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一书,是我国古代科学发展史上一部重要著作,作者沈括是我国北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写的,它以大量的篇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共30卷(包括《补笔谈》3卷、《续笔谈》3卷),共609条,内容很丰富。包括政治、经济、天文、气象、物理、数学、地理、动物、植物、化学、历史等部分,还有一些医药研究情况,也在该书中占有很多篇幅。尤其对一些中草药的产地、采收时间、性能、鉴别、作用机理及配伍运用作了详尽的论述。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八,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根者,则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于时月。”是《梦溪笔谈》中“论采药”篇(485条)的记述,沈括在这里批判了机械地固定在二、八月采药的旧法,以事实证明因药物部位不同,采药的时间也应该不一样,才能保证药物的质量。
《梦溪笔谈》中586条说:“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本草》用叶,南人却用根;赤箭,《本草》用根,今人反用苗。如此未知性果同否。如远志用根,则其谓之小草;泽漆之根,乃是大戟;马兜铃之根,乃是独行。其主疗各别。推此而言,其根苗盖有不可通者。如巴豆能利人,唯其壳能止之……”在属于动植物的中药药品中,应采用药物的哪一部分,都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经验得来的。沈括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同一药物中的不同部位性能疗效竟截然不同,从这里可看出他注重实际、尊重科学的精神。
“古方言‘云母粗服,则著人肝肺不可去’。如枇杷、狗脊毛不可食,皆云‘射入肝肺’。世俗似此之论甚多,皆谬说也。”这是《梦溪笔谈》中48条记述的。沈括在这里指出药物到达五脏,是药物到胃肠后,由其精华气味进入五脏的。不是药物本身直接入肝肺胃,从而批驳了当时流行的药物本身直接到达五脏的错误说法。
该书482条云:“旧说有‘药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之说。其意以为药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其他则节级相为用,大略相统制,如此为宜,不必居然也,所谓君者,主此一方者,固无定物也。《药性论》乃以众药之和厚者,定以为君,其次为臣,为佐,有毒性多为使。此谬说也。设若欲攻坚积,如巴豆辈,岂得不为君哉?”沈括在这里指出,根据主要症状不同,有毒的药物也可用作主药,批判了《药性论》中认为只能用药性平和醇厚的作为主药的固定不变的错误论点,体现了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枸杞、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大可作柱,叶长数寸,无刺,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他处者。《千金翼》云:‘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大体出河西诸郡。其次江池间圩埂上者。实圆如樱桃,全少核,暴乾如饼,极膏润有味。”《梦溪笔谈》的488条记载了陕西地区特产的上品枸杞子,给后人留下了药物学的珍贵资料。
“蒿之类至多,如青蒿一类,自有两种,有黄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有别也。陕西绥、银之间有青蒿,在蒿丛之间,时有一两株,迦然青色,士人谓之‘青蒿’,茎叶与常蒿悉同,但常蒿色绿,而此蒿色青翠,一如松桧之色;至深秋,余蒿并黄,此蒿独青,气稍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此为胜。”蒿的种类很多,《梦溪笔谈》的502条说明了一些常见蒿的异同,沈括注意到茎叶的形状及全株的体态、色泽、气味,帮助人们加容易认识和鉴别,至今仍有应用价值。
