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德每年上万人因药物使用不当致死

医案日记 2023-05-07 16:58:08

德每年上万人因药物使用不当致死

本报柏林11月18日电(记者 顾钢)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然而服用不安全的药物和滥用药物不仅治不了病而且会要命,德国卫生部将出资340万欧元在全国新建6许可药安全监督机构,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

1957年德国曾发生一起严重的药物丑闻,5000多名孕妇因服用了名为“康特干”的安眠药物而导致出生的婴儿畸形。然而50年后的今天,德国药品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据德国联邦药品和药剂研究所证实,德国每年发生的药物事故达30万起,不来梅健康专家格莱斯克估计,德国每年因服用药物不当,或药物副作用而致死的就有1.6万至2.5万人。乌伯塔尔的药理专家图曼称,2/3的药物事故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导致肠胃出血、肝脏或肾脏受损。格莱斯克认为,通过对药物的严格监控,一半的药物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专家要求制药公司加强对药品副作用的研究。

专家认为,市场上还有许多似药非药的营养品也在危害消费者,类营养补充品包括各种维生素片、钙片和补充微量元素的胶囊。这些营养品的使用效果往往被夸大,消费者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或得病,例如长期服用复合维生素,会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德国每年营养补充品的销售额超过10亿欧元,消费群体中主要是癌症、运动员、孕妇、老人和儿童,而这些需要补充营养的群体也最容易被虚假广告所欺骗。德国商品检测基金会证实,此类产品正在成为一些药厂获取暴利的手段,有关机构对维生素类营养品还缺乏严格的监控。

