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郁李酒——(牙宣)(《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淋浊)

医案日记 2023-05-06 19:16:56

郁李酒——(牙宣)

牙宣是类似于慢性牙周炎、牙龈萎缩一类的病症。多因胃经积热与风寒之邪相搏,热不得宣,邪欲行而又止,致龈肉日渐腐颓,久而宣露其根。症见牙龈先肿,龈肉日渐萎缩,牙根宣露,或齿缝中常出血或流脓。老年人齿龈萎缩,齿牙动摇欲落者,多是由于肾气渐衰所致。以下介绍郁李酒治疗本病的方法。

(《普济方》)

【配方】郁李根、细辛、椒各半两,槐白皮、柳白皮各一两。

【制法】上细剉,每用药一两,酒半斤,煎三五沸,去滓。

【主治】治齿风肿痛,呼吸风冷,其痛愈甚,

肿赤。

【用法】热漱冷吐。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 淋浊

[FS:CONTENT_START]
(三二)湿热下注淋浊。当分利。(湿热)
萆 淡竹叶 瞿麦 赤苓 细木通 蓄
(二八)湿热下注。溺痛淋浊。先用分利法。
萆 淡竹叶 木通 赤苓 茵陈 海金沙
脉数垂。淋浊愈后再发。肛胀便不爽。余滴更盛。
萆 猪苓 泽泻 白通草 海金沙 晚蚕砂 丹皮 黄柏
又 滞浊下行痛缓。议养阴通腑。
阿胶 生地 猪苓 泽泻 山栀 丹皮
(三四)壮盛体丰。当夏令湿热蒸迫。水谷气坠而有淋浊。服寒凉。腹胀。得固涩无效。皆非腑病治法。子和桂苓饮。
又 前用甘露饮。淋浊已止。而头晕左肢麻木。胃脘腹中饥则欲痛。咽喉中似有物粘著。咳咯咽饮不解。诊脉左劲右濡。据症是水弱木失滋涵。肝阳化风。过膈绕咽达巅。木乘胃土。阳明脉衰。不司束筋骨以利机关。脘腹中痛。得食则缓者。胃虚求助也。今壮年有此。已属痱中根萌。养肝肾之液。以熄虚风。补胃土以充络脉。务在守常。勿图速效。可望全好。
制首乌 苁蓉 天冬 杞子 柏子霜 茯神 菊花炭 青盐红枣肉丸服四钱 晚服猪肚丸方。
膏淋浊腻。湿热居多。然亦有劳伤肾伤。下虚不摄者。今以酒客。腹中气坠。便积。苦辛寒分消治。
黄柏 茯苓 萆 海金沙 川楝子 青皮 防己 蚕砂
脉左坚入尺。湿热下坠。淋浊痛。(阴虚湿热)滋肾丸。
(二二)便浊茎痛。 滋肾丸(三钱)
(二四)久疮不愈。已有湿热。知识太早。阴未生成早泄。致阳光易升易降。牙宣龈血。为浊为遗。欲固其阴。先和其阳。仿丹溪大补阴丸。合水陆二仙丹。加牡蛎金樱膏丸。
舌白气短。胸中痛。目暗。微淋。乃阴虚于下。气阻于上。暂停参剂。早上服都气丸三钱。晚服威喜丸二钱。
(三八)脉数形瘦。素有失血。自觉气从左升。痰嗽随之。此皆积劳。阳气鼓动。阴弱少制。六味壮水和阳极是。近日便浊。虽宜清热。亦必顾其阴体为要。
生地 丹皮 甘草梢 泽泻 山栀 黑豆皮
阴虚。湿热在腑为浊。六味去萸加车前牛膝黄柏萆 。
遗由精窍。淋在溺窍。异出同门。最宜分别。久遗不摄。是精关不摄为虚。但点滴茎中痛痒。
久腹坚满。此属淋闭。乃隧道不通。未可便认为虚。况夏令足趾湿腐。其下焦先蕴湿热。热阻气不流行。将膀胱撑满。故令胀坚。议理足太阳经。五苓散。
(四五)淋浊。溺短涩痛。先通阳气。(下焦阳不流行)
(三钱) 乌药(一钱) 益智(五分) 赤苓(三钱) 远志(四分) 琥珀末(五分)
(四一)脉沉淋浊。(心火下陷)厘清饮加山栀丹皮茯苓猪苓。
(二三)淋浊。小便不利。当清利火腑。 导赤散生地用细者加赤苓瞿麦。
心热。下遗于小肠。则为淋浊。用药以苦先入心。而小肠火腑。非苦不通也。既已得效。宗前议定法。
人参 黄柏 川连 生地 茯苓 茯神 丹参 桔梗 石菖蒲
淋属肝胆。浊属心肾。心火下陷。阴失上承。故溺浊不禁。
人参 川连 生地 茯神 柏子仁 远志
(氏)气闭成淋。(气闭)
紫菀 枇杷叶 杏仁 降香末 栝蒌皮 郁金 黑山栀