“赤箭即今之‘天麻’也。后人既误出‘天麻’一条,遂指赤箭别为一物;既无此物,不得已又取天麻苗为之,滋为不然。《本草》明称采根阴干,安得以苗为之?草药上品,除五芒之外,赤箭为第一。此神仙补理养生上药。世人惑于天麻之说,遂止风之治风,良可惜哉。或以谓其茎如箭,既言赤箭,疑当用茎,此尤不然。至如鸢尾、牛膝之类,皆谓茎叶有所似,用则用根耳,何足怪哉。”齐梁时陶弘景还未认识赤箭。直到沈括在《梦溪笔谈》的493条中才辨明天麻和赤箭是同一植物,并且指出天麻应该用根,不能因为形似箭而附会用天麻苗,举鸢尾、牛膝作为例子,很有说服力。
从以上《梦溪笔谈》中的论述可以看出,沈括在中草药研究中,重视调查研究和实践经验,从而发现事物发展规律,得出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结论。宋人曾称赞沈括:“凡所至之处,莫不询究,或医师,或是巷,或小人,以至士大夫之家,山林隐者,无不求访,一药一术,皆至诚恳而得之。”在《赤沈良方》序中沈括也说过:“必目睹其验,始著于篇,闻不预也。”
功效: 枸杞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作用: 1. 抗脂肪肝的作用宁夏枸杞子的水浸液(20%,8毫升/天灌胃),对由四氯化碳毒害的小鼠,有轻度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水提取物的抗脂肪肝的作用还表现在,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功能紊乱(以胆碱酯酶、转氨酶的活性作指标)。如给大鼠较长期(75天)口服枸杞水提取物或甜菜碱,可升高血及肝中的磷脂水平;受四氯化碳毒害后之大鼠,肝中磷脂、总胆甾醇含量减低,事先或同时给甜菜碱或枸杞水提取物则有所升高;同时对BSP、SGPT、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等试验均有改善作用。枸杞对脂质代谢或抗脂肪肝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其中所含的甜菜碱所引起,后者在体内起甲基供应体的作用。2.拟胆碱样作用枸杞的水提取物静脉注射,可引起兔血压降低,呼吸兴奋;阿托品或切断迷走神经可抑制此反应。它还能抑制离体兔心耳、兴奋离体肠管(在离体豚鼠小肠上,8毫克≌组胺1微克,其作用可被苯海拉明或阿托品所阻断)、收缩兔耳血管等。甜菜碱无此作用,对兔耳血管则为扩张作用。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提取物亦有轻度降压作用。故枸杞的上述作用为甜菜碱以外的成分所引起。 副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枸杞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药材名】枸杞子【英文名】Barbary Wolfberry Fruit 【拉丁名】Fructus Lycii 【别名】苟起子,甜菜子,把子,红青椒,拘蹄子,狗奶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茄,红耳坠,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原植物枸杞 又名:杞,枸檵,枸忌,羊乳,苦杞,苟乳,地筋,象柴,纯卢,仙人杖,却老,天精,却暑,地仙,枸棘,狗地芽,红榴榴科,石寿树【名称考证】枸杞子(《别录》),苟起子(《本草经集注》)、甜菜子(《救荒本草》)、把子(《藏府药式补正》)、红青椒、拘蹄子(《河南中药手册》)、狗奶子(《江苏植药志》)、枸杞果(《河北药材》)、地骨子、枸茄茄(《山西中药志》)、红耳坠、血枸子(《中药材手册》)、枸地芽子(《四川中药志》)、枸杞豆、血杞子(《药材学》)。枸杞(《本经》),杞(《诗经》)、枸檵(《毛诗传》)、枸忌(《本经》)、羊乳(《吴普本草》)、苦杞、苟乳、地筋(《广雅》)、象柴、纯卢、仙人杖、却老、天精(《抱朴子》)、却暑(《别录》)、地仙(《日华子本草》)、枸棘 (《本草衍义》)、狗地芽(《草木便方》)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茄科植物【药用部位】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性味归经】甘,平。 ①《别录》: “微寒,无毒。”②《药性论》: “味甘,平。”③《食疗本草》: “寒,无毒。” 入肝、肾经。 ①《本草汇言》: “入足少阴、足厥阴经。”②《本草经解》: “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③《要药分剂》: “入肝、胃二经,兼入肺经。” 