尼美舒利的相关事件

广东药监记录133例疑似不良反应
由于“尼美舒利不良反应”事件炒得沸沸扬扬,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出了“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及安全用药提示”。
据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数据库显示,自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2月16日,广东省疑似与尼美舒利有关的不良反应共133例,但暂未监测到儿童肝功能损害病例。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和胃肠道反应。目前,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尚未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有关通知,正密切关注尼美舒利有关的安全性信息。
关注焦点——“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数起死亡事件”
近日,一种化学名为“尼美舒利”的儿童退热药,被推上药品安全性疑虑的风口浪尖。在包括北京的各地药店,家长们随手就能买到这种廉价的儿童退烧处方药。国家药监局和相关专家认为,该药本身安全性目前暂无问题,但在销售和使用中,因缺乏监管、滥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和致死风险增大。
近日,一则小儿退烧药“尼美舒利”存在巨大不良反应风险,有上千例不良反应并引起小儿致死的消息引起家长广泛关注,昨日国家药监局表示正在对该药的风险进行论证。药监局有专家表示该药的不良反应并非来自药物本身,而是使用不当。
尼美舒利仍是可用药物
在2010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有专家引用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中心的数据,称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里,已经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甚至有数起死亡案例。
2011年2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新闻办向媒体表示:目前尼美舒利仍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允许用于儿童的退热药。对尼美舒利的安全性监测显示,该药使用的收益是大于风险的。
不良反应与同类药物相当
同时,国家药监局新闻办称,该局一直高度关注尼美舒利安全性问题,综合国内外有关尼美舒利安全性数据的监测和关注,2008年曾对尼美舒利说明书进行了修改,对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事项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比如,禁用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此外,用于儿童退热,疗程不得超过3天,每天用量要按具体患儿体重衡量,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0mg,1天2次。
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教授认为,数年前,国际医学界和药学界就有针对尼美舒利安全性的争论,但近几年,国内外已有的临床研究文献,包括一份40万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表明,尼美舒利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类药物相比,解热镇痛效果相当,不良反应也相当。
致死因用药过量时间过长
孙忠实表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到的绝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非药品质量问题,而是与药品的不当使用有关。几起儿童死亡事件,并未发现儿童死亡与“尼美舒利”本身有因果关系,主要原因是用药过量或长期用药。
尼美舒利是处方药,但目前一些药店随意销售处方药,家长过量、不合理用药。孙忠实说,如果遵循医嘱,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应该是安全的。
国家药监局新闻办昨日也表示,有关尼美舒利的风险问题,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正在组织进行进一步论证。
调查——低价处方药随手可买酿风险
尼美舒利在药店无需处方可买,便宜且销量大;医院儿科弃用
药店——买尼美舒利无需凭处方
目前在北京多个区域的药店均有售尼美舒利。亦庄一中泰安康药店工作人员称,尼美舒利的药效很强,退烧效果很好,一般都是孩子发烧38度以上,且老不退烧时家长会来指定购买。如果患儿发烧情况不严重,或者患儿没有使用过尼美舒利,药店也不会主动建议家长购买。“毕竟药效太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免疫力,但目前没听买过的人来反映问题。”但当问及为何不用处方就能购买尼美舒利颗粒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无可奉告。
而一百姓平安药房工作人员称,尼美舒利对孩子没有什么大的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各药店工作人员均表示,没有接到药监局关于此事的通知。
医生——已不作为一线退热药物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专家胡仪吉表示,尼美舒利在儿科属于处方药,医院对该药进行严格适应症管理,不作为一线退热药物,风湿免疫专业也只用做二线用药,用量很少。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周忠蜀表示,发烧时小儿最常见的急症,一些家长因为着急,在药店自行购买退热药后,过频过量给孩子使用,甚至把退热药、感冒药联合使用,希望孩子快点退热,反而造成婴幼儿出现晕厥、虚脱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周忠蜀建议,药品监管部门对小儿用药,应该有更严格的监管。但同时,周也坦言,目前,儿童看病难,从药店购药是一个方便、快捷的渠道,但儿科用药在销售时,家长亟待得到一些关于合理用药的详细指导。
医院——儿科已多年不再用该药
儿童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王晓玲指出,尼美舒利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适用于骨关节炎症等和各种疼痛的治疗。欧洲药管局批示尼美舒利说明书的适应症为急性疼痛、痛性骨关节炎的症状治疗、原发性痛经,并作为二线药物治疗,疗程限制在15天内,禁用于“儿科发热或流感样症状以及小于12岁儿童”等。国家药品评价中心组织过尼美舒利不良反应专家会议,专家建议不作为呼吸道感染的一线退热药物,2岁以下最好不用。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周忠蜀介绍,数年前,由于关注到国外对“尼美舒利”用药不良反应风险的报道,该院的儿科已不再使用该类退热药。目前,医院对高烧患儿多用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相对安全一些”的药品。
专家——是国产儿童退热药主力
18日,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也表示,尼美舒利目前在国内有二三十家企业生产,是国产儿童退热药的主要成分,售价也比较便宜,颗粒剂零售十几元一盒,仅是国外同类儿童退热药的四分之一左右。导致尼美舒利在药店销售量较大,一些药店不看处方就卖药。
针对药店不看处方卖尼美舒利,北京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对药店的监管。
小贴士——儿童发烧不宜急于药物退烧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专家胡仪吉介绍,儿童发烧不宜急于用药物退烧。因为发烧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退烧药一般只能降低体温,而不能消灭造成发烧的根本原因。体温不超过38.5℃一般不要急于退热,特别是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一般来说,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最好是多喝开水,多休息,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但如果发热时间过长或发热温度过高(超过38.5℃),则必须使用退热药物进行必要的治疗。胡仪吉强调,退热药的服用需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不宜频繁服用。如果发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
尼美舒利事件升级 康芝药业指控强生幕后策划
近日来炒得沸沸扬扬的“尼美舒利不良反应”事件,出现意外转折。尼美舒利生产厂商海南康芝药业有限公司18日发表声明,称关于药品尼美舒利的报道,“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主观臆断,目的是针对‘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康芝药业生产)的恶意攻击”。康芝药业董事长洪江游18日接受采访时,更直指事件的幕后策划是跨国企业强生,并表示已向海南省工商局举报强生“不正当竞争”。
康芝称9年无严重不良反应
连日来,关于儿童退热药尼美舒利“严重伤肝可致死亡”的报道频频出现,甚至有报道直接点名“瑞芝清”,称其为“夺命退烧药”。
而引发这一连串报道的,是2010年11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播报的一则关于“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的报道。该报道称:“尼美舒利用于儿童退热时,对中枢神经及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频频出现。根据中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尼美舒利在中国上市的6年里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
就当人们都以为事件只是一宗普通的药品安全事件时,一个意外的转折出现。
18日,康芝药业澄清:“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近十年来在中国没有尼美舒利相关不良反应的信息通报,瑞芝清上市九年来,从未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
同时,康芝药业通过海南天皓律师事务所发出郑重声明,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通过各类媒体散布并无端扩大‘尼美舒利颗粒’的副作用,从而达到恶意诋毁‘瑞芝清’产品声誉的目的”。声明还表示,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举报强生不正当竞争
据洪江游介绍,目前康芝药业掌握了相关证据。其中一个就是去年11月26日“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结束后,有厂商向各大医院医生发出了以儿童用药安全为名义的警示短信,称“尼美舒利”的成分涉嫌不安全。而随后,强生的官网上就明显出现禁用“尼美舒利”的标识,“现在那个标识已经被撤下,但我们保留了证据”。
洪江游表示,在国内儿童退热药市场上,以尼美舒利为主要成分的“瑞芝清”和以布洛芬为主要成分的强生“美林”一直占较大市场份额,双方竞争激烈。

