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腹痛方

医案日记 2023-05-07 03:56:56

腹痛方

1.白芷10克,面粉25克。将白芷研成细末,与面粉一起,用醋调成糊状,敷肚脐。

2.白芍45克,水2碗,煎服。饭后服。

3.嫩枫树叶7片,烘干为末,开水送下,每日2次。治寒性腹痛。

4.吴茱萸3~6克,研成细末,开水送服;或吴茱萸9克,研成细末,用姜汤送服。治寒性腹痛。

5.白胡椒6克(研成细末),红糖60克,烧酒60克,共煨热服。治寒性腹痛。

6.石菖蒲根27克,研成细末。每次取9克,温酒送服。治寒性腹痛。

7.小茴香3克,食盐1摄,开水冲服。治小腹痛。

8.穿山甲片(土炒脆),研成细末,每次取6~9克,砂糖调味,陈酒送服。治小腹痛上攻冲心者。

编后语:选登验方请在就诊中医科医生指导下服用。(摘自《一味中药巧治病》)

捏脊是什么手法

捏脊,按摩方法名。又称捏癪。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3-5遍。 简单地说,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治疗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别称
捏癪
类型
按摩方法名
作用
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等
文献记载
《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
中文名
捏脊
基本概述
为加强疗效,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可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本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
宝宝不吃饭、消化不良、易感冒,上医院打针吃药最让妈妈头疼、宝宝反感,怎么办呢?不妨在家里给宝宝捏捏脊,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生长发育,还可以强身健体,防治多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捏脊法不打针,不吃药,在家里就可以操作。
捏脊治病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捏脊穴位
捏脊的穴位是指“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在背上擀皮对身体有好处

捏脊,在民间叫“擀皮”,也叫“捏背”、“提背”,它对孩子保健防病的效果很明显。捏脊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是指通过捏、提、拿脊背部皮肤达到治病保健目的一种外治方法。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提到:“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这就是捏脊疗法最早的记载。



四种捏脊方法:

1、上捏脊:(从下往上捏)是补阳法,主要作用为升提阳气、温肾健脾,适合虚寒证为主的积食、便秘、腹泻、感冒等症状,用于治病或日常保健均可。

2、下捏脊:(从上往下捏)属于滋阴法,主要作用为滋阴补气,用于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所致的口臭、夜啼、脾气暴躁、口舌生疮、肺燥咳嗽等症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305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