【功效分类】补虚药,补阴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熬膏、浸酒或入丸、散。【用药忌宜】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①《本草经疏》:“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②《本草汇言》:“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入。”③《本经逢原》:“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④《本草撮要》:“得熟地良。” 【用药配伍】配菊花,共用于肝肾虚损之目昏瞻视,目生云翳,有明目之功。配熟地黄,相须为用,共用于肝肾阴亏之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遗精,早衰之候,亦可用于肝肾精血不足之头晕,耳鸣,二目昏花等候。配北沙参,用于肺胃阴伤之咳嗽咽干,阴虚肺痨,消渴瘅中,热病伤阴之候。配女贞子,用于肝肾精血不足之头昏目眩,视物不清,目生云翳或暴盲,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候,相须为用。配菟丝子,合用于治肾精不足,肝血亏损之二目昏花,视瞻昏眇,遗精早泄,头昏耳鸣,腰痛。配何首乌,平补肝肾,益精补血,乌发强筋。配麦冬,用于热病伤阴,阴虚肺燥,消渴瘅中之候,有协调作用。配黄精,可滋阴补血,枸杞助黄精养阴润肺,黄精助枸杞滋补阴血,相须为用。【炮制方法】簸净杂质,摘去残留的梗和蒂。《纲目》:“凡用枸杞,拣净枝梗,取鲜明者洗净,酒润一夜,捣烂入药。” 【资源分布】枸杞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宁夏枸杞分布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药材鉴定】①西枸杞 为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纺锤形,略压扁,长1.5 —2厘米,直径4—8毫米。表面鲜红色至暗红色,具不规则的皱纹,略有光泽,一端有白色果柄痕。肉质柔润,内有多数黄色种子;扁平似肾脏形。无臭,味甜,嚼之唾液染成红黄色。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主产宁夏。甘肃有少量生产。 ②津枸杞 又名:津血杞、杜杞子。为植物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圆柱形,两端略尖,长1一 1.5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的皱纹,无光泽。质柔软而略滋润,内藏多数种子,种子形状与上种略同。无臭,味甜。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粒小、肉薄、种子多、色灰红者质次。主产河北。此外,河南、陕西、四川、山西、江苏等地亦产。除上述品种外,尚有甘肃产的“甘州子”,为植物土库曼枸杞和西北枸杞的果实;新疆产的“古城子”,为毛蕊枸杞的果实,当地都作枸杞子使用。干燥果实为长圆形或卵圆形,长6—9毫米,直径2—4毫米,表面暗红色,有不规则的皱纹,无光泽。质略柔软,内有种子多数。无臭,味甘而酸。【古籍考证】出自《名医别录》:“枸杞,生常山平泽及诸丘陵阪岸。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阴干。” ②《梦溪笔谈》:“枸杞,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大可柱,叶长数寸,无刺,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他处者。《千金翼》云,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大体出河西诸郡,其次江池间圩埂上者。实圆如樱桃。全少核,暴干如饼,极膏润有味。” ③《本草衍义》:“枸杞当用梗皮,地骨当用根皮,枸杞子当用其红实,是一物有三用。其皮寒,根大寒,子微寒,亦三等。……今人多用其子,直为补肾药,是曾未考究《经》意,当更量其虚实、冷热用之。”④《纲目》:“古者枸杞、地骨皮取常山者为上,其他丘陵阪岸者可用,后世惟取陕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为绝品。