又 食入痞闷。小便淋痛[FS:PAGE]。照前方去紫菀黑栀加苡仁。
(三四)小溲短赤。带血。(膀胱热血淋)导赤散加琥珀末五分赤茯苓。
(三五)热入膀胱。小溲血淋。茎中犹痛。非止血所宜。议用钱氏导赤散。加知柏以清龙雷。
(十八)血淋。尿管溺出而痛。脉沉实。形色苍黑。治从腑热。
芦荟 山栀 郁李仁 红花 当归 酒大黄 龙胆草 丹皮
又 血淋未已。用坚阴清热。
小生地 粉丹皮 黄柏 知母 淡竹叶 山栀
(五四)中年以后。瘦人阴亏有热。饮酒。湿热下坠。精浊痔血。皆热走入阴。则阴不固摄。前方宗丹溪补阴丸。取其介属潜阳。苦味坚阴。若用固涩。必致病加。(精浊阴虚)
水制熟地 龟版胶 咸秋石 天冬 茯苓 黄柏 知母 猪脊筋捣丸。
(二五)精走浊淋。脊骨生热。属阴虚。胃弱勿用腻滞。
龟腹甲心 覆盆子 五味 归身 鹿角胶 秋石 芡实 金樱膏丸。
(四五)脉左细劲。腰酸。溺有遗沥。近日减谷难化。此下焦脏阴虚馁。渐及中焦腑阳。收纳肝肾。勿损胃气。(肾气不摄)
熟地 杞子 柏子仁 当归身 紫衣胡桃 补骨脂 杜仲 茯苓 青盐 蜜丸。
(六五)六旬有五。下焦空虚。二便不爽。溺管痹痛。姑与肾气汤主治。肾气汤细绢滤清服。
(三六)血淋管痛。腑热为多。经月来。每溺或大便。其坠下更甚。想 *** 既损。肾气不收故也。
咸苁蓉 柏子仁 杞子 大茴 牛膝 茯苓
淋浊经年。阳损腰痛。畏冷。
熟地 杞子 鹿角胶 巴戟 杜仲 柏子仁 湖莲 芡实
(二七)淋属肝胆。浊属心肾。据述病。溺出混浊如脓。病甚则多。或因遗泄后。浊痛皆平。或遗后痛浊转甚。想精关之间。必有有形败精凝阻其窍。故药中清湿热通腑。及固涩补阴。久饵不效。
先议通瘀腐一法。考古方通淋通瘀。用虎杖汤。今世无识此药。每以杜牛膝代之。(败精浊瘀阻窍)
用鲜杜牛膝根。水洗净。捣烂绞汁大半茶杯。调入真麝香一分许。隔汤炖温。空心服。只可服三四服。淋通即止。倘日后病发再服。
又 淋病主治。而用八正厘清。导赤等方。因热与湿俱属无形。腑气为壅。取淡渗苦寒。湿去热解。腑通病解。若房劳强忍精血之伤。乃有形败浊阻于隧道。故每溺而痛。徒进清湿热利小便无用者。以溺与精同门异路耳。故虎杖散小效。以麝香入络通血。杜牛膝亦开通血中败浊也。
韭白汁九制大黄(一两) 生白牵牛子(一两) 归须(五钱) 桂枝木(三钱生) 炒桃仁(二两) 小茴(三钱) 韭白汁法丸。
败精凝隧。通瘀痹宣窍已效。
生桃仁 杜牛膝 人中白 生黄柏 麝香(二分调入)
(五四)五旬又四。劳心阳动。阴液日损。壮年已有痔疡。肠中久有湿热。酒性辛温。亦助湿热。热下注为癃为淋。故初病投八正五苓。疏气之壅也。半年不痊。气病渐入于血络。考古方惟虎杖散最宜。虎杖散。
丹溪谓五淋症。湿热阻窍居多。三年前曾有是病。月前举发。竟有血块窒塞。尿管大痛。不能溺出。想房劳强忍。败精离位。变成污浊瘀腐。且少腹坚满。大便秘涩。脏气无权。腑气不用。
考濒湖发明篇中。有外甥柳乔之病。与此适符。今仿其义。参入朱南阳法。
两头尖 川楝子 韭白 小茴 桂枝 归尾冲入杜牛膝根汁。
[FS:PAGE]     又 痛胀皆减。滴沥成淋。前投通浊已效。只要凝块全无。便不反复。阴药呆钝。桂附劫液。通阳柔剂为宜。
苁蓉 归尾 柏子仁 炒远志 杞子 茯苓 小茴
淋 。属肝胆居多。桂附劫阴。与刚脏不合。诊脉沉涩无力。非五苓八正可投。议用朱南阳法。仍是厥阴本方耳。
老韭根白(一两) 两头尖(一百粒) 小茴香(五分) 川楝子肉(一钱) 归须(二钱) 穿山甲末(一钱)
由淋痛渐变赤白浊。少年患此。多有欲心暗动。精离本宫。腐败凝阻溺窍而成。乃有形精血之伤。三年久病。形消肉减。其损伤已非一脏一腑。然补精充髓。必佐宣通为是。自能潜心安养。尚堪带病延年。
熟地 生麋角 苁蓉 炒远志 赤苓 牛膝
每溺尿管窒痛。溺后混浊。败精阻窍。湿热内蒸。古方虎杖散。宣窍通腐甚妙。若去麝香。必不灵效。较诸汤药。更上一筹矣。
酒煨大黄 炒龙胆草 炒焦黄柏 牵牛子 川楝子 黑山栀 小茴 沉香汁
[FS:CONTENT_END]