安全用药小知识

1. 家庭安全用药知识有哪些
药品在哪些情况下不能使用? 首页 - 家庭安全用药知识 2006-01-10 1、药片。

药片分糖衣片、非糖衣片。糖衣片如果出现受潮、变色、发霉、衣层裂开、溶化等现象不能服用;非糖衣片,如原来有白色,变为黄色,或发黑、有斑点、松散、潮解等,就不能再服用。

还有一种胶囊内装药粉,如果胶囊受潮发粘,里面药粉结块,也不可再用。 2、注射药。

注射药(针剂)多为水溶液,一般为无色、微黄的澄明液体,不允许有浑浊、沉淀、絮状物和变色等现象,凡出现这样情况的,不可使用。 3、中成药丸、片。
如发现中成药丸、片发霉、生虫、潮化等,说明已变质,也不可再用。 4、药水、糖浆类。

如发现药液中浑浊、沉淀、有霉点、变色、发酵、酸败等情况,都应作变质处理,及时倒掉。 5、外用药。

眼药水和注射液一样,是澄明的水溶液,如出现结晶、絮状物或霉点,就是变质,不能再使用。 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用成人剂量的1/3;70岁用1/4;80岁用1/5。

老人不适用药物:老人应慎用麻黄、甘草和大黄。麻黄有中枢和交感兴奋作用,易致老人失眠、血压升高、心绞痛,男性老人还易引起尿潴留;甘草易引起血压升高、浮肿、血清钾降低等,而加剧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时,服用利尿剂可使血清钾降低,与甘草方剂并用时要注意。要减少大黄的使用率,一旦使用,应从小量开始,否则可引起腹泻和腹痛。
2. 用药安全知识200字
用药药品安全知识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

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

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 *** 。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

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

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

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

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 *** 、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

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

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3.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药常识有哪些
1. 家里应准备药品:

①常见病用药:如伤风感冒、哮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病常用药;拉稀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病常用药;其他如鱼肝油、钙片、五官科及皮肤科病外用药等。

②常用的药:治疗各系统病的药种类很多,家里应备的只能是常用的。作用相似的药物很多,挑选一部分备用即可。

③安全的药:儿童用药要求较严,使用不当极容易发生不良后果。备用的药应该是副作用少、毒性反应小、使用方法简便的药品。

④使用方便:家里常备药主要以口服药、外用药为主。注射药尽量少用,因使用不当,掌握不好,容易发生过敏、中毒而造成不良后果。

⑤便于存放的药:家庭常备药存放的时间一般较长。这就需要存放的药量少些,特别是容易变质失效的药更应少备些。具体地说,应以药片为主,水剂为辅。要选择些包装比较好的药物存放。