今陕西之兰州、灵州、九原以西,枸杞并是大树,其叶厚、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暴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大抵以河西者为上也。” 【化学成分】 枸杞子中含胡萝卜素3.39毫克%,硫胺素O.23毫克%,核黄素0.33毫克%,菸酸 1.7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尚分离出β—谷甾醇、亚油酸。日本产枸杞果实含玉蜀黍黄素(ZeaxanLhin)、甜菜碱(Betaine)和一种硫胺素抑制物。果皮含酸浆果红素 (Physalien)。宁夏枸杞果实含甜菜碱、酸浆红色素等。据称其有效成分为含氮甙,但未得纯品。另报道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 、 B2和 C,烟酸、钙、磷、铁等,种子含脂肪油17.21%,总糖量22%~52%、蛋白质13%~21%,粗脂肪8%~14%。果实水溶性部分得枸杞多糖,约6%~ 8%。 【相关选方】①治肝肾不足,生花歧视,或干涩眼痛:熟地黄、山萸肉、茯苓、山药、丹皮、泽泻、枸杞子、菊花。炼蜜为丸。(《医级》杞菊地黄丸)②治劳伤虚损:枸杞子三升,干地黄(切)一升,天门冬一升。上三物,细捣,曝令干,以绢罗之,蜜和作丸,大如弹丸,日二。(《古今录验方》枸杞丸)③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甘州枸杞子一斤。好酒润透,分作四分,四两用蜀椒一两炒,四两用小茴香一两炒,四两用脂麻一两炒,四两用川楝肉炒,拣出枸杞,加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各一两,为末,炼蜜丸,日服。(《瑞竹堂经验方》四神丸)④补虚,长肌肉,益颜色,肥健人:枸杞子二升。清酒二升,搦碎,更添酒浸七日,漉去滓,任情饮之。(《延年方》拘杞子酒) ⑤ 治虚劳,下焦虚伤,微渴,小便数:枸杞子一两,黄芪一两半(锉),人参一两(去芦头),桂心三分,当归一两,白芍药一两。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饧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圣惠方》枸杞子散)⑥安神养血,滋阴壮阳,益智,强筋骨,泽肌肤,驻颜色:枸杞子(去蒂)五升,圆眼肉五斤。上二味为一处,用新汲长流水五十斤,以砂锅桑柴火慢慢熬之,渐渐加水煮至杞圆无味,方去渣,再慢火熬成膏,取起,磁罐收贮。不拘时频服二、三匙。(《摄生秘剖》杞圆膏)⑦治肝虚或当风眼泪:枸杞二升。捣破,纳绢袋中。置罐中,以酒一斗浸干,密封勿泄气,三七日。每日饮之,醒醒勿醉。(《圣惠方》) 【原生形态】①枸杞,蔓生灌木,高达1米余。枝条细长,幼枝有棱角,外皮灰色,无毛,通常具短棘,生于叶腋,长约5厘米。叶互生或数片丛生;叶片卵状菱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0.6~2.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花腋生,通常单生或数花簇生:花萼钟状,长3~4毫米,先端3~5裂;花冠漏斗状,管之下部明显细缩,然后向上逐渐扩大,长约5毫米,先端5裂,裂片长卵形,与管部几等长,紫色,边缘具疏纤毛,管内雄蕊着生处稍上方具柔毛一轮;雄蕊5,着生花冠内,花药丁字形着生,2室,花丝通常伸出;雌蕊1,子房长圆形,花柱细,柱头头状。浆果卵形或长圆形,长0.5~2厘米,直径4~8毫米,深红色或橘红色。种子多数,肾形而扁,棕黄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生长于山坡、田埂,或丘陵地带。②宁夏枸杞灌木或经栽培后而成小乔木状,高可达2~3米。主枝数条,粗壮,果枝细长;外皮淡灰黄色,刺状枝短而细,生于叶腋,长1~4厘米。叶互生,或数片丛生于短枝上;叶柄短;叶片狭倒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8厘米,宽0.5~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或狭楔形而下延成叶柄,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花腋生,通常1~2朵簇生,或2~5朵簇生于短枝上;花萼钟状,长4~5毫米,先端2~3深裂;花冠漏斗状,管部长约8毫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长约5毫米;粉红色或淡紫红色,具暗紫色脉纹,管内雄蕊着生处之上方有一轮柔毛;雄蕊5;雌蕊1,子房长圆形,2室,花柱线形,柱头头状。浆果卵圆形、椭圆形或阔卵形,长8~20毫米,直径5~10毫米,红色或橘红色。种子多数,近圆肾形而扁平。花期5~10月。果期6~10月。生长于沟岸及山坡或灌溉地埂和水渠边等处。野生和栽培均有。