铜绿简介

目录1拼音2《全国中草药汇编》:铜绿 2.1拼音名2.2铜绿的别名2.3来源2.4性状2.5炮制2.6性味2.7功能主治2.8铜绿的用法用量2.9摘录 3《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铜绿 3.1出处3.2拼音名3.3英文名3.4铜绿的别名3.5来源3.6性状3.7化学成份3.8鉴别3.9性味3.10归经3.11功能主治3.12铜绿的用法用量3.13注意3.14附方3.15各家论述3.16摘录 附:1用到中药铜绿的方剂2用到中药铜绿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铜绿 1拼音 tóng lǜ

2《全国中草药汇编》:铜绿

2.1拼音名

Tónɡ Lǜ

2.2铜绿的别名

铜青

2.3来源

为铜在空气中受潮后被氧化,表面所生的绿色堿式碳酸铜,或为糠青(即堿式碳酸铜)与熟石膏加水拌和压成扁块的加工品及天然的孔雀石。药用多为加工品。

2.4性状

自然生成的铜绿为粉粒状或不规则块片状,呈青绿色。质松,味微涩,火烧现绿色火焰。

另一种加工品,呈长方形小块,质坚易断,断面分明显的三层,上层为薄薄蓝色层,中层白色,底层灰黄色。无臭,味淡,嚼之有砂石感。

2.5炮制

自然生成的铜绿,以磁盘或铁刀刮下,即得。

加工品制法:将铜绿粉或糠青与熟石膏粉,加水适量拌匀,压成扁块,用高粱酒喷之,则表面显出绿色,切成小块,干燥即得。

古时,铜绿为铜之锈,可以用醋喷在铜上加速其生成绿色的锈,刮取即得。

2.6性味

苦、酸、涩,寒。有毒。

2.7功能主治

解毒,去腐,杀虫。外用治鼻瘜肉,眼睑糜烂,疮疡顽癣。

2.8铜绿的用法用量

本品一般多作外用药。内科常配入相应方剂中治疗风痰为患,突然昏厥及血气心痛等症,用量0.5~1钱。

2.9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铜绿

3.1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1.《本草拾遗》: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绿独在铜器上,绿色者是。

2.《纲目》: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绿,收取晒干货之。

3.2拼音名

Tónɡ Lǜ

3.3英文名

Verdigris

3.4铜绿的别名

铜青、生绿

3.5来源

药材基源:为铜器表面经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后生成的绿色锈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3.6性状

