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中药炮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煎煮中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医案日记 2023-05-08 18:41:52

中药炮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和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所采取的各种加工处理技术。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便于服用,提高疗效。然而,有些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忽视了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具有传统特色的工艺。

1.中药饮片不纯净。中药饮片是所有方剂的原料,处于重要位置。中药药用部分需要净选、除去药物中的泥沙、夹杂物以及霉败品,分离其不同的药用部位。而有些中药饮片生产商,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一一省去了这些必要的工序,将皮、茎、根、须混为一团,粗制滥造,甚至以次充好,不仅严重扰乱了医药市场,更严重的是影响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辅料标准不统一。药物在炮制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一些辅料与药物一起共制,目的在于消除有害物质,发挥有利作用。如酒、醋、盐、蜂蜜等,同一味中药,经过添加不同的辅料炮制后起的作用各异。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辅料标准,该用蜂蜜的用红糖,该用食盐的用工业盐,该用米酒的用白酒,甚至用矿物酒精代替白酒。再如油、盐、糖制药要因病而宜:高血脂病人,应注意少用动物油炮制的药品,高血压、心血管之类的病人应慎用盐制药品,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糖制药品,同时还应注意液体辅料的浓度、数量,固体辅料的使用次数、存放时间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药炮制的质量。如果只是象征性的添加辅料,形式上的中药炮制,不仅起不到协同作用,还会造成相反的作用。

3.炒焦、炒炭法不卫生。中药炮制中的炒法是将药物置于炒锅内,用中火加热,翻炒至药面焦黄;而炒炭法则是武火加热,翻炒至药面焦黑色,其目的主要是对一些原生药材以制其苦寒性。但是,现代卫生科学告诉我们原生药材炒制加热冒烟,一般说温度已超过200度,这时含油脂的药材其油脂迅速氧化,结果不仅破坏了油脂价值,而且产生大量有害物质。

4.有毒有害物质熏、润、漂制中药不可取。如用硫磺熏制药材:硫磺有毒,属于外用药,用硫磺熏制过的中药,或多或少地含有硫磺化合物,因此,不仅不卫生,还对人体有害。用明矾制中药:明矾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钾铝,含有大量铝元素,而水解制药又有一定浓度,制出的中药便含有相当量的铝元素,对人体有害。用灶心土或焦黄土炮制中药:灶心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钙盐及多种碱性氧化物,而焦黄土经反复使用后其性质与灶心上成分大体相同,在加热的过程中,灶心土、焦黄土中的焦糊物质及一些重金属也随之“入侵”中药表面,对人体有害。

5.对变质中药处理后再使用不可靠。变质中药主要指虫蛀、发霉、变色、走油的中药。当前,对变质的中药,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处理后再当正品使用,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对虫蛀过的中药进行筛、捡、烘、晒、除去虫卵;二是对发霉的中药,采取水洗、喷液、烘烤和暴晒除霉;三是对变色的中药实行白酒淋、硫磺熏使其变白转色。对于变质的中药,以上这些措施都无济于事,特别是霉变、虫蛀的中药,它不仅降低或失去了药用价值,而且变质滋生了有毒有害物质,经过处理后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

煎煮中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应用中药治疗疾病,乃是我国人民常用的治病方法。在煎煮中药方面,也有许多讲究。

盛器的选择往往是首先考虑的问题,由于中药里含有不少鞣酸或其他生物碱,遇到铁或其他金属时,可使中药成分发生生物化学变化,轻则减轻药的效力,重则生成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应选用砂锅煎药为最好,或用搪瓷器具也是可以的。对于铁器则要忌用,铝制品也要避免应用。

煎煮中药前,通常要检查一下,认清哪些是先煎的,哪些是冲服的,不能混在一起煎煮。有些中药,如磁石、龙骨、牡蛎、龟板等较为坚硬的中药,要敲碎后再煎。

祖国医学曾讲究用井水或泉水煎煮中药,而现在普遍认为,用干净的凉水即可,不清洁的河水与池塘水不可应用,有些人爱用开水煎药也是不妥当的。

中药煎煮前,通常要浸泡一下,用于慢性疾病的滋补药品,常要先浸泡半小时至1小时,对一些急性病症,尤其是一些风寒表证的用药,常常是随泡随煎,夏天或气温高的地方,中药也不能久泡。