零陵香之名始载于《嘉佑本草》,即《名医别录》之薰草。宋《图经本草》载:"零陵香,今湖、岭诸州皆有之,多生下湿地。叶如麻,两两相对,茎方气如蘼芜,常以七月中旬开花,至香,古所谓熏草也,或云,薰草亦此也"。在中国古代零陵香很早就被当作香料使用了,它的香味充满了回忆味道,闻起来就好像置身于艳阳天下的花香田野。经过专家研究,会具有这种感受是因为零陵香萃取液中包含了大量的香豆素,正是这种成分赋予了许多香料植物的奇妙香味,闻后顿感轻松。这种香味使人的中央神经系统放松,缓解紧张的肌肉——不管是面部的还是背部的,所以在家中做SPA时,这种精油是不错的选择,它还可以用来按摩脚部、腿部和腹部。很多人喜欢零陵香,是因为它能辅助人们把负面情绪调整为平静的状态,带着微笑沉浸在这神秘的香氛之中。但是很少人知道零陵香还是许多中药配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拼音名】 Línɡ Línɡ Xiānɡ
【异名】熏草(《山海经》),燕草(《南越志》),蕙草(《别录》),香草(《开宝本草》),铃铃香、铃子香(《梦溪笔谈》),黄零草(《庚辛玉册》),熏香(《本草求真》),陵草(《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灵香草,又名:广零陵香(《纲目》),广灵香、平南香、满山香。
多年生直立草本,具浓烈香气,高1米许。根须状。茎往往在下半部呈匍匐状,光滑无毛,具棱或薄翅。单叶互生;无托叶;叶片卵形,长4~9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微尖,基部楔形,两侧顾叶柄下延成翼状,全缘,皱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纸质,侧脉每侧3~4条,上面下陷,下面突起。花单生于叶腋,下垂,花柄纤细;花萼淡绿色,深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黄色,5深裂,裂片椭圆形,长于萼片;雄蕊5,等长,着生于冠管上,花丝极短,分离,基着药,戟形;子房上位,1室,特立中央胎座,胚珠多数,花柱棒状。蒴果球形,果皮灰白色,膜质。种子细小,多数,黑褐色,有棱角。花期5月。果期7~8月。
生山谷、河边、林下。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9~10月间,将植株连根拔起,去净根上泥沙,烘干或阴干。
【药材】干燥全草,多扭曲不直,呈灰绿至紫棕绿色。表面有纵走线纹及3条棱翘,一侧常生有须状不定根。质脆,易折断,断面三角形,类黄白色。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卵形多皱折,基部楔形具翼,羽状网脉显著,类纸质。有时于叶腋处带有球形蒴果,类白色,果柄细长,长达3.5厘米,萼宿存,果皮薄,内藏多数细小的棕黑色种子,呈立体三角形。根须状,棕黑色。气芳香浓郁,味微苦。以茎叶嫩细、灰绿色、干燥、香气浓、无泥沙者为佳。
产广西、广东及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据《证类本草》濠州零陵香及《植物名实图考》的零陵香附图,均似唇形科植物罗勒或九层塔,但目前用罗勒作零陵香者,仅见于江浙地区。九层塔则仅在台湾及海南岛有分布。市售之零陵香商品主要为灵香草,该种与《证类本草》所载之蒙州零陵香相符。
【性味】辛甘,温。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药性论》:"味苦,无毒。"
③《海药本》:"味辛,温,无毒。"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肺。"
②《得配本草》:"入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祛风寒,辟秽浊。治伤寒、感冒头痛,胸腹胀满,下利,遗精,鼻塞,牙痛。
①《别录》:"主明目止泪,疗泄精,去臭恶气,伤寒头痛,上气,腰痛。"
②《药性论》:"能治鼻中息肉、鼻齆。"
③《海药本草》:"主风邪冲心,牙车肿痛,虚劳疳匿,凡是齿煮,煎含良。"
④《日华于本草》:"治血气腹胀,酒煎服。"
⑤《开宝本草》:"主恶气疰,心腹痛满,下气,和诸香作汤丸用之。"
⑥《广西中药志》:"散风寒,辟瘟疫岚瘴。治时邪感冒头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含漱。