性状鉴别 纯铜绿为细丝状或小颗粒状的结晶性粉末。翠绿色。体重,质松脆,气微,味微涩。能溶于水及酸,不溶于醚。以色绿、粉末状、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见细至0.05mm的针状到柱状、粒状个体。晶粒为灰绿色调,边缘近无色。具多色性:Np为亮绿色,Ng为绿黑到黑绿、带褐色调;干涉色Ⅱ及蓝绿;近平行消光;正延性。个体更细小时,多色性不明显;干涉色亦下降。

3.7化学成份

主含堿式碳酸铜[CuCO3·Cu(OH)2]和堿式醋酸铜。

3.8鉴别

(1)取本品粉末少许,置坩埚中加热,产生绿色火焰。(检查铜盐)(2)本品粉末遇稀盐酸显碳酸盐的各种反应。参见“绿青”条。

(3)本品粉末加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滤过,滤液显铜盐的各种反应。参见“绿青”条。

(4)取铜器与醋酸作用所得的粉末约0.5g,加水约10ml,滤过。①滤液显铜盐的各种反应;参见“绿青”条。②取滤液1ml,加硫酸后,加热,即分解发生醋酸特臭。(检查醋酸盐)③取滤液1ml,加氨试液中和成中性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溶液呈深红色,加稀硫酸,颜色即褪去。(检查醋酸盐)

3.9性味

酸;涩;寒;平;有毒

3.10归经

肝;胆经

3.11功能主治

明目退翳;涌吐风痰;解毒祛腐;杀虫止痒。主目翳;眼睑糜烂;中风痰壅;痈疽;鼻息肉;喉痹;牙疳;臁疮;狐臭;顽癣;痔瘘

3.12铜绿的用法用量

外用 :研未撒或调敷。内服:入丸、散,35分。

3.13注意

体弱血虚者忌服。不可多服,多量可引起剧烈呕吐、腹痛、血痢、痉挛等证,严重的可致虚脱。

1.《本草经疏》:目痛肤翳不由风热外侵而因于肝血虚少者非所宜用。

2.《本草汇言》:多服、常服,有燥耗津液、枯损血气之患。

3.14附方

①治眼生肤翳垂珠管:铜青一两,细墨半两。上二味合研为未,和醋丸如白豆大,每用一丸,以乳汁、新汲水各少许浸化,以铜箸点之。(《圣济总录》铜青丸)②治烂弦风眼:铜青,水调涂碗底,以艾熏干刮下,涂烂处。(《卫生易简方》)③治风眩赤眼:铜青黑豆大一块,防风一寸许,杏仁二粒(去尖,不去皮)。上各细切,于盏中,新汲水浸,汤瓶上顿令极热,洗之。如痛者,加当归数片,(《奇效良方》铜青汤)④治痈疽肿毒,脓头不出:铜青一钱(为末),沥青一两,麻油二钱。先将油熬滚,入沥青熔化,再入铜青未搅匀,用单油纸摊贴毒上,脓头即出,后换长肉膏贴之。(《窦氏外科方》)⑤治走马牙疳:铜青、滑石、杏仁等分。为未,擦之。(《秘传经验方》)⑥治口鼻疳疮:铜青、枯矾等分。研敷之。(《纲目》)⑦治肾经黑色铁皮疳及牙宣:铜绿五分,腰黄一钱,冰片七厘五毫。如牙龈与口唇内皮烂如云片,或龈中出血,或口碎,吹之。(《囊秘喉书》铜绿散)⑧治舌上生疮:铜绿、铅白霜。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撒舌上。(《杨氏家藏方》绿云散)⑨治臁疮顽癣:铜绿七分(研),黄蜡一两。化熬,以厚纸拖过表里,别以纸隔贴之,出水妙。亦治杨梅疮及虫咬。(《卫生杂兴》)⑩治杨梅毒疮:铜绿醋煮研未,烧酒调搽)极痛出水,次日即干。或加白矾等分,研撒。(《简便单方》)11.治百虫人耳:生油调铜绿滴入。(《卫生家宝方》)12.治众蛇毒:铜青敷疮上。(《千金方》)13.治痰涎壅盛,卒中不语:铜绿二两,净洗,于乳钵内研细,以水化去石,澄清,慢火熬令干,再研匀,入麝香一分,同研,以糯米和丸,如弹子大,阴干。如卒中者,每丸作二服,用薄荷酒研下。瘫缓一切风,用朱砂酒研化下,候吐涎出沫青碧色,泻下恶物。(《经验方》碧琳丹)14.治小儿痰涎潮盛:铜绿不计分两,研细如粉,用醋面湖和丸如鸡头大。每有中者,才觉便用薄荷酒磨下一丸,须臾便吐,其涎如胶,令人以手拔之。(《经验方》绿云丹)

