出,过去人们总认为像中药炮制这样的传统技术只能用商业秘密来进行保护,其实不是这样。中药炮制技术完全可以申报专利,但要注意技巧。比如可口可乐,大家都认为这是商业秘密的经典案例,据说其神秘配方全世界只有4个人知道,并一直作为最高机密加以保守。可是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也拥有着上千项专利,正是这些专利迷惑了竞争对手的眼睛,使他们无法分辨哪一项才是可口可乐真正的“玄机”,因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此外还可以通过只对核心技术的一部分申请专利的方式来保住机秘。
《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认定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解读如下:
一、制定的必要性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提高了生产销售劣药的处罚额度。同时,第二款又规定“生产、销售的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即在特定条件下对中药饮片生产销售违法行为比第一款设定了较轻的处罚种类和幅度。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中药饮片生产销售违法行为的多样性、复杂性等特殊因素。目前,我省在执法实践中对于如何把握“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无统一规定。根据近年来药品国家抽检和省级抽检情况,我省药品生产环节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中药饮片类别。如何适用《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统一判定尺度很有必要。
二、起草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药品安全标准,我局借鉴安徽、广东等省的做法,结合我省中药饮片监管工作实际,组织相关处室和检验机构,研究起草了《意见》。3月18日挂网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4月8日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从事中药理论研究、临床实践、药品监管等方面的专家和法律顾问等进行了研究论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意见》的制定有利于保护和促进我省中药产业发展,对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严格规范公正执法,确保法律正确施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与会专家就不适用情形、特殊情形认定、不合格产品处置等方面发表了专家意见。经法制审核、局务会审议以及报送省政府公报等环节后发布。
三、主要内容
《意见》共十二条,主要规定了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项目,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项目及限量值、特殊情形认定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适用范围。《意见》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三款第七项规定的“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的认定。依据《意见》认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不改变其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结论。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分析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意见》制定初衷是调整对于种植、养殖、开采的中药材,采取传统炮制工艺加工的传统中药饮片。对于采取现代工艺加工的中药饮片,由于企业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对工艺、质量等进行控制,因此不纳入调整范围。对于企业故意违法行为,不纳入调整范围,《意见》把以合成、提取加工、人工配制中药材炮制成中药饮片以及违法添加防腐剂、染色增重物质、辅料或者其他物质以及其他故意违法等情形排除在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情形之外,将有效避免企业将《意见》作为“挡箭牌”规避处罚。
(二)关于是否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项目。这是《意见》的核心内容。对此我们采取了严谨审慎的态度。对于是否影响安全性、有效性,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其一,是否属于药品标准规定的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关键指标,如鉴别、含量测定、特征图谱/指纹图谱等指标,这些指标涉及是不是、够不够等问题;其二,是否属于药品标准规定的风险较高的项目,如重金属、农残、二氧化硫残留量等指标,直接涉及用药安全。
据此,《意见》所规定的影响中药饮片有效性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鉴别、浸出物、特征图谱/指纹图谱、含量测定等;影响中药饮片安全性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硫残留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真菌毒素、直接口服及泡服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等。
《意见》将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项目仅规定为性状、杂质、水分、灰分。上述四个项目所规定的具体限量值,把握的原则是,既能有效落实“四个最严”规定,又能更好维护我省中药饮片企业的合法利益。
(三)关于特殊情形的认定。为避免疏漏,《意见》规定,对于本《意见》未涉及、特殊品种难以认定等情形,案件承办机构应当组织中药质量控制、临床实践、生产炮制、法律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论证,依据《意见》精神对是否构成“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认定。
(四)关于不合格品处置。对于召回后的中药饮片处置措施,现行《药品召回管理办法》未作出明确规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因质量原因退货和召回的产品,均应当按照规定监督销毁,有证据证明退货产品质量未受影响的除外。因此《意见》规定,对性状、杂质、水分、灰分超出限度而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中药饮片,可以由生产企业进行净制、切制、干燥等返工处理,委托市级以上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可以出厂。这就在确保药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合法利益。
