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为临床常用中药,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及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黄连的应用比较广泛,凡湿邪、热邪均可用黄连清之。古今医学文献均将黄连视为无毒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小的良药,但近年来有文献报道,黄连及其制品黄连素等有时会发生不良反应,现就其治疗介绍如下。
药疹常见于四肢及躯干部皮肤出现散在的、针尖大小、压之褪色的红色丘疹。可服扑尔敏4毫克,泼尼松10亳克,葡萄糖酸钙1.0克,日三次或防风通圣散(或丸)6克,日三次。
药敏性荨麻疹 主要表现为突感头晕、舌麻、咽喉不适、脸肿,面部及四肢起荨麻疹,瘙痒异常。可口服赛庚定2毫克,日三次;静滴10%葡萄糖500毫升,加氢化考的松100毫克,10%葡萄糖酸钙10毫克,维生素C1.0克;口服维生素 C、维生素Bt、维生素B:,密切观察,对症治疗。
过敏性紫癜全身密布粟粒大小浅红色斑点,压之不褪色,部分融合成片,呈对称分布。诊断为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可口服赛庚定4毫克,维生素C200毫克,芦丁20毫克,安络血2.5毫克,日三次或吡哌酸0.25克,日三次。
药敏性休克 主要表现为胸闷、憋气、出冷汗、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应立即停药,迅速肌注肾上腺素1毫克,苯海拉明40毫克;静滴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及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加氢化考的松200毫克,密切观察血压。用药后休克可很快纠正。
头晕、心慌、气短、关节痛 表现为突感头晕、心慌、全身关节痛。应立即停药,进行抗过敏治疗。可静推25%葡萄糖50毫升加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维生素C0.5克、地塞米松5毫克,缓慢推入,并辅以其他对症治疗。
黄连及黄连素引起致敏反应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特异性体质及高度过敏者较易产生不良反应,故对此类病史患者要注意,慎重给药。文献分析发现,引起不良反应的多为黄连素注射剂,故在应用注射剂时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停药,立即进行抗过敏治疗。另外,动物实验表明,黄连素低血钾状态时更易引起狗心脏停跳及呼吸停止,其剂量为正常状态时的四分之一,故在对低血钾病人使用黄连及其制品时应慎重。
黄连丸--《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近效方》
【别名】黄连阿胶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处方】黄连30克,茯苓60克,阿胶30克(炙)。
【制法】先捣黄连、茯苓为末,调阿胶为丸,晒干。
【功能主治】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口燥烦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渐加至60丸。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近效方》
黄连丸--《朱氏集验方》卷六
【处方】黄连 吴茱萸
【制法】上二味各等分,同炒令紫,色不得过黑,去茱萸,只以黄连一味软饭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治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下30~50丸,每日二服;更以胃风汤煎,如法吞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黄连丸--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张文仲方》,名见《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黄连4两,黄柏3两,阿胶(炙)1两,栀子1两,蒲黄1两,当归1两半,黄芩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破血止痢。主治产后赤白下痢,腹中绞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60丸,以饮送下,日3次,夜1次。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张文仲方》,名见《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黄连丸--《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黄连(去须)1两1分,艾叶(炒)3分,升麻3分,防风(去叉)半两,朴消2两,大黄(锉,炒)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齆鼻。
【用法用量】每服3-5丸,食后临卧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黄连丸--《外台》卷二十五引《近效方》
【别名】黄连阿胶丸、阿胶丸、小黄连阿胶丸
【处方】黄连1两,茯苓2两,阿胶1两(炙)。
【制法】先捣黄连、茯苓为末,以少许水溶阿胶为丸,众手丸之,晒干。
【功能主治】大人小儿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及肺热咯血,诸疳热泻。
【用法用量】黄连阿胶丸(《局方》卷六)、阿胶丸(《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庄氏家传》)、小黄连阿胶丸(《得效》卷十二)。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近效方》
黄连丸--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传信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别名】羚羊角丸
【处方】黄连2两半,黄柏1两半,羚羊角半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热痢及休息痢,日夜频并;兼治下血黑如鸡肝色,或蛊痢腹中痛.有脓血下者。
【用法用量】羚羊角丸(《准绳·类方》卷六)。
【摘录】方出《医心方》卷十一引《传信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黄连丸--《圣惠》卷五
【处方】黄连1两(去须),栝楼根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知母3分,茯神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实热,多渴心烦;时气烦热口乾,头目昏痛;食已如饥,肌肉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粥饮送下;或牛乳汁送下亦得。
【摘录】《圣惠》卷五
黄连丸--《圣惠》卷六