3.15各家论述

1.《纲目》:铜青乃铜之液气所结,酸而有小毒,能人肝胆,故吐利风痰,明目杀疳,皆肝胆之病也。

2.《本草经疏》:铜青,《本经》气平无毒,然观今人用入吐风痰药,应是酸苦涩之味,而气则微寒也。酸入肝而主敛,故能止血、合金疮。风热人肝经则目生肤翳息肉,或赤烂泪出,苦寒能除凤热,则所苦去而目自明矣。《本经》又主妇人血气心痛者,盖苦能泄结,而平则又兼辛散之义也。目痛肤翳,不由风热外侵,而因于肝虚血少者,非所宜也。

3.《药对》:主风烂泪出。

4.《本草拾遗》:明目,去肤赤;合金疮,止血。

5.《嘉佑本草》:治妇人血气心痛。

6.《纲目》:治恶疮,疳疮,吐风痰,杀虫。

7.《本经逢原》:为散疗喉痹牙疳,醋调揩腋下治狐臭,姜汁调点烂弦风眼。

8.《玉楸药解》:疗痔瘘,生发,点痣。

9.《会约医镜》:脚指缝中流水痒痛,敷之。

3.16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用到中药铜绿的方剂 铜绿散 lǜsǎn处方:五倍子(细研)38克白矾7.5克铜绿少许轻粉1克乳香4克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

红袍 拼音:hóngpáo别名:铜绿散处方:铜绿5分,腰黄1钱,冰片7厘5毫。功能主治:肾经黑色铁皮疳,及...

翠玉膏 《卫生宝鉴》卷十三:翠玉膏:处方:沥青30克黄蜡铜绿各6克没药乳香各3克功能主治:主臁疮。用法用量:...

神枣散 卷四:方名:神枣散组成:顶大南枣1个(去核),真铜绿(须铜上刮下者)不拘多少,鳖头1个(煮取净骨,打...

治痔神枣散 :方名:治痔神枣散组成:顶大南枣1枚(去核),真铜绿(须铜上刮下者)不拘多少,鳖头1个(煮,取净骨打...

更多用到中药铜绿的方剂
用到中药铜绿的中成药 全鸡拔毒膏 8处方:鸡骨750g蓖麻子1000g冰片250g铜绿15g黄柏250g紫花地丁I00g蒲公英100g...

紫金锭 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雄黄对人型、牛型结核杆...

至宝丹 菌和寄生虫。佐药雄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蚕茧眼药 78g仁78g苦杏仁(去皮炒)78g郁李仁78g铜绿117g白矾78g大青盐78g芒硝78g冰片9g...

化虫丸 2浓度)对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苦...

更多用到中药铜绿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铜绿 《疡医大全》:[卷七]痈疽门膏药主方 (去油)黄丹(炒一次淘一次,九回)银朱(各四两)铜绿(三钱)逐味另研,无声为度,再合一处。用时照证大...

《普济方》:[卷七十五眼目门]风目赤 方)治风眼。连睑赤烂。隐涩疼痛。干姜(一两洗净)铜绿(一钱)上为细末。每用一字于铜器内。以沸汤浸。澄...

《卫生易简方》:[卷之七]眼目 青泥蛆淘净、晒干、为末,赤眼上干贴之甚效。又方用铜绿、轻粉、牙硝、脑子,少许麝香,研细,为末,干贴之...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铜青 (宋《嘉》)【释名】铜绿。【集解】藏器曰∶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

《疡医大全》:[卷十一眼目部]外障门主方

牙齿从小就黄黄的,怎么办?