⑥易于掌握的药:各种药都各有用量、用法、适应症和副作用,复杂的家长难以掌握。因此,应备用的药要少而精,种类少些,易于记住,便于使用,可少出差错。

2. 服感冒药不宜吃甜食:医学实验证明,如果在空腹状况下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时,一般只需要20分钟左右,血液里的药物浓度就可以达到最高。而当患者胃里有糖类食物时,感冒类药物的吸收则会推迟2小时,影响其发挥作用。甜食进食过多,也会使大量糖分进入血液,从而导致患者食欲更差。此外,甜食中的糖分进入人体后,还可促进皮质醇分泌,皮质醇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会使得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大幅降低,所以切记在感冒时不要服用甜食和甜饮料。

3. 服抗生素不宜喝果汁、牛奶:中国人几乎大病小病都要吃点抗生素才安心。无论服用抗生素的做法对不对,都要记得在服用抗生素前后2小时内不要饮用果汁或牛奶。这是因为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可以加速抗生素的溶解,会降低抗生素的药效,还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间产物,增加毒副作用;而牛奶则会降低抗生素活性,使药效无法充分发挥,也就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4. 服止泻药不宜喝牛奶:腹泻期间,我们的食欲也常常会随之下降,为了补充丢失的营养,我们常常会饮用营养价值比较高的牛奶来代替食物,但你不知道的是,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药效,牛奶中的乳糖成分还容易加重腹泻症状。因此,拉肚子期间千万不能饮用牛奶。

5. 服布洛芬不宜喝咖啡、可乐:布洛芬就是我们常说的芬必得,它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头痛、关节痛、牙痛、感冒发热它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由于布洛芬本身对胃黏膜有较大 *** 性,为了避免疼痛加重,我们要尽量避免饮用如咖啡、可乐中等会 *** 胃酸分泌的饮品,以免加剧布洛芬对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诱发胃出血、胃穿孔。

6. 服降压药不宜吃柚子:医生建议,在服用降压药期间,最好不要食用柚子或者饮用柚汁。如果非要食用应该在食用柚子后的12小时后再服用相应的降压药。这是因为柚子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叫呋喃香豆素,它能够影响肝脏的一种酶的功能,使这种酶对药物的代谢作用大大减低,导致体内血药浓度增加。同时,柚子中的柚皮素又会加快肠道对药物的吸收。药物吸收的过快,代谢的过慢会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降压药与柚子同服,患者会出现药物过量的一些反应,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严重的甚至出现休克。

7. 服利尿剂不宜吃香蕉、橘子:利尿剂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但大家需要注意,服用利尿剂期间,钾会在血液中滞留。而香蕉、橘子等水果,本身含钾较高,患者服用后,体内钾蓄积过多,容易诱发心脏、血压方面的并发症。
4. 关于安全用药常识,儿童应该注意什么
况(如大便干不干,是不是发烧,饮食好不好,你给孩子穿的衣服厚不厚等)。

从一般常识上讲,从孩子一降生,父母就疼爱有加,生怕孩子饿着冻着,给孩子穿得暖暖的吃的饱饱的,结果使孩子严重上火,进而感冒。孩子感冒后就更怕孩子着凉,穿得就更厚,上火就更严重,感冒就更厉害,沿着上火-感冒-咳嗽的病程发展成气管炎、支气管炎,直到今天的支气管周围炎。

如果我说得属实,你就要考虑打破孩子患病的怪圈,才能彻底治愈孩子的疾病,仅仅谈论支气管周围炎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孩子患的支气管周围炎只是孩子疾病冰山的一角,患病的大大基础是上火,有了上火才会有感冒、发烧、咳嗽、气喘等病症,如果削掉了这个患病的基础,处于冰山顶端的支周炎就不难治愈。

内热与症状互为表里,外在的表现即为症状,究其根源还是在内火上,也就是中医讲的内热。很多人尤其是西医大夫,只重症状不重内火,往往耽误了疾病的治疗。

如同一栋楼起了火,从楼上的某一个或几个窗户(也就是症状)冒出了火,西医的方法只向冒火的窗户浇水,不管楼里的火源,出现了有病久治不愈的现象。而且长期、大量使用抗菌素会使病菌形成抗药性,使疾病更加顽固,形成开始用药管用,以后就不管用的现象。