四、关于施行日期
因为该文件涉及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认定问题,早日实施有利于保障法律的准确、有效实施,有利于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合法权益的维护,因此该文件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饮片入药、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中药饮片直接承载着中医临床疗效,关系到中成药的临床有效性和现代创新药物的研发水平。中药饮片产业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多数饮片生产企业规模小、品种多、生产不规范,严重阻碍了饮片产业的发展。道地药材由来已久,中药材分布区域性特征显著。随着GAP基地的逐步实施,围绕区域性规模化中药材生产基地探索进行饮片的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饮片生产的过程管理和饮片质量控制的科学化。因此,实现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战略环节。
一、实施区域性专业化生产有助于加快中药饮片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对中药发展的支持。同年,国家首次将中药饮片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医保目录,正式将中药饮片按照处方药定位,进一步肯定了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饮片在临床中的用量也大幅增加。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饮片822种,对中药饮片给予明确定义,解决了中医配方和中成药生产投料界定不清晰的问题,理清了对中药饮片的监管思路。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强化中药饮片生产、流通及使用环节日常监管工作。但就目前总体情况而言,中药饮片的科研投入不足,相对于中药材和中成药产业只是“冰山一角”,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还跟不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国家虽然将中药饮片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但落后的生产模式和管理理念使饮片的质量始终停留在不稳定的状态。饮片质量问题一直是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顽疾,同时也制约了饮片产业乃至整个中药行业的发展,其主要问题是传统的饮片生产模式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着太多的不协调因素。除少数饮片企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外,多数企业仍然处于规模小、饮片生产品种多而杂的状态,有的甚至是“只走货,不生产”,完全根据客户的需求购销饮片商品。因此,饮片市场鱼目混珠、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极为严重。不正当的竞争严重伤害了企业“保质创新”的积极性,阻碍了饮片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虽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和管理办法,但混乱无序的生产状况使许多管理措施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最近出台的《医药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将自主创新作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重点强调了提高中药产业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是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实施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迫在眉睫。
二、实施中药饮片的区域性、专业化生产有助于解决饮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传统饮片生产模式的改进和优化有利于饮片生产的过程控制
从饮片传统生产过程而言,多数中药的药用部位是在产地加工成干燥的药材后再运往异地经浸润、切制、干燥等过程加工成饮片,如此反复的浸润、干燥等“二次加工”过程,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在储存、运输过程中药材的变质损耗,再次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成分的破坏、流失,加之为了药用部位的干燥而普遍滥用的硫磺熏蒸,严重影响到饮片的质量。实质上,许多中药的药用部位在传统前期产地加工成干燥成药材之前,可选择时机直接进行饮片的产地加工,有的可以趁鲜切制、干燥,有的则可以干燥至一定程度后再切制、干燥成饮片。既降低了饮片生产成本,同时产地加工的饮片信息溯源清晰,又可保证饮片质量,有利于饮片产业化发展。
2.饮片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饮片生产机械设备的革新改造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
目前饮片生产设备相对落后,生产过程控制主要靠经验判别,人为的判断标准差异使饮片的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中药饮片还未实现专业化生产,也给生产设备的革新、改造和生产工艺的规范化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充分利用近年来的科研成果,进一步研制适合于规范化、专业化的饮片生产设备和与其配套的科学检测仪器(电子鼻、电子眼、电子舌等),作为传统经验判别的补充用于饮片生产过程控制,建立科技含量高、规范的专业化饮片生产线,可最大限度地稳定饮片产品的质量,保障其临床疗效。
3.饮片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饮片质量控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目前,大多数饮片缺乏专属、科学、客观的质控标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新增中药饮片标准439种,但大多数饮片标准仍借用或套用药材的标准。中药材经过炮制转变为饮片的过程中,化学成分的结构或含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药材标准显然无法反映饮片炮制后质量内涵的变化,因此仍沿用药材的质控方法极不科学。同时,对于同一药材所炮制的生片和制片而言,由于炮制条件不同,其成分变化方式各异而导致药性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均产生较大的影响,故生、制饮片混用,极大地影响了临床疗效。因此,在现有基础理论和炮制原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生、制饮片分别制定专属性强的质量评价方法及标准,对于饮片的辨证施治、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工作设想