美齿包括洁齿和固齿。洁齿是通过清污涤垢,保持牙齿洁白莹净或使黄黑的牙齿得到改善;固齿是通过补肾固精、滋阴养血、清热辟秽使牙齿坚牢稳固,或使枯槁无泽、疏落不生、松动肿痛的牙齿光泽坚固。
中医学理论认为“齿为脏腑之门户”,牙齿是人体消化系统第一个重要器官,起到磨谷食、助消化的作用,也是控制发声的重要门户,同时还是影响面容美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美化牙齿是历代医学家极其重视的。
【病因病机】
牙齿、齿龈异常的原因如下:
1)肾精不足 因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房室过度、久病伤肾或年老肾亏,导致人体肾之精气虚损,而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精不足,齿失充养,肾气不足,根本不固,故出现牙齿枯槁、黄黑、松动,易生龋齿。如《圣济总录》所言:“肾主骨,齿者骨之余也,人之肾气强盛,骨髓坚固,则齿牙莹白璀璨;今肾气虚弱,无以荣于骨髓,故令牙齿枯槁而黄黑”。
2)热灼阴伤 因久病伤肾、禀赋不足、房室过度、过食温燥劫阴之品,耗伤肾阴,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则牙齿疏豁、动摇、露根、牙龈溃烂萎缩。《直指方》言:“肾虚则齿豁,精盛则齿坚,虚热则齿动”。若感受热邪,耗伤津液,则牙齿黄而干燥。
3)气虚血少 由于久病不愈,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气血两虚,不能上输精微于齿龈,牙龈失于濡养,则牙跟淡白;复感风邪,则跟肉缩露。《圣济总录》言:“气血不足,揩理无方,风邪袭虚,客于齿间,则令肌寒血弱,齿肉缩露,渐至宣露,永不附着齿跟也”。
4)邪犯阳明 风冷之邪侵入阳明经(手阳明、足阳明),经脉气血运行受阻,则牙齿黄黑、枯槁、摇动。《诸病源候论》言:“风冷乘其经脉,则髓骨血损,不能荣润于牙齿,故令牙齿黯黑,谓之历蠹”;“风邪冷气客于经脉,髓虚血弱,不能荣养于骨,枯燥无润,故令齿黄黑也”。
此外,嗜食辛辣肥腻,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热邪内犯导致胃热炽盛,而胃经络于跟,胃火循经上熏,气血壅滞,则牙龈肿胀疼痛,甚至溃烂;热伤血络,则齿缝出血。
5)牙齿、牙龈疾患 风府、牙宣、龋齿、牙痈等齿、跟疾病,也可导致牙齿色泽、形态的异常。
此外,长期吸烟、大量饮浓茶、慢性铅中毒或氟中毒、服用某些药物如四环素、慢性病也可以出现牙齿色泽、形态的变化。
【保健方法】
1)内治法
①药物法:
i.滋阴清胃固齿丸(《寿世保元》):山药末30g,牡丹皮末30g,黄柏(酒炒为末)60g,黄连(酒炒为末)30g,升麻末60g,当归末(酒洗)30g,元参末308,干葛根末30g。用知母30g、山楂肉60g,煎滤汤去滓,净汁煮葛粉为糊,又用籼米一碗研烂,和葛粉一同研匀,调以上八味末为九,如绿豆大,以水飞过,朱砂为衣,晒干。每服98,食后白开水送下。要忌一切厚味、姜、椒、辣等物。
此方清热降火,滋补肾阴,用于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虚火上攻之牙齿松动,齿龄肿痛及龈萎齿露。
ii.地骨皮散(《医方类聚》):地骨皮31g,郁李仁30g,生干地黄318,川升麻46.5g,藁本15.5g,露蜂房15.5g,杏仁31g。将上药捣为散,每次用3g,以纱布包紧,噙口中,咽津,不拘时候,随时可用。
此方清热养阴,升举清阳,用于脾肾两虚之牙齿黄黑,枯燥无光。
iii.安肾丸(《赤水玄珠》):青盐(炒)30g,补骨脂(盐水炒)30g,山药30g,石斛30g,白袄苔30g,警丝子(酒炒)30g,巴戟天30g,杜仲(姜汁炒)30g,肉苁蓉(酒浸)60g,白蒺藜(炒)60g。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九,梧桐子大,每日服70~80丸,分2次服,空腹盐开水送下。