每剂中药的加水量要参考中药配方数量的多少、煎煮时间的长短灵活掌握,一般加水要超过药面2~3厘米为好,使煎成的药汁为150~200毫升。煎煮中药的火候也很重要,总的原则是小火慢煎,家用电炉煎药,常常不易掌握火候,不宜选用。煎煮的时间通常根据医嘱来定,一般地说,不同的中药或不同的疾病,所要求煎煮中药的时间而不尽相同,风寒解表药、急症,要急火快煎,一般5~10分钟;强壮滋补药,慢性病症,煎煮中药时间要长,可达1~2小时。例如应用中药金银花、菊花、紫苏叶、地丁、鱼腥草、大青叶、马齿苋、车前草等以花、叶为主的中药,或者是肉桂、陈皮、砂仁、藿香等含挥发油较多的中药,不宜久煎,约10分钟左右即可,而黄芪、党参、当归、龟板、鳖甲、巴戟天、肉苁蓉等药品,应煎半小时至1小时。有的老中医认为,人参应以微火煎蒸,长达2~3小时更好;有些中药如南星、半夏、附子等含有毒性,要先行煎煮,可以减少毒性;有些粉剂(青黛)、小颗粒药品(车前子、莱菔子)要选用纱布包好,才能煎煮。一般的中药均需分煎2次(头煎和二煎),有人早晚各煎1次,随煎随服,有人连煎2次,将药液兑混在一起,分2次服用。

煎煮中药的要求,应结合地区、季节及家庭的具体条件,还要遵照中医师的嘱咐,以保证中药得到合理的应用,发挥应有的效力。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饮片切制——切制前的软化处理

概述
软化工艺 是饮片切制的重要工艺之一,俗语有“三分切工,七分润工”之称。除了通草、丝瓜络、灯心草等质地柔软的药物可以直接切制外,植物药切制前都必须经过适当的软化处理,使其质地柔软适中,才能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软化工序有利于药材切制时减少破碎,保持片型整齐,外表均匀,平整美观。软化之前,药材在软化处理之前,首先要经过净制工艺,除去非药用部分和泥土杂质,然后大小分类(分档b7-),并根据药物的种类和质地,季节温度等情况,选用不同的软化方法,依次软化处理,防止软硬不匀及有效成分的大量损失。

水处理软化药材
 
水处理是传统的药材软化方法。根据植物药的吸水性,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药物缓缓吸收水分,至其内外软硬适度,达到软化,以便于切制。在操作时要根据外界季节、气候、温度,药材的品种、质地和吸水程度等客观情况,选用适宜的软化方法。每次软化药材要适量,以当日能够切完为度,防止过夜变质。常用的水处理软化方法有:
1.淋法(喷淋法)
1. 定义与适用范围 :淋法即用水喷淋或浇淋药物的软化方法。淋法适用于软化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叶、果皮及有效成分易溶解流失的药物,如荆芥、薄荷、佩兰、香薷、枇杷叶、陈皮等。
2. 操作方法 :将药材整齐垛放或摊开,用清水均匀喷淋或自上而下浇淋药物,次数视质地而定,一般为2~3次,并需稍润,以适合切制。
3. 注意事项 :① 淋法处理药物应注意防止堆积过密,返热烂叶。② 若用淋法处理后仍不能软化的部分,可选用其他方法再进行处理。如对根部粗大的药材可采用上淋下泡法,使之软化程度一致。

2.淘洗法(抢水洗)
1. 定义与适用范围 :淘洗法是 用清水快速洗涤药物的方法 。淘洗法适用于质地疏松,水分易于渗入及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如五加皮、白鲜皮、南沙参、石斛、防风、龙胆等。
2. 操作方法 :将药物投入清水中,经淘洗后或快速洗涤后及时取出,稍润即可切制。由于药材与水接触的时间短,故成为“抢水洗”。
大生产用滚筒洗药机,可以提高洗药效率。
3. 注意事项 :① 淘洗法应在保证药物洁净和软化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洗涤时间以防止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损失。② 淘洗法还可以用作清洁药物,洗净泥土杂质的方法。③ 表面泥土较重的药物,取一定量洗毕的样品置清水中淘洗,洗涤水中不应有明显沉积物。

3.泡法(浸泡法)
1. 定义与适用范围 :将药材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使之吸入水分的方法称为泡法。适用于质地坚硬,体积较大,水分难于渗入的药材,如槟榔、萆薢、木香、乌药、泽泻、土茯苓等。
2. 操作方法 :先将药物洗净,置于适宜容器内,再注入清水至浸没药物,上压重物,放置一段时间,中间不换水,使药物吸水至一定程度后捞起,润软,切制。
3. 注意事项 :浸泡法受药材质地及季节温度的影响:① 一般体积粗大、质地坚实的药材,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时,浸泡时间宜长些;体积细小、质轻者,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时,浸泡时间宜短些。② 一些质轻药材遇水漂浮,如枳壳、青皮,应上压重物,使其浸入水中。③ 浸泡时间宜短不宜长,防止药材“伤水”和成分流失,宜“少泡多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31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