1.实施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的可行性调查
在实施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之前,必须首先进行饮片区域性生产方式的可行性调查。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开展中药材和饮片主产区生产规模的调查统计和全方位的协调性分析,论证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案。
(1)各区域目前已形成规模化种植道地药材与当地中药饮片加工生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之间的相关性调查。
该项工作的目的是查明道地药材和不同区域实际生产销售的中药饮片品种“工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检测现代化、包装规格化、生产规模化”之间的关联状况。为在当地建立相应规模的饮片生产企业提供可行性依据。
(2)大宗药材及其饮片生产销售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情况调查。
对大宗药材及其饮片在不同区域的生产、销售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和差异性,为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提供可行性依据。
(3)各区域生产的有代表性的饮片品种市场占有率调查。
市场占有率有明显差异的品种,尤其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品种,则具有“实施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4)不同区域生产的同一饮片品种质量调查。
“实施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的目的是保证饮片质量,高效利用资源。因此,不同区域生产的饮片品种应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产量高质量好的品种、具有传统炮制特色的品种、环保低碳的品种,可“实施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
(5)不同区域全国物流成本调查。
物流成本关系到“实施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的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进行客观科学的实际调查。
2.建立中药饮片的产地加工生产模式
以显著的道地和主产区药材的区域性分布为示范,以根及根茎类药材为中心,以饮片切制加工方法为重点,以传统经验判别和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从药材-饮片产地连续加工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机械化生产等方面,探索建立中药饮片的产地加工生产模式,可为中药饮片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和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3.建立具有个性特色饮片质量评价体系
在进一步完善中药饮片炮制原理的基础上,以加热炮制方法为重点,建立有别于药材的、能体现饮片个性特色并符合中药饮片疗效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检测技术(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特征性多成分含量测定、特征性图谱、有害物质检查等),确定生、制饮片专属性质量评价内容及技术方法,从而体现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个性特色。尽量采用反映炮制前后饮片特征的活性成分(部位)或成分(部位)群为指标,建立多成分定量和特征谱定性的质量评价方法。制备中试生产饮片样品,制定具有个性特色的生、制饮片专属性质量评价标准。
4.规范化、专业化的饮片生产线建设
拟从西南、华北(含西北)、华南、华东(包括东北)等地区大宗中药资源相对集中的产区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饮片生产企业为基础、以道地药材基地为中心、以创制道地优质饮片为目标、以炒制机械为核心,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的饮片生产线。
5.车载、可移动中药饮片加工装备的研制
以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基地为中心,研制车载饮片移动加工装备。
6.建立大型饮片储存仓库
建立控温、控湿的大型饮片仓储系统,保证饮片贮存期内质量稳定。
7.饮片生产过程数据化控制体系的构建(基地配套体系)
加强饮片生产过程控制仪器(电子眼、电子鼻等)和饮片产品质量检测仪器(色度仪、电子舌等)的研制与推广应用,为区域性专业化饮片生产基地的建设配备完善的现代化控制和检测体系。
8.完善优质饮片营销网络系统
国家尽早制定和落实关于中药饮片优质优价政策是饮片产业正常高速发展的关键。饮片生产企业在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支持下,才有可能争创名牌产品。一个完善的营销网络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国家政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全国性完善的饮片产品营销系统。
新型中药饮片,是在传统中药饮片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类中药饮片,代表着中药饮片现代化创新发展方向。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加工炮制,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应用的中药,其主要形态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等。
草晶华•破壁草本,是运用现代超微气流破壁粉碎技术,打破植物细胞壁形成粉体后,再运用一种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颗粒状产品。这种技术带来的巨大改变,一是产品形态的现代化演变(颗粒状),二是应用便捷性大大提高(可直接冲服免煎煮),具有“更好吸收,服用便捷”的新品类特性,满足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方式和人们养生保健需求,代表着新型中药饮片的主流发展方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32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科学筛选乌头蜜制工艺
下一篇: 其他制法--中药炮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