此方补肾益精,用于肾精不足之牙齿松动易脱。
②饮食法:
i.石斛绿茶饮(《食补与食疗》):石斛4g,绿茶2g。
把石斛剪碎,与绿茶同放在茶杯内,用沸水浸泡,频频饮用,对水再饮。也可用此饮料饭后含漱。此方清热、滋阴、固齿,用于肾阴亏损、胃阴不足之牙龄溃烂、牙齿松动。
ii.固齿蛋糕(《家庭保健食疗菜谱》):鸡蛋500g,白糖450g,山荣英30g,面粉400g,骨碎补60g,茯苓30g,泽泻(盐炒)12g,熟地30g,丹皮(酒炒)20g。
将骨碎补、山茱萸、茯苓、熟地、泽泻、丹皮去净灰滓,加工烘干制成粉末。将鸡蛋打入盆内,加白糖,用绞蛋机或竹筷顺着一个方向搅约35min,待现乳白色时筛入面粉、中药末搅匀。用方木箱架放入蒸笼内,垫上细草纸,倒入蛋面浆擀平,用旺火沸水蒸约15min即成。蛋糕划成20个,每天食1~2个。此蛋糕滋肾固齿,用于肾阴虚之牙齿松动,牙龄疼痛。
iii.石花肉(《山东中草药手册》):石花15g,猪肉120g。
猪肉洗净,切小块,与石花加水共煮,肉熟烂即可。分1~2次服完,吃肉、喝汤。1日1剂。此方养血、补肾、清热,用于肾虚牙痛。
2)外治法
①药物法:
i.神效常春散(《普济方》):皂角480g,食盐120g,香附子120g,牛劳子120g,莲花蕊30g,藿香30g,旱莲草30g,麝香0.3g,冰片0.3g。
将皂角挫碎,用小瓦盆两个,上盆底钻水孔三个,下盆装皂角、食盐,一层皂角,一层食盐,层层相间,然后两盆相合泥封,用炭火烧,烟为青色时取出,与前药研细,入麝香、冰片,同为细末,每日早晨和临睡前,刷牙甚妙,此方芳香辟秽,清热解毒,补肾凉血。用于阴虚火旺之牙齿动摇疼痛,口气臭秽,并可洁齿白牙。
ii.青矾膏(《美容护肤中医八法》):青矾、绿矾、白矾各15g,丹砂31g,蜡60g,猪脂500g,细辛、马牙硝、防风、黄芪、松脂各30g,当归、麻油各90g。
上13味药除蜡、猪脂、麻油外,捣筛为末,先煎猪脂化去滓,再下麻油、蜡,然后下诸药,文火煎至能凝成膏,盛于瓷盒内。每用如樱桃大,临睡涂齿龈处。此方防腐消肿,坚齿牢牙。
iii.固齿莽草散(《御药院方》):莽草180g,生姜180g,柳树皮(刷去表面绿皮,取里面之白皮)180g,牛膝(去苗)180g,胡蒜于180g,生干地黄180g,菟丝子180g,无食子(没食子)180g,桐子漆180g,猪牙皂角180g。
上药共研成粗末,放入瓶内,瓶口用食盐调稀泥封固,放火内烧煅1日后,埋入土内约半日许(选阴湿地,要挖深一点),取出放室外露3夜,白天收入阴凉处,不得见太阳。后研为细末,筛过备用。每用时以手指蘸药末少许揩于牙齿上,少顷即以清水洗去。日用2次。应坚持揩洗,不可中途而废。此方长期使用,不但牙齿坚固不脱,而且光洁白净。
②针灸法:
耳针法:取口、肾上腺、上颌、下颌。日1次,留针30min。或用王不留行籽压穴位,3~4日1次,两耳轮换,10次1疗程。此法治牙周炎,并防止牙齿松动。
③推拿法:
i.推拿法(《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第一步:叩击牙齿心静神凝,口唇轻闭,然后上下齿互相轻轻叩击30次。
第二步:搅拌舌头。先将舌尖抵于上唇之内,门牙之外,舌尖顺着牙床向左右方向各搅动10~15次,然后做吸腮动作10~20次,将口中唾液分三次慢慢咽下。
第三步:按揉齿龄。将手洗干净,以示指伸入口内,用示指指腹沿牙龈内外侧横行摩擦,往复10~20次,再以示指指腹对牙龈按揉2~3min。另一法:将手洗干净,用大拇指和示指的指腹贴附在牙龈上,做前后方向横行按揉,同时作竖向移动,约2~3min。
第四步:按揉颊车。将两手拇指指腹压于两侧颊车穴上,按揉30~40次。此法用于治疗牙松,也用于齿部保健。