【处方】黄连(去须)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苦参(锉)1两,防风(去芦头)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牛蒡子(微炒)1两,木通(锉)1两,秦艽(去苗)1两,黄芩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脏风毒攻皮肤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浆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黄连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黄柏(去粗皮,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脱肛。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早、晚食前以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黄连丸--《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
【处方】黄连末。
【制法】鸡子白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至20丸,以饮送下,每日3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
黄连丸--《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黄柏(去粗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大黄(锉,炒)半两,栀子仁半两,黄药子半两,郁金半两,秦艽(去苗土)半两,贝母(去心)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款冬花半两,黄明胶(炙令燥)半两,白芥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研粳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疸。身面黄,心懊痛,小便黄赤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煎麦门冬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黄连丸--《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蚺蛇胆半两,芜荑1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久痢,肠头挺出。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黄连丸--《普济方》卷一七八引《圣惠》
【处方】黄连2两(去须),苦参1斤,麝香1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烦热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腹以茶送下,1日2次,任意吃茶,不限多少;一方用粥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八引《圣惠》
黄连丸--《医方类聚》卷一二五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黄连(去须)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乾,别研末)1两,五味子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1两,龙骨1两,山茱萸1两,磁石半两(烧赤,醋淬7遍,研,水飞过),鸡??胵中黄皮1两半(微炙)。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肾,小便多白浊或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咽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五引《神巧万全方》
黄连丸--《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黄连(去须)3两,人参1两半,生姜(薄切,焙干)1两半,茯神(去木)1两半,萎蕤1两,豉1合(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劳风。发热,烦闷,不能食;兼数欠,眠睡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米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黄连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处方】黄连(去须)1两,白芜荑(去皮,炒)半两,麝香(研)1钱。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匿虫),或口齿生疮,或 *** 伤烂。
【用法用量】1-2岁每服10丸,以温米饮送下,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黄连丸--《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处方】黄连(去须,炒)2两,木香1两,吴茱萸(汤洗3遍,炒干)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一切痢疾,无问冷热,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以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黄连丸--《外台》卷二十五引《崔氏方》
【处方】陈仓米4分,黄连4分,干姜4分。
【制法】上为末,缓火炒令色变,纳2颗鸡子白中,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以好无灰酒温1盏送下。至晚间痢赤色当变白,明旦即愈。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崔氏方》
黄连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栝楼根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栀子仁(微炒)1两半,香豉(炒黄)2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剂,更于铁臼内涂酥杵匀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心胸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午食后以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黄连丸--《外台》卷三十四引《深师方》
【处方】黄连3两,乌梅肉1升,干姜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冷热痢。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以饮送下,1日2次。