【宜忌】①《海药本草》:"得升麻、细辛善。不宜多服,令人气喘。"
②《开宝本草》:"得酒良。"
【选方】①治伤寒,除热,止下利:蕙草二两,黄连四两,当归二两。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得二升,适寒温,饮五合,日三。忌猪肉、冷水等物。(《范汪方》蕙草汤)
②治伤寒狐惑食肛者:蕙草、黄连各四两。细切,以白酸浆一斗,渍一宿,煮取一升,分三服。(《小品方》)
③治五色诸痢:零陵香草(去根,以盐、酒浸半月,炒干),每两入广木香一钱半,为末。里急腹痛者,用冷水服一钱半,通了三、四次,用热米饮服一钱半,止痢。只忌生梨一味。(《濒湖集简方》返魂丹)
④治梦失精:熏草,人参、干地黄、白术、芍药各三两,茯神、桂心、甘草(炙)各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为二服,每服如人行四、五里。一方又有茯苓三两。忌桃、李、雀肉、大酢、海藻、菘菜、生葱。(《小品方》熏草汤)
⑤治牙疼:零陵香(净洗,软火炙燥),荜拨(洗,锉碎,火杴上炒燥)。上二味等分为末,先以炭一块为细末,揩痛处,连牙床并揩净,以药擦痛处,老人风蚛牙疼,小儿疳牙走马疳等,悉治之。(《百一选方》立效散)
⑥治头风白屑:零陵香、白芷等分。水煎汁,入鸡子白搅匀,敷数十次,终身不生。(《圣惠方》)
⑦治头风旋运,痰逆恶心,懒食:真零陵香、藿香叶、莎草根(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下,日三服。(《本事方》)
⑧治小儿头热,鼻塞不通:羊髓三两,熏草一两(锉)。上药,于铫子中,慢火上熬成膏,去滓,入瓷器内贮之,日三、四上,以膏摩背。(《圣惠方》)
【临床应用】防治感冒、流感
取满山香枝叶1斤,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成人每天100毫升,连服3天(儿童减量)。在流感流行地区预防服药,连续观察1个月,在服药钓165人中发病3人(占1.8%),而对照组(未服药)68人中有10人发病(占14%)。治疗采用复方满山香片剂,每次8片,日服3次。每日量相当于满山香2钱,白前7分,七叶一枝花3分。治疗349人,3天内见效者占89%;有发热的152人中,两天内退热的占90%。服药后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据实验研究,75%的满山香水煎液在鸡胚内,对流感病毒有抑制和灭活作用。
《梦溪笔谈》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就性质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从内容上说,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因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他所记述的科技知识,也就具有极高价值,基本上反映了北宋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因而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还称誉沈括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有些是古时的一些著作中《山海经》《神农百草经》《黄帝内经》 等一些书中出现并加以夸张而形成的。
而有一些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说、出现的,如:人参,灵芝,雪莲,何首乌等等。。只是也加以夸张,比如一律在这些名贵中草药前面加上什么千年、万年的数词修饰而已。。。
还有一些则是作者自己编的,往往这类药更是极品中的极品!!!所以写小说中的药你也可以如此仿制,在加上你自己编一些名字比较好听的药材如:雪灵草(可增强水系的什么什么斗气,魔法,真气能力啊。。并改善体质,治疗什么火系伤害),火云箐(增强火系的什么什么斗气,魔法,真气能力啊。。并改善体质,治疗什么水系伤害),就可以了、、反正自己想想再加上一些夸张的修辞手法就OK咯~~希望对你所有帮助!!
O(∩_∩)O~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15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栝楼的传说
下一篇: 鉴别假劣药品的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