中医的方法要把水浇向着火点,虽然慢了点,还是会根治的。 首先要从衣着上下手:孩子小,生命力旺盛,新陈代谢快,产生的热量相对比大人多;同时孩子好动,运动量相对比大人要大得多,产生的热量相对也比大人多。

所以孩子的衣着不应该超过孩子的父亲,超过了自然是使孩子上火的原因之一。考虑到目前处在初冬季节,孩子病情厉害,衣服不要减太快,让孩子有一个适应过程。

晚上睡觉时不要给孩子盖得太厚,应该杜绝孩子睡后满头大汗的现象。最后孩子的手心达到不热或微凉,衣着就为合适。

穿衣要遵循“春焐秋冻”的原则,才能保持健康。 饮水是治疗孩子疾病的重要手段,试想如果一个正常健康的大人进了炒米店,只吃不喝,仅干渴就能使他咳嗽,何况一个病重的孩子。

用苹果、梨、橘子和芦根、甘草、杏仁煮水适当加一些冰糖煮水,给孩子大量饮用。让孩子多喝水、多排尿达到降燥去火、润肺滋阴的目的。

如果孩子的大便干燥就要给孩子多吃蔬菜多吃水果(忌生梨,少吃橘子),适当少吃一些肉食。同时给孩子服用小儿至宝锭等小中药,也可以加服一些乳酶生片(捣碎),务必保证孩子的大便通畅、足量。

切记:“有病没病至宝锭”。如果孩子的大便还不畅,可把这两种药比说明规定的量加一倍服用,直到出现大量软便为止,不再服用。

通过上述调理,孩子口中无异味,小便不黄,大便不干足量,就基本上达到去火的目的,也是使孩子保持长久健康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再给孩子服用润肺、祛痰、止咳、定喘的药,就可以药到病除。

否则就会吃药当时有用,一停药就反复。可以给孩子服用养阴清肺糖浆以及川贝枇杷止咳露,比照成人的量酌减。

同时再服用一些镇咳、祛痰、定喘及消炎的西药,必要时可以给孩子输液,加速治愈孩子的病症,防止孩子的支周炎发展成肺炎或转成慢性。由于孩子的病情已经较为严重,治病大人要有耐心,克服急躁情绪。

治病的原则就是去火、润肺、祛痰、滋阴、止咳、定喘。有些去火的泻药会伤阴,久用会有副作用,要慎用。

要记住:是药三分毒,特别是西药,毒副作用甚大,更要小心。将来孩子的病痊愈后,也要注意防止孩子上火,以免病情反复。

以上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的宝宝早日康复。
5. 安全小知识
.可点燃火柴,烧灼伤口,破坏蛇毒。

7.尽快食用各类蛇药,咬伤24小时后再用药无效。同时可用温开水或唾液将药片调成糊状,涂在伤口周围的2厘米处,伤口上不要包扎。

8.经处理后,要立即送附近医院。 被狗咬伤了怎么办? 被狗咬伤对人的危害较大,因为狗的牙齿生长着各种病菌和病毒,很容易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发疾病,甚至造成伤风致人死亡。

如果是被疯狗咬伤,还会由狂犬病毒引发狂犬病,狂犬病致人死亡率非常高。所以,被狗咬伤决不能轻视,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一般情况下很难区别是否被疯狗咬伤,所以一旦被狗咬伤,都应按疯狗咬伤处理。

2.被狗咬伤后,要立即处理伤口,首先在伤口上方扎止血带(可用手帕、绳索等代用),防止或减少病毒随血液流入全身。 3.迅速用洁净的水或肥皂水对伤口进行流水清洗,彻底清洁伤口。

对伤口不要包扎。 4.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

骨折了怎么办? 骨折,指人体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断裂,大多数骨折是因受到强力的冲击造成的。发生骨折后,骨折部位有疼痛感,并伴有肿胀、瘀血和变形,人的活动受到限制,无法负重,严重的还会出现出血、休克、感染、内脏损伤等。