ii.齿龈保健法(《中华养生长寿大典》):
第一步:用一只手的四个指头尖轻敲口部四周,先顺时针敲9次,后逆时针敲9次,用力大小以自己感觉适宜为准。
第二步:将食指蘸盐按摩牙根,先上后下,从左至右按摩。
上两法连做为1次,每天3次,利齿防衰。
④其他法:
i.固齿功(《夷门广牍》):每天早晨睡醒时,叩齿36遍。以舌搅牙龈之上,不论遍数,津液满口可咽下,每3次乃止。及凡小便之时,闭口紧叩其齿,解毕齿方开,永无齿疾。
ii.口腔颌面保健操(《美容大词典》):
第一步:搓手,端坐,目视前方,头正身直,手心相对,扣手合拢。以2×8拍律将手搓热。
第二步:头正直,眼微闭。双手拇指放于颌下,四指放于颊部,经两颊、颧、目、眉、额入发际至头后,用力要轻。再用双手拇指按风池穴。循序4×8拍律,如浴面洗头状。
第三步:按摩四白、下关穴。双手示指放于两侧四白穴上,双手拇指放于两侧下关穴,按之有酸胀感,以4×8拍律按摩。同法按摩地仓穴和颊车穴。
第四步:口微闭,然后上下牙齿以4×8拍律互相轻扣作响,用力勿大,所有牙齿都要扣接。
第五步:分别将左右示指按于上下唇相当于前牙龈部,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以4×8拍律按摩。用双手大鱼际在口外分别按摩上下牙跟,上颌由上而下,下颌由下往上以4×8拍律按摩。
第六步:半张口,使下颌分别做3次前伸和侧向运动,再将双手五指并拢,放于耳屏前颞颌关节部位,以2×8拍律向前,2×8拍律向后按摩。
第七步:双手拇指指腹放于两侧颌下腺区,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于两颊腮腺区,分别以2×8拍律向前、向后按摩。
第八步:闭口鼓动两颊、唇、舌,使口腔内充满唾液或口含清水,以相当于4×8拍律漱动,漱毕吐出。
第九步:端坐,目视前方。咬紧上下颌牙齿,然后用舌舔腭、口底和上下颌腭舌侧牙龈,相当于2×8拍律。
本套保健操约需5min时间,可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锻炼肌肉和保护皮肤;促进涎腺分泌和清洁口腔;增进牙体和牙周健康。
⑤美容法:
i.常使齿药玉池散(《御药院方》):升麻、藁本、扩松、罔草、香白芷、地骨皮各30g,细辛、生干地黄、青盐各60g,皂角90g,麝香3g(另研细)。
上药研为细末,每日早晚揩牙,清水漱净。此方洁齿白牙,防治牙病。
ii.牙药麝香散(《御药院方》):绿矾30g,石胆6g,五倍子36g,河子皮、何首乌、白茯苓、白龙骨、甘松、藿香叶各120g,缩砂仁24g,零陵香18g,百药煎33g,细辛60g,麝香30g(研)。
上药研为细末,先用热水漱口,后用药少许擦牙,含口少时,再用热水漱口。每日早晨用。此方洁牙固齿,防治龈疾。
iii.升麻揩牙方(《外台秘要》):升麻15g,白芷、藁本、细辛、沉香各0.9g,寒水石1.8g。
上药研为散,每天早晨将杨柳枝头咬软,点取药揩齿。此方洁齿白牙香口,兼治牙病。
iv.揩齿龙脑散(《太平圣惠方》):龙脑(即冰片)0.3g,寒水石、石膏、川升麻各30g,盐花、藁本、白芷、川芎、细辛、龙花蕊各15g。
将上药捣细,过筛为散,再于乳钵内研,入龙脑,研细匀后盛瓷器中。另用肥好生地黄1500g,以竹刀细切,晒干,入盐花水拌过,于铜器中炒令黑色,又取巨胜子(即芝麻)90g,炒令黑色;猪牙皂英2508,以盐水浸一宿,炙黑色,次用胡桐泪15g、牛膝90g;并捣筛为散。将全体药搅和令匀。每日早晨及临卧前揩齿。此方常用揩齿,益牙齿且令白。
v.洗齿白正散(《圣济总录》):白芷、白蔹、莎草根、白石英、细辛、川芎各等份。
捣研为散。常用揩牙。此方疗齿黄黑,令齿光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299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