【注意】忌猪肉。
【摘录】《外台》卷三十四引《深师方》
黄连丸--《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黄连(去须)1两,龙骨1两,苦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熟艾
黄连又叫川连、鸡爪连,黄连极苦,有清热燥溼,泻火解毒之功效。此外还是降血压、降血糖的中药,在中西医上都有应用。那么,黄连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大家都知道吗?如果不知道,接下来请跟着我了解吧。
黄连的功效
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溼,泻火解毒。用于溼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溼疹,溼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溼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的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黄连煎剂100%浓度,平皿法实验表明对痢疾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7种革兰氏阴性菌及葡萄球菌、a-溶血性链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5种革兰氏阳性菌皆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2、抗真菌作用
黄连煎剂15%浓度对许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铁锈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8%浓度对狗小芽胞菌、絮状表皮癣菌、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10%浓度对共心性毛癣菌、20%浓度对红色毛癣菌、25%浓度对足跖毛癣菌、35%浓度对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黄连水浸剂1:3浓度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菌、铁锈色小芽胞菌、羊毛状小芽胞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一沃尔夫氏表皮癣菌、白色念珠菌、紧密着色芽生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抑菌作用。
3、抗病毒作用
黄连煎剂50%浓度0、1ml/蛋,鸡胚法试验表明对流感病毒PR8株、甲型流感病毒56-S8株、亚甲型病毒FMl株、乙型流感病毒Lee株、内型流感病毒1233株均有抑制作用。黄连煎剂25-100%浓度对乙型肝炎病毒DNA有抑制作用。小檗碱0、5mg/蛋,能有效地降低沙眼病毒感染鸡胚的死亡率,并抑制病毒原生小体的产生。
4、抗阿米巴作用
黄连煎剂1:20-1 :80 浓度、小檗碱1:5000-1 :10,000浓度体外试验有抗阿米巴作用;黄连煎剂1、3g/kg 灌胃,小檗碱50mg/kg 灌胃 对接种于大鼠盲肠的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
黄连的副作用
中药成份复杂,药理作用更是复杂,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准确的说明黄连的不良反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副作用小。
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拉肚子,影响到肠胃的运化功能,从而会影响到食欲,导致消化不良。除非体内有实热,否则慎用。
黄连具有着清热解毒以及消炎作用,对于大肠杆菌等都具有着抑制作用。可以泡水喝,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不宜服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因为是苦寒之品。
一般中病既止不宜久服,最好饭后服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
……
抗炎解热与免疫调节
黄连和小檗碱具有保泰松样的抗炎、解热作用。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但不影响白细胞数量,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能抑制细胞分裂,与秋水仙碱有协同作用;并能抑制细胞呼吸和抑制核酸合成,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比抑制正常细胞的作用为强。因此黄连是一味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药。
对消化系统
黄连和小檗碱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与抑制双向调节的功效。低浓度对平滑肌有兴奋作用,高浓度下有解痉作用。小檗碱有止泻作用,能显著对抗番泻叶等所致的小鼠腹泻。可能与消除炎症和消除肠壁水肿有关。黄连、小檗碱和黄连解毒汤对胃黏膜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显著对抗大鼠实验性溃疡。小檗碱有显著的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形成,促进结合型胆红素排泄。药根碱也有利胆作用,但较弱而持久。
对心血管的作用
小檗碱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与直接扩张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抗肾上腺素、抑制升压反射、抗胆碱酯酶等多种途径有关。黄连和其他生物碱也都有降压作用。小檗碱能兴奋心脏,增加冠脉流量,能显著提高心、脑和全身的耐缺氧能力,显著降低正常的和衰竭的心脏之心肌耗氧量。药根碱和小檗胺能缩小实验性心肌梗死的范围和减轻其程度。小檗碱和药根碱能拮抗肾上腺素引起心律失常的作用。可显著降低诱发的小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药根碱也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对血液、血脂、血糖的调节
小檗碱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小檗碱有显著的降脂作用,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小檗碱对实验f生高血糖症小鼠有降糖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肝脏糖原异生和促进葡萄糖酵解有关,与胰岛素分泌无关。
对体内过程的影响
小檗碱胃肠道吸收少,入血后很快分布于全身各组织,血药浓度低,在体内可被迅速代谢为碳酸盐类物质,经二便排出。
其他作用
中枢抑制:小檗碱和黄连多种生物碱有中枢抑制作用,而有镇静、镇痛作用。黄连生物碱尚有增加唾液分泌、降低眼内压、抗利尿、刺激ACTH分泌等多方面的作用。
黄连的应用