发生骨折应当怎样进行应急处理呢?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患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 *** 。 2.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选用树枝、木板、木棍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3.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与未受伤的另一下肢捆绑固定在一起。 4.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5.做完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要注意运送途中不可碰撞受伤部位。避免人为加重伤情。

流血不止怎么办? 同学们在玩耍时碰伤了身体,往往会流血不止,特别是鼻子最容易出血。出现了这些情况,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1.四肢或手指出血,应该马上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较宽的干净布条将伤口紧紧地包扎住,如有条件,最好洒一些云南白药在伤口上再包扎。

2.如果是鼻子出血,可以把头抑起,用手指紧压住出血一侧的鼻根部,一直到不出血为止。如果有干净棉球,可以把棉球塞进鼻孔里压迫止血。

另外,可以用冷水浇在后脑部,这样会使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交通安全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其中的“行”,要涉及交通问题。

同学们平日里上学、放学,节假日外出、旅游,除了步行以外,还要骑自行车、乘公共汽(电)车,路程更远的,要乘火车、乘船。所以,交通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要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学生外出均头戴小黄帽,集体活动时还手持“让”字牌,也是为了使机动车及时发现、避让,这种做法应当提倡。

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l.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骑自行车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下: 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3.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 4.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5.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6.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7.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8.学习、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

在雨雪天气骑自行车怎样注意安全? 在雨。
6. 家庭安全常识
一、忌惊惶失措:假如有人触电,切忌鲁莽扶救。

应首先断电,用木棍等绝缘体把电源挑开后再搬动触电者。电器起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切忌用水泼带电的电器。

二、忌一律平卧:不要以为所有患了病的人都必须平躺,例如心脏功能衰竭的患者就适合于坐位,平躺反而会加重病情。肚子痛的患者有时侧卧曲膝可以减轻疼痛,也不可勉求平卧。

三、忌胡乱用药:在遇到家里人发病时应该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心绞痛发作时用硝酸甘油,这对缓解病情、争取抢救时间非常重要。但一定要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量及用法,切忌自作主经,随便服用。

四、忌一概喝水:很多人在遇到患病的人时习惯于给病人灌水,有时这样做是错误的。给昏迷患者灌水可能引起窒息,胃肠道外伤及肠梗阻的患者喝水可加重病情。

五、忌随意搬动:特别是遇到车祸、外伤的患者时,一定不能随意搬动,更不能一个人勉强拖动患者,否则可能加重损伤(如脊髓损伤等)六、忌忽视小伤口:表面的小伤口一般都能自行愈合,但如果遇到锈铁钉等刺伤时,尽管伤口很小,也要高度重视。受伤后除尽快清洗、消毒伤口外,还应该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避免破伤风杆菌感染。

七、忌还纳脱出物:某些严重外伤的人,腹腔内脏器(如肠子等)脱出,这时千万不要盲目把脱出的内脏塞进腹内,最好用干净的纱布等覆盖脱出物后,急送医院处理。八、忌舍近求远:抢救伤病员必须争分夺秒,所以应该把患者送到最近的医院救治。

先抢救生命,然后再根据需要转送到大医院进一步救治。切勿为了把患者送到某著名医院而不顾路途遥远。
7. 家庭安全用药知识有哪些
药品在哪些情况下不能使用?

首页 - 家庭安全用药知识 2006-01-10

1、药片。药片分糖衣片、非糖衣片。糖衣片如果出现受潮、变色、发霉、衣层裂开、溶化等现象不能服用;非糖衣片,如原来有白色,变为黄色,或发黑、有斑点、松散、潮解等,就不能再服用。还有一种胶囊内装药粉,如果胶囊受潮发粘,里面药粉结块,也不可再用。 2、注射药。注射药(针剂)多为水溶液,一般为无色、微黄的澄明液体,不允许有浑浊、沉淀、絮状物和变色等现象,凡出现这样情况的,不可使用。 3、中成药丸、片。如发现中成药丸、片发霉、生虫、潮化等,说明已变质,也不可再用。 4、药水、糖浆类。如发现药液中浑浊、沉淀、有霉点、变色、发酵、酸败等情况,都应作变质处理,及时倒掉。 5、外用药。眼药水和注射液一样,是澄明的水溶液,如出现结晶、絮状物或霉点,就是变质,不能再使用。

从50岁开始,每增加1岁应减少成人用量的1%;60岁以上用成人剂量的1/3;70岁用1/4;80岁用1/5。 老人不适用药物:老人应慎用麻黄、甘草和大黄。麻黄有中枢和交感兴奋作用,易致老人失眠、血压升高、心绞痛,男性老人还易引起尿潴留;甘草易引起血压升高、浮肿、血清钾降低等,而加剧高血压症状。高血压时,服用利尿剂可使血清钾降低,与甘草方剂并用时要注意。要减少大黄的使用率,一旦使用,应从小量开始,否则可引起腹泻和腹痛。
8. 安全用药的知识有哪些
1. 感冒药不能混合吃。

2. 维生素服用过量可能变毒药。

3. 复方甘草片含乙醇,与头孢类药物合用,可能容易产生双硫仑反应。

4. 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不仅不能喝酒,就是停药7天内都不能碰酒或是进食含乙醇制品的饮料、食物,比如酒芯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发酵的食醋。

5. 滴鼻液: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鼻炎。

6. 膏药不能通用,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并非一痛就贴,更不能所有疼痛都贴一种膏药。

新华网消息,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吃错药而损害健康,导致死亡的有20万,是全国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2倍!在我们身边的常见药物,如果使用方法错误,就可能酿成巨大的灾难,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去了解用药知识,要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

高危药物的概念

也许很多人都听说高危药物这个词,但是并不知道高危药物的概念是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高危药物的概念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高危药物的概念

我国高危药品概念的提出

目前,国内对于高危药品的具体定义尚不统一,占主流地位的主要有以下2种说法:

(1)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的、危害人体的药品。

(2)高危药品即药物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

国外对高危药品的定义

1995-1996 年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对可能造成伤害患者的药物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多数致死或使患者受到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所引发的,于是首次提出了“高危药品”的概念;2001 年,ISMP 就高危药品给出了明确的定义:高危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 或High-alert drugs),亦称为高警示药品,是指如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

高危药物的的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高危药物的典型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长春新碱误鞘内注射。长春新碱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等肿瘤,只能通过静脉途径给药。1968 年,SchochetSS等报道了第1例长春新碱误注入鞘内的病例,一名2岁半的女孩患有急性淋巴性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方案是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静脉注射长春新碱。然而,长春新碱 3mg 被意外地注入患者鞘内。尽管医生采取了脑脊液置换,但患者还是出现了致命的神经毒性反应,3d后死亡。全球报告的长春新碱鞘内注射至少有55例,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等多个国家,多数患者存活期小于1个月,只有少数患者在鞘内注射后立即开展针对性治疗幸存,但伴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7]。2007年 7~8月间,我国多省市报告部分白血病患者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后,出现了神经损害症状。调查结果表明,上述神经损害与部分甲氨蝶呤和阿糖胞苷原料中混入了微量的长春新碱有关,共给130 多位患者造成严重伤害。该案例表明给药途径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类似案例包括氯化钾静脉推注致死、肠内营养静脉给药致死等。

另一案例是大剂量环磷酰胺导致患者死亡。1993年11月14日,一名39岁乳腺癌患者接受环磷酰胺化疗。该化疗方案是一个I 期临床试验,环磷酰胺的剂量(1000mg·m-2,每天一次,连续4d,总剂量 4000mg·m-2)高于常规剂量(成人单药静脉注射500~1000mg·m-2,每周1次,连用2 次,休息1~2周重复)。然而医生阅读完试验方案后,写的医嘱是4000mg·m-2×4 d。1993年12 月3日,由于环磷酰胺过量,患者死亡。相关人员在患者死亡10个星期后在录入试验数据时才发现该差错。导致该悲剧发生的原因很多,包括人为因素如医嘱错误、没有双人核对;系统原因包括医嘱系统没有最大剂量核查功能、治疗方案表述混乱(有的剂量是每天剂量,有的是总剂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14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