湿热痞满,呕吐吞酸。尤长于清中焦之热,治疗由于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脘腹痞满、 恶心呕吐常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或配黄芩 干姜 半夏 如半夏泻心汤。配石膏,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
湿热泻痢本品为治疗泻痢的要药,单用有效。
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
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消渴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
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红
黄连妙方应用
黄连汤
黄连10克,将其放入药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主治发热、痢疾、呕吐等症。
黄连阿胶汤
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阿胶9克,鸡子黄10克,先将前三味药放入砂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然后调入阿胶、鸡子黄搅拌均匀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主治阴虚火旺、失眠心烦。
黄连解毒汤
黄连9克,黄芩、黄柏各6克,栀子9克,将四味一同放入砂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此方具有清火解毒之功效,主治实热火毒所致的各种病症。
黄连粥
黄连10克,白糖15克,粳米50克,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黄连炒冬瓜
黄连10克,冬瓜250克,食盐、味精各2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葱花、姜末各6克,炒制。佐餐食用。
黄连蒸猪肚
黄连10克,猪肚25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花、姜末各6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蒸至猪肚熟透即可出锅。佐餐食用。
黄连三子茶
黄连5克,女贞子、枸杞子、沙苑子各10克,将几味放入保温杯中,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使用黄连的注意事项
(一)使用黄连出现不良反应需注意
用量过大
过量服用黄连可出现恶心、呕吐、气短、发痉。常规剂量则较安全。临床上有因腹泻静滴黄连素诱发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症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黄连素针剂。
过敏反应
口服黄连粉或黄连素、注射黄连素均有发生过敏反应。多在用药后几分钟内发生,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全身皮疹、发热,甚至喉头水肿、神志模糊、血压下降,出现过敏性休克。
药不对证
黄连属大苦大寒之品,泻火力强,易伤阳气。
(二)黄连服用禁忌
黄连适合人群
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者,均慎服。
黄连食物相克
黄连恶菊花、芫花、玄参、白鲜、白僵蚕;畏款冬;忌猪肉。
黄连素
(一)黄连素是什么
黄连素属于生物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黄连素是众多治疗腹泻药物中最为大家熟知、价格便宜、服用简单、携带方便的药物之一。所以,几乎家家户户备有此药,无论出差还是旅游,黄连素更是人们的必备药物之一。许多人在腹泻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它。
虽然黄连素是良药,但不可乱用,应正确选用。首先,对于全身性感染疾病,不适宜选择黄连素,因为它口服吸收极差,几乎停留在胃肠道,不易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所以只适合胃肠消化道炎症性疾病。
(二)黄连素的作用
对高血脂及糖尿病等的作用
据最新的临床研究证实,黄连素对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心律失常、癌症等疾病均有良好疗效。
用黄连素治疗高血脂症一个疗程(每日3次,每次0.3克,连服20天)后,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显著下降,对于因动脉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有效。
黄连素亦有降血糖、尿糖的作用。糖尿病病人每日口服4次,每项次0.4克,服1-3个月后,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对心脏的作用
中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多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每日口服黄连素4次,每次0.4克,连服7-12天,能使心悸、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可缓解或纠正心律失常。科研成果显示:黄连素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功能,从而降低因冠状动脉梗塞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发病率。
对脑缺血的作用
黄连素对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亦有良好效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栓塞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控制,约有半数可诱发脑栓塞而致生命危险。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及转归与血小板聚集力密切相关,所以抗血小板凝集剂如阿司匹林早已成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脑梗塞的有效药物。
黄连素如同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并且作用更为广泛,是比阿司匹林更加有效的药物。由于黄连素药源广,副作用小,易被病人接受,因而可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具体用法:每日0.9克,分三次口服,连续治疗30天为一疗程,可用2-3个疗程。
上一页全文完(共 16197 字) 展开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28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服中药要忌口吗,
下一篇: 药品现场抽验五道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